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我妻武则天 第138节
李治道:“正是如此。”
程知节想了想,道:“那就必须加强安西防备,建设成类似营州的堡垒,最好再留一支常驻军。”
安西原本并无常驻军队,贺鲁叛唐之后,才临时调过去一批军队,防备贺鲁。
李治点点头,道:“此议可行。”
李勣道:“汉朝时期,卫青收复河朔地区,建朔方城,又迁移十万人口戍边,自此,河朔地区并入中原,陛下可是想效仿?”
李治道:“卿以为如何?”
李勣沉吟道:“本朝如今国力胜于汉朝,只是要修筑大城,需耗费大量民力,西域路途遥远,迁移人口,容易遭致百姓怨愤。”
李治点点头,摆手道:“不能以民生为代价,此议作罢。”
程知节忽然道:“陛下,有个法子,可以不必耗费太多民力。”
李治忙问:“什么法子?”
程知节笑道:“双河之北,有一座碎叶城,位于西域两条主干路交汇处,乃兵家要地。此城本是粟特人修建的一座土城,用来交易货物,何不以此城为基础,建一座大唐西域要塞?”
李治皱眉道:“碎叶城位置太偏西,突厥部落多生活在碎叶城以东,他们造反时,碎叶城如何抵挡?”
贺鲁以前的王帐便在碎叶城以东,十姓部落一大半也都在此处。
尉迟恭脱口道:“那就把他们赶到碎叶城西边居住。”
程知节道:“办法虽可行,不过如此一来,他们可能不会再归降!”
尉迟恭冷哼道:“这就更说明他们并非真心归降,那就接着打!”
程知节和李勣都没有说话,全都望着李治。
该说的话都说完,接下来,只等候皇帝裁决了。
李治沉思良久,缓缓说道:“朕有一个计划,也许能重创突厥十姓部落,让他们乖乖迁移到碎叶城以西。”
程知节忙问:“陛下有何妙策?”
李治微笑道:“简单来说,就是唱一场戏,朕唱白脸,至于黑脸,就需要三位爱卿来唱了。”
尉迟恭哈哈一笑,道:“臣最适合唱黑脸了。”
……
左卫是十二卫第一卫。
左卫大堂,便是大唐军方官员议事的重要所在,类似中书省的政事堂。
大唐要想完成对西突厥的战略计划,就必须先得到全体军方的同意。
所以李勣、程知节和尉迟恭离开甘露殿后,一起来到左卫大堂,擂鼓召集十二卫的高级将领议事。
凭着三人威望,只要他们达成一致,下面将领基本不会有反对意见。
故而,这个军事会议就是个形式,相当于通知大家,要将突厥十姓部落迁移到碎叶城以西。
弥射和步真听完后,都皱紧眉头。
弥射本就不打算返回草原居住,虽略有不满,却也接受了。
步真却心心念着返回草原生活,继承西突厥的可汗之位,心中极为不满。
他一回到府邸,就命人把咄陆五部的酋长都找了过来,把情况跟五人说了。
鼠尼施首领沙陀大怒,道:“岂有此理,竟逼我们迁移碎叶城西,那里的草原一点都不肥美,如何放牧?”
其他几人也纷纷表示不满。
乌质勒低沉着声音,道:“咱们战败了,也是没办法的事,若不答应,难道跟唐人继续打吗?”
他的部落被薛仁贵打残,眼下极需休养生息。
倘若继续跟大唐作对,很可能被灭族,故而姿态软一些。
沙陀瞪了乌质勒一眼,道:“打就打,突厥人是草原雄鹰,绝不接受如此屈辱的条件!”
当即有两名酋长支持他,最后一名酋长犹豫不定,没有做声。
沙陀望着步真,沉声道:“步真王子,你怎么不说话,难道是想让我们答应唐人的条件?”
步真冷哼道:“你别忘了,当初是你们不愿安分守己,跟着贺鲁叛唐的!”
沙陀哈哈一笑,道:“看来您在长安待久了,也把自己当成唐人了,请转告天可汗,我们鼠尼施真心归降,只是不愿接受此等屈辱。还是战场上见吧。”
起身便要离开。
“且慢!”步真急忙挽留。
沙陀侧头看了他一眼,道:“你还有什么话好说?”
步真道:“你性子也太急了吧,迁移碎叶城以西的条件,未必是天可汗之意。”
乌质勒忙道:“不错,天可汗仁慈宽厚,也许还有转圜余地。”
沙陀沉默了一会,又走回去坐下,道:“那好,还请步真将军请示天可汗,他到底是什么意思?”
步真霍然起身,道:“好,我这就连夜入宫,请示陛下,你们且等我消息吧。”
第143章 臣服大唐
五月下旬,天气越来越炎热,树丛之间,已能听到蝉鸣之声。
赵国公府近来非常热闹。
前阵子,长孙无忌广发名帖,从各地州县请了很多名宿大儒来到长安,探讨学问,考证史集,似乎一门心思都放在著书之上。
这天下午,长孙无忌正与几名老学究讨论了一番晋末时期的历史,一名下人来报,长孙冲求见,正在书房等候。
长孙无忌眉头一皱,朝几名老学究拱手道:“诸位老先生,无忌失陪一下。”
几人拱手笑道:“长孙公请便。”
长孙无忌来到书房,见长孙冲一副兴奋的表情,正在屋中走来走去,沉声道:“心如止水,不急不躁,才是上善之境,遇事怎么总是这么惊慌?”
长孙冲笑道:“父亲,儿子不是惊慌,而是惊喜。”
长孙无忌走到桌案后坐下,淡淡道:“惊喜什么?”
长孙冲笑道:“那些武将没有您压着,一个个都蠢蠢欲动了,这不,竟公然跟圣人唱对台了。”
长孙无忌看了他一眼,道:“休要胡言,李勣他们绝非蠢人,怎会与陛下作对?”
长孙冲急道:“是真的,西突厥打了胜仗,苏定方提议在突厥十姓旧地,设两大都护府,由阿史那弥射、阿史那道真分别担任都护,各领五姓部落。”
长孙无忌“嗯”了一声,道:“这样安排倒不算坏。”
长孙冲笑道:“圣人也同意这种安排,然而李勣、尉迟恭、程知节却强烈反对!”
“哦,他们反对什么?”长孙无忌的表情认真了几分。
“那帮子武夫,根本不懂稳定大局的重要,竟提出将西突厥迁移到碎叶城以西,对了,碎叶城就是……”
“老夫知道碎叶城在哪。”长孙无忌抬手打断道。
长孙冲道:“您说李勣他们是不是异想天开,将突厥人迁移那么远,突厥人能同意吗?”
长孙无忌沉吟了一会,道:“陛下怎么说的?”
长孙冲道:“陛下在阿史那步真劝说下,本来都同意苏定方的奏表,谁知李勣他们竟一起找上圣人,又劝阻了此事。”
长孙无忌奇道:“他们真这么做?”
长孙冲笑道:“可不是吗?简直就跟逼宫一样,圣人现在应该后悔,当初让您致仕了吧。”
长孙无忌端起茶杯,喝了口茶,沉吟不语。
长孙冲笑道:“我与韩相商议过,眼下武将势力太强,圣人已经压不住了,只有请您出山才行。”
长孙无忌平静道:“刘仁轨、李义府他们什么反应?”
“李义府已经被罢相了,如今是李敬玄接替他的位置。”长孙冲笑道:“他们这帮文官,一个个都成了哑巴,根本不济事。”
长孙无忌斜了他一眼,道:“你以为自己比刘仁轨、李勣更聪明?”
长孙冲愣了一下,道:“父亲,您是说……”
长孙无忌缓缓道:“老夫虽不明白事情全貌,但从李勣、刘仁轨态度来看,这件事绝不是你表面看到的那样简单。”
长孙冲皱眉道:“那他们为何要反对圣人?”
长孙无忌沉声道:“你知道陛下为何要启用尉迟恭吗?”
“为了压制我等世族。”
长孙无忌摇头道:“你想的太简单了,陛下可用的人很多,为何单单选择尉迟恭?”
不等长孙冲回答,他就接着道:“因尉迟恭性格恶劣,与满朝文武都不对付,这样的人才用的放心。你相信他会和李勣联手,对抗陛下?”
长孙冲道:“尉迟恭莽夫一个,又主张对胡人强硬,因而与李勣联手,也有可能啊!”
长孙无忌摇头道:“尉迟恭如果真只是个莽夫,早活不到今日了。”
“您的意思是,这件事并非尉迟恭的主意?那他为何如此?”
长孙无忌闭目不语,沉吟了好一会,道:“陛下还有什么动作没?”
长孙冲道:“陛下为了安抚突厥人,下了旨意,将十姓突厥酋长,全部册封了爵位。”
长孙无忌怔了一会,感叹一声,道:“明白了,这是离间计,应该是李勣的谋略。”
长孙冲吃惊道:“父亲,什么离间计?”
长孙无忌目视西方,缓缓道:“最近你就盯着西边,瞧着吧,很快就会出大事了。”
……
西域,双河。
贺鲁选择双河作为王帐所在,最重要的一点,便是因此处水草肥美,最适合驻军。
苏定方大军击败贺鲁主力后,便退回双河,与薛仁贵大军会合。
这日,苏定方命人将薛仁贵、元守礼、裴行俭等人请到大帐。
“兵部传来急令,你们都看一下吧。”他将手中一份公函交给薛仁贵。
上一篇:祖宗们,求你们别再爬出来了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