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气运词条开始成就人皇 第1471节
但这不是终极目标。
他真正的想法是,找到魔波旬布置的后手,先行铲除。
只是魔波旬变得更狡猾了。
楚无疆放出大日佛光,想要搜寻祂的痕迹,却一无所获。
难道普济方丈全给抓完了?
正当楚无疆思索之际,台下一位佛子壮着胆子问道:
“敢问侯爷,第二个问题何解?”
楚无疆展现了佛光,试图让人理解什么是佛。
现在他要商讨第二个问题,如何成佛。
楚无疆收起神念,望着众人期盼的眼神,他似乎感应到大佛山的佛脉在震动,这个问题似乎能引发佛脉的关注。
他便笑了笑说道:
“关于如何成佛的问题,各家的武道修行给出不同的答案。”
“大乘寺的《大般涅槃经》,无花庵的《清净琉璃功》都算是一种答案,指不定在座的诸位,本侯还要精通。”
台下的众人连忙说道:
“侯爷过谦了。”
“我等翘首以盼,聆听侯爷发言。”
楚无疆点头继续说道:
“所以这个问题,本侯不打算谈武道,而是抛开武道来谈成佛。”
普济方丈闻言一惊。
他本以为楚无疆从武道入手谈成佛,效果会最好,这不一定需要多高的佛学修为,武功到了,自然就到了。
没想到楚无疆不以武道展示他人。
这会不会玩砸了?
普济方丈生出一股忧虑,又想起方才的大日佛光,便安心坐下,恢复倾听者姿态。
楚无疆见众人没有疑问,便侃侃而谈道:
“关于成佛的话题,我们还可拆成几个问题来解答。”
“第一个是问题,众生皆可成佛吗?”
“请诸位回答。”
这问题看上去很傻,却是佛门的重要议题。
它关系到小乘佛法与大乘佛法之争,也是昨日楚无疆与虚尘法师的辩论之一。
大乘寺的僧人连忙答道:
“一切众生,皆有佛性。”
“自然可以成佛。”
佛法的发展是从少数人,走向大多数人。
一开始佛教是不承认人人皆可成佛的,因为他们认为成佛是困难的,是高端的,要经历了无数的学习,这才能一举突破障碍。
后来为了传播教义,逐步向大众化降低门槛。
楚无疆记得前世曾有人评论过,为什么【六祖慧能】在汉传佛教上是有巨大贡献的,因为他开启了佛教的平民化进程。
它从原本贵族学习的内容,逐步变成大众信仰的东西。
当然了,由此产生了顿悟派与渐悟派的斗争,这就是神秀与慧能的战斗。
楚无疆点头道:
“那么第二个问题就来了,既然皆有佛性,那为何要逃避世俗呢?”
“我们要了解如何成佛,就要先明白成佛的意义。”
“既然大乘佛法承认了人人皆有佛性,那成佛就是一个令人疑惑的地方。”
“我们都知道,红尘俗世有种种丑陋的姿态,令人不堪入目,于是就通过修行,达到成佛的效果,脱离世俗。”
“可既然我等讲大乘,讲普度众生,最终又要逃离世俗,岂不谬哉?”
当头棒喝。
台下众人或是惊讶,或是不解,或是愤怒,他们的神色在这一刻展现出种种不同的姿态。
若是换成其他人在别的场合这样发言,早就被佛门子弟群起而攻之。
因为楚无疆提出一个核心的矛盾点。
修佛的本质,是从丑陋的世间获得快乐,斩断红尘的种种因果,最终达到超脱的目的。
如果人人都有佛性,那世间不应该是丑陋的,你们直接在人间建立佛国就行,又何必追求成佛,逃避世俗。
楚无疆的问题,直接撕裂佛门最根本的理念。
天啊。
他在否定成佛的意义和理念。
世间是丑陋的,所以要成佛脱离世俗。
人人皆有佛性,可以建佛国。
这两条理论,很难同时成立。
会场顿时变得一片寂静,佛城里面的百姓听不懂,见众人沉默,连忙问道:
“冠军侯说了什么。”
“怎么大家都不说话了。”
正当众人思维混乱之际,佛门这一代最杰出的弟子澈悟禅师发言道:
“侯爷,人人皆有佛性,不代表佛性彰显,有些人隐藏得深,有些人隐藏得浅。”
“隐藏得深的人,太多太多。”
“他们造成了人世间的丑陋与苦难,这并不是他们的错,而是天魔诱惑众生。”
“所以我们不得不先行成佛,壮大佛门的力量,最终消灭佛敌,以此来达到人人成佛的目的。”
厉害。
不愧是澈悟禅师,佛门这一代最杰出的人。
楚无疆否定成佛的理论,他立刻补充上一个佛敌,魔波旬。
这或许就是天魔诞生的原因。
没有天魔,没有敌人,宗教的理论就会瓦解,就会出现矛盾。
他需要一个敌人,用来弥补理论不足。
众人这时像是找到一块安慰剂,连忙说道:
“澈悟禅师言之有理。”
“我等欲先成佛,皆为对抗佛敌,魔波旬。”
楚无疆含笑点头说道:
“说得好。”
“那就回答一个问题。”
“出世与入世之争。”
“若要成佛的话,是在山上苦修,明悟自身佛性,还是入世修行,救济苦难,与功德而成佛呢?”
“哪一个对魔波旬的伤害最大呢?”
“是苦修,还是入世救人。”
原来如此。
众人不由得松了一口气。
楚无疆提出人人皆有佛性,以及追求成佛的矛盾,澈悟禅师进行反驳,这一切皆在意料之中。
楚无疆的根本路线,是想询问众人,是走入世路线,还是出世路线。
众人这下缓过气来,连声答道:
“还请侯爷明言。”
楚无疆继续说道:
“本侯修行至今,能有这般修为,皆因为人族作出贡献,获得人道嘉奖。”
“我不知佛祖是否会嘉奖善行。”
“但远离红尘世俗,修不得人间正果。”
“既是大乘佛法,不该避世不出,反而多做善行,多修功德,以此成佛。”
楚无疆来谈这些,是要完成对佛门的引导。
大争之世,妖魔将至,你躲在山上苦修是不行的。
楚无疆否定自我超脱的路线,而是倡导积极有为的功德路线,多下山,多做善行,多渡世人,以此成佛。
他从人人皆有佛性出发,建立渡人为最大功德,以此引导佛门,走向人间佛教的路线。
楚无疆从少年英雄会上,就在积极倡导入世,救人,立功德的路线。
现在他再次旧事重提,面对上千万佛徒,佛子,修士,居士,定夺佛门的发展路线。
他不管佛教的路线是什么样,现在就得听我的。
这下众人明白过来了。
普济方丈更是露出痛苦之色。
上一篇:洪荒:人在截教,苟到圣人再出山
下一篇:我的金丹映照诸天了怎么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