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穿越架空 > 四合院里的阿婆主

四合院里的阿婆主 第221节

  到了江南大战上,稍事休息,跟老总寒暄了两句以后,刘华放下茶杯:“这次来跟你们是有大事要商量。”

  “早就料到了,不提在船台上的那一艘驱逐舰。”老总笑着说:“就这次您来,可是先通知我们了,那就感觉事情小不了。”

  “核动力。”

  简简单单的三个字,江南造餐厂的老总立马坐直了身子,咱们国家现在提到核动力,只有一种东西,那就是核动力大黑鱼。

  “核动力大黑鱼吗?那不是一般由北方的造船厂造的吗?”老总疑惑的说:“怎么现在我们有这个荣幸,能够承担这么大的工程?”

  刘华摇摇头,老总立即开启发散思维:“不是核动力大黑鱼,总不能是核动力航母吧?”

  刘华摇摇头:“你呀,就想美事儿,国家问我能不能把我们现在研究的钍基熔盐反应堆缩小,最终应用到舰船上。”

  “也就是唱主角的是核动力反应堆,不是船。”

  刘华这才点点头:“咱们国家的航母还没计划了,现在船台上的一万吨的驱逐舰已经是最大的了,犯不着用核动力。”

  “那您的意思是?”

  刘华摆摆手:“把你们各方面的总工叫过来,咱们一起开个闭门会议。”

  江南造船厂方方面面的总共称十来个,齐聚在会议室里面,看着首位上坐着自家老总还有刘华。

  一个个都笑盈盈的跟刘华打招呼,大家都是老熟人了,他们可是托刘华的福,江南造船厂技术才进步了很多。

  “刘工,这次来,又要有什么好消息传递给咱们?”

  刘华点点头:“确实是好消息,非常非常好的消息,现在需要你们造一艘船,核动力的。”

  大家伙儿都下意识的把核动力和军舰联系在一起,因为在两千年左右,核动力船只很少能和民用船只划上等号,有也只是少量的,而且技术还不成熟。

  刘华严肃的说:“前一段时间开大会的时候,我跟海军方面有没有领导聊过了关于填海造岛的事情,所以我就想设计一艘船,专门用于填海造岛。”

  “可是填海造地不是应该先扩展那些岛基吗,比如种植珊瑚礁。”

  有些人还是懂一些技术的,但是刘华只能说他们懂得不多。

  “你们这是国际惯用的填海造挡方式。”刘华笑了笑:“咱们是什么?能使用这种常规常规方式吗?”

  “刘教授,您有什么好办法就直说吧,我们都听您的。”

  刘华点点头:“我还真有一个不成熟的建议,你们帮我参详一下。”

  “你们都是造船方面的天才,那你们对绞吸式挖泥船肯定非常了解。”

  “当然了解,我们厂里也有造过,不过这东西一般用在浅海或者内河呀。”

  “发散思维。”刘华在太阳穴旁边做了一个手势:“不要因为西方人赋予了他这个职责,就认为他只能有这个用处,你要知道,很多药物现在还有指导外的用处。”

  看着大家冥思苦想,有的人抓耳挠腮,江南造船厂的老总可是很护犊子的。

  “哎呀,刘工,有话你就直说吧,大家伙儿本来平时工作压力就大,你再给他们上强度,我估计明天就得给他们休病假了,到时候我全把他们送到琼崖去疗养,您的事儿不还是耽误了吗?”

  “你呀。”刘华指着老总摇摇头:“我这让他们举一反三呢。你非得在什么时候开口,护犊子可不是这么护的。”

  “有话就直说吧,我们江南造船厂的业务实在太繁忙了。”

  刘华无奈的点点头:“我的意思是。所谓绞吸式挖泥船,不就是分一根管子到河底抽泥,然后从上面再弄一根管子喷出来嘛,我们也可以使用这种思路啊,底下的管子增长加大压力,上面的管子也增大,也加大压力。”

  “海底的淤泥,然后喷射到海床上进行沉积,从而实现填海造岛的愿望。”一位总工恍然大悟的说道:“这个想法很切合实际,我们有些岛礁的海床离海面很近,非常适合这种办法。”

  “问题是光靠海底的那些淤泥能不能造出结实的海岛?”

  刘华笑了笑,摇摇头:“你们啊,这个思维还是没有发展开来,我直接在下面加上刀头绞盘,把深处海床的石头都给他打碎了,到时候一起砌上来,再通过高压喷射,这跟混凝土有什么区别?”

  几乎所有的工程师都点点头:“这就说的通了。”

  “现在还有个问题啊。”这时候有人问道:“加压装置。还有刀头、绞盘等等等等,这些耗能都是非常大的。”

  他旁边的工程师拍打了他一下:“你的脑子忘哪儿了?刚刚刘工不是说了吗?核动力,核动力。”

  “哦,对了,用核动力就不愁能源的问题了。”

  刘华一拍桌子,看看江南造船厂的老总,然后转过头问道:“既然原理上已经说得通了,那诸位有没有信心完成这次设计?”

  “有一些设计不是我们厂的专长啊。”

  刘华摆摆手:“不要在意这些细节,你们设计不了的,我来。我的短处是传播设计,但长处是机械设计。”

  刚刚还坐在旁边一言不发的老总一拍巴掌:“既然原理说得通,那就能够设计的出来,我们不行的还有刘工,刘工如果也做不出来的,我再向上求援,咱们偌大一个国家,总有能做到的。”

第494章 腰折

  绞吸式挖泥船的项目算是正式立项了,由刘华和江南造船厂联合起草申请书,这个分量就很重了。

  因为这个项目并不是仅仅是用来疏通航道,还要用来填海造陆,所以惊动比较大,方方面面都参与讨论了。

  刘华在江南造船厂待了一个星期,申请书已经递上去四天了,连个回应都没有,这很反常。

  因为以往只要是刘华署名的申请书,上面的回复都非常快,可能一两天就有回复了,但是这次四天,连个回应都没有,这就说明这个事情真的很大了。

  刘华大概猜到一点缘由,关于填海造陆这件事情,国际上还没有明确的公示,最重要的是,现在全世界对我们都有满满的恶意。

  如果咱们国家就这么在南海进行填海造陆的话,那么势必会引起以大老美为首的西方集团对咱们进行攻讦,所以需要慎重考虑。

  刘华回到京城的时候,相关方面的领导特地约谈了他一下。

  “刘工,这次你和江南正厂长联合提交的那个申请,我们感觉非常有用处,但是……”

  “但是我们很为难。”刘华笑着说:“因为咱们海疆存在一些个争议,如果现在情况下填海造陆的话,势必会引起一定范围内的不和谐。”

  “哎,这么说就对了。”

  刘华神秘一笑:“领导,你们就考虑一件事情就行了。”

  “什么事儿?”

  “这有剑不用,和手中无剑是两码事儿。”刘华点点头:“好好想一想,海疆的问题一定是要解决的,最重要的是,要想控制这么大的海疆,我们肯定要有一些个比较大的岛屿建立基地,不能光靠航空母舰啊。”

  “明白了。”

  项目申请很快被批准了,国家投入了一大笔钱,现在咱们的经济状况已经有很大的好转,不再是一穷二白了,国家也舍得在重点项目上投资,更何况是填海造陆这个关系到未来海疆问题的战略性项目。

  刘华带领的太一新能源、太一重工,还有地俊公司的人联合研制新的全电推进系统,包括微型的钍基熔盐反应堆。

  刘华分配了任务之后,在自己办公室喝茶想事,不知不觉就想到了匡匡怼大楼的事,这满打满算的也就将近一年时间,想想就觉得兴奋。

  刘华嘴里面不知不觉觉的说了一句:“就剩一年时间了,真的有点期待呀。”

  “老板,什么就剩一年时间了。”

  刘华这才反应过来,进来的是自己的秘书,他敲门了,但是刘华都没听见。

  “没什么,自言自语呢,有一项技术可能快要突破了。”

  秘书哦了一声,从自己的文件夹当中拿出一份申请书。

  “老板,他新房的那边有一组研究人员打申请,要研究碳纳米管和纳米复合材料。”

  刘华饶有兴致的接过申请书:“很有意思,研究碳纳米管和复合纳米材料,这可都是最前沿的科技呀,咱们厂还没有先例。”

  “那要不我把申请给打回去?”

  刘华摆摆手:“打回去干嘛,我们是高科技公司,对主动申请研究高科技的研究小组当然要鼓励了,同意,不但要同意,对于他们以后的申请要事使特批,尽量满足他们的一切需求,你亲自跑一趟,告诉他们这个项目我很关注,有什么难点,让他们直接到我的办公室来,我跟他们一起探讨。”

  秘书暗呼一声好险,从他开始成为刘华的秘书,还没见过哪个研究员有幸进刘华点点头办公室探讨的,这就说明了,刘华实际上是很重视这个项目,得罪不起。

  刘华看着秘书脸色阴晴不定用,就知道这家伙在胡思乱想了,没办法,搞行政的就是容易比搞科研的想的多。

  “乱想什么了?”

  秘书赶紧定定神:“不是,我觉得你好像特别重视这个项目,以往您可从来没说过研究员可以主动来您办公室探讨问题的。”

  “他们研究的是基础材料,这个东西是一切科学技术的基础,基础材料的进一步一小步,都是应用科学进步一大步,知道吗?”

  “本来不知道,您这么一提点我就知道了。”

  刘华批示的经费,第一期就给了三千万,申请到了科研小组都惊呆了,老板真的是寄予厚望啊。

  秘书笑了笑:“老板对你们的项目非常重视,所以给你们批了这么多资金,而且老板还说了,有什么不明白的,或者遇到什么难题,可以去他的办公室跟他讨论,这个待遇可是咱们公司第一个,你们可一定要把握住。”

  科研小组心里都开始惴惴不安,老板实在是寄予厚望,他们都感觉假如研究失败了,那简直是莫大的罪过。

  “不要有压力,基础材料研究本来就是最为困难的。”

  秘书回去也查了一些资料,知道这其中的难处,于是开口安慰。

  “咱们老板原来也是研究基础材料的,他自然知道其中的难点,你们能够瞄准国际上最先进的材料研究,老板是很欣慰的,所以不着急,慢慢来,哪怕比国外慢一点都没关系,咱们本来就落后,不怕再落后一点点,只要能追上来就好。”

  太一新材料的厂长看到刘华的秘书,有些忧心忡忡的走过来:“张秘书,正好要去找你。”

  “什么事,周厂长,你好像不太舒服。”

  周厂长摇摇头:“刚刚得到的消息,小东洋那边的经销商给我发的,东丽化工正在大规模的对他们旗下的碳纤维材料进行降价,降价力度之大是史上罕见的,基本上是打腰折。”

  张秘书愣了一下:“不应该呀,他们不是唯利是图吗?怎么突然降价这么多?”

  “没办法,这一两年我们搞得太狠了。”周厂长苦笑着说:“咱们把小东洋的市场都抢占了将近百分之,四十东丽化工急了。”

  周厂长笑了笑:“其实换谁都得急,要换了我,我比东丽化工的反应还要大。”

  张秘书点点头:“走吧,跟我一起回去跟老板商量一下,这么大的事儿,我也做不了主啊。”

第495章 倾销

  “这算什么?”刘华无所谓的说说道:“困兽犹斗还是殊死一搏,我看了,无非就是回光发照,要认真对待,但是也别惊慌失措,只要挺过这一阵子,它就只剩下死路一条了。”

  “那我们该怎么应对他的降价呢?”

  刘华笑着说:“你死脑筋啊,他降这么多,比咱们低多少?”

  “不到十美元。”

  刘华一耸肩膀:“就是拢共不到十美元,咱们即使也降十美元,我们还有那微薄的利润,但是东丽化工还有利润吗,他们能陪着降多长时间,既然价格战开始了,就陪他打下去呗,它什么时候死,什么时候结束?”

  “万一人家跟着我们赔呢?”

  刘华摇摇头:“东丽化工是什么规模企业,他的市值也不过百亿美元左右,而且他的经营多样化,可这一个项目赔他,其他项目不要了。”

  周厂长羡慕的说:“百亿美元级别也不少了。”

  “请注意,我说的是市值,这还包括他的地皮、设备、专利等等。”刘华摇摇头:“我说百亿美元的规模,可不是说他手上有百亿美元的现金,一个大型的化工厂,光设备就多少钱?”

  “那倒也是,我们厂就光碳纤维生产线就价值上亿美元了,而且,他还是我们本土制造,如果使用外国的生产线,价格起码要加三到五倍。”

首节 上一节 221/241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重生1960,我的工业时代

下一篇:镜穿诸天从射雕开始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