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大唐,我妻武则天

大唐,我妻武则天 第169节

  难怪这胖商如此积极为其他人讲解,他应该是想找人结社。

  有人忽然问:“听说江南很多商社也来参加,他们背后可都是江南世族,只怕会跟咱们抢!”

  胖商哼道:“这里又不是江南,江南世族又如何,他们还能一口气都吃下去?”

  有人担忧道:“听说燕然都护府有很多铁勒人,凶蛮的紧,咱们去那里采矿,他们会不会为劫掠咱们?”

  史三郎大声道:“不必怕,燕然都护是薛仁贵大将军,有他坐镇,胡人还敢怎的?”

  他亲眼见过唐军,对唐军充满信心。

  胖商笑道:“说得好,本人杜隆,有意结一个商社,不知可有人愿意跟杜某一起干?”

  史三郎见他知道这么多,在朝中一定有关系,而且他还姓杜,很可能是京兆世族。

  “杜掌柜,我加入你的商社。”他说。

  不远处的大街上,卢承庆穿着一身常服,朝身边的杜正伦道:“杜兄,那位是你族中子弟吧?”

  杜正伦笑道:“一个偏房侄子,书读不进去,就能耍一耍嘴皮子,让卢兄见笑了。”

  卢承庆点点头,道:“这些商人们如此积极响应,咱们可要把下面的细务做好,别让人走了歪路子,影响到陛下的大计。”

  杜正伦知道他指的是江南世族门下那些商社,哼了一声,道:“卢兄放心,我会盯着他们。”

  两人又看了一阵后,有文吏过来通知,说皇帝召见两人。

  两人赶忙坐马车返回户部,换上衣服,朝甘露殿而去。

  通传之后,来到正殿,殿内除李治外,还有兵部尚书萧嗣业。

  叙礼毕,李治才说明召他们过来的原因。

  原来兵部传来消息,薛仁贵又发现一处石炭矿。

  “两位爱卿,不知户部可已经征召到足够的商人开采?”李治问道。

  卢承庆忙道:“回陛下,商人们都非常踊跃的响应朝廷政策,只是路程遥远,可能招募矿工需要一些时间。”

  李治道:“你可以告诉商人,让他们去雇佣草原上的铁勒人,给他们报酬,看他们是否愿意采矿。”

  卢承庆微微一惊,道:“陛下,那些胡人以放牧为生计,只怕不会答应。”

  李治道:“且试上一试,也许会与我们所想的不同。”

  卢承庆拱手道:“臣遵旨。”

  萧嗣业忽然道:“陛下,可不可以让军队也负责一两处石炭矿,然后售卖商人,这样也能省一笔粮饷。”

  李治抬手道:“不可,军队不能与商人接触,否则会出大问题。”

  萧嗣业忙道:“陛下说的是,臣失言了。”

  李治与几名大臣商议完毕,便离开了甘露殿,朝后宫而去。

第172章 又到金榜题名时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到了二月,参加科举的学子们,又汇聚在长安城。

  因为去年科举取仕的人数增加了一倍,天下各地的读书人都受到鼓励,奋发读书。

  而且因上次取仕时,不再是世族垄断,就连状元都是湖州寒门,寒门学子们自然趋之若鹜。

  世族子弟们也不敢再玩忽懈怠,不能指望着凭家族关系进通榜,这一年也开始发奋起来。

  各种原因下,这次参加科举的人数,再创新高。

  长安城的邸店已经住不下人了,连马厩都挤满了人,只好借住到寺庙之中。

  高有道所在的寺庙,就被各地学子们住满了,寺庙和尚们借着收租金,也发了一笔横财。

  自从这帮学子住进来,高有道便没了安宁,几乎天天都有慕名而来的学子拜访。

  高有道无可奈何,只好借住到卢照邻家里去了。

  这日清晨,高有道与卢照邻用膳之后,一起并肩朝着朱雀门而去。

  卢照邻道:“高兄,话说前头,我不是嫌弃你,只是不太明白,你干嘛不学狄兄一样,在城南置一座宅子,你钱不够的话,我可以借你。”

  高有道笑道:“还不是图个方便,城南买宅子,每日上衙就要多走小半个时辰的路,我和狄兄又不一样,需要到甘露殿上衙,可不能迟到了。”

  卢照邻道:“那倒也是,那这样吧,你以后就常住我家,东院反正平日也没人住。”

  高有道忙道:“多谢卢兄好意,这就不必了。”

  卢照邻转头看着他,道:“你跟我还客气什么,再说了,我叔父也很欣赏你,是不是有什么其他原因?”

  高有道正要开口回答,忽然瞥见大街角落站着一个人,立刻就停下了脚步。

  “高兄,你怎么了?”卢照邻奇道,顺着他目光一看,只见街角站着一名女子。

  卢照邻认出是杜蓉,拍了拍他肩膀,笑道:“人家找你呢,快过去吧,我先去弘文馆等你。”

  高有道走到街角,见杜蓉眼眶微红,神色憔悴,忙问:“杜娘子,你怎么了?”

  杜蓉低下头,搅动着手指,低声道:“你说我遇到了麻烦,就、就……”

  高有道接口道:“你若是遇到什么麻烦事,尽管跟我说。”

  杜蓉鼻子一酸,抽抽搭搭的道:“兄长得知圣人准许杜门科举后,就开始发奋苦读,说要凭真本事再中状元,可是……”

  高有道道:“怎么?”

  杜蓉道:“从一月中旬开始,家里就常出现怪事,隔壁住了两户新人家,左边一户夜夜吵架,右边一户晚上更吵,‘砰砰砰’的,也不知在敲打什么,兄长根本无法专心读书。”

  “后来兄长借住到寺庙,晚上还是有人在他隔壁吵闹,兄长过去让他们安静,他们就跟兄长吵起来,兄长已经被折磨的快疯了。”

  高有道沉声道:“看来有人想阻碍你兄长中举。”

  杜蓉急道:“婶母也是这样说的,兄长最近脾气越来越暴躁,再这样下去,肯定考不中!”

  高有道沉默不语。

  杜蓉见他表情,忽然哭出声来。

  “我、我知道你当年也因类似的事,没能中举,而且就是我们杜氏所害,现在让你帮忙,实在有些不知羞耻,我、我向你赔罪了……”

  跪在地上,朝他不住叩首。

  高有道急忙将她扶了起来,叹道:“你不必如此,当年之事与你无关,也与杜复无关。这件事交给我,我会帮你查清楚。”

  进入二月后,朝堂的政务不再像一月那般忙碌,基本上申时中牌时分,就能处理完毕。

  高有道与卢照邻、杜易简处理完今日公务后,一起离开皇宫。

  出朱雀门后,杜易简笑道:“卢兄,高兄,我带你们去认识个人,此人应该是今年最有希望中状元的了。”

  卢照邻奇道:“是谁?”

  杜易简道:“郭孝恪的儿子,郭待封。此人极有才学,善于雄辩,我认识的人之中,也只有高兄能和他相比!”

  卢照邻笑道:“如此人杰,倒要结识一番。”

  高有道忽然道:“在下还有些私事要处理,恐不能奉陪。”

  杜易简道:“无妨,你去忙你的吧,改日我再介绍你们认识也是一样。”

  高有道告别两人,信步朝着大理寺而去。

  到了大理寺外,通报一声后,跟着一名衙役来到了狄仁杰的少卿衙。

  狄仁杰放下手中案宗,笑道:“今日是什么风,把高兄吹了过来。”

  高有道道:“狄兄,我想请你帮个忙。”

  狄仁杰正色道:“高兄请讲。”

  高有道遂将杜复的事与狄仁杰说了。

  狄仁杰沉吟片刻,说道:“这显然是有人想影响他科举,杜府中人可有什么怀疑的人吗?”

  高有道道:“杜门得罪的人太多了,他们很难锁定嫌疑人。”

  狄仁杰道:“那好,这件事我记下了,等我查清楚后,就派人告诉你。”

  狄仁杰查的很快,第二天下午,高有道刚回到菩提寺,门外便有一名小厮等着他。

  “高校书,我家阿郎查清楚了,杜复两家邻居,都是一个叫杜隆的人所派。”

  高有道皱眉道:“也姓杜?”

  狄顺嘻嘻一笑,道:“我家阿郎说了,不是京兆杜氏的杜,而是洹水杜氏的杜。”

  高有道心中一惊,暗道:“莫非是杜正伦在背后指使?”拱手道:“还请小郎替我多谢你家阿郎。”

  狄顺笑道:“您客气了。”拱手告辞了。

  次日,高有道照常去甘露殿偏殿上衙。

  午时鼓声一响,他便大步离开偏殿,朝着户部公廨而去。

  来到户部衙署之外,正要进去时,身后忽然有人抓住他肩膀。

  高有道转头一看,拉住他的是卢照邻,旁边还有杜易简。

  两人都一脸担忧的望着他。

  高有道皱眉道:“你们怎么在这?”

  杜易简哼道:“我们才要问你,整个上午都心事重重的模样,现在又急匆匆来到户部,你想做什么?”

  高有道没有吭声。

  卢照邻沉声道:“高兄,你什么都瞒着我们,是不是不把我们两个当朋友?”

  高有道叹道:“我想找杜侍郎。”

  这时不少户部官员从里面走了出来,两人拉着高有道离开尚书省,来到都水监衙署旁边。

  杜易简忙问:“你找杜正伦做什么?”

  高有道便将杜复的事跟两人说了。

  杜易简惊愕道:“杜门如此害你,你为何还要管他们的闲事?”

首节 上一节 169/443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祖宗们,求你们别再爬出来了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