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从挽救嫡长孙开始 第730节
“太上皇对儒学不满?”
陈景恪自然不能告诉他真实意图,只是道:
“是的,太上皇对儒生的保守多有不满,准备动一动。”
“让你去南洋,也是因为你和儒家关系密切,不想你夹在中间不好做人。”
解缙果然被误导,想到了第一期国家计划,完成度低的让人无法直视。
应该是这一点,引起了太上皇的不满。
毕竟老朱做事向来雷厉风行,这是有先例在的。
再加上朱标掌权期间,选拔培养了大批新式官吏。
老旧官僚不退,新式官吏就无法上位。
在他想来,太上皇应该是准备快刀斩乱麻,完成新老交替。
甚至他还想到了另外一点,陈景恪的大同世界。
一旦发表必然会遭到其他学派的抨击。
自己和陈景恪的私交虽然很好,毕竟是儒生身份。
更何况,现在掌管大明周报的大多都是儒生。
到时候报纸很可能会成为,批判大同世界的主战场。
现在自己退出,儒家‘叛徒’方孝孺掌管大明周报,接下来再将核心成员换一遍。
大明周报就会变成鼓吹大同世界的地方。
对此,解缙没有任何其他想法。
他是儒生不假,却不是腐儒。
对那种保守派官僚,也确实多有不满。
陈景恪的大同世界他看过,确实很优秀,至少比目前的各派更适应大明的需求。
他和方孝孺之所以敢重提‘公天下’思想,就是受到大同世界的影响。
这么优秀的学问,就应该推行天下。
太上皇采用雷霆手段,完全没有什么问题。
他反而很感激老朱,在这种时候将他调到南洋,避免他夹在中间左右为难。
对于解缙的反应,陈景恪心中有些羞愧。
欺骗朋友实在不是一件值得开心的事情,即便有足够的理由。
不过他心中也不禁赞叹,解缙才是真正的儒生。
儒家思想能引导华夏上千年,不是没有原因的。
-----------------
很快第二次试探来了,有人公然打出了这样一个标题:
天之立君,本以为民。
里面的内容也一点虚的都没有,起手就是孟子的民为贵社稷次之。
可以说,这简直就是照着老朱脸上抽大嘴巴子。
就连最乐观的人,都有些发怵。
让你们试探,不是让你们直接骑脸啊。
这下可完了。
果不其然,对于这篇文章老朱直接破防了,当着群臣的面训斥了解缙。
如此不忠不孝的反叛文章,竟然能出现在大明周报上,要你们何用?
然后不顾群臣求情,将解缙发配南洋担任督学。
同时下令,对大明周报编辑部进行审查,务必将这些无君无父之辈全部踢出去。
听到这个处置结果,群臣反而松了口气。
老朱方才那表情,还以为他要大开杀戒呢。
没想到只是发配南洋……
等等,南洋督学?
这好像是个肥差啊。
一手建立南洋的文教体系,等于将自己的影响力扩散到整个南洋。
以后南洋的文人见了他,都得喊一声大宗师。
这是多大的影响力?
再过几年携大势重回中枢,少说也得是礼部侍郎级别的。
如果能让皇帝满意,礼部尚书乃至入阁都有可能。
这哪是发配,这分明是重用。
太上皇这是老糊涂了啊。
当然,只有傻子才会认为老朱糊涂了,大多数人都认为老朱还是惜才的。
扔到南洋那种艰苦的地方是处罚,担任督学是磨炼。
可以说是危险与机遇并存的地方。
有些人只看到了危险,觉得不值。
有些人则看到了机遇,有机会入阁,这样的机会哪怕豁出命都值。
但不管怎么说,此举再次帮解缙扬了名。
目前他可谓是自宋濂、刘伯温等人之后,名气最大的大儒了。
另一边,朱雄英悄悄对陈景恪说道:
“老爷子这气不像是假的,你写的这篇文章杀伤力确实大啊。”
陈景恪不确定的道:“不会吧,这不是太上皇让我写的吗。”
“还让我写的犀利点,这样他发怒才合情合理。”
朱雄英幸灾乐祸的道:“那你也不能专门戳老头子的痛处啊。”
“等着吧,他肯定收拾你。”
陈景恪不禁缩了缩脖子,不会吧,老朱应该没这么小气吧。
是的,这篇文章出自陈景恪之手。
目的就是打乱儒生们的计划,同时给老朱创造一个发怒的机会,不露痕迹的对大明周报编辑部来一次大换血。
至于这么做会不会将儒生们给吓住,让他们不敢往道德制高点上爬。
完全不用担心。
权力就是最好的诱饵,即便有百分之九十九的危险,依然会有无数人为了那百分之一的可能前赴后继。
更何况,就算他们怂了,大不了再写几篇文章引领一下。
只要他们对权力还有渴望,就不可能逃得掉。
朱元璋表现的非常生气,根本就没有给解缙预留多少时间。
旨意下达的第三天,吏部就将所有的手续给办好了。
言外之意非常明显,赶紧滚蛋,一天都别耽搁。
于是,解缙在离新年只有十天的情况下,带着随从踏上了前往淡马锡的船。
这天近千人来为他送行,陈景恪和方孝孺自然也来了。
只不过他们两人没有露面,而是在远处目送解缙的离开。
等船消失在江面,方孝孺转头说道:
“说吧,你们到底想要做什么。”
陈景恪不动声色的道:“还能做什么,替换一批守旧官吏。”
“打压一下儒家,为我的大同世界推行创造条件。”
“这些缙绅应该都和你说过了吧,还问我做什么。”
方孝孺严肃的道:“缙绅虽然学识渊博,为人也很聪慧,然还是太方正了。”
“以太上皇的性情,想做这些根本就不会如此拐弯抹角。”
“他会直接下令去做,根本不会管别人反对与否。”
“现在他兜了这么大一个圈子,必然有更大的谋划。”
“啪啪啪……”陈景恪不禁鼓掌道:“希直兄自从放弃恢复周礼的念头,是愈发的聪明了。”
“事情果然瞒不住你。”
方孝孺丝毫不为所动,追问道:“你们到底要做什么?”
陈景恪笑道:“其实本来也没打算瞒你,因为这件事情必须你……准确是说大明周报配合才行。”
“本来我还想着,如何开口说与你听,不成想你竟然看出了破绽。”
方孝孺没有说话,只是静静的看着他。
陈景恪笑了两声,感觉无趣,就耸了耸肩说道:
“走,去我家再详细说与你听。”
于是两人就来到安平侯府,陈景恪下人全部离开,未经允许不可靠近。
才与方孝孺说出了最终目的。
“……这次的目标是孔家和儒家。”
上一篇:我刷的视频成了古人的百科全书!
下一篇:直播穿越:开局给政哥送世界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