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大明从挽救嫡长孙开始

大明从挽救嫡长孙开始 第429节

  果然如此,邱广安回道:“是,臣一定完成任务。”

  朱标提醒道:“在晋王出兵之前,莫要走漏了风声。”

  邱广安连忙道:“臣明白。”

  -----------------

  从皇宫出来,邱广安对车夫说道:

  “去陈伴读府上。”

  不论是河西战略,还是陕西移民计划,都不是小事。

  陈景恪肯定知道内情,他想过来问问详情。

  掌握朝廷下一步动向,才更好做事。

  一路来到陈景恪家门口,刚下车就见到徐达溜达着从里面走出来,他连忙行礼。

  徐达似乎早就猜到他要来,一点都没觉得奇怪,朝里面指了指道:

  “进去吧,正好里面没人。”

  说完不等他行礼,负着双手离开了。

  邱广安立即就知道,徐达来这里的目的,恐怕和自己差不多。

  甚至两人方才还谈论过自己的事情。

  这样想着,就在管家的带领下径直来到了大堂。

  见过礼之后,陈景恪笑道:“你来的真巧,魏国公刚刚才离开。”

  邱广安顺着他的话说道:“方才在门口遇到魏国公了,你们谈的可是河西之事?”

  陈景恪颔首道:“看来殿下都和你说了,就是河西之事。”

  “经略河西事关重大,你可要上心啊。”

  邱广安也说出了自己的猜测:“朝廷经略河西,可是为谋求西域做准备?”

  和聪明人打交道就是这么简单,陈景恪心道。

  “对,朝廷的真正目标就是西域,而且将由晋王坐镇河西,全权负责此事。”

  晋王亲自负责?邱广安心中一突。

  这位主可不好伺候,工作做得不到位,他可是真敢骑着马到洛阳来打人的。

  同时他也知道了,朝廷对此事的决心。

  以后的工作中,河西方面的优先级必须提到最高。

  否则不论在别的方向做出多大成绩,只要河西方面出了问题,都等于零。

  接着他又问了陕西那边的事情。

  陈景恪自然不会对他说小冰河期的事情,只是说道:

  “根据白郎中等人的调查,黄河泥沙百分之七十以上,来自于陕北高原和河套平原。”

  “与汉唐时期相比,陕西的植被大面积退化,土地严重荒漠化……”

  “朝廷准备调整当地人口分布,想办法增加当地植被面积,一劳永逸的解决黄河水患。”

  邱广安咂舌不已,这工程可太大了啊。

  但作为户部尚书,他更担心的是财政问题。

  还是那句话,别黄河没治好,把大明给弄亡国了。

  邱广安迟疑了一下,说道:

  “大明建国才二十余年百废待兴,不若再等几年,朝廷略有盈余再去治理也不迟啊。”

  陈景恪严肃的道:“经过元末动乱,现在人少地多,朝廷有能力调整人口分布。”

  “再过二三十年,人口必然膨胀,再想调整人口就要付出十倍百倍的代价。”

  “且建国之初是官僚系统最有效率的时期,再过上几十年,是什么情况你比我清楚。”

  “如果我们不做,后人就更没有机会去做了。”

  “所以,此事必须要做,还要做好。”

  不过他也知道邱广安是出于公心,就安抚道:

  “欲速则不达的道理朝廷还是懂的,这个计划会用五十年乃至百年去完成。”

  “在不影响国家稳定的情况下,每年完成一点,日积月累总能有所改善。”

  邱广安这才略微放心,说道:“原来如此,是我多虑了。”

  之后两人又谈了一些别的事情,话题自然而然的就谈到了远洋商队的事情。

  陈景恪也很好奇到底赚了多少,就问道:“财货清点完毕了吗?”

  提起此事,邱广安也不禁笑了起来。

  海贸的利润内帑和国库三七分账,七成利润归国库。

  大笔财货入账,他这个户部尚书自然开心:

  “才清点了五分之一左右,不过估测能有十倍的利润。”

  陈景恪早有猜测,依然不禁感到震惊:“海贸的利润实在是大啊,难怪那么多人不要命一般出海。”

  然后他又问道:“现在百官对海贸之事是何看法?还反对吗?”

  邱广安回道:“在巨额利润面前,大部分人都改变了态度。”

  “只有少部分依然认为农耕才是根本,商业会坏了人心。”

  陈景恪却没有嘲讽那些人,只是说道:

  “他们的担忧也不是没有道理,粮食才是一切的根本。”

  “无农不稳,无工不强,无商不富。”

  “农才是一切的根本,否则再多钱财都毫无意义。”

  “你是户部尚书,不能只盯着国库里的钱财,更要把握好粮食生产关。”

  “海贸兴盛之后,丝绸、瓷器、茶叶、棉布等价格飞涨。”

  “必然会有人为了钱财,改稻为桑,毁田种茶。”

  “一定要监管好此事,不要坏了农业根本。”

  “但也不能一概而论,朝廷发展工商业,就是给百姓找一条种地之外的存活之路。”

  “有些山地确实不适合种粮食,倒也不是不能改种桑茶。”

  “这其中的度该如何拿捏,就是你这个户部尚书的责任了。”

  邱广安只觉得一股巨大的压力铺面而来,又要保证粮食生产,又不能一刀切。

  难。

  陈景恪笑道:“怎么,怕了?”

  邱广安摇摇头,深吸口气说道:“怕,我就怕事情太简单,没有成就感。”

  “现在朝廷变革不断,正是我辈大展拳脚的时候,又岂能畏惧不前。”

  说到这里,他感慨的道:“没坐在这个位置上的时候,我一直觉得别人都是尸位素餐之辈。”

  “换我来,一定能大展拳脚,干出一番大事业。”

  “真坐在这个位置上才知道,事情远没有那么简单。”

  “按部就班的将事情处理好,就已经需要耗尽全身力气,哪还有什么精力去干别的。”

  “最难的还是不知道自己所思所想是否正确,害怕去做了酿成大祸。”

  “好不容易爬到这个位置,只想着全身而退,不想以身犯险。”

  “索性就什么都不去做,按部就班萧规曹随,永远都不会错。”

  “我最佩服的不是你的才华,而是你敢于去施展自己的才华。”

  “左右国朝制度,决定亿万黎民生死,这种勇气世上屈指可数。”

  这一番吹捧,陈景恪也不禁有些飘飘然,笑道:

  “可能这就是初生牛犊不怕虎吧。”

  两人又谈了一会儿,邱广安起身告辞。

  他自觉这一趟来的很值,打探到了很多朝廷的动向,对自己未来的工作也有了明确目标。

  他自信能在保全自己的情况下,干出一番成绩。

  陈景恪将他送到大门口才返回,屁股还没挨着椅子,就见福清陪着父母有说有笑的走了进来。

  他又起身迎接:“怎么样,热闹吧?”

  冯氏滔滔不绝的道:“热闹,太热闹了。全洛阳的人都去了,承天大道被挤的水泄不通。”

  朝廷在承天大道办了一个展览会,把海外的奇珍异兽放在那里,供大家参观。

  福清笑吟吟的道:“如此多海外奇珍异宝,任由百姓参观,可不就是很热闹。”

  冯氏说道:“是啊,宝贝太多了,眼睛都不够用了。”

  福清说道:“要是母亲喜欢,回头我去宫里拿几件回来。”

  冯氏摇头道:“那东西看看就行了,带身上怕丢了,藏家里怕被人偷,要它做什么。”

  陈远在一旁说道:“那些东西有啥好看的,还是猛兽好玩,那狮子头和斗一般大,要是能驯服……”

  冯氏没好气的道:“咋,你还想养一头?”

  陈远赌气的道:“养一头又咋了,明天我就找陛下讨一头回来。”

  冯氏怼道:“去吧去吧,你被吃了正好,省的我看到你糟心。”

  陈远:“……”

首节 上一节 429/1027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我刷的视频成了古人的百科全书!

下一篇:直播穿越:开局给政哥送世界地图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