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气运词条开始成就人皇 第1217节
戚继光要给戚家军最高额度的军饷,保持战力。
泾原兵变告诉皇帝们,要是手下的士兵吃不饱,是要吃人的。
武道世界的士兵,重要性有所下降,不代表将军们就可以不给钱,恰恰相反,给的银子要更多了。
士兵们要吃肉,要吃丹药,要有秘籍,要有抚恤等等。
因为元神级别的战斗,有焚山煮海的威能,士兵们的死亡率极高。
上一次楚无疆指挥楚家军对抗鲛人,仅仅是一天的战斗,就导致了海量的损失,阵亡数万。
血税的代价,让士兵们提出更高的要求,否则谁愿意顶着元神级的威压作战?
一旦士兵崩溃,军魂也会随之瓦解。
楚无疆直到这一刻才理解,为什么南宫望的
因为武将也要当财神爷。
武帝为了讨伐邪神王庭,最终发明出【算缗告缗】,搞得天下凋敝。
好处就是,他确实搞来海量的金钱,用来支付战争。
至于帝昊的话,他建立了守墓人,挖掉了邙山大部分的前朝墓葬,用来支付将士们的报酬。
死人钱,总比活人钱好一些。
楚无疆有别于以上两人,他提出开创性的国债制度。
镇国公,方相听了都不免感慨。
真是能者,无所不能。
尽管后续还债会很麻烦,但两人很快就意识到这种财政动员模式的好处。
天下宗门,世家,愿意看在朝廷的份上,认购国债。
楚无疆也不怕朝廷实力更强,他有【人道永昌】的气运,多做有利于人族的事情,自有回报。
一百亿两的债券,只要能兑现八九成,就足够支撑战争使用了。
太子殿下脸上浮现一抹激动的神色,心中浮想联翩。
但楚无疆连忙劝说道:
“殿下,朝廷要有法度,国债发行就一定要兑现利息,本息归还。”
“切不可滥发,滥用。”
“否则就没有下一次了。”
“朝廷要讲究细水长流,要有人来操持这一切。”
你们可千万别玩成金圆券,或者宝钞。
楚无疆爱惜羽毛。
他提出国债制度,是为了推动朝廷的战争动员力,不是为了让朝廷白嫖银钱的。
英国会建立国债制度,能较好地执行下去,从贵族手上募集资金,其根本原因是贵族民主制,没法强制剥夺贵族的财产。
天命王朝的集权不小,却又遍布勋贵,世家,更接近汉朝的状况。
这种情况下,国债制度反而能有一定的保障。
打个比方,楚家认购了一亿两白银的国债,太子殿下敢反悔吗?
果不其然,太子听到这声警告,当即清醒过来,脸上浮现一抹遗憾之色。
既然有一百亿两,能不能再添一个零,卖出一千亿两。
至于还钱?
太子殿下借钱,从来没打算还。
陶家给太子府掏钱,那是给他进步的机会。
若能凑齐这么多银两,岂不是能训练十支野战军,到时候依靠军力,就可以压垮秦王。
秦王都碾压了,还需要还钱吗?
只可惜梦想刚出现,就被楚无疆给掐灭了。
太子只好咳嗽一声道:
“楚卿所言甚是,朝廷是讲道理的。”
“这发行的国债自然是要还的。”
方相这时站出来发言道:
“殿下,老臣还有几件事,要请教冠军侯。”
尽管楚无疆提出国债的方略,得到太子殿下的鼎力支持,镇国公等人也没有反对意见。
但它这种向天下人借钱的方式,还是引起不小的疑虑,太子殿下点头道:
“方相请讲。”
方圆看向楚无疆,沉声道:
“冠军侯果有奇思妙想,这国债吸纳天下银两,朝廷的开支一下子似乎宽裕了不少,但问题有二。”
“第一,朝廷一下子采购大量的军需,本来一支野战军变成两支,急促之间吸纳如此多的军需,容易造成百物腾贵,粮价上涨。”
“第二,朝廷开支艰难,一旦战事打响,银两花光了,这些利息如何偿还?”
“若是旧债还新债,恐怕将来朝廷每年偿还利息,都要左右为难。”
“不知冠军侯有何见解?”
户部尚书陶金城连忙喊道:
“方相所言甚是!”
“这一百亿太多了,不如少一些吧。”
公平来说,朝廷发行国债,一年的利率控制在8%的水平,放在天命王朝属于绝对的低息。
但是一百亿的规模,完全超出陶金城的承受能力范围。
天命王朝一年的财政收入,大约在40亿两左右波动。
如果每年偿还8亿两来做利息,实在是太令人痛苦了。
工部尚书同样附和道:
“殿下!”
“英雄营的建设,已经耗掉了工部大部分的库存,若是要同时建设两支野战军,武装超过100万战兵,500万辅兵,恐怕力有未逮。”
户部尚书与工部尚书联合叫苦。
太子殿下也没责怪他们,确实是有难度。
武道世界需要的是精兵,跟楚无疆前世截然不同,不存在斩木为兵,揭竿为旗。
而是必须以武士阶层为核心,构建军队。
他们的兵器和铠甲是【百炼】,【灵兵】甚至是【宝兵】,朝廷的府库正常会保养差不多二十万级的军备武库,以备不时之需。
但在明年开春,建设百万级的军备,哪怕不考虑标准化问题,也足够让人头疼。
太子殿下不由得将目光放在楚无疆身上。
“楚卿,可有高见?”
他期待楚无疆能再次施展魔法,解决这些令人头大的问题,否则再多的银子砸下去,只会造成严重的物价飞涨。
楚无疆沉吟道:
“殿下放心,这些问题可以一个一个来。”
“各地的宗门,世家以及帮派都有大量的兵器铺,这些兵器铺都可以分摊下去,辅助制造标配的兵器。”
“工部可以公开项目,并进行招标……”
以前朝廷打造兵器,都是工部自己养人,或者在市面上直接收购,楚无疆则是换了一个法子,由朝廷公布订单,再由各地的兵器铺承接订做。
楚无疆补充道:
“朝廷可先调查每一家最大的产能,再依据情况分配订单。”
“每一家的报价都要上报,公开。”
“让朝廷审核资质,给予订单。”
“最后再由军队来进行验收,这才交付尾款。”
“整个天下的兵器铺要多少有多少,朝廷正好借此机会,筛选和淘汰一批,再选拔一批。”
公开招标,集体谈判,集体压价,让全天下的工匠都卷起来。
楚无疆不接受溢价,哪怕延缓北伐时间,他也不会让各地的兵器铺多赚自己的钱。
朝廷要砸下几百万份的订单,且是唯一的甲方。
这些肥肉有的是人抢,楚无疆不允许有人趁机多赚钱。
当然了,即使是公开招标,腐败手段也是要多少有多少。
楚无疆要做的事情是,他来验货。
谁敢给军队有问题的军备,楚无疆是会上门抄家的。
太子殿下顿时眼前一亮,当即喊道:
“好办法!”
“以后工部的采购,军备的使用,都按照这等办法处置!”
“孤会检查所有的账目,不可多花一两银子。”
“这些银子都是民脂民膏。”
工部尚书鱼梁的脸色,顿时变得很难看。
别看他刚才叫苦连天,心中早就盘算起来,整个一百万份的军备,足够他一下子吃撑。
上一篇:洪荒:人在截教,苟到圣人再出山
下一篇:我的金丹映照诸天了怎么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