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朕就是万历帝

朕就是万历帝 第883节

  一行人终于在万历十年腊月,大雪纷飞的日子,进到了西安城。

  沈万象、王用汲和王逢猛与刘把头告辞,先去陕西布政司和巡抚衙门投书。第二天下午,有官差来接他们三人,说是陕西巡抚石星要见他们。

  石星石拱辰!

  沈万象、王用汲对视一眼,这位可不是善茬啊。

  当年河南爆出大案,海瑞、王一鹗联袂下来调查,大家都以为时任河南巡抚的石星要承担最大的责任,从一位年轻有为、前途远大的政治新星骤然陨落。

  万万没有想到,人家只是以身入局,直接把河南布政使梁岑为首的河南当地势力,一网打尽。

  万历八年转任陕西巡抚,大家都说是准备接任徐贞明的陕甘总督。

  但沈万象和王用汲用心一想,觉得不可能。

  以前陕西、甘肃是边地,所以需要设陕甘总督。现在成了腹地中的腹地,按照皇上的治政理念,用不了多久会废除陕甘总督职,直接以巡抚分治两省。

  石星接任陕西巡抚,很有可能是一步步向西移。

  先接甘肃巡抚兼青海宣政使,然后很有可能接任徐渭徐公的三边总督一职。

  石星亲自出衙门迎接沈万象和王用汲。

  “千鹤、明受,你二人奉诏出使海外三国,披荆斩棘,历时五年,而今终于回国复命,劳苦功高啊!”

  赞叹两人几句,又对王逢猛说:“虎臣,我曾受刚峰公大恩,而今他的门生过陕,我必须尽地主之谊。”

  石星挽着沈王两人,走在前面,王逢猛跟在后面,四人进了巡抚衙门中院。

  那里已经摆好了一桌酒席。

  石星先各敬了三人一杯,然后说:“三位暂且等几日。”

  沈万象三人不明就里。

  石星解释道:“你们二位身负使节皇命,本抚不敢耽误行程。只不过再过三五日,陕甘总督徐公会赶来西安。届时我们一起坐火车,直去京师。”

  “徐公要来!那可太好了。我们在兰州见不到,想不到在西安能见到。那就再等三五日无妨。坐火车进京,一下子省了许多天路程。”

  主宾相宜,喝得十分尽兴,一直到晚上八点多钟才散席。

  石星回到后院,在妻妾伺候下,洗了一把热水脸,换了一身家居服,正要喝醒酒汤,有婢女在门口禀告。

  “老爷,衙门有人来找老爷,说是急事。”

  “叫进来。”

  妻妾连忙避到内室,婢女把来人请了进来,正是石星令史李三才。

  “道甫,出了什么事?”

  “抚台,电报局送来京师急电。”

  “京师急电?”石星目光一闪,“朝中出了什么大事?电报给我!”

  李三才连忙把电报递了上去。

  石星接过来细细一看,双眼精光闪烁不定,炯炯有神。

  “果真,朝堂上出大事了!”

第895章 这个真不懂啊!

  李三才看过电报内容,接着石星的话说:“抚台,国朝丁忧制度,隆庆年间就改了,改为百日守孝。

  此制遵循十几年,早成定制。而今有人拿此事做文章,抚台,醉翁之意不在酒。”

  煤油灯灯火明亮,照亮了大半间房间。

  石星点点头,微闭着眼睛,大半个身子往后一靠,身子还在明亮处,脸却在阴影里若隐若现。

  “皇上定的规矩。三相任期为两届十年。

  掐指一算,十年过去了,张相执掌内阁,已有十年了。

  醉翁之意,太明白了。图穷匕现啊!”

  李三才迟疑地说:“这些人是不是太急?”

  石星淡淡一笑:“未雨绸缪,什么时候都不急。

  争权夺利,怎么会不急?

  不把水搅浑,这些人怎么好乱中捞好处?”

  李三才一愣:“抚台,把水搅浑,你是说那些人…”

  石星瞥了他一眼,“怎么,道甫,你以为跳出来的那些人,是什么人?”

  李三才老实地回答:“抚台,卑职以为是滦沪那些人。”

  李三才指的是新党奋进派。

  石星摇了摇头:“未来十年朝堂和地方的安排,皇上早就做了安排。这一两年跟诸位臣工沟通交底,大家都心照不宣,达成了默契。

  这个时候跳出来,是嫌碗里的肉不够,还是想把手里端着的碗砸了?”

  是啊,皇上跟大家达成默契的规则都敢不遵守,贸然想把局势搅浑,好趁乱多捞好处,依照皇上的脾气,直接把你们的碗都砸了,不要说肉,残羹剩渣都不给你留。

  想起皇上的脾性和手段,李三才不由打了个寒战。

  “抚台,既然大家都不会如此不智,那是谁这个时候迫不及待地跳出来?”

  是啊,现在朝堂地方多是新党两派,既然皇上跟大家说得很清楚,众人又都知道他的脾性,谁还吃饱了撑的跳出来惹事?

  石星沉默了一会,“本官也不是很清楚。但本官知道,而今朝堂上,虽然新党一家独大,可一党分两派,互相之间的矛盾不少。

  而且新党之外,还有其它势力,说不好,不好说。”

  李三才脑海里想过几个人的名字。

  想不到才安稳几年,朝堂上又要起风波了。

  不过想想也是,今年是万历十年,到了皇上说的换届之时。

  这次通政司奉诏召集资政大夫,以及朝议大夫召开资政局全体会议,以及朝议局全体会议,十有八九就是商定下一届内阁六部、戎政府五府以及都察院堂官人选,更重要的是旧的资政学士和朝议大夫致仕后,钦点哪些人补上新的资政学士和朝议大夫。

  这样的大事面前,起风波是正常,不起才是不正常!

  李三才小心问:“抚台,那我们如何应对?”

  他身为石星的令史,位置关键,必须知道石星明确的态度,这样在处理日常事务时,才好把握尺寸。

  石星悠然地说:“白日登山望烽火,黄昏饮马傍交河。”

  李三才马上明白了,抚台果真是要接徐渭的三边总督一职,镇守边镇。

  好,这样既能建功立业,积累资历,又能远离朝堂上的漩涡纷争,这样最好不过!

  “学生明白了。”

  “道甫,天色晚了,你回去休息。明天替我安排一下,本抚要与沈千鹤和王明受,还有王虎臣细谈。”

  “卑职已经把三人安排在迎宾馆,离抚台衙门非常近。

  明早卑职就去迎宾馆,把三人请来抚台衙门。”

  石星满意地点点头。

  等了三天,陕甘总督徐贞明带着陕甘总督长史李治彬、令史熊维膏赶到。

  石星带着西安城文武官员,布政使、左右参议、参政、按察使、副使、兵备使、副使、西安郡郡守、长安万年知县,以及陕西巡抚长史袁咸安,大大小小二十多位,出西安城西门相迎。

  当晚,徐贞明在下榻的迎宾馆会见了沈万象、王用汲和王逢猛。

  第二天一早,徐贞明、石星与沈万象三人,连同各自的随员,坐上了加挂的卧铺车厢,沿着郑西线直奔郑州。

  这天中午,大家聚在餐车里,边吃午餐边聊着天。

  “徐督,石抚台,学生出使海外五年,回来后大明又有许多变化。

  真是让人目不暇接。”

  王用汲接着说:“我们前日看《雍秦政报》,看到有报道写着,据广州电,东吁国莽氏东窜暹罗密林,被多支特遣队紧追不舍,无奈仓皇南逃三宝半岛,被海军陆战队第十师第五团伏击于槟城以西一百二十里。

  莽应龙及其子莽应里等人毙命.

  学生和千鹤看此事发生在十天前,怎么这么快就传到西安,还刊登在《雍秦政报》上。”

  石星哈哈一笑:“当然是靠的电报。莽氏父子毙命的消息,是先传到三宝半岛的三宝港(马六甲)。

  那里是朱雀第三分舰队驻地,应该有大功率无线电报机,直接通过无线电传到广州。广州电报局再传到京师。

  戎政府收到电报后,禀到西苑御前,估计不用半天时间。

  御览后在戎政府转了三天,就公布于世,通政司通过京师电报局传遍各省电报局,十天时间,差不多了。”

  沈万象和王用汲对视一眼,看到对方的苦笑。

  无线电和电报局又是个什么玩意!

  出使海外五年,一回来发现自己落伍于大明的新时代!

  看到两人脸上的疑惑,石星一摊双手,“这个我也不懂,没法给你解释。”

  徐贞明在一旁说:“熊令史,你是万历大学理工学院毕业的,还在钦天监实习过,电报和无线电懂吗?”

  他的令史熊维膏坐在另一桌,连忙起身答道:“回徐督的话,下官略懂一些,试着给沈正使和王副使解释一下。”

  “谢过熊令史。”

  沈万象和王用汲打听过,熊维膏是嘉靖朝吏部尚书熊浃之孙。

  熊浃熊尚书曾经对徐贞明之父徐九思有提携庇护的大恩。

  徐九思曾经做过句容县知县、工部主事和郎中、高州知府,官职不高,又早在嘉靖三十五年,被严党党羽赵文华和吴鹏构陷去职。

  但是他刚正廉洁、爱民如子,同时革除弊政、治理河道、兴修水利,备受朝野士林称赞,名气很大。

  现年八十五岁,身体硬朗,在家中养老。

  熊维膏轻轻咳嗽一声,清了清嗓子,开口说。

  “无线电和电报,都是少府监第六局研制出来的,用的是电磁学原理。

  电学和电磁学原理是学究天人的皇上在万历初年提出。

首节 上一节 883/886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我也是皇叔

下一篇:重生朱由检,再造大明巅峰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