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大唐,我妻武则天

大唐,我妻武则天 第116节

  武媚娘道:“最近府中有马球赛吗?”

  张多海道:“三日后,与于府有一场,于志宁的孙子也会上场。”

  武媚娘望着观音,缓缓道:“此人潜藏极深,若非长孙无忌帮忙,吾也未必能发现他。你说他的目的是什么?”

  废王立武时,武皇后与长孙无忌暗斗十分激烈。

  两人都在对方身边插满眼线,武媚娘曾一度占据下风。

  后来有一次,武媚娘吃了大亏,便花费极大精力,将每一个武姓成员身边之人,都仔细详查。

  结果不仅查出长孙无忌的细作,还查出武元庆身边有个可疑之人,竟与十几年前的禄东赞有些关系。

  武媚娘不动声色,命人暗中监视,直到今日,对方的狐狸尾巴才终于露了出来。

  张多海道:“肯定是想对付您,挑起您与于志宁争斗。”

  武媚娘道:“如此来看,果然是吐蕃细作了。”

  张多海冷哼道:“这帮吐蕃人竟敢对付您,简直是不知死活!”

  武媚娘眉头紧蹙,露出思索之色。

  张多海道:“殿下,怎么了,既然知道他们的阴谋,直接清理就是,何需烦恼?”

  武媚娘瞥了他一眼,道:“吾担心的不是现在,而是将来。当初吾回府时,就瞧见武元庆将吐蕃人带到后院。武元庆和武元爽留在长安,始终是吾的隐患。”

  张多海心中一紧,道:“您想收拾他们兄弟了?”

  武媚娘不答反问:“你还记得徐槿刚封充容时,做了什么吗?”

  张多海想了想,目光一亮,道:“她请旨将她的兄长外放了。”

  武媚娘道:“是啊,为此还得了陛下夸赞。你说吾若请旨外放武元庆他们,陛下会不会欢喜呢?”

  张多海笑道:“那是肯定的。”

  武媚娘淡淡一笑,道:“那就趁着这次机会,让他们离开长安吧。”

  张多海愣道:“您的意思是,将计就计?”

  武媚娘道:“你去安排,先别动手抓人,马球赛可以比,不过不能死人,于志宁的孙子更不能死。”

  张多海凛然道:“您放心,臣一定安排的妥妥当当。”

  ……

  次日中午,李治正在金水河水榭午休,醒来之后,发现内领卫郎将黄伯善正在水榭旁等候。

  李治起身活动了一下胳膊,道:“黄郎将,找朕有什么事吗?”

  黄伯善道:“陛下,数日前,臣等查到一名吐蕃细作,后来发现那细作似乎在谋划什么事,与武府有关。”

  李治眉头一皱,道:“怎么讲?”

  黄伯善道:“那细作找了醴泉坊一名姓米的粟特人,那粟特人有个儿子,在武府担任马球队球头。”

  李治道:“那米姓粟特人莫非也是细作?”

  黄伯善道:“臣等正在调查此人,目前来看,似乎只是一个普通的粟特裔唐人。”

  李治沉吟片刻,道:“那名球头最近可有什么异常举动?”

  黄伯善道:“有,他打了一柄月仗,可以杀人的月仗。”

  李治心中一凛,道:“那你的结论是什么?”

  黄伯善道:“臣琢磨着,要么米老翁是一个潜藏极深的细作,要么已经被吐蕃人发展成线人,那球头打那柄月仗,有不可告人的目的。”

  李治道:“什么目的?”

  黄伯善道:“两日后,武府与于府有一场马球赛,臣怀疑与马球赛有关。”

  李治沉默了一会,道:“皇后知道吗?”

  黄伯善道:“臣在调查时,发现有一些可疑的人也在盯着那球头,应该是长秋台的人。”

  王伏胜脸色微变,不经意的瞟了黄伯善一眼。

  李治道:“如此说来,皇后已经知晓。”

  黄伯善道:“是的。”

  李治想了想,摆手道:“那这件事就让皇后处理吧,朕相信她能处理好。你盯着就好,不要插手。”

  黄伯善拱手道:“臣领旨。”告退离开。

  感谢大家的评论留言。我原本是想,如果大家希望召回王皇后,就往这个方向写,经过层层铺垫,各方面条件成熟,再召回来。看了大家意见后,大部分书友不希望回来,那就按照大家期望,不再往这个方向写了。这本书均订两千左右了,感谢大家的支持,蹈舞礼致谢!

第123章 司宫台改革

  四月的夜晚,月色清幽如水。

  王伏胜坐着马车,来到司宫台宫外暗司。

  他跟着引路人,来到地下石室,闭着双眼,静静坐着等候。

  良久,司宫台三大内常侍来到石室,一声朝着王伏胜见礼。

  “拜见大监。”

  王伏胜淡淡道:“武府最近可有动静?”

  微胖内常侍笑道:“没有任何动静,就是长秋台的人,似乎比平日多了些。”

  王伏胜冷冷道:“蠢货,这不就是动静吗?”

  三人都吃了一惊,面面相觑。

  王伏胜道:“吐蕃细作正在武府谋划什么,长秋台和内领府都已经盯上了,你们就一点味没闻到?”

  另一名高壮内常侍急道:“大监,我们最近一直在尽心办事,绝没有丝毫懈怠。”

  王伏胜沉声道:“毕竟与武府有关,长秋台发现些动静,倒也正常,我只是没想到,内领府竟也查到了。”

  高壮内侍道:“他们是十二卫编制,最近扩张的很快,不仅金吾卫、千牛卫,连监门卫也有人,被调了进去。”

  王伏胜点点头,道:“这次的事,我也明白过来,咱们和长秋台,将来都比不过内领府。”

  最重要的是王及善并不在长安,内领府依然有如此高的办事效率,让他十分气馁。

  高壮内侍咬牙道:“大监,让我们再增点人手吧?”

  王伏胜摇头道:“陛下没有裁撤司宫台,你们就该烧高香了,不可能给司宫台拨更多款项。”

  微胖内侍道:“大监,那我们怎么办?再让内领府发展下去,更比不过内领府啊!”

  “不如做个局,把王及善弄死!”一直不说话的内侍,阴狠狠的说道,他年纪最轻,眼中有一股狠劲。

  王伏胜冷冷道:“我看想死的是你!”

  年轻内侍微微一惊,低下了头。

  微胖内侍道:“大监,您说怎么办,我们都听您的。”

  王伏胜道:“那个叫唐平的江湖子,你们怎么招揽到的?”

  微胖内侍道:“他原本是不良人,在平康坊一个蛇头手下做内应,结果暴露,险些被杀,是我们救了他,他才进入司宫台。”

  王伏胜道:“内领府是军人出身,咱们这些伺候人的,肯定比不过,以后须多招揽像唐平这样的人才。”

  微胖内侍道:“大监,那需再拨款项,眼下密探名额已经满了。”

  王伏胜道:“裁撤些就是了。”

  微胖内侍急道:“那些密探,可都是宫里跟着我们出来的孩子,没有别的办法了吗?”

  王伏胜漠然道:“现在是裁撤他们,将来可就是裁撤你们了,你们自己选吧。”

  三人对视一眼,都叹了口气,没有再反对。

  王伏胜离开暗司,又来到臭水沟渠附近,静静等候着。

  没过多久,那名蒙面内侍来到他身后。

  “大监,我来了。”

  王伏胜沉声道:“王皇后情况如何了?”

  蒙面内侍道:“见了圣人之后,情绪稳定了很多。”

  王伏胜点点头,道:“那就好。”

  蒙面内侍道:“大监,圣人既然见过王皇后,她回宫希望是否大了一些?”

  王伏胜感叹道:“我也拿不准圣人的心思,况且武氏腹内有子,眼下时机并不太好。”

  蒙面内侍恨声道:“这个女人太能生了。”

  王伏胜仰头望着明月,轻轻道:“这也许是天意。罢了,我回去了,你自己小心。”

  ……

  “吱呀”一声,长乐门的大门只开了一条缝。

  王伏胜穿门而过,抬头一看,只见月光之下,有一个黑影提着灯笼走了过来。

  那黑影轮廓独特,仿佛一颗黑球滚了过来,太极宫中只此一人。

  王伏胜站在原地,负手等候着,不一会,那黑影走了过来,正是内侍少监张多海。

  “啊,是王大监,卑职有礼了。”张多海躬身行了一礼。

  王伏胜淡淡道:“张少监不必多礼,这么晚了,你还要出去公干吗?”

  张多海笑道:“王大监不也一样吗?”

  王伏胜哼了一声,便要离开。

  张多海忽然道:“王大监,能否借一步说话?”

  王伏胜侧头望着他。

  张多海笑道:“此事与司宫台也有关系,王大监不想听听吗?”

  王伏胜沉默半晌,朝一个方向指了指,大步走了过去。

首节 上一节 116/443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祖宗们,求你们别再爬出来了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