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我妻武则天 第115节
李勇攥在手里,却没有吃。
新城公主在他脑袋上拍了一下,训斥道:“常山姑姑让你吃,为何不吃,怕有毒吗?”
李勇嘟囔道:“您别老是打我脑袋,别人总说我笨,都是被您给打笨的。”
新城公主笑骂道:“倒还怪我了。你自己说说,你的功课比不上四郎也就罢了,五郎只有三岁,字却比你写得好,说得过去吗?”
李勇低下了脑袋。
常山公主忙道:“新城,别这般说,有的孩子通窍早,有的通窍晚,大器晚成也是有的。”
李勇见常山公主帮他说话,却并不领情,哼道:“我已经通窍了,只是通的不是读书的窍。”
新城公主笑道:“那你通的哪根窍?”
李勇挺了挺胸口,道:“当然是习武的窍!我以后要当大将军,帮父亲镇守边关!”
新城公主笑道:“就凭你这小身板吗?”
李勇大声道:“我蹴鞠已经踢的很好了,您别瞧不起人。”
常山公主安慰道:“能把蹴鞠踢的不错,也挺厉害。三郎,你在夫子庙旁边做什么?”
李勇嘴巴一瘪,道:“昨天父亲抽查我功课,我没过关,父亲说了我几句。我就想过来沾点夫子气,也许功课能好起来。”
常山公主笑道:“光沾夫子气可没用,平日还要多用功才是。”
便在这时,一名内侍飞奔而来,朝李勇说道:“三殿下,奴打听到了,薛将军果然又打了胜仗。”
李勇双眼闪着亮光,道:“快和我详细说说!”
新城公主忙道:“你们在说什么?薛仁贵又怎么了?”
她一心盯着着长孙诠的事,对长安城发生的大事,并未太多关注。
李勇不满道:“姑姑,先让我听完,待会告诉你成不成?”
新城公主道:“不行,现在就讲给我听!”
李勇无奈,只好说了。
原来从几天前,后宫就传出消息,说薛仁贵随苏定方西征,打了场大胜仗,杀了不少突厥人。
圣人还因此在承庆殿设宴。
李勇只对行军打仗的事感兴趣,立刻派人去打听,这才打听回来了。
常山公主奇道:“妹妹,那薛仁贵是什么人,为何宫里人都在传他的事?”
新城公主笑道:“阿姊有所不知,薛仁贵本是千牛卫中郎将,一直跟在兄长身边,与宫里人熟悉。”
李勇抢着道:“薛将军可是一员勇将,父亲第一次派他出征,他就以五千人马,击败吐蕃十万大军!”
常山公主惊道:“竟有如此神勇之人?”
新城公主笑道:“别听三郎胡说,薛仁贵是联合了其他羌族部落,才打败吐谷浑。”
李勇叫道:“我没胡说,要不是薛将军率领我大唐五千猛士,那些羌人,早被杀败了!”
常山公主感叹道:“他长期待在宫里,第一次出去就能打胜仗,果然不凡呢。”
李勇得意道:“自然厉害啦,父亲觉得他像卫青,送了本卫青的传书给他。”
新城公主伸手指点了一下他的小脑袋,说:“厉害的又不是你,你得意个什么?”
李勇大声道:“我以后一定会像他一样厉害!”朝新城公主吐了吐舌头,小步快跑着离开了。”
常山公主抬头望着空中的白云,面色微红,也不知在想什么。
新城公主碰了她一下,笑道:“阿姊,你就别想了,薛仁贵已四十多岁,不适合给你当驸马!”
饶是常山公主好脾气,也给她这句话羞的面红耳赤。
“我把你这张嘴!”作势欲打。
新城公主咯咯一笑,快步跑开了。
第122章 第121 目标武皇后!
五更之后,报晓的钟鼓声从承天门响起,很快传遍全城。
醴泉坊南街,米老翁从睡梦中醒来,穿好衣服,拿起一根泡在水里的嫩柳枝,沾点药粉,开始刷牙。
水盆里倒映着一张高鼻深目,须髯浓密的面容,这是张胡人的面容。
米老翁洗漱之后,拿着笤帚出了门,开始扫门外的灰尘。
街巷内,其他坊民也和他一样,纷纷早起,清理自家街道,很多人都和米老翁一样是胡人。
醴泉坊本就是胡人聚居的一座里坊。
众人一边扫着地,一边打招呼,闲话家常,长安城普普通通的一天,就这么开始了。
米老翁回到屋中,墙上挂着一幅画像,这是祆教女神的画像,米老翁是一名祆教徒。
忽然,里屋传来一道轻微的“喀嚓”声,似乎是窗户被人开过。
米老翁眼中闪过一道精光,从腰间拿出一柄短刀,慢慢走进里间。
屋中坐着一个人,普普通通的模样,三十多岁,一身褐衣,手中却带着一个奇怪的指环。
米老翁盯着指环看了一会后,将短刀归鞘,走到外面将门窗全部栓死,然后才回到屋中。
“见过密使。”他跪在地上,用吐蕃语说道。
那人一言不发,将指环递了过去。
米老翁拿在手中,仔细检查之后,还给那人,凛然道:“密使请吩咐。”
褐衣男子道:“我需要你儿子为赞普献出生命,你愿意吗?”
米老翁毫无迟疑:“那是他的荣幸。”
褐衣男子点点头,道:“不愧是大相当年亲自留在长安的人,你的忠心我会禀告赞普和大相。”
贞观十四年,禄东赞来长安,替松赞干布迎娶文成公主。
当时谁也不知道,他离开时,留下了二十四名吐蕃亲信。
这二十四人潜伏在长安城,便仿佛一个普通的胡人一样,经营着不同的营生。
这十七年来,禄东赞从未派任何人找过他们,谁也不知道他们真实的身份。
米老翁深知禄东赞启用自己,必是国家发生了大事,心中不禁忧虑,道:“密使,赞普和大相都还好吗?”
褐衣男子沉声道:“不太好。吞并吐谷浑的计划失败,援救西突厥的部署,也没能成功。大相非常忧虑。”
米老翁咬牙道:“这两日我也听说了,唐军打败了贺鲁。”
褐衣男子道:“等他们消灭贺鲁后,下一个目标肯定是我们,所以你们为国家效力的时候到了。”
米老翁坚定道:“大相需要我做什么?”
褐衣男子道:“听说你儿子成为武氏球社的球头。”
米老翁道:“不错,我一直让他训练马球,五年前,武氏被接出感业寺时,我就把他派去了武府。”
褐衣男子点头道:“不愧是大相的亲信,眼光敏锐。”
米老翁低声道:“只可惜,他虽然很得武元庆信任,却根本无法接近杨夫人和武顺。”
褐衣男子道:“无妨,能接近武元庆就够了,三日后有一场马球赛,武府对阵于府,是吗?”
米老翁道:“不错。”
褐衣男子道:“让你儿子在赛场上挑起冲突,打死于志宁的孙子。”
米老翁迟疑了一下。
褐衣男子冷冷道:“有什么疑虑吗?”
米老翁道:“我家那小子,虽有血性,性子却有些拗,不告诉他原因,他可能不会答应。”
褐衣男子摆手道:“无妨,你可以告诉他,大相需要长安城混乱,需要让武氏与于志宁起冲突。”
米老翁道:“为何选中于志宁?”
褐衣男子道:“长孙无忌致仕,世家派系中,只有他能对抗武氏,废王立武时,他也并未支持武皇后。”
米老翁恍然道:“您是想重新挑起废王立武的矛盾?”
褐衣男子道:“不错,据我观察,唐朝贵族都憋了一股怒气,他们不敢向唐朝皇帝发作,咱们就浇点油,让他们对武皇后发作。”
米老翁道:“这样能让长安混乱吗?”
褐衣男子淡淡道:“这只是第一步计划,等你成功后,我自会一步步谋划,让长安陷入混乱。”
米老翁道:“我明白了。”
褐衣男子道:“事成之后,你儿子该怎么做,不用我教你吧?”
米老翁坚定的道:“他会以死报效国家。”
……
立政殿。
李治将耳朵贴在武媚娘肚子上,听了好一会,却并未听到任何动静。
武媚娘嗔笑道:“陛下,要四个月才有动静呢,您也太心急了吧?”
李治笑道:“朕也只是听听罢了,对了,这是康国今年进献的一尊青金石观音,皇后摆在屋中,图个吉利。”
武皇后接过观音,只见其色泽如蓝天,金屑散乱,光辉灿灿,如众星于天空中闪耀。
青金石本就有催生助产之效,宫廷命妇多喜此石,又是一尊观音,就更加吉利了。
武媚娘微笑道:“多谢九郎。”
待李治离开后,武媚娘将青金石观音拿在手中,不住把玩。
张多海忽然走了过来,低声道:“殿下,武元庆身边的那颗暗棋,有动作了。”
武媚娘脸上的笑意瞬间消失,冷冷道:“他做什么了?”
张多海道:“他悄悄命人打了柄月仗,用的柘木,估计是想用月仗杀人。”
上一篇:祖宗们,求你们别再爬出来了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