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科幻竞技 > 人在弘光,全战伐清

人在弘光,全战伐清 第4节

  系统建筑的选址需要苏言本人进行挑选,他一番思索后,决定将部队营房选在府署旁边的都指挥司,火炮铸造厂则选在明朝时的兵备道署,这同样坐落在府署旁边。

  如此一来,军政重地都集中在道前街这一片,也方便苏言指挥军队调动了。

  系统发放的援助奖励里的军队能够直接进行招募,不占用本城的招募序列,也就是说苏言在接下来的一个月能够同时招募八个连队,只要他能坚守到这个月结束,就有超过一千名系统士兵能够供他驱使。

  想到这,他心底就更有盼头了。

  本城的两个招募名额,苏言选择了用来抗线的长矛手,现在清军主要还是以冷兵器为主,苏言又无法保证热武器能够赶在与清军接战之前将其击溃,因此维持一定比例的长矛手是非常必要的。

  长矛手原价560两白银,在他“热衷陆军之人”属性的加持下,便宜了28两,只要532两白银便能招募。

  苏言在系统面板上一番操作下来,便支出了2564两白银,直接将开局新手礼包的钱挥霍了大半,他不免感慨这钱真是不禁花。

  就在这时,有一名卫兵推门而入,向苏言行了一礼,道:“将军,我军接管牢房后,在里面发现了一名喊冤的士人,他自称是因为联络义军被抓进去的,想要见您。”

  “喊冤的士人?”

  苏言微愣,突然想起了还在家时,老母亲和他说的那个因为反清复明被抓进大牢里的士人,如果他想的不错的话,应该就是这个人吧。

  他思忖片刻,还是决定见对方一面,既然是因为联络义军被抓进来的,手上可能掌握有一些有用的情报。

  很快,那名士子便被士兵带到了苏言面前,对方看起来在牢里并没有受到多少虐待,只是精神有些萎靡。

  在走进堂内后,他便抬手准备作揖行礼,但视线落在主位上的苏言后,动作顿时愣在原地。

  “苏语轩?你怎么坐在主位上?”

  他惊讶地瞪大双眼,惊呼出声。

  苏言有些纳闷,没想到对方还认识自己,正欲开口询问,对方就激动地说道:“你不记得我了吗?我是陈彬陈文质,我们曾是府学同窗,在黄夫子门下学习。”

  “哦!记得,记得。”

  听对方这么一说,苏言就有了些印象,他站起身来,绕过桌案走到陈彬身前,态度亲昵:“多年未见,没想到文质兄也投身反清大业了,实乃同志也。”

  “唉。”陈彬却是叹了口气,“说来惭愧,我本想联络吴淞总兵吴志葵反攻苏州,谁料消息走漏,被人抓进牢中,若不是语轩兄相救,恐性命不保。”

  说完,他神情复杂地打量着苏言,苏言此时仍然全身披挂,虽然身上还带有书生气息,但单从外表来看,也不失为一名英武的将军。

  陈彬虽然是读书人出身,但心中也有保家卫国,上阵杀敌的理想和抱负,现在见昔日同窗如此威风,不禁自惭形愧,低头黯然神伤。

  苏言不知他内心所想,只以为他是为自己计划失败而感到悲伤,便笑着宽慰道:“如今我军克复苏州,文质兄的心愿也算完成了一半,何必伤悲?还望文质兄振奋士气,助我一臂之力,你我二人同心协力,以苏州一隅对抗清廷,留汉家三百里江山。”

  他话音落下,陈彬就猛然抬起头,情绪激动地看向苏言,他没想到苏言居然会招揽自己这个一事无成之人,连忙抬手行礼,道:“敢不从命?”

  苏言笑着接受了他的行礼,随后话锋一转,谈论起了正事:“我军虽然趁城中空虚拿下苏州,但伪江宁巡抚土国宝与伪吴淞总兵李成栋的兵马都还在苏州外围虎视眈眈。

  土国宝被清廷委任驻扎苏州,亲率抚标出城镇压义民,在得知苏州失陷后定会第一时间发兵反攻,将功赎罪,若想稳定苏州民心,我们就必须先击溃土国宝和他的兵马。”

  见他谈及正事,陈彬也跟着严肃起来,他面露思索,道:“我在被关入大牢之前也曾冒险刺探过苏州军情,直属土国宝的抚标有兵马三千,其中马军五百,这三千兵马要想攻打苏州,以苏州城之坚固,不亚于痴人说梦。”

  说到这,他顿了顿,道:“如若土国宝直接攻城,要想将其击退倒是轻松,可想将其彻底击溃,可能就有些难了。”

  “这有何难?”苏言却是笑出了声,胸有成竹:“我军有五百精兵,又俘获城中清兵数千,若能整合降兵,出城迎击,土国宝不过土鸡瓦狗,不足为虑!”

  见苏言这么自信,陈彬眉头微蹙,劝道:“所谓骄兵必败,语轩兄还是不要太过骄傲自满为好……”

  苏言知道他是好意,就露出了一个神秘的笑容,道:“多说无益,等开战之日,文质兄便知道我说的是不是大话了。”

  陈彬张了张嘴还想说什么,这时知府蔡玄与参将卓文义二人终于从各门赶了回来,等二人入内后,苏言就惊讶的发现,卓文义脑后的辫子不知什么时候被割断,就只剩下一小撮可怜的毛发,活像是个三毛。

  见苏言的目光落在自己脑后,卓文义的脸上露出谄媚的笑容,谄笑道:“小的本就是大明顺民,归降北胡是迫不得已,今日反正复明,自然要割辫蓄发,以此明志了。”

  “干得不错,你有此心,我很是欣慰。”苏言满意地点了点头,说道。

  得到苏言的赞许,卓文义心中火热,连忙趁热打铁,道:“将军入主苏州,麾下定缺鞍前马后之人,小的愿为将军驱使,为将军分忧!”

  “嗯……”苏言一眼就看出了卓文义的小九九,但也没有点破,他故作思忖,道:“既然你有这番心意,我若不纳,倒是显得我不近人意,你一会便随我前往校场招俘,若俘兵尽数归降,我可许你官复原职,仍做你的参将。”

  卓文义听言大喜,连忙抬手再拜,口中感激不断。

第8章 收编

  随后,苏言不再去看卓文义,转而看向一旁的苏州知府蔡玄。

  蔡玄对被自己亲自下令关入大牢的陈彬还有印象,见他就站在自己面前,刚刚还在和苏言相谈甚欢的模样,不免有些尴尬,一时不知该说些什么。

  苏言也没让他在那罚站,开口说道:“蔡府尊……”

  他话刚脱口,蔡玄就连忙说道:“下官怎敢担得起将军一个府尊……将军直呼我名即可。”

  “呵呵……”苏言被他这番话搞得一时不知该说些什么了,他顿了一下,才接着说道:“蔡知府,城中百姓恐怕还不清楚我军光复苏州的消息,还需要你动员府署衙役,于街上敲锣打鼓宣布此事,安抚人心,收殓尸体,尽早恢复秩序。”

  蔡玄见苏言没有顺势直呼自己名字,仍然以职务称呼,心底对他不禁多了几分好感,便道:“这是下官身为一府主官的职责所在,下官这就去办。”

  苏言点了点头,留下一半的卫兵继续驻扎在府署,自己带着剩下的卫兵和卓文义二人转而前往一街之隔的都指挥司,准备进行招俘工作。

  从府署到都指挥司只有短短百米的距离,这段距离也足够苏言想出处置那些降兵的方法来了。

  那些降兵的军纪和战斗力通过今晚的战斗已经表现得一览无遗,非常差劲,如果苏言直接将他们收编就投入战斗,只怕会被坑到姥姥家去。

  以苏言的猜想,他们没有临阵倒戈已经算是对得起自己了,临阵放三枪后逃跑才是真实写照。

  为了避免这种情况,苏言就必须赶在江宁巡抚土国宝杀回来之前的这短短几天时间内对他们进行改造,他首先就要将降兵里的军官筛选出来尽数诛杀,以此产生杀鸡儆猴的效果。

  随后,再将系统兵里的长矛手打散,作为基层军官分配到降兵里作为骨干,在接下来几天进行训练,也不求他们能够和系统兵一样拥有高昂的崩溃阙值,至少要他们能够坚持到一定伤亡后再溃败。

  没办法,在这个月过去之前,苏言手下可靠的军队还是太少了,他只能想办法增加自己的底牌,只要能挺过这个月,一切都会好的。

  苏言心中盘算的同时,他们一行人很快来到都指挥司的校场上,这里的战场已经被简单打扫过一遍,尸体都被收殓堆积在一块,只等明天城门打开再拉出去埋葬,一些武器装备也都被收集起来,等待二次使用。

  见苏言他们到来,留守在这的何宇连忙快步迎上,汇报起今晚的战报结果和收获,在今晚的战斗中,他们一共击毙清兵一百八十二人,俘虏一千二百余人,还从武库里缴获了大量的甲胄与兵器。

  校场这里的一千两百多降兵再加上六门归降的守兵,倒也勉强能凑个两千之众,不过还是有些少了,就算是收服他们,接下来还要动员城中丁壮踊跃守城。

  苏言让何宇将降兵都集中起来,自己领着卓文义两人登上校场的演武台,居高临下打量着那些被看管起来的降兵,那些降兵还没有从失败的阴影中走出,每个人都垂头丧气,对自己接下来的命运惶恐不安。

  “敢问将军,需要小的如何劝降他们?”卓文义问道。

  “将降兵中的军官都筛选出来,尽数诛杀,以肃军纪。”

  卓文义听言,心中有些不忍,但又不敢反驳,只能点头应下,与何宇走下演武台,将躲在人堆里的军官悉数抓了出来,那些军官见卓文义领着明军来势汹汹,知道大事不好,或是试图向外突围逃跑,或是拼死挣扎。

  还有认识卓文义的军官指着他破口大骂,道:“卓文义!你这个该死的叛徒,怎么能为了自己的地位出卖我们这些老弟兄?你会遭报应的!”

  说完,那军官就欲煽动周围的兵丁起身反抗,卓文义哪里敢让他目的达成,果断抢过身旁何宇的指挥刀,冲上前一把便将对方当场格杀。

  苏言和陈彬都将卓文义的表现收入眼底,陈彬不禁低声道:“语轩兄,卓文义此人为了自身利益,不顾旧情,心狠手辣,虽然可堪一用,但也不得不防啊。”

  苏言轻点了一下头,但没有接话,一直等卓文义带人将军官都抓出来处决后,他才上前一步,扫视着那些人心惶惶,担心自己也会被拖出去杀死的俘虏,高声道:

  “尔等身为汉人,北胡入寇不思抵抗也就罢了,反而为北胡走狗,助纣为虐,欺压良善,不杀不足以平民愤。

  但,眼下苏州四面外敌环伺,伪朝大军随时压境,若苏州城破,举城上下必将生灵涂炭,若尔等愿弃暗投明,割辫易帜,戴罪立功,过往之事皆既往不咎,军饷钱粮照常发放,可若有人仍心怀贰意,那些人便是下场!”

  苏言这一个大棒再加一颗甜枣的双重攻势下,降兵们哪里还会说出拒绝的话来,他们本来就被明军这波杀鸡儆猴给震慑到了,又听见苏言还愿意给他们发放军饷钱粮,更没有拒绝的道理了。

  因此,降兵们纷纷跪倒在地,口中高呼:“愿为将军效命。”

  降兵们的果断倒是让卓文义有些郁闷了,他还想看见那些降兵犹犹豫豫,自己在关键时刻站出来劝降,给苏言拉一波好感度,让他更加倚重自己。

  可现在看来,他的打算落空了。

  苏言微微颔首,接受了降兵们的归顺,随后下令将卓文义官复原职,仍然作为苏州参将,而降兵尽数打散重组,等明天再任命新的军官并进行整编训练。

  做完这些,他就又回到了府署,到了这个时候已经是深夜了,苏言从穿越到现在一直精神紧绷,没有放松下来过,现在手上的事暂时处理完了,他一放松,只觉得身心疲惫,只想找个地方躺下来好好睡一觉。

  不过,在他想要找地方休息的时候,一直侍奉在左右的苏必安忍不住提醒道:“少爷,您要不要回一趟府邸,您一夜未归,城中兵荒马乱,老夫人和二少爷肯定会担心您的安危。”

  听他这么说,苏言才想起来自己的那两个亲人,他揉了揉太阳穴,道:“你代我回去一趟吧,和母亲如实交代,让她不用担心我,我这几天可能都不会回去了。”

  “遵命,少爷。”

  苏必安答应下来,欲言又止,但见苏言满脸疲倦,还是贴心的侍奉他躺下,才离开府署。

第9章 征兵与流言

  苏言来到这个世界的第一个夜晚很快就随着城中公鸡的啼鸣声结束。

  当朝阳初升,阳光洒下大地,苏州城内逐渐有大胆的居民挪开挡着门窗的家具,推开家门走到街上,他们看着外面安静的街道,一时不禁升起昨夜无事发生的错觉。

  不过很快,他们就发现了街边张贴的官府安民告示,以及那些因为作奸犯科被当场诛杀的地痞流氓的首级,一颗颗血淋淋死不瞑目的头颅直接被悬挂在牌坊之下,吓得许多人一屁股坐在地上,发出尖叫。

  但随后,他们中就有人战战兢兢地认出了那些首级的身份,心中的恐惧顿时打消许多,转而出声叫好,那些地痞流氓平日里就横行霸道,欺压良善,早就饱受唾弃了,只是无人能奈何他们。

  如今这些流氓直接被明军斩杀,真是为民除害,大快人心。

  认出那些头颅的身份后,这些百姓很快就不害怕了,纷纷围在告示前,看着上面书写的内容,大明朝的江南百姓大多有读过几年私塾,都认识几个字,整张告示通篇下来就算没有全部看懂,也多少能理解其中的大致内容。

  看着告示的内容,百姓们议论纷纷,这安民告示有两份,一份是由知府蔡玄所发,安抚人心,号召百姓尽快恢复日常生产,一份则是系统借官府之手发的征兵告示,上面先是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号召百姓参军,随后写明需要多少名额,几点前结束征兵等等。

  这样一份征兵告示,如果放在以前,百姓们肯定是嗤之以鼻不会理会的,但令人奇怪的是,在看了这份告示后,不论是此前有心参军还是无心军伍的青壮,一时间潜意识里都有想要前去报名投军的冲动。

  他们并没有意识到这一点,在看过告示后,许多人不约而同的往都指挥司所在的卫前街走去,想要报名从军,有一些相互认识的在半路撞见,顺势攀谈起来。

  有人在此前就明确表示过不愿做那低贱的丘八,认识他的友人在看见他以后先是一愣,随后疑惑道:“陈五六,你不是说好铁不打钉好男不当兵吗?你怎么也要去投义军了?”

  “之前是之前,能一样吗?”陈五六神色坦然,道:“我头顶可是祖宗留下来的衣冠,怎么能因为胡人的威胁就轻易剃掉,更何况以清军的残暴,等他们打回来,苏州必定会遭到屠戮,我这也算是保家卫国!”

  说完,他又有些狐疑地打量着友人,道:“话说回来,你不是因为你爹之前战死关外,抚恤金被上司贪墨,从此以后不愿投军,今天这是转性子了?”

  “呵呵,如你所言,清军打回来我一家老小都可能没命,我宁愿投军死战,也不想当个孬种,被清狗像杀鸡一样屈辱杀死。”对方说道。

  两人一路交谈,很快就来到了卫前街,他们刚刚靠近都指挥司衙门,就惊讶的发现衙门前的街上已经站满了小几百号人,整个场面乱哄哄的,都在排队等着接受征兵官的检查。

  看到这一幕,两人的嘴巴都惊讶地一时合不起来,陈五六忍不住咽了咽唾沫,道:“怎么来了这么多人,恐怕轮不到我们吧。”

  旁边有人听到他的话,接过话头抱怨道:“真是奇了怪了,南京投降之前朝廷几次来苏州征兵,都没人愿意投军,怎么今天义军征兵,一个个都转了性子跑来凑热闹。”

  陈五六默然,对方说的那些人里面也包括了他一个,他哪里敢接话,而在这时,他又听到身旁有一人兴奋地对同伴说道:“我听说这支义军是从南京杀出来的,那装备,可精良的嘞。”

  那人的同伴不信,反问道:“你从哪里听来的?南京逃出来的怎么会留在江南,早就跑浙江、福建去了。”

  “你可别不信,没看见那些出来维持秩序的义军身上的装备都一等一的精良吗?”那人坚持己见,振振有词:“依我看,他们既然自称义军而不是打着朝廷官军的旗号,就是想掩人耳目,避免被胡人重兵围剿!”

  见他说的有板有眼,周围听见的人都有些意动,但也有人仍然不信,无情驳斥:“那些人指不定是选出来充门面,好让我们安心的,你怎么就这么确信……”

  被质疑的人顿时有些急了,直接和质疑自己的人争吵起来,但两人的争吵很快被维持秩序的士兵打断,直接被抓出人群,赶到人群末尾排队了。

  陈五六默默听着他们的争辩,再看向那些站在衙门外维持秩序的士兵,那些士兵的装备果然比他见过的任何一支官军的装备精良,就连此时还在吴淞地区活跃的官兵,和他们比较起来就好像是乞丐和富家子弟,一个天一个地。

  人靠衣装马靠鞍,且不管他们的战斗力如何,这一身精良装备光是看着就给人满满的安全感,能够从南京突围出来的战斗力也定然不俗,这又给人平添了几分安心。

  和陈五六相同想法的还有很多,在他们见到告示前来投军后,关于这伙义军是从南京突围的消息就不胫而走,突然在人群中传播开来。

首节 上一节 4/358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LOL:我觉醒了三国杀系统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