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我妻武则天 第139节
薛仁贵看完后,露出深思之色,交给元守礼。
元守礼看完后,露出惊诧之色,又交给裴行俭。
裴行俭看完后,表情也颇为奇异,又递给其他将领。
“有什么看法和疑问,现在可以说,待会将令一下,我不希望再听到任何反对的声音。”所有人看完后,苏定方说道。
有将领道:“将军,咱们把消息传过去,突厥人只怕会立刻翻脸,对咱们动手。”
突厥十姓部落,如今已重新聚拢,驻扎在伊列水西岸。
苏定方道:“不错,所以命令上才让我们做好战斗准备。”
另一名将领道:“请问苏将军,这是圣人的意思吗?”
苏定方道:“多余的问题,下一个。”
兵部公文上有李治的印章,所以默认皇帝已经同意。
只不过在许多将士心中,觉得皇帝一向仁厚,故而怀疑此函是否得到皇帝许可。
薛仁贵道:“既然有令,遵令行事便可。”
咽城一战后,他在军中威望大涨,众人听他这般说,纷纷出声赞同。
苏定方道:“好,议论到此结束,现在所有人听令。”
随着一道道军令下达,整个唐军营帐都动了起来。
……
整个六月,大唐朝堂依然在扯皮之中,阿史那兄弟和李勣等人,为安置突厥人之事,争执不断。
李治站在阿史那兄弟一边,不断安抚突厥人,还不断给十姓首领赏赐财物和美女。
只可惜李勣等人太过强硬,坚决不让步,皇帝数次与他们商议,都未能达成一致。
六月下旬,一骑快马奔入长安,报告了一个惊人的消息。
突厥人竟然又造反了,十姓部落联手,突袭了唐军营帐。
然而唐军将士顽强反击,将来袭的突厥主力全歼。
与此同时,也有十姓部落的突厥人来到长安,找上各部落酋长,告诉了他们一个更惊人的消息。
突厥各部不仅造了大唐的反,还造了这些酋长的反。
乌质勒听到消息后,又是惊愕又是愤怒。
“你说什么?他们罢去了我的酋长之位?”
“是的,酋长,不仅您被罢了,其他九位酋长也都被罢了。”回答的是乌质勒的一名亲信。
乌质勒怒道:“这是为什么?”
亲信道:“从五月末,部落里就在传消息,说唐朝天子要把我们赶到碎叶城以西,还说你们都答应了。”
乌质勒怒道:“放屁,我们什么时候答应了,我们正在劝说天可汗,改变主意!”
亲信道:“可你们去那么久,却不回来,还得到爵位和那么多赏赐,族人们如何能信你们?”
乌质勒变色道:“你们怎么知道这么清楚?”
亲信道:“也不知消息从哪里传出来的,不过各部都派人来长安打听过,说消息是真的!”
乌质勒后背一凉,隐隐意识到,情况不太对劲。
他咬了咬牙,道:“所以他们重新推举了首领,又袭击了唐军?”
亲信道:“是的,大家都在想,若是反抗大唐,迟早要跟他们打一仗,不如先发制人,偷袭他们,才有胜算。刚好唐军近来非常懈怠,都不训练,防备极为松散。”
乌质勒冷冷道:“可你们却打输了!”
亲信苦笑道:“唐人反应太快了,我们刚偷袭,他们就把我们反包围了。”
乌质勒骂道:“不是反应快,这就是他们的阴谋!”
亲信愣道:“什么阴谋?”
乌质勒懒得跟他解释,起身道:“事不宜迟,我要立刻返回突厥!”
亲信道:“您不先去找一下步真王子问问吗?”
乌质勒冷冷道:“现在找他也没用,我必须先重新夺回酋长之位再说。”
并非所有人的反应,都和乌质勒一样敏锐。
沙陀等人得知消息后,一个个都气炸了肺,来到步真府邸,结果门卫却不让他们进。
“步真,你这个突厥叛徒,给我滚出来,你竟敢欺骗我们!”
骂了好一会后,步真从门后走了出来,望着阶下的众人,沉声道:“我怎么欺骗你们了?”
沙陀大声道:“都是你欺骗我们,把我们留在长安,害我们被族人给驱逐了!”
步真哼道:“你们不过在长安多待了几天,族人就造反了,这说明他们并非真心归降!”
沙陀怒道:“你是故意把我们留在长安,大唐皇帝也是故意封赏我们,就是为了离间我们,对不对?”
这正是李勣的计谋,通过唱双簧,让突厥十姓酋长滞留长安,多给封赏。
再派人传谣言,说他们同意西迁碎叶城,出卖自己部落。
如此一来,突厥部落必定驱逐他们,重立酋长。
与此同时,再故意让苏定方大军表现出懈怠,引诱突厥人偷袭,然后重创其主力。
只不过,步真却并不知道这个计划。
话虽如此,步真也不敢多说什么。
他西突厥的可汗是做不成了,只能安心当大唐的大将军,此时此刻,更要表明立场。
“沙陀,你好大胆子,敢对天子不敬!”步真怒道。
沙陀道:“他不守信用,骗了我们!”
步真道:“我来问你,是唐军偷袭了突厥,还是突厥偷袭了唐军?”
沙陀怔了怔,一时不知如何回答。
唐军确实什么也没做,只不过防御松懈了些,突厥就打了过去。
无论在谁看来,也是突厥背信弃义。
步真道:“你们是来乞降,大唐不过提出一个条件,纵然苛刻,你们拒绝就是,为何出兵偷袭?”
沙陀迟疑了一下,道:“此事与我们无关。”语气软了不少。
步真道:“你最好认清自己的立场,是你们战败,又突袭唐军,你有什么资格来质问本将军?”
沙陀几人面面相觑,都不吭声了。
他们忽然意识到,自己已被部落驱逐,以后要想夺回酋长之位,恐怕还得依靠大唐相助。
“步真王子,刚才是我语气重了些,您别见怪。”沙陀挤出一丝笑容。
步真冷哼道:“以后在大唐为官,小心说话。”转身回了府,命人关上大门。
西突厥这最后一次攻击,被唐军斩首六万多,元气大伤。
在苏定方大军追击之下,残余部落,被迫西逃。
苏定方大军顺势入驻碎叶城。
自此,碎叶城以东,再无突厥大部落,小部落则全部归附大唐。
不到半个月,西突厥十姓部落再次派使者请降,表示归附大唐。
这是无奈之举。
他们已被赶到碎叶城以西,倘若再不臣服,就要受到唐军和西域诸国联手攻击。
故而只能接受现实。
李治得到消息后,当即传旨,在碎叶城以西,设立濛池都护府,以阿史那弥射为都护,步真为副都护。
至于碎叶城以东,全部划入安西都护府,由元礼臣接任都护。
永徽七年,七月,持续一年多的西突厥之战,终于宣告结束。
大唐消灭西突厥,重新获得西域的控制权。
一时间,西域震动,商旅们纷纷集结商队,朝长安进发。
各国国王也都忙碌起来,为年底的大朝贡,提前做准备。
第144章 小皇子与武皇后
夜色漆黑,乌云低沉。
白日下了场雨,云却没有散,七月的晚风中,竟带着一丝凉意。
这里是一座官署,附近百姓们对这座官署很不满意,因为每到晚上,署中会传来一阵阵野兽的嚎叫声。
典厩署。
原本是饲养牛羊和杂畜的地方,然而贞观年间,皇帝下旨,将虎园的野兽,全部迁移到此处。
这里有一头狮子,是安息国五年前进贡,还有一头老虎,是康国今年上供的。
两只野兽关在不同的兽栏。
然而只要狮子叫起来,老虎便会跟着叫,把附近居民吵的睡不着觉。
只听一阵阵兽鸣响起,狮子和老虎又隔空叫了起来。
一名穿着圆领褐衣的男子,默默走在漆黑的小道上,提着一个木桶,桶里装满了羊肉。
要想让两只野兽不叫,给它们喂肉吃,是最好的选择。
这男子叫康孙,今年四十多岁了,粟特人,在典厩署担任典事已有六个年头。
他待人温和,为人热心,干活也勤快,典厩署的人都很敬重他,尊称他为老康。
老康提着肉来到兽栏外面,栏中的老虎早已闻到味道,奔了过来,发出低沉的吼声。
上一篇:祖宗们,求你们别再爬出来了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