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武侠修真 > 摄政妖妃的赤胆忠臣

摄政妖妃的赤胆忠臣 第22节

  高玥:啊?你要不要听听你在说什么?

  何书墨神色严肃:“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这墨汁没有文气,不配我这下面四句。”

  那一边,杨正道反复咀嚼何书墨的话。

  “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妙啊,说的真是传神贴切!”

  “杨大师,可否请你替岳姑娘研墨?”何书墨再道。

  高玥震惊地看着何书墨:你差不多得了,你让杨大儒给你打下手?这一位可是许多魏党高官的老师!你一个七品行走,让大臣的尊师给你研墨,倒反天罡!

  但谁知,杨正道并不抵触,反而十分乐意,兴致冲冲地洗干净砚台,重新加入清泉水配合上等墨锭,一丝不苟地研出纯正墨汁。

  一切准备完成,何书墨这才露出微笑,毛笔沾墨,一口气补全了整首诗!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未等高玥在心中念完,已然盼了许久的杨正道面色红润,神色振奋。

  “好一个乱花渐欲迷人眼!好一个浅草才能没马蹄!好诗啊!许谦小友,老夫果然没看错你!”

  何书墨正准备提要求。

  但杨正道忽然笑眯眯地搂住他的肩膀。

  “许小友,你这诗可有名字?”

  肯定有名字啊,钱塘湖春行嘛……

  但是看到杨大儒殷切的眼神,何书墨只得道:“不知杨大师有何建议。”

  “你这首诗与我有缘,而且你本来就是写给我的。我看不如就叫‘赠杨正道’好了。简单易懂,不会产生歧义。何况这诗能够完成,也有老夫研墨一份功劳,你说是不是?”

  你这算盘珠子都崩我脸上来了。

  “那我的事情……”

  “好说,都可以谈,都可以商量嘛。”

  ……

  京城,太常寺少卿,陈锦玉府。

  此时的陈府中,正举行一场小型宴席,几位身着君子衣袍的中年人,投壶饮酒,好不快哉。

  酒过三巡,便是该说心里话的时候了。

  一位年轻男子酒劲上脸,愤愤不平:“这一次朝堂争锋,我们主推的《兵甲失窃案》,寸功未得。反而被妖妃利用,伤及自身,停职了好几位师兄弟,把云庐的脸都丢干净了!”

  “谁说不是呢!这赵世材前几天还号称是三年时间,精心筹备,结果真到了对峙的时候,他被怼得说不出话,分明是什么准备都没有嘛!”

  “对啊,要说妖妃狡猾,赵侍郎一时失察,这我们也认。但是,关键在于,这赵世材出师未捷,丢尽脸面,结果魏相他……轻轻揭过,这怎么服众?”

  “兄台别说了。谁不知赵世材是魏相爱徒。他能坐到今天的位置上,私底下不知拜过多少次老师。”

  “要我看,真论治国理政,赵世材远不及咱们的陈师兄。”

  “不错,当年,若是老师肯学魏相出山,以老师的名望,如今楚国朝局,岂会让他们那一派一家独大?”

  “师弟慎言。都是同朝为官,哪有这派那派,不过都是为国效力。”

  陈锦玉坐在主位,打断了师兄弟的谈话。

  想当年,魏淳不过是云庐书院的教书先生,按排名,还排在他老师大儒沈明修之后。

  结果短短二十年后。

  魏淳声名鹊起,连带赵世材这种半桶水都鸡犬升天,位高权重。而他老师则因为年纪大了,心性淡泊,逐渐淡出众人视线。

  这如何能不叫人唏嘘?

  “老爷,云庐来信。”

  家丁将一封云庐书院特制的信件送到陈锦玉手中。

  陈锦玉打开一看,神色精彩。

  当即向众人告辞,乘上马车,前往云庐书院。

  ……

  云庐书院,沈明修小院。

  沈明修年纪比杨正道还要大一些,目前正处于隐退状态。

  云庐书院的学子,大多数是想借云庐书院作为跳板,进入朝堂为国效力。

  但云庐书院中的儒家修行者,却不都是入世的想法,有很多像沈明修和杨正道这样的学者,追求的是不与世人争名,而是只做学问,不为官的出世思想。

  高玥今天是开了眼了。

  朝堂四品大员,太常寺少卿陈锦玉,在沈家小院来回忙活,端茶倒水,殷勤地像是酒楼小二。

  “陈大人,可否借一步说话。”

  何书墨观察时机差不多了,便找陈锦玉去说正事。

  若是在外界,陈锦玉并不这么好商量,但在他老师的家中,他压根摸不清这位“许公子”的底细。

  能与杨大儒谈笑风生之人,应该是杨大儒的弟子之类,和他勉强算是同辈。

  小院之外,林中小亭。

  高玥在外围放风,何书墨开门见山:

  “不知陈大人可否记得一位故人。”

  陈锦玉不明所以:“谁?在下的故人不少,公子不妨直说。”

  “御廷司,唐智全,大人可否记得?”

  陈锦玉瞳孔紧缩,显然对此人印象很深。

  当时他科举状元,春风得意,谁知牵扯进案子,落到唐智全手里。

  此人为了破案,二话不说大刑逼供,可把他折磨得不轻。

  “有点印象,不过往事如斯,当时陛下亲自督案,唐使官下手重了点,本官也能理解。都是为了大楚和陛下,我陈锦玉受点委屈不算什么。”

  陈锦玉淡然道。

  一副满心大义的模样,好似浑然不在意当年和唐智全的冲突。

  何书墨笑道:“陈大人,您不觉得手里的茶杯太烫了吗?”

  陈锦玉下意识松手,却顿时意识到,他被“许谦”耍了。他手里压根没有什么茶杯!

  何书墨朗声叫道:“岳姑娘!陈大人想喝茶了,去泡一壶好茶!”

第25章 达成交易

  “茶就不必了。”陈锦玉出手拦住何书墨,“许公子找本官,想必不是来品茶的。既然如此,咱们就不要来回客套,浪费彼此时间。”

  “陈大人爽快。”

  何书墨也不装了,直抒胸臆:

  “唐智全和我有过节,我想弄他,找你联手,干不干?”

  陈锦玉:……

  虽然他希望某人别废话,但他为官这么多年,还是第一见到有人能把话说的这么直白的。

  直白到有些粗鄙了。

  不过话糙理不糙,事情就是那么个事情。

  干,还是不干?

  陈锦玉婉拒:“如公子所猜,本官确实还记得当年的不快。但这么多年过去,再让本官去针对朝堂同僚,未免过于儿戏。这个忙,本官帮不了你。见谅。”

  陈锦玉是大儒沈明修的高徒,科举状元出身,年纪不大官居四品,自然不会是什么没脑子的蠢货。

  他与唐智全确实不对付。

  但然后呢。

  不对付就要联合别人一起下绊子吗?

  即便他出手,弄倒了唐智全,他能得到什么好处吗?

  唐智全是贵妃党官员,其职务就算被撸下去,也不过是再上来一个贵妃党的人。

  对于陈锦玉来说,他费心费力弄死唐智全,结果是什么呢?

  什么都没有改变,仅仅是他出了口气。

  对于他这种层次的官员来说,大局,远比一口气重要得多。

  唐智全是和他有仇。

  但仅此而已。

  若他能顺水推舟,他不介意坑唐智全一把。但如果让他费心去斗倒唐智全,那他是吃饱了撑的。

  “公子若无其他事情,本官这就告辞回府。”

  陈锦玉起身,对何书墨打了个招呼,便转身要走。

  “大人留步。”何书墨同样站起身来。

  “你还有事?”

  “大人明哲保身,不愿和我联手,这我能理解。但咱们不联手合伙做生意,不代表大人就不是我的客户了。”

  “什么意思?”

  “大人不妨先看看这个,然后咱们再谈。”

  陈锦玉转过身,只见小亭石桌上多了一本稿纸。

  这稿纸很新,甚至还能闻到其中新鲜墨水的气味。

  若是寻常人给他送来一叠纸张,他大概看都懒得看。但是,这位可能是杨大儒弟子的许公子,值得他的重视。

首节 上一节 22/345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长生,从升级祖宅开始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