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在弘光,全战伐清 第242节
这就使得本来能够在四到八周内到达的路程,硬生生延长到了八周开外。
更倒霉的是,他们还未到达,明军就从抓获的荷军战俘口中得知了他们向巴达维亚求援的消息。
为了阻止荷兰人的援军增援到热兰遮城,陈钊俊便分出一艘三级战列舰、三艘四级战列舰和五艘五级舰绕过沙洲,在一鲲鯓以南海域巡逻。
十月二十日,荷印援军抵达一鲲鯓以南海域,被还悬挂明军战旗的舰队拦截下来。
在两军遭遇时,带队的巴达维亚海军指挥官科内利斯上尉还在他的船舱内休息。
突然听见甲板上传来急促的示警铜锣声后,他连忙跳下吊床,带上燧发手枪和指挥刀快步跑上甲板。
在他登上甲板时,甲板上已经一片忙碌,水手们快步穿梭,回到各自的岗位就位,武装水兵在枪炮长的指挥下有序领取武器。
一箱箱装着炮弹和火药的箱子被从船舱搬了上来,堆放在甲板上,以方便拿取。
科内利斯穿过人群,几步走到船首,拿出单筒望远镜向远处眺望。
透过望远镜的镜片,他很快看见远方地平线上正在向这里驶来的数艘战舰,在看清那些战舰的样式后,他的表情瞬间变得呆滞。
科内利斯有些不敢置信地揉了揉眼睛,再定睛看去,这一看,他忍不住放下望远镜,失声喊道:
“真是见鬼了,我们真的到台湾了吗?确定不是还在西班牙佬的地盘上?”
也难怪他会发出这样的疑问,因为对面缓缓驶来的战舰都是清一色的西式风帆战船,而不是他认知里的中式平底船。
放眼整个远东,能够有这种样式战舰的,就只有吕宋的西班牙佬和澳门的葡萄牙佬。
但葡萄牙人的海上力量始终被他们压制,不敢与他们轻易挑起战端,唯一一种可能,那就是西班牙人了。
“长官,那的确是中国人的战船!”
桅杆上远眺的观测水手大声喊道:“他们悬挂着中国人的战旗!”
听到水手的喊话,科内利斯的脸色顿时变得难看起来,他用力捏拳砸在船舷上,骂道:
“该死的西班牙人,肯定是他们将战船卖给了中国人,贪婪的犹大,地狱才是他们的归宿!他们难道想不到这样做的后果吗?”
不管科内利斯如何不满,明军就在眼前,他只能下令摆开迎战阵势。
但随着两军距离不断缩短,明军舰队的全貌也终于暴露在荷兰人的视线之中。
让科内利斯感到触目惊心的是,明军舰队的战船数量不仅要远多于他们,战船型号比之他们也并无落后。
此次增援热兰遮城的荷印公司战船里,只有一艘三级舰和四艘配备二十多门火炮的东印度公司商船。
如果放在普遍缺少舰载火炮的亚洲国家水师里,还能对其产生碾压般的优势。
但现在他们要对付的是同样装备大量火炮的西式舰队,不论是战船数量还是火炮数量都远超他们。
只看第一眼,科内利斯的心底就升起了逃跑的念头。
可是,还未等他下达撤退命令,明军就扬起风帆,高速向他们包抄过来。
此时的风向不利于荷军,他们位于下风处,因此明军扬帆进攻时,还得以借助风向提高速度。
科内利斯很快就意识到这点——如果他此时下令后撤,极有可能还未等他们调转方向后撤,敌军的战船就追了上来,从两侧将他们包抄其中。
届时等待他们的,将会是灾难性的屠杀。
因此,科内利斯只能打消撤退的念头,硬着头皮下令进攻。
荷军的战船和火炮数量都处于劣势,但他们有一个明军无法对比的优势——那四艘东印度公司商船里,可是满载着陆军士兵。
只要能够贴上敌船,与之展开接舷战,荷军未尝不可扭转局势,取得胜利。
在旗手的奋力挥动下,荷军不断变换阵型,最终以三级舰打头,四艘公司商船在两侧跟随,形成一个∧阵型。
而明军也迅速列阵应对,九艘战舰组成一个V型阵,两军之间的距离不断拉近,随着相互进入船首加农炮的射程范围后,沉闷的轰鸣声随之回荡在海面上。
隆隆隆——
两军战船相互开炮,船首火光炸开,炮弹冲出炮口,发出刺耳的尖啸声,朝着敌军战船冲去。
转瞬间,炮弹横跨大片海面,飞到敌船跟前,几乎是擦着船身狠狠砸在海面上,溅起大片水柱和水花。
海战中,火炮的命中率遭到了严重的削弱,即便是出产自系统的明军战船也无法无视船只的晃动,精准度同样受到极大的影响。
不过,随着两军之间的距离缩短,火炮的射击精准度也随之得到提升。
荷军射出的数枚炮弹在一阵惊呼声中命中了冲在最前面的明军三级战列舰“华亭”号,将硬木船身打得木屑飞溅。
明军迅速展开还击,炮弹命中敌船,打得海面上碎木横流,还有荷军水手躲闪不及,直接被削去大半个身躯,鲜血染红了大片甲板。
眼见敌船越来越近,荷军旗舰突然打出变换阵型的旗号,五艘船只随之停下,开始猛打船舵,将侧舷朝向明军。
还未等侧舷完全面向明军,五艘船只就相继开炮,从侧舷的一段陆续开炮,直至整个侧舷的火炮尽数打出炮击。
明军冲在最前面的三级战列舰和一艘四级战列舰直接遭到荷军的集火轰击,几乎有四分之一的炮弹成功命中,将两艘明军战舰打得伤痕累累。
四级战列舰的船首火炮甚至直接被摧毁,连同附近的水兵一块被炸成碎片。
三级战列舰上的明军副将见状,也顾不得查看战船的受损程度,即刻打出旗号,变换阵型。
在彩旗挥动之下,各舰船舵猛地向一侧转动,连同九艘战船也分别向两侧转向,将侧舷对准荷军。
“开炮!”
船上军官大声嘶吼,下一瞬,整个侧舷的数十门火炮依序开火,巨大的后座力瞬间让整艘战船向后倾倒,掀起大片波澜!
隆隆隆——
在火炮的咆哮声中,无数炮弹组成的火力网向荷军战船横扫而去,在战船周围炸开大片水柱。
荷军东印度公司商船“希望”号首当其冲,硬木船身几乎被炮弹形成的风暴撕碎。
炮弹在贯穿船身后直接狠狠砸进船舱中,将躲在里面的公司士兵砸得四分五裂。
整个船舱几乎成为人间地狱,肢体碎裂,鲜血弥漫,众多受伤的士兵躺在血泊之中发出痛苦哀嚎。
九艘明军战舰相继打出一轮齐射后,荷军一艘商船遭到重创,其余四艘船只也出现了或多或少的损伤。
而明军战舰也同样负伤,他们在打出一轮齐射后,左右皆驶出一个弧线向敌军靠近。
一边靠近,两军船只一边加紧装填炮弹,准备赶在敌军之前开炮还击,但遭到重创的“希望”号已经无力移动,只能绝望地停在原地成为靶子。
明军副将敏锐地发觉了这一点,他当即分出三艘战舰向“希望”号逼近,试图抵近炮击,彻底将其击沉。
其余六艘战舰继续与荷军展开炮战,荷军指挥官也发现了明军的意图,他不愿放弃“希望”号和船上的上百名士兵,向各船打出旗号,试图先集中火力对付那三艘敌船。
但非常悲催的是,荷军即便是集中火力对付那三艘明军战舰,加起来的火炮也无法与那三艘明军战舰拥有的火炮相比。
趁着这三艘战舰与荷军舰队炮战之际,其余六艘明军战舰迅速拉近与敌军的距离,不断向敌船开炮。
炮弹组成的金属风暴之下,荷军三级舰“泽兰迪亚”号遭到重创,其一侧船舷部署的火炮被摧毁大半,甚至连桅杆都被拦腰斩断,在水手们惊恐的尖叫声中轰然倒下,直接将甲板砸出一个大洞。
其余商船的伤势也都加重,绝望的情绪弥漫在荷军上下,他们只能顽强还击——在这茫茫大海之中,他们没有退路!
“泽兰迪亚”号桅杆被摧毁,战船本身也近乎瘫痪,只能绝望地承受明军的猛烈炮击。
附近的公司商船还试图靠近,让三级舰上的上尉和士兵们转移,但明军也主动贴了上来,将双方的距离拉入火枪的射程范围内。
双方一时火枪火炮齐发,科内利斯上尉手持燧发手枪,指挥水兵依托船舷展开还击。
可他很快就发现,一艘明军四级战列舰出现在船尾,用左舷炮猛烈轰击,使“泽兰迪亚”号再度遭到重创。
此后,另一艘五级舰也出现在他们的右后段,向三级舰射击,这一次炮击是灾难性的。
甲板上的水兵都在这一次炮击中受到波及,其中一枚炮弹直接削去了科内利斯上尉的下半身,将他拦腰斩断。
失去下半身的上尉肠子流了一地,摔在满是鲜血和残肢断臂的甲板上发出撕心裂肺的哀嚎,宛若从地狱中爬上来的恶鬼一般。
他躺在血泊中不断挣扎、哀嚎,好几分钟后,才渐渐没了气息。
“泽兰迪亚”号遭到明军的集火,战船完全丧失战斗力,船身也出现了无数个巨大的缺口。
最有战斗力的三级舰几乎变成一个无法控制的空船壳,其余四艘商船更加不是明军的对手。
在隆隆炮声中,“希望”号也跟着步入“泽兰迪亚”号的后尘,她的命运更加凄惨,船只的吃水线以下出现了多处缺口,海水疯狂倒灌。
船舱内的士兵尖叫着争先恐后跑上甲板,想要从甲板跳入海面,避免与船只一同葬身大海的命运。
但他们一出现在甲板上很快就遭到了明军的炮击,无数细小的葡萄弹铺天盖地的横扫过去,让甲板变成一个满是尸体和残肢断臂的人间地狱。
在无尽的绝望之下,剩余三艘公司商船不再抵抗,将白旗高高挂起,向明军投降。
第386章 收复台湾
台江海战过后,台湾荷军可以说彻底丧失了制海权。
当明军押送着四艘俘获的荷军船只出现在热兰遮守军的视线中,城堡内的全体守军都士气大挫。
台湾总督彼得望着那高挂白旗的公司船只,心中顿时涌起了深深的无力和绝望感,他意识到一个严峻的问题——热兰遮城恐怕真的守不住了。
在向热兰遮守军展示己方的战果后,为了进一步打击守军的士气,两天后的傍晚,陈钊俊下令对热兰遮城展开猛烈炮击。
是日夜,震耳欲聋的炮声从热兰遮城的四面响起,无数炮弹争先恐后砸向城堡,或是狠狠砸在城墙表面,或是直接越过城墙,摧毁城中的建筑。
在可怕的炮击中,连总督官邸都遭到了十几枚炮弹的轰击,数个房间被摧毁,其中一枚炮弹甚至砸进了总督的卧室。
但是,彼得本人却奇迹般的没有丧生在炮击之下,只是受到了轻微的擦伤。
可也就是这轮炮击,让彼得心中产生了深深的恐惧,他意识到类似的炮击肯定还会继续。
这一次自己还能蒙上帝庇佑逃过一劫,可下一次呢?
次日,明军再次向守军劝降,朱成功亲自写下劝降书信,命人用箭射入城中。
经过城中懂得汉、荷双语的通译的翻译,彼得总督也知道了信中的内容:
“我奉皇帝旨意前来取回我父亲借给贵公司的土地,谁能否认我的权利?我欲亲自改善这片土地,建造美丽的城市。
因此,请各位考虑清楚,若有人愿意臣服于我,即可保有一切金钱、土地、屋宇及财物。若有人希望离开,我也将以船只载送。
请仔细考虑,而且切勿妄想发动攻击,因为你们只有区区一小群人,抵挡不了我的大军,这么做只会为你们招来杀身之祸。”
在明军强大水师的威压,以及朱成功的劝降之下,热兰遮城内的公司评议会终于一致同意向明军投降。
十月二十六日,彼得派出使者向朱成功接洽投降事宜。
一开始荷兰人还希望能够保留热兰遮城及一鲲鯓岛,但遭到了朱成功的严辞拒绝。
朱成功对使者义正言辞地说道:“台湾岛一向是属于中国的,在中国人不需要时,可以允许荷兰人暂时借居,现在中国人需要这块土地,来自远方的荷兰客人,自应把它归还原主,这是理所当然的事情。”
使者见朱成功态度坚决,只能放弃了这个请求,并最终于二十八日达成协议——
荷兰守军在得到保留个人财物的保证后,在总督彼得的率领下打开城门,举着旗帜列队从城堡走出,向明军投降。
上一篇:LOL:我觉醒了三国杀系统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