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我妻武则天 第170节
卢照邻微微一笑,打趣道:“杜兄,高兄可不是为了杜复,你忘了经常跟着他的那个小娘子了?”
杜易简暧昧一笑,道:“明白了,原来是为了红颜知己。”
高有道顿时有些尴尬,道:“好了,我已经跟你们说了,我得去找杜侍郎问个清楚。”
“慢来。”卢照邻拉住他,正色道:“如果真是杜正伦所为,你找他又有什么用?”
杜易简叹道:“不错,人家是正四品,咱们只是九品,虽然经常能看到圣人,毕竟跟人家差得远。”
高有道皱眉道:“他这种行为本来就不对,我劝阻于他,有何不可?”
“他若是不听呢?”杜易简反问。
高有道沉声道:“那我就向御史台揭发他。”
卢照邻沉声道:“高兄,杜侍郎正在帮圣人办石炭矿的事,圣眷正隆,你这时跟他作对,可不明智。”
高有道道:“圣眷正隆,就可以违法乱纪吗?两位兄台,就算此事与杜门无关,我也会一管到底。我曾经就受过类似不公正的事,我无法对同样的事,视若无睹!”
卢照邻凝视他片刻,道:“好,那我也舍命陪君子了,不过你还是先去见我叔父一面为好。”
高有道愣道:“卢尚书?”
卢照邻道:“不错,他与杜侍郎私交极好,由他出面,这事应该能比较平和的解决。”
高有道拱手道:“那就有劳卢兄了。”
……
杜隆来到书房后,见杜正伦脸色阴沉,心中暗叫不好,拱手道:“从叔父,我来了。”
杜正伦正低着头看着一幅画作,并不抬头,道:“最近都干什么了?”
杜隆陪笑道:“侄儿一直听您的吩咐,正在组织商人们,前往漠北开采石炭矿啊。”
杜正伦淡淡道:“你是不是还想邀请杜复一起去啊?”
杜隆脸色大变,陪笑道:“从叔父,这从何说起?”
杜正伦抬起头,冷冷盯着他,道:“就从你派人干扰杜复参加科举说起!”
杜隆额头开始冒汗,跪在地上,低着头,道:“我只是想替阿兄报仇。”
当初洹水杜氏与京兆杜氏在马球场起冲突,死了几个人,其中一人正是杜隆的亲兄长。
杜正伦冷哼道:“京兆杜氏都已经在长安除名了,何必还揪着过去的事不放?”
杜隆抬起头,道:“那杜复才学不低,若让他中了状元,东山再起,也不是没有可能!”
杜正伦皱了皱眉,没有说话。
杜隆道:“侄儿行事也有分寸,只让他考不上科举,也没打算拿他怎么样,从叔父何必维护他?”
杜正伦道:“你这点破事,我本来也懒得管。不过人家杜氏找上了高有道,高有道管上这事了。”
杜隆错愕道:“高有道不是被杜氏整过吗?为何还帮他们?”
杜正伦道:“我派人打听过,高有道可能是看上了杜氏女。”
杜隆哼了一声,道:“高有道不过九品校书郎,从叔父您又何必怕他?”
杜正伦瞪眼道:“老夫自然不怕高有道,可他找上卢公来说情,老夫还能怎么办?幸好这事没闹大,你赶紧收手吧。”
杜隆低着头道:“侄儿知道了。”
杜正伦缓缓道:“你好好把心思放在石炭矿上,这事圣人非常重视,你若能办好,我会安排你四弟进国子监读书。”
杜隆精神一振,拱手道:“从叔父放心,侄儿一定办好此事!”
第173章 这个驸马朕不满意
二月初,李治继续开始了他的科举改革。
这次改革的地方不多,只有三点。
第一,他将明算科的地位提高,取仕人数提高到跟明经科一个等级。
第二,所有学科都增加骑马射箭这一项,标准不高,只要能骑马奔驰、三十步射中标靶就行。
这对尚武的大唐学子来说,根本不成问题,国子监就有骑马射箭的科目,大唐文人尚武之风很浓,个个都拉的开弓。
第三点,李治将科举名额又扩充了一榜,这一榜并不直接授官,而是授予流外官。
同时,降低流外官入品的难度,比如流外一等进九品的难度,变得和九品升八品差不多。
简单来说,李治提高了吏员的地位,将官吏之间逐渐形成的界限,再次抹去,官吏不再分家。
这三点改动影响并不小,尤其是降低流外官入品的难度,会造成每年新增官员数量增多。
这也意味着门荫入仕的名额再次降低。
然而李治权威日浓,朝堂上只有零星几道反对声,宰相们要么拥护,要么不吭声,改革得以顺利通过。
这次的主考官,李治任命徐孝德担任。
二月十二日,科举如期举行。
经过三日考试后,并未出现任何意外。
到了二月二十日,主考官们已经将考卷批阅完毕,上呈给李治。
李治瞧见状元名字后,不由愣了一下,摇头笑了笑,却也没有修改,直接给予批复。
很快,通过的榜单回到吏部。
到了二月二十二日下午,吏部别院之外,已经聚满了等待看榜的考生。
情景与去年几乎一模一样,
高有道坐在茶棚,望着周围拥挤的人群,回想起去年金榜题名时,心中不胜唏嘘。
他这次是陪着郑鸣玉来的。
这一个月来,他每天晚上都辅导郑鸣玉的课业,两人虽无师徒之名,却已有师徒之实。
便在这时,远处传来一道惊喜的声音。
“高兄,你也来了?”
高有道抬头一看,来者赫然是杜易简。
他旁边站着名英武俊朗的郎君。
高有道在杜易简介绍下,曾见过那人,知道他是名将郭孝恪的儿子,郭待封。
杜易简最近和郭待封走的很近,显然是陪他一起来的。
高有道拱手道:“杜兄,郭兄。”
两人也拱手还礼。
郭待封鼻子高挺,嘴唇很薄,身上自带一股傲气,这可能是因为他父亲的缘故。
郭待封目光紧紧盯着通榜方向,看得出他心里很紧张,不过他却很沉得住气,并没有走过去看。
便在这时,有人惊呼道:“揭榜了!”
高有道抬头看去。
果不其然,一名吏部官员拿着一张榜单走了出来,周围还有很多文吏,帮他分开人群。
不一会,榜单便被贴到了南墙之上,人群都朝着南墙挤了过去。
高有道忽然有些担心郑鸣玉,担心他身子太瘦小,别被人挤摔倒了。
他侧头看了一眼郭待封,发现此人竟还能够沉得住气,没有过去看榜,这让他很佩服。
去年这个时候,他可做不到郭待封这么冷静。
杜易简笑道:“郭兄,你不去看榜吗?”
郭待封微微一笑,忽然深吸了一口长气,大声喊道:“新科状元,可是郭氏子?”
这一声竟将吵吵嚷嚷的众学子声音,都给压下去了。
很快有人喊道:“头甲正是郭氏子,郭待封!”
郭待封眼中闪过一道异样的神采,朝杜易简笑道:“现在不用过去看了。”
高有道望着此人自信的神态,心中也不由感叹:“难怪杜易简对此人如此推崇,果然不凡!”
便在这时,一道瘦小的身影从人群中挤了出来,朝高有道大喊道:“高先生,我中了,我中了!”正是郑鸣玉。
高有道微微一笑,拱手道:“恭喜了。”
郭待封目视着高有道,道:“今日郭某金榜题名,想在清风楼摆酒设宴庆贺,不知高校书、以及这位小郎君,可愿赏脸?”
高有道拱手道:“恭敬不如从命。”
郑鸣玉见他答应了,也拱手同意了。
郭待封的朋友很多,除了杜易简外,他还邀请了四名高中进士的学子。
再加上高有道二人,八人一起来到平康坊清风楼,在二楼包了一间屋子,举杯对饮。
酒过三巡,郭待封微有醉意。
一名进士举杯笑道:“郭兄,以你之文武全才,将来定能继承令尊之雄风,沙场建功,名留青史!”
郭待封举杯道:“多谢沈兄吉言。”
另一名进士笑道:“如今我大唐猛将如云,苏定方将军和薛仁贵将军一东一西,只怕不等郭兄上战场,四方蛮夷皆已臣服!”
郭待封忽然嗤笑一声。
那进士愣道:“郭兄,在下说错话了吗?”
郭待封拱手道:“在下并非笑话王兄,而是笑那薛礼。”
高有道听到此话,脸色一沉,难以再保持沉默了。
“郭兄,薛将军屡立大功,有何可笑之处?”
郭待封抬了抬下巴,道:“薛礼不过运势好,在我看来,他无法与苏定方将军、李勣将军相提并论。”
高有道朗声道:“薛将军在吐谷浑击败吐蕃,后来又在陇右咽城一战,大败突厥,斩首三万,怎能算运势好?”
上一篇:祖宗们,求你们别再爬出来了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