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科幻竞技 > 人在弘光,全战伐清

人在弘光,全战伐清 第6节

  此言一出,申绍芳心底的希望彻底破灭,他的脸色顿时就垮了下来,发出几声干笑,道:“苏将军虽然能以微弱之军拿下苏州,但据老夫所知,土国宝麾下有兵马三千,两千击三千,未免太过托大了。”

  “申公可知伪吴淞总兵李成栋?”苏言没有理会他的话,自顾自说道:“若是不能尽快击溃土国宝,等李成栋知晓,他定会率大军前来,两人合兵一处,击退清军的希望将更加渺茫。”

  “更何况,李成栋此人素来残忍暴戾,其麾下兵马更是军纪败坏,每破一城皆会大肆屠杀城中百姓,所过之处生灵涂炭,寸草不生。”

  申绍芳对军事不太了解,但不代表缙绅里就没人懂得,有一人试探性地问道:“苏将军的意思是,要先击溃土国宝部,缴获其部甲胄兵械,收编降兵,以壮军势?”

  苏言点头应下:“不错,若是能先击溃土国宝部,不仅能收编降兵扩充兵力,也能借机振奋人心,让百姓知道我军保卫苏州的决心。”

  他的这通言论得到了缙绅们的赞许,但他们还是担心苏言无法在野战中击溃土国宝,毕竟双方的军力差距还是太大了,为了缩小差距,缙绅们一番商议后,决定出钱出粮打造军械,帮助义军招募兵丁。

  ……

  等缙绅走后,苏言坐在主位上揉着太阳穴,心中回忆着刚刚与他们交谈的过程。

  缙绅们的配合倒是有些出乎苏言的意料,毕竟他对缙绅的印象还停留在“全部杀了有冤枉的,但隔一个杀一个肯定会有遗漏的”这句话上面。

  只能说清廷这次真的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逼得原本想当顺民的缙绅都跟着造反了,不过苏言并不认为苏州城内的所有缙绅都会站在他这一边,这一点从今天到场的缙绅数量就能看出来。

  那些没来的他也要多留意些,如果他们只是单纯的想不参与这件事倒也就罢了,但要是有人准备里通外敌,那就别怪苏言举起他的屠刀了。

  想了一阵,苏言放下了手,将陈彬叫到跟前,直接开门见山地说道:“文质兄,我有一个很重要的任务需要交给你完成。”

  “语轩兄请讲,我定会竭尽全力。”

  一听见是个重要的任务,陈彬顿时就严肃起来。

  “我需要你组织人手暗中监视城中的缙绅大族,我担心他们有人会里通外敌,将城内的情况泄露给清军。”苏言沉声说道。

  陈彬听了倒吸一口凉气,道:“全都要监视?”

  苏言点了点头:“主要监视那些今日没来的,刚刚来过的虽然态度明确,但也要担心有人当面一套背后一套。”

  陈彬就是因为被人出卖才被下狱的,自然清楚叛徒的危害,所以他马上就点头应下,道:“我这就去办。”

第13章 巡视

  下午草草吃过午饭后,苏言便开始未雨绸缪,进行战前的准备工作。

  他先是派枪骑兵总旗于叙功率领麾下所有骑兵出城,暂时客串斥候,刺探苏州周围的清军动向,主要监视土国宝和他统领的抚标。

  随后,他让蔡玄与一同投降的苏州府同知陪同,一起前往城中的银库粮库视察,虽然账簿上登记有六十余万两白银和八十万石粮草,但这只是纸面上的数据,数据造假在每朝每代都存在,他可不想等围城时才发现自己被账簿给骗了。

  一行人离开府署,在街上策马疾驰,因为有官府出面安抚,再加之申绍芳等素有名望的缙绅也表示将支持义军,所以城中百姓大多已经恢复日常生产,街上行人颇多,在看见这队疾驰的骑兵后连忙往两边躲开,让出一条道。

  苏言注意到,街上除了苏州本地百姓外,还有许多因为战乱从外地跑进来的流民,那些流民早在他穿越之前就已经进来了,虽然不至于人满为患,但也几乎是随处可见了。

  看着那些坐在街边的流民,苏言心里不免有些担忧,如果就这样放任不管的话,流民很有可能变成不稳定的隐患,影响到城中治安倒还是小时,他就担心会混入清军的细作,等兵临城下后与清军里应外合。

  蔡玄也注意到苏言一路都在观察着那些流民,在到地方后,蔡玄就主动说道:“将军可是在担心那些流民?”

  苏言点了点头,蹙眉道:“不能放任那些流民在街上无所事事了,他们是不安定的因素,可能会为了一口吃食铤而走险,也可能被清军的细作混入其中。”

  “那下官回去后就命人将他们驱赶出去?”蔡玄试探性问道。

  “驱赶出去反而会害了他们。”

  苏言摇了摇头,拒绝了蔡玄的提议,那些流民要是被赶出城外只有两个下场,要么被杀回来的清军牵连尽数屠戮,要么被集中起来作为炮灰,用他们的性命填平护城河,消耗守军的箭矢弹药。

  见苏言拒绝,蔡玄心里就有了主意,道:“那下官去将他们集中起来编入民夫营,战时为将士运送粮食、器械和箭矢。”

  这次苏言没有驳回,点头答应下来,蔡玄便默默将这件事记在心底,只等回府署后再亲自处理。

  两人结束交谈后,苏言便走向粮库,粮库和银库在昨晚的战斗里第一时间就被长矛手拿下,负责把守的兵丁没有太大的抵抗便被杀死或投降,现在负责看管的是分配了系统兵军官的一个百户队。

  把守这里的百户提前得到了苏言要前来巡视的消息,和负责管理粮库的主簿一起早早等候,见苏言等人到来,就连忙上前行礼问候,苏言冲他们点了点头,问道:“粮库可有人进去过?”

  “启禀将军,从昨晚占领此地至今,没有一人进出。”

  “那便打开粮库大门吧。”苏言说着,看向站在百户官身旁的主簿。

  主簿不敢怠慢,连忙上前掏出有些份量的钥匙,将大门上的铁锁打开,随着铁锁落下,便有两名士兵合力将大门推开,露出里面一片昏暗的陈设。

  “将军,请。”

  打开铁锁后,主簿就主动退到一边,恭敬地向苏言说道,苏言微微颔首,迈步走了进去,他一进入粮库,就嗅到一股扑面而来浓重的稻米的味道,无数稻米谷物都被装在布袋里,整整齐齐的堆积在木栏内,宛如小山一般。

  蔡玄等人紧随其后走了进去,主簿殷勤地为苏言介绍道:“此粮库修于洪武年间,每年从民间收缴的粮米都会先存储于此,其中过半会经由漕运运往北方……”

  “那么陈米如何解决?”苏言问道。

  “朝廷有规定,陈年积米只要没有朽坏,就应该出粜给百姓,苏州地处江南,气候湿热,陈米处置的频率因此会比其他地方更高一些。”

  苏言不再询问,抬手止住了主簿的讲述,道:“取来历年来的存粮记录,打开袋子,让我看看粮米的质量。”

  主簿听言连忙将早已备好的账簿双手呈上,恭敬道:“这是本府历年来的存量记录,请将军过目。”

  等苏言接过后,他就又去搬来一个粮袋,将袋子打开,露出里面白花花的米粒,苏言将记录交给身后的于国栋,俯身抓起一把米,放在手心仔细打量,又用手指捏了捏,才满脸失望的放了回去。

  或许是稻谷种类的问题,又或是农业科技水平的差距,这里的稻米质量根本比不上他后世爷爷奶奶种出来的稻米,更不用说是市场上买来的商品粮了。

  这些米粒大多干扁瘦小,和后世那些圆润晶莹剔透的商品粮比起来简直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里面还掺杂了许多没有脱干净的谷壳、米糠。

  不过好在这些米都是新米,且都是脱了壳的,倒是让苏言感到欣慰了不少。

  主簿一直在观察苏言的表情,见他露出失望的神色,吓得脸都白了,连忙小心翼翼地问道:“将军,可是哪里不满意?”

  苏言回过神来,瞥了他一眼,摇了摇头,道:“收起来吧,存粮记录我先带走。”

  说完,他们一行人便离开了粮库,又往银库而去,一番巡视过后,苏言才满意而归,等他们回到府署后,蔡玄就马上前去着手处理城内的流民。

  苏言也再次见到了文乘,文乘并非只身前来,而是如约送来了大量的钱粮,表示这些是他府中的过半钱粮,捐赠出来用做军费,希望苏言能够妥善使用。

  对于文乘这般识大义的人,苏言一直都是非常钦佩的,他主动抛出了橄榄枝,希望文乘能够来到自己身旁辅佐自己,为他分忧。

  上午缙绅们离开后,苏言就有向蔡玄打听过文乘这个人的事迹,文乘的父亲是崇祯时的礼部左侍郎领东阁大学士文震孟,后来过继给其弟文震亨,后者曾担任中书舍人,清军攻占苏州后避居阳澄湖,投水不成,绝食而死。

  如此名门之后,若是能招揽到自己麾下,给他带来的好处绝对不止眼前一时。

第14章 奸细

  面对苏言的招揽,文乘没有丝毫犹豫便欣然接受了下来。

  他面色坚毅,道:“家父就是因为不愿屈从鞑子自绝而死,我自与鞑子势不两立,只要将军坚持抗清,在下定当追随!”

  “有文先生来为我分忧,我便能将精力都放在抗击清军上面了。”苏言拉着他的手,语气诚挚道。

  文乘没想到苏言这么看重自己,不免心中感动,随即说道:“承蒙将军看重,在下定当殚精竭虑,为将军分忧。”

  “文先生无需称呼我为将军,我这将军有实无名,你只需称呼我的表字语轩即可。”苏言亲昵道。

  文乘没有推脱,顺势答应下来,又话锋一转,道:“语轩,眼下苏州虽然光复,但仅靠城中孤军恐怕还是无法守住苏州,我有几点建议,请语轩斟酌采纳。”

  “文先生畅所欲言,但讲无妨。”

  “眼下最大的问题还是兵力过少,语轩今日征募的新兵不过千人,何堪一用?我认为还是应该继续征兵,加上申公及各家出钱出力所募集到的兵员,守住苏州的希望更大。

  其次,苏州外敌环伺,四面皆是敌人,孤军奋战不是长久之计,我听闻吴淞总兵吴志葵驻兵福山,镇南伯黄蜚正率部驻扎于太湖一带,语轩何不派人联络吴、黄二人,请他们前来汇合,共击清军。”

  苏言点了点头,道:“联络吴、黄二人可行,我本就准备命陈彬前往吴志葵军中,邀请他共击清军,只不过……”

  说到这,他停顿了一下,有些犹豫要不要将自己让陈彬监视城中大族的事情告诉文乘,但想了想还是决定如实相告:“我已经让陈彬监视今日没有前来府署的那几家大族,他们立场不明,我担心他们会里通外敌,出卖我军。”

  听苏言这样说,文乘并没有露出太过惊讶的神色,他叹了口气,道:“这也是我接下来想说的。”

  “昨日在沧浪亭,便有人提议联络清军,待清军兵临城下之际开城迎接,以此令家族免遭兵祸,虽然申公斥责了提议之人,但我想他们不会轻易改变想法,故派人监视他们,果然发现了他们试图出城的下人。”

  说完,文乘从怀中取出一封还未开封的信件,呈递给苏言,苏言只觉得胸中一股无明业火燃起,接过信封将里面的书信取出,定睛一看,脸色顿时刷了下来。

  “好,很好!”苏言咬着牙,冷笑道:“这就是我大明朝优待的缙绅,国仇家恨皆不及自身利益,一帮卑劣至极的汉奸。”

  文乘在截下这封信件后并没有拆开看,但见苏言这般表现,心底也多半能猜出里面的内容了,他沉吟片刻,道:“语轩,姜冠宇等人在城中素有名望,大敌当前,还是应当谨慎处置。”

  “行事瞻前顾后,怎能成事?”苏言毫不客气地说道:“攘外必先安内,正是因为大敌当前,才要将任何可能威胁到我军的不稳定因素清除!”

  说完,他就朝着外面喊了一声,在外面把守的于国栋循声走了进来,苏言冷脸吩咐道:“前往都指挥司,传令卓文义,打开武库,分发兵械,按照这封信上的署名逮捕姜冠宇等通敌缙绅,若有抵抗,格杀勿论。”

  于国栋当即应下,接过信件快步往府署隔壁跑去,待他离去后,苏言揉了揉脸,让自己的表情缓和下来,再看向文乘,正欲开口,后者又长叹口气,拱手道:“语轩教训的是,倒是我顾虑太多了。”

  “非常之时行非常之事,还请文先生理解。”苏言说道,不想继续在这个话题上说下去,便话题一转,道:“不过,那封信倒是给了我一个启发。”

  “什么?”文乘好奇道。

  苏言微微一笑,道:“我准备以姜冠宇的口吻伪造一封新的书信送往土国宝的大营内,假传军情,让土国宝误以为我军实力弱小,起轻敌之心,他会相信最好,不相信对我军而言也不会有什么损失。”

  “在下愿意代笔。”文乘主动请缨。

  苏言便顺势将这个任务交给了他,一边指导他该如何把书信的内容写的看起来更加可信,在他们琢磨着要怎么写信的同时,卓文义看着书信的内容,脸上已经露出了狰狞的笑容。

  “这信上的都要抓起来?”他放下信件,看向前来传令的于国栋。

  “全都逮捕下狱。”于国栋冷着脸说道,“若有反抗,格杀勿论。”

  “那他们的族人和家财……”卓文义摩挲着手指,脸上浮起几分贪婪之色。

  “收起你的那点小心思,尽数查封,若有人胆敢私藏,军法论处。”于国栋冷声警告道。

  见状,卓文义只能撇了撇嘴,叫停了那些正在接受系统兵训练的士兵,让他们集结起来,随后高声宣布了苏言的命令,那些士兵们一听见可以抄家,都发出了兴奋的叫声。

  但随后,卓文义就将于国栋的话重复了一遍,士兵们顿时就如同霜打的茄子一般,没了精神,卓文义扫视全场,突然意识到一个问题。

  场内刚刚因为抄家而发出兴奋叫声的就只有原苏州绿营的士兵,而被苏言空降下来任命为军官的那些原义军都冷眼旁观,对此没有丝毫反应。

  甚至,还有许多军官直接出声呵斥了那些叫出声的士兵,仿佛是不满他们因为这件事高声喧哗一般。

  这让卓文义心底充满了不解,抄家是可以私藏财物,趁机发一笔小财的,怎么会有人对此无动于衷呢?

  他实在是想不通。

  卓文义没有在这个问题上纠结下去,他思忖片刻,便命令打开武库分发兵械,随后开始对各个百户进行命令,让他们分别前往各家进行抓捕。

  他话音落下,各个百户便跟随百户官前去领取武库军械,等所有士兵都拿上武器后,士兵们才在各个百户官的率领下气势汹汹的离开都指挥司,沿着街道按照名单上的各家府邸杀去。

第15章 抓捕

  城中想要投清的缙绅们并不知道自己已经大祸临头了。

  姜冠宇还坐在府中的院子内,手里抱着一本书,细细品尝着西湖龙井的滋味,俨然一副优哉游哉的模样。

  而在他旁边,长子姜文轩轻声说着今天城内发生的事情,姜文轩语气不屑地说道:“申公和好几家士绅都跑去向那个苏将军示好,并一起凑钱凑粮,号召城内百姓投军,显然是准备和贼人站在一条船上,死了心对抗朝廷了。”

  “这也就罢了,还有那个文乘,据说他直接将家中过半钱财都拿了出来,街上有许多人都看见文家的家丁下人拉了好几辆车送往府署,父亲,你说那个文乘是不是脑子给驴踢了?”

首节 上一节 6/358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LOL:我觉醒了三国杀系统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