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玄幻奇幻 > 大明:从战场捡属性开创诸天大明

大明:从战场捡属性开创诸天大明 第217节

  一听这话,张玉眼前一亮,仿佛瞬间明白了朱棣的意图,急忙说道:“王爷是打算给朱应介绍一门亲事?”

  朱棣微微一笑,那笑容中带着几分得意,说道:“本王的确是知道不少大家闺秀,想要找几个能够配得上朱应的也并非难事。”

  朱棣心想,一旦通过自己介绍联姻成功,那朱应便自然而然地成为他可拉拢的对象,日后定能为自己所用。

  然而!

  就在朱棣心中暗自盘算之时。

  “报!”金忠快步来到了燕王府大殿内,躬身一拜,向着朱棣禀告道:“启禀王爷,大宁传来了一个消息,大宁指挥使朱应,成婚了。”

  此话一落,朱棣原本脸上的笑容瞬间消失,脸色也瞬间变得阴沉起来。

  他猛地站起身,双手不自觉地握紧拳头,心中暗想:“好不容易想出的拉拢之计,竟然就这样被打破了!”

  不过。

  表面上朱棣还是十分镇静。

  “朱应成婚?”朱棣平静问道:“娶妻还是迎妾?”

  “回王爷,”金忠立刻回道:“朱应将军是迎娶正妻。”

  “正妻?”朱棣眉头紧皱,继续追问道,“是哪家的小姐?”

  “回王爷,”金忠小心翼翼地说道:“是一个名为沈玉儿的姑娘,似乎…似乎是北平沈家之女。”

  “只不过,似与沈家断了关联。”

  “此番朱应将军成婚,既没有向沈家下聘,也没有向沈家下书。”

  金忠将自己所知道的信息一五一十地说了出来。

  朱棣听后,眉头皱得更紧了,脸上明显露出不悦之色。

  “竟然就这样成婚了。”

  “还是一个商贾之女。”

  朱棣脸色略微难看了起来。

  心中也实则有些懊恼。

  好不容易看到的拉拢朱应的机会,就这样没有了。

  而在大明都城,应天!

  文渊阁内。

  朱元璋与朱标父子正坐在其中,气氛显得有些凝重。

  此时,他们也收到了朱应成婚的消息。

  朱元璋轻轻抚摸着胡须,似乎在思考着什么,朱标则微微皱眉,同样也是露出一丝若有所思的神情。

  父子二人对这一消息的反应,隐藏在这平静的面容之下,让人难以捉摸。

  ……

第128章 朱元璋知沈家与朱应关系!

  文渊阁内!

  朱元璋身着一袭明黄色的华丽龙袍,虽已白发在头,但那威严之气好似带着无穷压抑。

  朱元璋端坐在龙椅上,神色间满是感慨,轻声道:“竟然这么快就成婚了。”

  随后。

  朱元璋缓缓抬头,看向面前气质儒雅的朱标,脸上浮现出一抹淡淡的笑容,唤道:“标儿。”

  “看来你想要招他为婿的想法实现不了了。”

  闻言!。

  朱标微微皱眉,眼中闪过一丝难以察觉的失落,轻轻摇了摇头,带着几分吃味的语气说道:“辽东战事才结束不到一个月,朱应竟然就成婚了。”

  “这的确是时太快了。难道三书六聘的过程能如此迅速?”

  对于朱应。

  朱标毫无疑问是非常看好的,那时甚至于满心期待着将自己的女儿许配给这位前途无量的将领,彻底拉拢为皇族臂助,可如今,这一切都化为了泡影。

  朱应成婚之后,依照惯例向大宁府衙上报了此事,并且郑重地将迎娶的沈玉儿纳入了“妻”位。

  在当下这个时代,虽说社会上普遍存在三妻四妾的现象,但在律法的严格规定下,正妻只能有一人,其余皆为妾室。

  除非朱应选择休妻,否则正妻之位便已确定,不可更改。

  而朱标女儿身份尊贵无比,身为皇族血脉,自然绝不可能给人做妾。

  如此一来,这桩曾经被寄予厚望的婚事,只能无奈地宣告破灭。

  “罢了罢了。”

  朱元璋轻轻摆了摆手,老脸上露出一抹豁达的笑容,神色间皆是淡然。

  “这也是有缘无分吧。”朱元璋平静说道。

  在他心中,朱应虽然是个极具统兵天赋的可造之材,但终究只是大明的臣子。收服臣子的手段多种多样,联姻并非是不可或缺的途径。

  他还在,而且朱标能力突出,又怎会没有手段。

  “爹。”

  朱标也是浮起释然的笑容,神色恭敬而温和,说道,“既然朱应成婚了,这也是一件喜事。我皇族理应送上一份丰厚的贺礼,以彰显皇家的气度。”

  朱元璋微微点头,眼中透露出对儿子的认可,随口道:“此事你看着去安排吧。”

  朱标微微欠身,挂着谦逊的笑容,应道:“儿子明白。”

  “还有,整编之策已下发。”

  话音一转。

  朱元璋的神色瞬间变得严肃起来,沉声道,“待降卒整编完成,便让冯胜他们回来吧,至于大军,暂且驻守在辽东。”

  朱标连忙回应,语气中带着十足的干练:“儿子已经吩咐唐铎了,只等降卒整编完毕!宋国公,永昌侯他们便能即刻归都述职。”

  “光复辽东之任已经完成了。”

  朱元璋眼中闪过一抹锐利的光芒:“昔日属于我华夏汉家的疆土,如今终于重归我大明版图。”

  “下一步,便是解决北元。”

  “一年后,待辽东彻底稳固,便是我大明再次兴兵之时。”

  提及北元,朱元璋的眼神瞬间变得冷厉,北元就像一颗深深扎在他心中的刺,是大明北疆的心腹大患。

  若不将北元彻底击垮,他们便会始终觊觎着南下中原,做着灭大明,重新奴役汉家山河的美梦,大明北疆将永无宁日。

  此番收复辽东,取得了阶段性的胜果,朱元璋自然要乘胜追击,进一步扩大战果。

  “爹。”

  朱标神色认真,目光紧紧凝视着朱元璋,眼中透露出对军事部署的关切,沉声问道:“下一次出征,该由何人统兵?”

  朱元璋闻言,看着朱标那一脸认真严肃的表情,微微一笑,满是对自己儿子的了解与信任。

  随而一笑,问道:“标儿,你心中看来已有合适的人选了吧。”

  在朱元璋面前,朱标毫无隐瞒之意,当即坦诚地说道:“不瞒爹!此战,儿子认为永昌侯蓝玉可为主将。”

  此话一出。

  朱元璋神色平静如常,没有丝毫意外的波澜,显然早已料到朱标会有此提议。

  他轻轻抬手,做了个请继续的手势,示意朱标接着说下去。

  “永昌侯自追随爹以来,南征北战,历经无数沙场,立下了赫赫战功。”

  “虽也曾犯下一些过错,但总体而言,功大于过。”

  “以他的资历和卓越的军事能力,若不是那些过往的过失,或许早就获封国公之位了。”

  朱标一脸郑重地说道,对蓝玉,显然是十分信任,还有看重的。

  “永昌侯论公,是我大明善于统兵的杰出战将之一!论私,他也是儿子的舅辈。”

  “儿子希望爹能给他一次机会,让他在此战场上再次展现自己的才能,证明自己。”

  “也为博取国公之位,让他更进一步。”

  朱元璋微微点头,浮现出一抹欣慰的笑容,眼神中满是对儿子识人之明的赞赏:“标儿啊!其实你和爹想到一块儿去了。”

  “这些年来,诸多老兄弟们,有的已然离世,有的告老还乡。”

  “朝堂之上,除了承袭爵位的,可用的国公已寥寥无几。”

  “蓝玉,虽性格有些跋扈,但在统兵打仗方面确实有着非凡的天赋,我大明如今正急需这样的人才。”

  “如今诸位老国公纷纷退下,也该轮到蓝玉崭露头角,承担起更重要的责任了。”

  朱标听后,心悦诚服,双手抱拳,恭敬地行了一礼,语气中满是敬佩之情:“父皇英明!儿子敬拜!”

  “不过。”

  朱元璋的脸色微微一沉,神色间透露出一种忧虑:“蓝玉时是淮西战将,与诸多淮西关系密切,如今更是为淮西之首。”

  “此战意义重大,关乎我大明国运,不能仅设一位大将军。”

  “更不能让他一人出征。”

  淮西问题,结党营私,一直是朱元璋心中的一块心病。

  昔日胡惟庸担任丞相时,淮西势力的圈子达到了鼎盛,朝堂之上几乎被其一手遮天。

  但随着朱元璋果断处置了胡惟庸,淮西势力得到了有效的打压和控制,一切都在他的掌控之中。

  即便武将中偶有跋扈之人,但在朱元璋的铁腕统治下,没有朝堂权臣的配合,淮西势力虽手握兵权,却也无法随意调动军队,这充分彰显了朱元璋对军队的绝对掌控力。

  但对于淮西,朱元璋是可用可压。

  这言语之中透出的意思也有一点,那就是不能偏于一人,不能偏于一方。

  “标儿,你可明白爹的意思?”朱元璋凝视朱标,透出期许。

首节 上一节 217/264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我有点不对劲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