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大明从挽救嫡长孙开始

大明从挽救嫡长孙开始 第291节

  “明年朝廷准备对辽东和高丽动手,两线作战是否能支撑得住?”

  朱棡说道:“兵力上是足够的,就是军需粮草可能会有些麻烦。”

  主要是大明这两年不停的搞内部变革,必然导致生产能力下降。

  这是阵痛,没有办法的事情。

  陈景恪想了想,说道:“如果是粮食问题,倒也好解决。”

  朱棡眼睛一亮,追问道:“哦,粮从何来?”

  陈景恪露出玩味的表情:“从交趾来……这里大米一年三茬。”

  “随便撒一把种子就能丰收,粮食吃都吃不完。”

  “用琉璃、丝绸等贵重物品,问他们换粮。”

  “理由也很简单,大明内部变革频繁,山东去年又遭了旱灾。”

  “明年又要打辽东,需要大量的粮草。”

  “陛下仁慈,不欲加重百姓负担,只能问外部购粮。”

  “交趾的那些部落首领,为了享受定然踊跃卖粮。”

  “而且这么做,还能进一步麻痹他们。”

  “大明都要问他们买粮食了,肯定无力双线作战……”

  “明年我们出兵,还能打他们一个措手不及。”

  朱棡大笑道:“哈哈,你小子够阴,我喜欢。”

  “我这就给我爹写信,让他派人去购粮。”

  打交趾很爽,吃着他们的粮食打他们,那是爽上加爽。

  朱棡很喜欢这个策略,本来他只是很佩服陈景恪的能力和学问,现在又有些欣赏行事风格了。

  -----------------

  虽然不能去两广,但朱雄英没有闲着,开始深入民间,了解最基层的情况。

  他可不是心血来潮乱逛,而是震慑地方官吏,不要在入籍之事上搞鬼。

  这种事情屡见不鲜,朝廷好好的安抚政策,到下面执行的时候就全变了样。

  最后事情办砸了,锅还是朝廷背。

  他的做法确实很有效,尤其是部分比较消极的官吏被处理后,各级官吏再也不敢懈怠。

  他还不时的去土人的新村落搞慰问,隔三岔五就有部族首领前来朝觐。

  一时间存在感是拉满了。

  以至于很多人对天子没有什么概念,只知道有太孙,是大明的君主。

  这其中巴优做出了重大贡献。

  为了抱紧太孙的大腿,在第一次会议结束后,他再次主动请缨,前去游说更多的部落。

  就连很多两广的部落首领,都被他给说服了。

  对于这样的典型,朱雄英自然知道该怎么做。

  直接给他授予了官职,还是从六品的品级,地位相当于地方知府。

  主要的工作就是和南方蛮夷部落打交道,宣扬大明的正统地位,同时配合宣政使的教化工作。

  这待遇让巴优激动的痛哭流涕,干起活儿更加卖力。

  而他获得的优待,也确实让很多部落眼红。

  嘴里骂着舔狗,心中则暗暗后悔,为啥不是自己。

  深入民间之后,陈景恪见到不少人明明很瘦,却挺着个大肚子。

  检查之后,发现这些人普遍有腹水、肝大等症状。

  这时一个熟悉又陌生的名词,出现在他的脑海里,血吸虫。

  一个困扰南方各省两千多年,毁村灭寨的恶魔。

  它对南方的危害有多大呢,说个数据大家就知道了。

  建国后统计的数据,有一千一百多万人感染血吸虫病。

  其危害有多严重,由此可见一斑。

  而南方百姓,足足被这个恶魔侵害了两千多年。

  期间被杀死的人无法计算。

  而且它不光寄生在人身上,各类牲畜都是宿主。

  前世建国后,国家发动了大规模的消灭血吸虫行动。

  耗时二十年,才将这个恶魔给控制住。

  后世很多人只听过这个名字,并不知道它的危害有多大。

  陈景恪生活的时期,人们已经不用再担心血吸虫,

  所以穿越后,这个问题一直都被他忽略了。

  此时猛然想起,不禁一阵毛骨悚然。

  血吸虫的传播途径很简单,却非常无解。

  水。

  更夸张的是,它能通过皮肤寄生。

  也就是说,只要接触水源,就有可能被感染。

  他和朱雄英在这里呆了几个月了,虽然一直很小心,可谁知道会不会被感染?

  回去之后,他就给所有人做了检查。

  幸运的是,因为他一直小心,朱雄英等人并没有感染。

  不幸是,随行人员里有十几个出现了异常情况。

  他立即开了药,对这些人进行治疗。

  同时将血吸虫病告诉了朱雄英等人。

  朱雄英也是大惊,没想到危险就在身边,庆幸之余开始关心如何治疗。

  陈景恪就将前世,防治血吸虫病的成功经验,给拿了过来。

  虽然他没有见过血吸虫病患者,但成功遏制住血吸虫病,是一个非常经典的案例。

  中医在其中起着很大的作用。

  在那个缺医少药的年代,中医研究出了许多针对性药物。

  全生腹水丸、加减胃苓汤、绛矾丸等,治疗了大批患者。

  陈景恪就是学中医,这种经典案例几乎是必学的。

  所以,他对这玩意儿还是有一定了解的。

  其实说白了就两点:切断传播途径、对病人早发现早治疗。

  血吸虫在人畜体内会繁殖,虫卵通过尿液、粪便排出,进入水源。

  所以,必须将病人的排泄物处理好。

  且它们有个致命的缺点,中间宿主单一,就是钉螺。

  只要消灭了钉螺,血吸虫的幼体就无法生存,从而遏制住这个恶魔。

  前世我国也是通过消灭钉螺的方法,解决了血吸虫病。

  他将防治血吸虫病的方法和治疗药方,全部写了下来。

  顺便还写了一些其它寄生虫的防治和治疗方法。

  同时,对鱼脍、生脍这一类饮食方法,提出了严厉批判。

  明确指出,寄生虫九成以上,都是通过这种饮食进入人体的。

  他给这本书取名为《防虫论》。

  书写成之后,朱雄英立即下令刊印,免费发放给南方百姓。

  同时还将此时上奏给朱元璋,建议派医生过来摸查南方各省感染情况。

  并提议将灭杀防治血吸虫,列入南方官吏考核。

  只是几日后,一封八百里加急诏书,就送到了朱雄英手里。

  不是处理血吸虫的,而是紧急召他回京的。

  意思很明显,这么危险的地方,赶紧回来。

  朱雄英首次违抗了命令,写了一封言辞恳切的信给朱元璋。

  大致意思是,知道你们担心我,我很感激。

  但江南百姓何其悲惨,身为太孙,他岂能置万民于水火而不顾。

  若没有解决的办法走就走了,现在有了解决的办法,他再走和逃兵有去区别。

  若他都因为害怕感染走了,当地百姓会怎么看怎么想。

  朱家儿孙不怕死,他要留下一起抵抗血吸虫。

  不过作为太孙,他也不可能一直留在这里。

  信中他保证,等到防治血吸虫的活动步入正轨,他就回京尽孝。

  然后就命人将信送回了京师。

  陈景恪得知此事,既感动又欣慰。

  小小朱好样的。

首节 上一节 291/1027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我刷的视频成了古人的百科全书!

下一篇:直播穿越:开局给政哥送世界地图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