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大唐,我妻武则天

大唐,我妻武则天 第114节

  当初萧淑妃与王皇后相斗时,也影响到皇子们。

  李廉小小年纪,就颇有几分机灵劲,与两位兄长同吃同玩,三人关系极佳,反孤立了李忠。

  经过废王立武后,三人生母都被夺了位份,住在东宫附近的大吉殿。

  同病相怜的处境,也让三人关系更加亲密,基本上都是形影不离。

  李治望着三人畏畏缩缩的目光,表情和缓了一些,道:“最近功课都做的怎么样?”

  二皇子李孝木讷寡言,有几分呆,三皇子李勇身材最壮,性格过于冲动,两人都不敢随意吭声。

  “回父亲,教习每次布置的课业,我们都认真做完了。”回话的是四皇子李廉。

  李治道:“课业都带过来了吗?让朕瞧瞧。”

  几名内侍进入大殿,将三人的课业呈给李治。

  李治先拿起李孝的功课。

  字写的还不错,有诗词,也有解义,他仔细看完后,点了点头,重新卷上。

  当他检查到李勇和李廉的课业时,脸顿时黑了下来。

  三人年纪差不多,功课内容也相差不多。

  一眼便可瞧出来,李廉的很多课业,都是抄的李孝。

  李勇就更不提了。

  他课业上有三种字迹,一种是李孝的,一种是李廉的。

  最后一种才是他自己的,字体扭扭歪歪,写的像狗爬。

  很明显,他就连抄作业,也找另外两人帮忙了。

  李治面沉如水,抬头看了李勇一眼。

  李勇吓得跪在地上,一言不发。

  李治又瞥了李廉一眼,李廉圆圆的小脸堆出一丝讨好的笑容,似乎还想蒙混过去。

  李治哼道:“除了二郎,你们剩下两个,课业都是抄的吧?”

  李廉见蒙不过去,终于跪了下去,耷拉着小脑袋。

  李治沉声道:“看来朕让你们踢蹴鞠,是一个错误的决定,以后你们就和以前一样,老老实实念书吧。”

  李勇急道:“父亲,我们再不敢了,求您让我们踢蹴鞠吧。”

  徐槿适时劝道:“陛下,皇子还小,不如再给他们一次机会吧。”

  李治哼道:“若不是你们徐姨娘求情,朕绝不会饶过你们这回。你们以后都给朕好好念书,倘若再敢抄作业,你们就试试!”

  三人见并未被剥夺蹴鞠学,齐声道:“是!”

  李治挥手道:“都去吧。”

  ……

  韦府水阁。

  萧锐坐在水阁之内,淡然的喝着茶,韦弘机则站在临水围栏前,望着水面不语。

  韦弘机忽然转过身,道:“柳盛已被大理寺带走,你就一点不慌?”

  萧锐笑道:“此事我并未参与,顶多帮他给那舞姬传个讯息,传信之人已离开长安,狄仁杰查不到我。”

  韦弘机道:“柳盛若供出你呢?”

  萧锐笑道:“他不会,有京兆杜氏的例子在前,谁也不会再干出类似杜充的傻事。”

  韦弘机点点头,走到椅子旁边坐下,道:“接下来你打算怎么做,狄仁杰似乎没那么好对付。”

  萧锐叹道:“确实小看此人了,暂时避避风头,等刘仁轨和狄仁杰清查吏部时,再见机行事吧。”

第121章 公主病愈

  孙思邈在宫中已住了五日,这日清晨,来到甘露殿,向李治辞行。

  李治道:“孙神医在宫中住不惯吗?”

  孙思邈笑道:“草民是劳碌命,宫中日子太过清闲,再住下去,草民这把老骨头只怕要生锈了。”

  李治道:“那常山的病,可好些了?”

  孙思邈道:“已痊愈了八成,剩下的好好调养便是。”

  李治欣喜道:“如此多谢孙神医了。”命王伏胜亲自送孙思邈出宫。

  自从有高有道几人帮忙,李治便轻松了很多,一个时辰不到,便忙完了今日的公务。

  李治挂念常山公主的病,离开甘露殿后,径直来到公主院。

  当他瞧见常山公主时,不由大为惊喜。

  才数日不见,常山公主竟气色大好,脸颊上多了几分红润。

  李治快步过去,笑道:“孙神医果然是国手,这么短时间内,竟让你恢复这么好。”

  常山公主此刻也感受到身体的变化,心中本就欢喜,见李治又来瞧她,更是喜悦。

  “昨夜吃了孙神医一剂药,忽然来了胃口,多吃了两碗饭,今日起身后,便多了几分力气。”她微笑道。

  李治见伺候她的人也变多了,显然是武媚娘派遣的,暗暗点头,在床边坐下,陪她叙着闲话。

  常山公主柔声道:“听说兄长前阵子犯了头疾,以后可要多保重龙体。”

  李治笑道:“朕近来一直锻炼,体魄早已强健多了,你应该也能瞧出几分吧?”

  常山公主笑道:“那也是,听说陛下还让皇子公主们练习鞠球,刚才高安和义阳过来时,提到蹴鞠,别提多开心了。”

  李治拍了拍她手,笑道:“等你好了后,也可以去蹴鞠。”

  常山公主迟疑了一下,道:“兄长,我身子若是好了些,能不能出宫去看看妹妹?”

  李治道:“当然可以,皇宫又不是牢笼,你们姐妹也可以上街去玩,只是要多带侍卫,注意安全。”

  常山公主喜道:“多谢兄长。”

  便在这时,门口也传来一道声音,笑吟吟的道:“多谢兄长。”

  李治转头一看,原来是新城公主来了,笑道:“你也来了。”

  新城公主嗔道:“人家可是经常来看姊姊,不像兄长,才来第二次罢了。”

  常山公主忙道:“新城,不得胡言。”

  李治哈哈一笑,道:“无碍,无碍,朕以后常来就是。你们姊妹俩聊吧。朕还有事情,先走了。”

  李治离开后,新城公主坐下陪着常山公主说话。

  常山公主瞧出她神色有异,道:“妹妹,你怎么了,什么事不欢喜吗?”

  新城公主低下头,轻轻道:“姊姊,我、我想向兄长请旨,前往河北去找驸马。”

  常山公主微微一惊,道:“出什么事了吗?”

  新城公主迟疑了一下,道:“我说了你可别怕。”

  常山公主笑道:“只管说便是。”

  新城公主道:“跟驸马一起的伴当来信说,驸马途中遇到一家荒野黑店,掌柜将客人杀死,做成肉馒头,幸亏他机灵,否则也被人做成肉、肉馒头了……”

  常山公主捂住嘴,只觉一阵反胃。

  新城公主叹道:“我实在担心他安危,所以想去找他。”

  常山公主沉吟片刻,凝视着她,道:“妹子,不是姊姊舍不得你,你最好还是别去为好。”

  新城公主道:“为什么?”

  常山公主道:“我若是没猜错,兄长派他去河北,是给他机会戴罪立功。你若去了,他哪还能专心办事?”

  新城公主撅嘴道:“我又不碍他正事。”

  常山公主柔声道:“大健儿,志在四方,你有时候要学会放手,才是真的对他好。”

  新城公主又道:“可他路上若是又遇到歹人怎么办?”

  常山公主笑道:“你又不会武艺,到时还要他照顾你,也许能躲过的危机,反而躲不过了。”

  新城公主撅嘴道:“妹子在姊姊眼中,就那么没用吗?”

  常山公主笑道:“你的公主身份,已经救了他一命,剩下的就交给他自己吧,我相信驸马很快能立下大功,回到长安。”

  新城公主终于点点头,道:“那好吧,我在长安等着他便是。”

  常山公主笑道:“这才对呢。陪我去后宫走走吧,我都十多年,没有去过了,也不知变化大不大。”

  新城公主吃惊道:“你能下地了吗?”

  常山公主笑道:“无妨,孙神医说出去走走,反而更好,只要不太劳累就行。”

  两女带着宫人内侍,出了公主院,一路向北,穿过安仁门,从孔子庙旁边绕过。

  这时,常山公主瞧见一名八九岁左右的小孩,在孔子庙旁边走来走去,嘴里念念有词。

  那小孩面容虽稚嫩,身形却很壮硕,浓眉大眼,再过十年,定是一位英武青年。

  常山公主奇道:“妹妹,那孩子是谁啊?”

  新城公主扭头一看,笑道:“他呀,是兄长第三个皇子,名叫李勇,封为杞王。”

  转头朝李勇招了招手,道:“三郎,你过来,见过你常山姑姑。”

  远处的李勇抬头朝这边看了一眼,瞧见新城公主后,小跑着过来了,笑道:“侄儿拜见新城姑姑。”

  新城公主道:“这位是你常山姑姑,快快见礼。”

  李勇侧头看了常山公主一眼,奇怪道:“您也是我姑姑吗?怎地从未见过您?”

  新城公主道:“常山姑姑一直生病,在屋中养病,所以很少出来,别废话,快叫人!”

  李勇“哦”了一声,拱手道:“常山姑姑。”

  常山公主从袖里取出一块柚子糖,递给他,笑道:“好孩子,吃吧。”

首节 上一节 114/443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祖宗们,求你们别再爬出来了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