大唐,我妻武则天 第174节
内常侍低声道:“还没有。”
王伏胜点了点头,起身离开了暗司,来到附近的臭水沟渠。
等了没一会,那名蒙面内侍来到他身后,低声道:“大监,需要我亲自去盯着顾氏他们吗?”
王伏胜抬了抬手,道:“不必,你去一趟沙州,整顿一下那里的暗司,以后可能派上用场。”
蒙面内侍愣道:“您让我离开长安?”
王伏胜沉声道:“是的,根据我观察,圣人心中最看重的不是高句丽,也不是突厥,而是吐蕃。圣人如此重视,必有原因,以后要长期与吐蕃打交道了,所以沙州的暗司很重要!”
蒙面内侍道:“可我离开长安后,您交给我的差事怎么办?”
王伏胜沉默了一会,道:“王皇后那边,我会派别人过去。至于调查武氏……”
蒙面内侍道:“如何?”
王伏胜叹道:“可以放弃了。”
蒙面内侍变色道:“这是为何?”
王伏胜缓缓道:“你不在宫中,所以并不了解武氏的变化,如今想再查出她的问题,难如登天!”
蒙面内侍道:“卑职不懂。”
王伏胜问道:“你觉得武氏是个什么样的女人?”
蒙面内侍沉默了一会,道:“权力欲很强,野心勃勃的女人。”
王伏胜道:“那是以前,她现在在宫中的模样,更像是长孙皇后。”
蒙面内侍急道:“那肯定是她在隐忍!”
王伏胜摇头道:“以前我和你的看法差不多,不过最近经历一件事后,我才算彻底明白了她。”
蒙面内侍愣道:“何事?”
王伏胜道:“掖廷宫有个老宫人,是前隋宫女,两年前,被我暗中收服。二月的时候,她被武氏从掖廷宫放出来,在我的授意下,将前隋独孤皇后的事,告诉了武氏。”
蒙面内侍道:“文献皇后?”
王伏胜淡淡道:“不错,那可是一位权力欲很强的皇后,我希望她作为一个引子,点燃武氏心中隐忍的权利欲。”
他叹了口气,道:“然而武氏知道后却没有任何反应,还严禁宫人谈论‘二圣’称号。”
蒙面内侍道:“她可能依然在隐忍!”
王伏胜摇头道:“不对,我觉得她为了得到圣人宠爱,已经在不知不觉中改变自己了。”
蒙面内侍道:“改变?”
王伏胜道:“武氏表面强势,其实是个很敏感、没有安全感的人,她只有紧紧靠在圣人身边,才会感到安全。”
蒙面内侍沉默不语。
王伏胜接着道:“她时刻控制着与圣人的关系,圣人进一步,她就退一步。圣人退一步,她就进一步。以前的圣人对长孙无忌示弱,表现的弱势,所以才激发出她的强势。”
蒙面内侍怔怔道:“所以如今圣人强势,她就变得弱势?”
王伏胜道:“这就是她的生存之道。以前我有一种错觉,以为她会越来越放肆,最终让圣人忍无可忍,我便能从中谋划,废掉她的后位。”
蒙面内侍叹道:“现在没机会了吗?”
王伏胜道:“她不会再露出破绽了,除非……”
除非皇帝的病情忽然恶化,那么她才有可能再次改变。
这句话王伏胜没有说出口,也不愿说出口,以免应验。
蒙面内侍低声道:“卑职明白了,那王皇后那边……”
王伏胜侧头看了他一眼,道:“有些事不能强求,一切就交给圣人决断吧。”
蒙面内侍不再多言,默默退下。
王伏胜坐着马车回到皇宫,正走在宫道时,一名内领府的军士快步而来,朝王伏胜拱手道:“王大监,我家将军有请。”
王伏胜来到内领府大厅时,发现除王及善外,张多海也在。
王及善也不寒暄,直言道:“王大监,张少监,吐蕃那边传来一份情报,两位请看一下。”
王伏胜接过一看,看完后目光闪动,又递给了张多海。
张多海大喜道:“这可是好事,需得立刻汇报圣人和殿下。”
王及善道:“在下正有此意,我等一起去面见圣人如何?”
二人自无异议,一起来到立政殿。
现在是亥时,虽然李治和武媚娘已经睡下,碧纱帐内却能听到声音。
江尚宫来到床榻前跪下,低声道:“大家,王将军、王大监和张少监求见,说是有吐蕃消息。”
帐内很快传来穿衣服的声音,不一会,李治掀开纱帐,坐在床檐上,开口道:“让他们进来吧。”
武媚娘也穿好外衣,盘腿坐在李治背后。
少顷,王伏胜三人一起进入寝殿。
王及善朗声道:“陛下,吐蕃传来消息,程郎将与苏毗女王取得联系,苏毗表示愿意归附大唐,希望陛下能帮她复国。”
李治奇道:“苏毗不是已经被吐蕃吞并了吗?苏毗女王还活着?”
王及善道:“上次薛将军击败吐蕃时,吐蕃国内震动,苏毗国残部趁机救出了苏毗女王。苏毗女王逃亡时,曾受东女女王帮助,在女王劝说下,她有心投靠我大唐。”
李治想了想,道:“她可提出需要我们怎么帮忙?”
王及善道:“她说苏毗部大部分子民依然是拥戴她的,希望大唐给她敕封,她才好劝说苏毗旧部,再跟随于她。”
李治想了想,道:“若是只有这个要求,可以满足她,不过要告诉她不可太冒进,以免她暴露之后,也把咱们暴露出来。”
王及善拱手道:“臣领旨。”
三人退下之后,纱幔重新放下。
李治拥着武媚娘,道:“媚娘,想不到长秋台与司宫台配合起来,竟有如此效果,朕还担心他们相互争功,坏了大事呢。”
武媚娘微笑道:“张多海平日虽粗笨了些,却也识得几分大体,不会给陛下添麻烦。”
李治感点头道:“王伏胜沉稳,张多海有冲劲,这些年来,张多海配合王伏胜管理内侍监,也干的不错。”
武媚娘目光闪动,张多海与王伏胜一直不和,李治应该知道,他说这话,显然另有目的。
“陛下说的是。”她微笑道。
次日清晨,李治用过早膳后离开了立政殿,武媚娘将张多海喊了过来,将下人全部屏退。
“殿下,怎么了?”张多海问。
武媚娘淡淡道:“你去向陛下请旨,就说希望长秋台合并到司宫台中,你担任副监,王伏胜担任正监。”
张多海变色道:“殿下,这是为何?”
武媚娘平静道:“当初陛下分设长秋台和司宫台,原本就是为了相互制衡,如今有了内领府牵制司宫台,长秋台本就没有存在的必要了。”
张多海怔怔道:“是圣人的意思吗?”
武媚娘道:“陛下虽未直言,但话中已透漏出这个意思,也怪吾忽略了,应该早点让你请旨才是。”
张多海咬牙道:“那臣岂不是又要看王伏胜的脸色了?”
武媚娘沉声道:“你本来就只是少监,辅助王伏胜是天经地义。”
“殿下,您忘了吗,王伏胜可一直在暗中对付您!”张多海急道。
武媚娘平静道:“他是个聪敏人,应该已经明白,动摇不了吾的皇后之位。吾也不想再跟他斗下去,惹九郎心烦了。你主动请旨,也算吾向他示个好吧。”
张多海低声不语。
武媚娘目视着他,森然道:“怎么,吾的话你也不听了?”
张多海后背一凉,急忙叩首道:“臣领旨。”
武媚娘盯着他看了一会,道:“多海,你代表的是吾的态度,你这个少监不守本分,知道意味着什么吗?”
张多海悚然一惊,道:“臣明白了,臣以后一定谨守本分。”
武媚娘挥手道:“去吧。”
昨晚吃坏了东西,晚上没睡好,今天一直昏昏沉沉的,写的不太好,请见谅。
第177章 圣人钦点
郑贵妃正坐在薰风殿内,与母亲王夫人说着话。
“哎,就没见过这般无礼的人,好歹也是个考上状元的人,竟口出粗鄙之语。”王夫人气呼呼的道,
郑贵妃道:“既是如此,他后来为何又答应了呢?”
王夫人道:“估计后来冷静了吧,几天后跑到咱们家来道歉,认错态度倒还端正,还答应给咱们面子,将妹子嫁给高校书。”
郑贵妃道:“事情办成了就好。”
王夫人叹道:“唉,其实仔细想想,杜门也挺可怜,当初跟咱们郑氏一样的门户,这才一年功夫,就变成这般模样。”
郑贵妃蹙眉道:“母亲想说什么?”
王夫人陪笑道:“我可不是想替杜门求情,只是那杜复最近常来咱们府邸,似乎想谋一个门下省令史。”
门下省令史是一等流外官,况且在中枢办差事,只要升品,将来前途也很光明。
郑贵妃道:“他资格够吗?”
王夫人道:“够了够了,这次的第三榜考生之中,他排第一位。”
郑贵妃道:“这事我知道了。”
王夫人听女儿这般说,就知她会帮忙活动,心中松了口气。
她如此帮忙,自然不是看在杜复的面上,而是杜复母亲韦氏几次低声下气的向她求情。
王夫人是念佛之人,抹不开面子,这才应承下来。
母女又闲话一阵,王夫人告退离开了皇宫。
郑贵妃换了一身衣服,命人喊来高安公主,朝徐槿的蓬莱殿而去。
上一篇:祖宗们,求你们别再爬出来了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