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从挽救嫡长孙开始 第290节
不过他并没有得意忘形,看着手中的奏报,他叹道:
“要求入籍的,基本都是中小型部落,大型部落至今没有动静。”
陈景恪点头道:“很正常,部落大实力强,部落首领的野心就大。”
“比起入籍大明带来的好处,他们更喜欢当土皇帝。”
朱雄英气恼的道:“真恨不得率军将他们全都灭了。”
陈景恪安慰道:“很多时候,正确的策略比刀兵更好用。”
朱雄英说道:“我就知道你有办法,快说该怎么办,我一定要出这口恶气。”
陈景恪说道:“什么都不用做,二十年后这些大部落会主动出山投降的。”
“如果他们不投降,朝廷要出兵打他们,也会变的非常简单。”
朱雄英疑惑的道:“为什么?”
陈景恪笑道:“离了群的鱼,是活不长的。”
“就好比是一个鱼塘,大型部落是大鱼,中小部落就是小鱼。”
“光靠吃淤泥,是养不出大鱼的。”
“所以,平时这些大鱼要靠吃小鱼,才能活的滋润。”
“有敌人的时候,就驱赶小鱼去送死,他们得渔翁之利。”
“现在朝廷将大部分小鱼都捞走了,鱼塘里只剩下这些大鱼。”
“他们就只能吃淤泥过日子,遇到敌人必须自己去抵抗。”
“长此以往,在大的鱼也会变的瘦弱不堪。”
“与之相对的,归顺朝廷的那些‘小鱼’,吃的好喝的好,一天比一天强壮。”
“到那个时候,他们要想活下去,除了投降别无他法。”
“就算有人不投降也无所谓,我们可以驱赶那些长大了的小鱼,去攻击这些瘦弱的大鱼。”
“总之,时间是站在我们这一边的。”
“以夷制夷,集村并寨,移风易俗,文化同化,改土归流。”
“只要完成了前四项,最后改土归流就是水到渠成。”
“所以不用理会那些大部落,将归顺的中小部落治理好,就可以了。”
“现在着急的是他们。”
朱雄英不禁点头,确实如此,但他依然有些不甘心的道:
“还要等二十年,太久了。”
陈景恪失笑道:“你今年才多大,在等二十年也不过是三十出头,正当年。”
朱雄英顿时就乐了,说道:“还真是,不知不觉就忘了我的年龄了。”
“确实不着急,我有的是时间,慢慢玩死他们。”
陈景恪提醒道:“此事事关重大,最好组建一个衙门,专门负责此事。”
朱雄英想了想说道:“就交给鸿胪寺好了,宣政使也归他们派遣管理。”
陈景恪自然没有意见,哪个部门管理不重要,重要的是有人负责。
只要和政绩挂钩,就不用担心那些官吏不用心。
之后朱雄英随朱棡去了福建,接见了这里入籍的部落首领,好一通安抚。
此时的太孙,在这些蛮夷中小部落眼中,简直就是圣君再世,纷纷表示永远效忠。
如果不是他年龄还小,估计各种美女早就塞过来了。
在这里停留几天后,朱棡准备继续南下。
朱雄英也想跟过去,但被陈景恪等人给劝住了。
此时的两广可不是百年后,还未得到深入开发,自然环境非常恶劣。
疟疾的危险,始终笼罩着生活在这里的人们。
朱雄英年龄还小,抵抗力不够强,万一出点差池谁都承担不起。
眼见大家都不支持,他也只能悻悻的放弃了这个想法。
劝住朱雄英之后,陈景恪给了朱棡一道方子,青蒿汤。
这玩意儿成方于东晋葛洪,然而后来的医生发现,无论他们怎么弄,青蒿汤都无法治疗疟疾。
以至于医家普遍认为,这是一道无用之方。
直到现代,人们才知道药方无效的原因。
改名字了。
以前青蒿叫黄蒿,黄蒿叫青蒿。
具体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两种草换了名字。
但药方上的名字没变啊,弄出来的药汤自然无效。
所以前世还流传一个梗,青蒿素是从黄蒿里提取出来的。
陈景恪作为穿越者,是知道这件事情的。
他的青蒿汤,原料是黄蒿。
但通过绞汁获得的青蒿汤,浓度是很低的,能起到多大的效果还不好说。
嗯,原则上是可以多喝几碗的,浓度不够数量来凑。
只希望对还没有产生抗体的疟原虫,有一定的灭杀效果吧。
否则就只能等地球另一面的金鸡纳树了。
倒不是金鸡纳霜效果更好,而是它提取更加方便。
拿到药方,朱棡的表情明显不一样了,似乎整个人都兴奋起来。
陈景恪都有些疑惑了,这是咋回事儿?
你朱老三这么怕死吗?
朱棡看出了他的疑惑,没有直接解释,而是问了一个问题:
“你知道朝廷打交趾最大的障碍是什么吗?”
第218章 啥条件我们都答应
听到交趾这个名字,陈景恪顿时就明白了朱棡的意思。
打中南半岛最难的是什么?
雨林、疟疾、瘴气。
雨林环境这个没办法,直到二十世纪不可一世的某人类灯塔国,都栽在了这里。
但对大明来说,这一点反而不太重要。
我们也同样占据地理优势,可以直接从两广出兵,距离非常近。
还能从海上随时发动攻击。
天天去你的平原上打你,你能在雨林里躲一天两天,还能躲一辈子?
当然,大明对周边国家最大的优势,其实还是来自于文化上。
可以说,整个东亚都属于华夏文化圈,交趾也不例外。
这里的人,对中原王朝有着天然的向往。
只要大明的武力值够强,能打败盘踞在这里最强的几股势力,就可以对这里施行统治。
然后继续对这里的百姓,施行进一步的教化。
用不了多少年,就能让这里变成大明的领土。
比起雨林,疟疾和瘴气带来的影响更大。
中南半岛雨林环境异常湿热,蚊虫多的能把人血吸干。
最可怕的还是蚊虫携带的疟原虫。
中原王朝始终无法在这里站稳脚跟,这两个难题占据着很大原因。
瘴气的问题,前人已经解决了,藿香正气水。
但对疟疾毫无办法。
现在有了青蒿汤,如果能证实对疟疾有效,那打交趾最后一个难题也攻克了。
难怪朱棡这么兴奋。
陈景恪连忙问道:“你不会准备现在打交趾吧?”
朱棡笑道:“怎么可能,人口和土地的清查更加重要,还要打击江南的士绅宗族。”
“眼下不宜对交趾用兵,否则难保宗族势力不会和交趾人勾结叛乱。”
“不过可以提前做准备,以防止宗族势力叛乱为由,在两广驻扎大军。”
“如此就不会引起交趾人的警惕。”
“私下里调集军需物资,打探交趾的情报。”
“同时还能用半年时间,让北方士兵适应南方环境。”
“明年出兵可一战而胜之。”
打交趾确实是既定政策,但怎么打就不是陈景恪擅长的了。
所以对朱棡的策略,他并未说什么,而是道:
上一篇:我刷的视频成了古人的百科全书!
下一篇:直播穿越:开局给政哥送世界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