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合院里的阿婆主 第220节
但也有着很大的缺陷,并且一直没有办法得到弥补,除了他们的教育开始走下坡路以外,还有就是因为他们开始禁止种花家的工程师出现在这种机密实验室里。
这个世界就是此消彼长的,大老美渐渐的在走下坡路,而我们昂首挺胸的在勇攀高峰。
不提大老美那边折腾的,升级自己的现有装备,他们的情报机关经过一番挖门盗洞的打听,还真打听到了有用的消息。
这个消息简直让他们的六角大楼要疯,导弹的事情没打听清楚,但是他们打听清楚CL20的事情。
当他们得知,自己现在使用的昂贵的引以为傲的CL20,已经被种花家把成本降低到十美分了,而自己这边成本还是在三四美元左右吧,三十倍左右的差价。
一想到自己使用了高昂的高爆炸药,而种花家那边使用的非常低廉的同款,这成本节省下来就是一个天文数字。
“我们需要这样的技术,不惜一切代价把这个技术拿到手。”
说这话的可不是六角大楼,而是杜邦家族的掌门人,十美分的成本足以让他垂涎三尺。
可惜现在不是八十年代,80年代咱们国家两步发酵发生的维C,就是因为不懂得保密、不懂得专利,让高卢人仅仅是买了一本化学杂志,就得到了全部技术。
而CL20两步发酵法,则是绝密当中的绝密,哪怕是等到后来,刘华领导的团队研究出了全氮阴离子盐,大老美没拿到CL20的生产技术。
因为受限于计算机技术,刘华设计的生产线还无法做到全自动,但是配上少量的工人,半自动生产,一天也能生产三五十枚的。
就这个速度,这个效率,就已经很让人震惊了,一个月也得上千枚一年也得上万枚。
也就是大老美现在还不知道,要是知道了,他们得肝儿颤。
经过百十来发的实验,经过第一线指战员的肯定,经过军事专家的确认,这款导弹终于确定可以正式列装。
总后的领导来帝俊公司视察,就看到了这条生产线,当时生产线还在进行缓慢的适应生产,每天也就二三十来枚的产量。
“你们把导弹改造成半自动生产了?”
刘华点点头:“对呀,这都什么年代了,要不是因为现在硬件条件不够,我都得上自动化生产线。”
“一年上万枚。”领导笑着说:“你给我们后勤增加了很大压力啊。”
“后勤的压力太大,总比前线的压力大好吧。”
领导笑着点点头,没有说话,而是背着手看着半自动生产线上流动的导弹半成品,刘华看到了他的眼角稍微有一些泛红,还有一丝泪光闪过。
第491章 小命是自己的
其实最高兴的要算空军了,这款导弹铁定是要服役的,现在有一条半自动的生产线一天就能搞个几十发,那想必价格也不会太贵,所以他们空军训练的时候就可以可劲儿造了。
第一批导弹生产完毕以后,被运到了南海空军各部,飞行员们开着J十,挂载着刚刚被命名为PL15的导弹,巡逻在咱们祖国的南海之滨。
两架从飞猴子起飞的F16,在咱们的空域里鬼鬼祟祟,猛然他发现了咱们的J十,就想上来耀武扬威一番。
咱们的飞机也不虚它,跟f16狗斗了一番,因为咱们的发动机还有升力系数都比f16好,所以f16有点接受不了,就想碰瓷耍无赖。
但是咱们的飞机一亮机腹,两枚PL15直接给丫一个下马威,f16飞行员一看见俩导弹,立马就弹一闪,朝南方飞去。
之前,这俩飞行员就已经上过课了,PL15虽然没有正式亮相,但是大老美手中有模糊的照片,再加上在咱们附近驻扎,这俩人对咱们家的装备那是了如指掌。
新的导弹,以前没见过,神似刚刚搞出来的三百公里的空空导弹,那必须闪远一点。
以前他们经常欺负大陆的飞机,是因为大陆的飞机确实不行,后来有了J10,扳回了一点面子,但是咱们的空空导弹又不行,现在PL15补齐了短板,这可就势均力敌了。
临来之前,他们的上司就说过,面对种花家的空军,你可以耍无赖,但是坚决不能擦枪走火。
最重要的是要把握一个底线,千万不能逼着他们家人对你发射空空导弹。
第一,因为他们拦截不住,第二,就是大老美现在也不是占据绝对的优势,疯子才愿意跟种花家的人打仗。
老美家两个飞行员一边离开脑海里面,一边回想着当初出来的时候,他们的长官对他们说的话。
“现在种的叫空空导弹,比我们有优势,他能打得到你们,我们不一定能打得到他。所以我希望你们注意一点,千万要把握好一个尺度。虽然我敢百分之九十九的肯定,他们不会对你发射导弹,但是万一你们挑衅的太过分了,对方控制不住情绪,那我也没有办法了,不要指望会为你们报仇,即使他们对你发射了导弹,那也是属于擦枪走火,不会有战争的发生,双方会扯皮一阵子,而你就是白死了。”
大老美家的飞行员就算接受的教育再差劲,他也算得过来这个账,面子是国家的,小命可是自己的,为了国家的面子,把自己小命赔了,那可不值当。
这是一次难得的胜利,看在大老美飞行员狼狈逃窜的身影,咱们的通讯频道传来了大声的欢呼。
负责国家核电事务的领导和中核集团的总经理一起来来找刘华,不用他们开口,刘华就已经猜到是什么事情。
“你们这是想打钍基熔盐反应堆的主意?”
中核总经理笑着说:“刘工,你这话说的太难听了,什么叫打主意?我们是来跟您寻求合作的,咱们之间的合作可是一直都很愉快,你那么多钍矿石堆在我们仓库里面,我们可是连租金都没有收。”
“有事就直说吧,凡是套近乎的,都是所图更大。”
核工业领导笑着说:“这是希望由您技术,由中核集团出资,双方联合在西西北地区多建设几个大型的钍基熔盐反应堆。”
刘华乐呵呵的说:“其实撇开他们,我一样能干。”
“咱们现在要集中优势资源办大事儿,您的优势资源就是技术先进,他们的资优势资源那就是手上有点钱。”领导玩笑的说:“你也理解理解,我们发电厂虽然允许私人筹建,但是您这是核发电厂,还是谨慎小心一点为好。”
“刘工,您这可就不地道了啊,我们对你可是全力支援,你们太一新能源第一批核研究人员和工程师,都是我们中核集团支持的,现在您怎么能撇下我们单独干。”
“我这不是想尝试一下什么叫做过河拆桥吗?”刘华玩笑的说:“其实我们早就有这个计划了,相关方面的基础建设一直在进行,既然你们中核集团愿意做这个冤大头,那就掏钱吧。”
“基础建设已经开始了,那可太好了。”领导开心的笑了笑:“自从我们加入世贸组织以后,国家经济发展那是一路攀升,电的问题已经成了制约我们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所以我们想在西北地区大量的建设钍基熔盐核电站,先把我们北方的电力给管了,其余的电力就往南方输送。”
“等三峡建起来,这个状况会大有好转的。”刘华笑着说:“其实我觉得当初三峡不建设也可以,只要大量的建设这种核反应堆就行了,毕竟咱们的钍基熔盐反应堆的发电量也不差。”
“此言差矣啊,三峡可不仅仅是用来发电的,还要从宏观上调节长江中下游的水量,九二年、九八年的那一场大水,可把长江中下游人民辛辛苦苦建设的家园给毁的不轻啊。”
“那我觉得还不如在上游建呢,直接在雅鲁藏布江建更好。”刘华笑着说:“到那时候,阿三国就是我们最亲密的战友,保证他对咱们无所不从。”
“想法是好的。”领导微笑着点点头:“但是在青藏高原,基建的难度太大了,需要的资金也更多,目前我们还没有这个实力呀。”
“没关系,从三峡立项到三峡开始建设半个多世纪。”刘华不以为意的说:“把雅鲁藏布江水电站从现在开始,你想,我相信不出二十年,咱们就可以开始建设了。”
“事情没有您想的那么简单,咱们得考虑国际观瞻。”领导敲敲桌子:“行了,言归正传吧,今天我可不是跟您来说笑的,既然你们已经决定做大型的钍基熔盐反应堆,那就赶紧做一个计划不管有什么困难,我都尽量给你解决。”
刘华转身从自己背后的书架子下面的保险柜里面拿出来一块硬盘:“具体的计划书都在这块硬盘里面,我们早就做到了未雨绸缪。”
第492章 水
领导拿着电脑硬盘上下打量,笑了笑说道:“我收到过很多计划书,但是第一次看见计划书用硬盘装着的。”
“有海量的数据,要是光拿纸质文件给你,今儿你们俩人可带不走。”刘华解释道:“不过您说的也是实话,用硬盘的装文件确实比较新鲜,而且这玩意儿太大了。什么时候做一个新产品,尽量做小一点。”
中核集团总经理一拍桌子说道:“我想起来一件事儿了,去年我去特区出差的时候。听说有一家公司推出了一个什么存储工具特别特别小,公司好像叫什么朗科。”
刘华这才想起来,好像九九年的时候,朗科就已经发明了U盘,用不着自己去发明了。
不过刚刚发明的U盘,容量只有8MB,实在是太小了,对于一般公司来讲,这确实够了,但是对于刘华来说,要存储过图纸或者是计划书还是太小了。
他这边都是超大型的项目,一个计划组可能就好几十个MB,至于图纸,那就更大了,数以千计万计的图纸。
“是吗,得空我去看看。”刘华笑了笑:“也不知道人家会不会欢迎我。”
“那必须的,你可是国内半导体界的权威,你去视察他们的工作,那就相当于给他们做广告了,朗科的老板得高兴的屁颠儿屁颠儿的。”
领导也笑着说:“去看看吧,你好歹是咱们国内半导体界的权威,给他们指导一下工作,咱们国内高科技的民营企业不多,能闯出来一个是一个,给他们加加油,多一点信心。”
“这话说的。”刘华玩笑的说:“我开的公司,哪一家不是高科技公司?不也都是民营企业吗?”
“您这个没有可比性,您可是院士,只要不是傻子,大家都明白院士的含金量有多少。”
“也不尽然。”刘华笑了笑,不屑的说:“我这同一批的人里面,还是有一些人有不少水分的,学术水平水的跟泡了水的海绵似的。”
领导都不敢接这话了,刘华这一批人当中,有些人的工作是管理岗位,因为很多研究是跨学科的,有些人的工作,为技术的融合推广做出了很大的贡献。
当然也有例外。
中核的经理突然想到什么,笑着对刘华说:“刘工,告诉你一个好消息,前天我碰到了地质部门的领导,他们说在白云鄂博地区发现的钍矿,矿藏量非常的大,不过埋藏的比较深,在三千米米以下,另外,在南方地区也发现了很多矿藏,能占到全球现有钍矿保有量的百分之四十。”
“足够了。”刘华笑着说:“钍矿是现有的最好的核电原材料,但是他也只是个过渡技术,真正要全面实现核电,还是要看核聚变。”
刘华又开了一张一百万,递给中核总经理:“一事不烦,二主,你帮我把这张支票交给地质部门吧,就算是我犒劳他们的。”
“刘工就是大方啊,随手一写就是一张一百万的支票。”中核总经理拿着支票笑着说:“我们中核集团也帮了您很多,您怎么不开一张支票犒劳犒劳我们?”
“犒劳不起啊,你们家大业大的,一百万而已,怎么会放在眼里?”刘华玩笑的说:“我觉得就现在这个情况,应该是你们中核集团来犒劳我们,技术可是我们的,哪怕撇开你们,我也可以和电力集团合作。”
“刘工,我最亲爱的刘工啊,千万别说什么伤感情的话。”中核总经理赶紧玩笑的说:“不就是犒劳吗?哪儿到哪儿啊?赶明儿我就搞点稀罕玩意儿,犒劳一下在西北研究钍基熔盐反应堆的同志们。”
领导这时候清清嗓子:“咱们说点儿题外话,其实也是正经事儿,只不过这话不应该由我来说,但是我僭越了。”
刘华笑了笑:“这么一本正经,我还有点儿不敢回答了。”
“你们这个钍基熔盐反应堆到底能做到多小?”领导做了个手势:“能做到一个小房间大小吗?”
“现在我们的主要研究方向是做大。”刘华不以为意的说:“暂时没有研究小这一方面,但是我估摸着一个集装箱大小应该不是什么问题。”
“一个集装箱大小,那应该是足够了,功率能够保证吗?”
刘华点点头,然后他才后知后觉的反应过来:“等等,你们是想把它放到船上吧?我之前怎么没有这个想法?这么稳定的反应堆,把它放到船上正合适。”
领导满意的点点头:“之前开会,领导特地关照我们,一定要是做到反应堆的小型化,这是未来的趋势。”
“我可以先做个实验,把它放到LNG运输船上啊,全电推进,肯定有搞头啊。”
“暂时不宜出口。”领导摆摆手:“这是咱们的技术优势,在没有完全取得领先的情况下,最好是不要出口。”
刘华点点头:“那就放到别的船上,正好前一段时间我跟海军的领导谈过填海造岛的事情,搞一艘全电推进的绞吸式采泥船应该问题不大。”
“打申请。”领导点点头:“在民用船只上算核反应堆,我们还没有先例,你还是打个申请,我们讨论一下,我感觉希望还是很大的,就是这种绞吸式采泥船,没有国家的首肯坚决不能出口。”
刘华可是成竹在胸,上一辈子不是核反应堆的绞吸式采泥船,咱们国家也是坚决不允许出口呀,这可是战略级别的东西,谁拥有了这艘船,就代表着能够在海洋争锋当中拥有优势。
“您放心吧,等这艘船横空出世,恐怕没有谁舍得卖出去。”
领导打道回府了,刘华无形当中又给自己揽了一个差事,思前想后,他觉得这事还是不亲力亲为的好。
刘华拿起桌子上的电话:“郑助理,帮我定明天最早一班的飞机去魔都。”
挂掉电话,刘华搓搓手:“把这个任务给推出去,让江南造船厂来做。”
郑助理提前通知了江南造船厂那边接机,江南造船厂那边立刻忙了起来,这可是刘工,而且以前来的时候都很随便,这一次这么正式,肯定有大事儿。
第493章 发散思维
以往,刘华来都是自己打车到江南造船厂,这回江南造船厂派出了一个四辆奥迪的接机车队,领头儿的是厂里面的一个副厂长。
要知道,江南造船厂老总的级别可是很高的,让副厂长出面接机,就已经很是很高规格了。
“怎么搞得这么隆重啊?”刘华纳闷的问道:“我跟你们江南造船厂的人也是老相识了,随便派辆车来接我一下就行了。”
“今时不同往日,以往您都是悄咪咪的来,这回打电话提前通知了。”副厂长笑着说:“以前不知道那也就罢了,这次知道了,那肯定要给您高规格的接待仪式啊,也就是我们厂没有飞机,有飞机该飞过去接您啊。”
“抬爱了。”
上一篇:重生1960,我的工业时代
下一篇:镜穿诸天从射雕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