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在弘光,全战伐清 第272节
而后,各旅吹响冲锋号,向敌骑发起冲锋,短兵相接,一举击溃敌军!”
四位旅帅听言,皆面色严肃,沉声应下。
正如刘金戈所说,要想大败将近两倍于己的蒙古骑兵,只有靠随军的这近两百门格式火炮。
刘金戈很快便收回思绪,他看着从三面合围上来的敌人,嘴角扬起一抹冷酷的笑容。
“炮兵准备!”
他拔出佩刀,高高举起,随着他的动作,旗手也用力挥动令旗,向部署在两翼的师属火炮打出旗语。
骑兵两翼,三十二门12磅步兵炮、步兵榴弹炮一字排开,炮手们已完成装填,在看见准备开炮的旗语后,上前调整开炮前的射击角度。
“夏军为何无动于衷,难道他们准备死守在那里吗?”
对面,额璘臣汗注意到了夏军的异样,心中升起几分不安的预感。
在他的认知里,骑兵之间的战斗哪有在原地一动不动死守的?如果失去了战马的机动性,骑兵的战斗力可远不如步兵!
很快,他就得到了答案。
“开炮!”
令旗重重挥下,在炮官的怒吼声中,两翼突然爆发出震耳欲聋的轰鸣。
三十二门12磅炮同时喷吐出炽热的火舌,实心弹、开花弹撕裂空气,呼啸着砸向蒙古骑兵密集的军阵。
刹那间,军阵内爆开一团团血雾,铁铸实心弹狠狠砸进人群之中,强行犁出一道可怕的血路,所到之处,人马皆被撕碎。
开花弹在空中爆炸碎裂,化作大片致命的破片,将底下的骑兵笼罩在内,深深嵌入人马体内,即便有甲胄、盾牌护体,也无济于事。
也有炮弹一头扎进人群后才姗姗爆炸,战马哀鸣着栽倒,骑士被抛向天空,残缺的肢体与破碎的甲胄在硝烟中四散飞溅。
原本还算整齐的骑兵阵型顿时大乱,受惊的战马不受控制地横冲直撞,将背上的骑士甩落马下。
额璘臣汗的大纛在烟尘中摇晃,隐约能够听见各部贵族们声嘶力竭的呼喊,军阵乱作一团,几乎要失去控制。
第412章 腾机思
“吹响军号,前进!”
抓住敌军混乱的时机,刘金戈再度扬起佩刀,刀锋前指,震声高喝。
第五师七千多名骑兵随即倾巢而出,一杆杆军旗随着军阵的前进而高高扬起,随风招展。
“敌军进攻了!重整军阵!重整军阵!”
眼见夏军终于开始进攻,额璘臣汗及鄂尔多斯的首领贵族们都撕扯着嗓子大声叫喊。
但炮击后的混乱哪里是这么容易能够整顿好的,为了尽快重整军阵,贵族们不得不下令斩杀乱兵。
哗——
只见刀光一闪,一个脸上还带着惊恐表情的头颅随着喷涌的鲜血翻滚着落在地上。
在他身前,蒙古百夫长一甩刀花,喝道:“不许乱!擅退者,有如此人!”
在血淋淋的脑袋前,那些惊慌失措的蒙古人的眼神终于变得清彻了很多,他们都勒紧缰绳,不敢催马逃跑,生怕被杀红了眼的百夫长当场格杀。
眼见混乱堪堪被弹压下去,额璘臣汗不再迟疑,下令吹响号角,提高马速,向夏军发起进攻。
一时间,低沉雄浑的号角声响彻草原,额璘臣汗亲率中军进攻。
蒙古骑兵如决堤的黑色洪流般倾泻而出,一万多骑兵分作三股锋矢,从三面向夏军合围上去。
·蒙古人挥舞着弯刀,发出野性的战吼,马鬃与袍袖在风中猎猎作响,仿佛一片移动的森林。
战马的速度逐渐提高,从一开始的步行变成快走,而后又变成小跑,上万骑兵同时小跑的动静让战场周围的牧草都在微微颤抖。
三百步……
两百步……
两军之间的距离不断缩短,在距离缩短至两百步内,原本密集的夏军突然阵型一转。
一门门黑洞洞的火炮被迅速推出,缓缓抬起,对准了冲锋而来的蒙古骑兵!
看见这一幕的额璘臣汗瞳孔一震,剧烈扩散,两百步的距离转瞬即逝,还未等他发出示警的怒吼,夏军阵前便爆发出比雷霆更加骇人的轰鸣!
轰轰轰——
上百门6磅骑兵炮几乎同时开火,喷吐出致命的火舌。
刹那间,冲锋的洪流中爆开无数血雾,上万颗霰弹在空中形成了一片密集的金属风暴,将蒙古骑兵尽数包裹在内。
冲在最前排的蒙古骑兵就像撞上了一堵无形的铁墙,瞬间人仰马翻,细小的铅弹在接触人体的瞬间爆裂开来,将血肉之躯撕扯得支离破碎。
一匹匹战马的脖颈被数颗铅弹同时命中,整个马头顿时血肉模糊。
马背上的骑士还没来得及坠落,胸膛就被纷来的铅弹打成了筛子,破碎的内脏和骨渣喷溅在身后族人的脸上。
中弹的战马在惯性作用下仍向前翻滚,连带撞倒后方十余骑,冲锋浪潮顿时为之一滞!
“长生天啊!”
额璘臣汗眼睁睁看着自己的族人在炮火中灰飞烟灭,数量庞大的骑兵此刻就像秋收时的麦秆般成片倒下。
无数流弹擦着前面倒下骑兵的身体,向后方飞来,铺天盖地打在冲锋军阵内的其他骑兵身上。
他看见不远处一名百夫长被流弹命中,那个身高八尺的壮汉瞬间没了动静,从马背栽落下去,被奔腾的马蹄踩成肉泥。
炮击造成的混乱如瘟疫般在冲锋队列中蔓延。
受惊的战马不受控制地人立而起,将背上的骑士甩落马下,后面的骑兵来不及勒马,马蹄狠狠践踏在倒地的族人身上,骨骼碎裂的脆响此起彼伏。
“冲锋!”
蒙古骑兵已彻底陷入混乱,抓住敌军混乱的时机,刘金戈毫不犹豫率领全师骑兵倾巢而出。
“万胜!万胜!”
夏军骑兵的战吼声响彻云霄,其军阵如红色海啸般扑向陷入崩溃的蒙古骑兵。
冲在最前面的枪骑兵在冲锋途中变换军阵,由密集横队转为锐利的楔形阵。
那楔形阵又如热刀切黄油般,在蒙古人惊恐的尖叫声中迎面撞了上来,轻松撕裂蒙古军阵。
最前排的骑枪精准地刺入蒙古战马的前胸,枪头轻松破开皮毛肌肉,深入血肉之中。
被刺中的战马顿时发出凄厉嘶鸣,前蹄跪地的瞬间,枪骑兵立即松手弃枪,转而拔出佩刀,对着周围的敌人左劈右砍。
两军一接战,蒙古军队便彻底陷入溃败的漩涡之中,骑兵们皆仓皇四散而逃,一面面象征着部落荣耀的图腾战旗落在地上,被马蹄踩踏。
“撤退!撤退!”
混乱中,各部首领贵族都声嘶力竭地大喊,也有人试图收拢败兵,进行最后的抵抗。
但溃败已成定局,夏军的冲锋彻底碾碎了蒙古人最后的斗志。
有战马受惊将主人甩进夏军阵中,那个倒霉的家伙瞬间被数把马刀分尸。
枪骑兵组成的楔形阵还在冲锋,直至将敌阵彻底凿穿,骠骑兵与胸甲骑兵紧随其后,肆意屠杀着没有战意的溃兵。
沙扎克台吉在亲卫的掩护下仓皇后撤,他还试图弯弓搭箭,射杀夏军。
但他射出的箭矢越过人群,射中一名胸甲骑兵后,居然直接被胸甲弹开,在箭矢弹开的瞬间,那名夏军一刀砍下了一个溃兵的头颅。
汗王的大纛在混乱的战场上十分显眼,楔形阵强行撞开任何胆敢阻挡在身前的敌人,直扑大纛而去。
额璘臣汗身边的贵族们见状,都大惊失色,慌忙想要护送汗王撤出战场。
但夏军在对建功立业的热情渴望之下,很快便追了过来,一名老侍卫嘶吼着:“济农快走!”
话音未落,他就被骑枪钉死在地上,额璘臣汗最后看见的,是象征着汗王的大纛缓缓落下——
他信任的掌旗官被长枪挑落坠马,落地的瞬间,马蹄便重重踏了下去,将他的胸膛踩得凹陷下去,肋骨刺穿肺叶的闷响被淹没在铁蹄声中。
当艳阳隐隐有西沉的趋势时,这场可怕的屠杀终于接近尾声。
幸存的蒙古人跪在血泥中瑟瑟发抖,在他们面前是如山一般的尸堆。
有被霰弹打成筛子的,有被骑枪串成肉串的,更多的则是被铁蹄踏碎的不成人形的残骸。
那些没有继续追击溃兵的夏军也翻身下马,打扫战场,有条不紊的将还在呻吟的蒙古伤员捅死,收集战旗图腾。
对他们来说,这些蒙古人有价值的除了战马外,就只有那些战旗图腾了,前者对于缺少良马的夏军来说真的值钱,后者则是象征着他们的战功功绩。
刘金戈勒马立于尸山血海间,鲜血从他右臂渗出,几乎要将半条手臂染红。
说来也是好笑,许多冲锋陷阵的士兵没有受伤,反倒是他这个跟随冲锋的被流矢射中。
这要是说出去,肯定会被其他几个师的师帅给狠狠取笑。
但好消息是,经此一役,鄂尔多斯部遭到重创,将一蹶不振,再也没有反抗的机会。
额璘臣汗本人战死,随军的鄂尔多斯贵族也大多阵亡,仅有寥寥数人成功出逃。
他们,也掀不起什么风浪。
……
汗帐之战,夏军以不到百人的伤亡,击毙蒙古骑兵三千余,俘虏五千余。
消息迅速在河套地区扩散开来,一时间,鄂尔多斯各部几乎家家缟素,每个毡帐内都回荡着妇孺们悲戚都恸哭声。
汗王及众多贵族战死,各部也随之陷入群龙无首的混乱状态。
由于失去指挥体系和部族贵族,那些侥幸出逃,逃回本部族的骑兵也无法组织有效的抵抗。
他们既无法重新组织骑兵抵抗夏军,又没有足够的力量能够保护族人北迁躲避夏军的兵锋。
在两难的抉择及夏军的巨大威势下,鄂尔多斯各部最终只能选择臣服。
河套地区,随之平定。
而另一边,李元胤也同样不甘示弱。
他同样于五月初挥师出关,进入草原,首当其冲的便是在归化一带驻牧的土默特部与察哈尔部。
这察哈尔部的来头不小,其统治者来自于孛儿只斤氏的黄金家族。
察哈尔部在降清前的最后一位首领,便是那位大名鼎鼎的林丹汗,北元最后一位公认的大汗,试图统一蒙古对抗后金,但最终还是败亡于青海,
在林丹汗败亡后,他的儿子额哲选择投降后金,后被封为察哈尔亲王,但英年早逝。
现任察哈尔亲王名为布尔尼,他和他的弟弟罗布藏都遭到了清廷的严加防范。
上一篇:LOL:我觉醒了三国杀系统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