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在弘光,全战伐清 第19节
两人相互客套着,一路走进了都督府正厅内,相继坐下后,黄蜚主动询问道:“苏都督邀我前来,可是有对付北虏的计策了?”
苏言微笑点头,道:“果然瞒不过镇南伯,我的确想到了一个拙计,想与镇南伯商榷,探讨可行之处。”
“请讲。”黄蜚饶有兴趣地说道。
苏言也不藏着掖着,他先是命人将舆图挂在墙上,随后起身走到舆图前,指着京杭运河与太湖的交汇处,侃侃而谈:
“太湖与京杭运河经由梁溪河连通,在无锡南部交汇,清军若要走京杭运河攻打苏州,就必须经过此处。
我认为镇南伯可提前率领水师前往太湖北部潜伏,待清军船队穿过时突然杀出,从中截断清军船队,清军大多从北方而来,不习水性,突遭袭击必将大乱。
而此时我军自两岸杀出,以火箭、火器隔岸射击,或是提前将装满火药、柴火的小舟藏于芦苇之中,趁清军大乱之际点燃小舟冲去,清军必然没有反应躲闪的时间,待火船撞上,引发爆炸……”
还未等苏言说完,黄蜚就已经忍不住站起身来,扬起拳头低声喝道:“清军必将被全歼于运河之中!”
“镇南伯认为可行?”苏言微笑着问道。
“可行是可行,只是……”黄蜚却没有马上开口附和,而是面露迟疑,道:“只是清军必定不会只走水路,岸上也会分出兵马护卫。”
“即便我军水师能够获利,苏都督也还是要应对清军步军,以我对北虏的了解,岸上兵马极有可能是鞑子八旗,苏都督对上八旗可有一战之力?”
黄蜚的推断不无道理,如果把八旗扔到船上,他们就会像是喝醉酒的醉汉一般站立不稳,甚至还会晕船,不愿吃苦的八旗很有可能会选择骑马在岸上护卫,防止船队遭到周边反清义军的围攻。
岸上的八旗是对付不了黄蜚的水师,但他们拿捏同样在岸上的明军可是轻轻松松,要是苏言的陆军被八旗击溃,就算黄蜚的水师获胜,这也算不上一场大捷。
“镇南伯不必担心,陆战我定会竭尽全力,你只需全力攻打清军船队即可,届时我也会命吴淞总兵吴志葵率所部三千舟师迎面参战,两部夹击,清军必败。”
不错,苏言让松江义师参战就是准备物尽其用,吴志葵虽然打陆战不行,但水战也还是勉强在线的,有他和黄蜚共同夹击清军船队,就算不能将其全歼,重创也是可以的。
至于沈犹龙与侯承祖的两部该如何部署,苏言初步计划是让他们在岸上围攻船队,伺机攻打无锡县城。
那无锡县城就位于苏言预定的战场不远,一旦守军看见清军船队遭到攻击,试图出城救援,便让松江义师将其拦截,并转而攻打城池。
如果能够将无锡县城一起拿下的话,苏言就占据了接下来的主动权,不论是北上驰援江阴,还是沿运河西进攻打常州府城,清军都没有反制能力。
听了苏言的话,黄蜚信心满满地拍着胸脯,道:“还请苏都督放心,即便没有吴志葵的舟师,我军也能在水战中大破清军。”
第43章 出击
在计划确定下来后,苏言与黄蜚便开始按照计划分别有了动作。
黄蜚一返回西山岛就下令整军备战,他派人乔装前往太湖北部,探查太湖与京杭运河连接的梁溪河水道。
梁溪河作为明军入运河的必经之路,清军自然有在这里设下汛用做防备,不过因为常州周边兵马大多被调到江阴参战,该汛守备空虚。
即便是不精通陆战的黄蜚部,也能在短时间内将其拿下。
绕过梁溪河汛的巡视范围,黄蜚的斥候很快打探到这一带的地形和河道情况。
京杭运河两岸也是主要的道路,周围并没有苏言想象中能够隐藏火船的芦苇荡,不过再往前一段,又是一条连接太湖与运河的水道。
该水道被当地人称为望虞河,望虞河水道逼仄狭窄,横穿运河,又穿过常熟汇入长江。
梁溪河与望虞河之间相距三十六余里,黄蜚便提议更改计划——等清军穿过梁溪河后,他再率领水师杀出,彻底断绝清军退路。
而苏言可以提前在望虞河埋伏火船,等清军船队通过时从两侧杀出,配合迎面进攻的吴志葵部将清军前军杀得大败。
黄蜚这时从后方进攻,清军腹背受敌,就算想匆忙登岸,也可以被守在岸上的明军半渡而击,轻易杀死在河水之中。
不过,望虞河东侧还有一座名为月城的土城要隘,此地据说曾经是吴王夫差时册封的某位越君的王城,东晋咸和三年时在此修筑土城,等嘉靖年间为了抵御倭寇,也重新修筑了土墙,增修三门。
此地紧邻运河,在清军占领后自然分出一汛据守,明军若想利用望虞河做些小动作,就必须提前将月城拿下。
看过黄蜚的提议后,苏言顿时来了精神,命人取来舆图,盯着上面绘制出来的太湖北部水系陷入了思考之中。
清军兵力众多,船队至少会有大小舟船数百艘,主要以漕运用的遮洋船和浅船为主,还有大量只能运载数十号人的小型渔船,这些船只同时航行起来并不能将这三十六里的空间全部占用。
也就是说,他们无法同时对船队动手,一旦开战,前后相隔甚远,无法及时取得联络,万一其中一方被击溃,清军很快就会集中力量对付另外一方。
弊端很大,好处也很多,这一段航程没有其他水道能够离开,只要第一波攻击成功,将清军前后截断,就能将所有清军都歼灭在这里。
这与苏言一开始只是选择消灭清军一半兵力的想法更大胆。
一番沉思后,苏言最终还是决定采纳黄蜚的提议,他回信给后者告之他自己的决定,并为此做出新的部署。
苏言先是派人前往常熟,命卓文义率领威武镇沿望虞河南下,沿途征用渔船,筹备大量火药与易燃物,务必在他率领大军抵达之前夺取月城,并将渔船改造成火烧船提前藏在望虞河沿岸的芦苇里。
随后,他命夏完淳返回松江,邀请沈犹龙、陈子龙等来到苏州议事,并要求松江义师一同随行。
事关抗清大业,沈犹龙虽然对苏言瞒着自己与陈子龙等人接触有些不满,但还是第一时间动身,与陈子龙二人先行来到苏州。
沈犹龙是万历四十四年的进士,曾经官至兵部右侍郎兼右都御史,总督两广军务,如今已过了耳顺之年,白发苍苍但仍然心系抗清大业。
在见到二人后,苏言没有提及自己与陈子龙私下见面的事情,以热情的态度迎接沈犹龙的到来。
沈犹龙见他态度热情,言语恭敬,也就暂时放下了心中的不快,在苏言的邀请下进入都督府内。
几人没有过多客套,一落座,苏言就开门见山地将自己请他们前来的原因和盘托出,得知苏言已经与黄蜚商议好了接下来的作战计划,二人相互对视一眼,脸上的表情都让人看不出什么。
随即,陈子龙语气快速地说道:“苏都督既然已经做好了应对之策,我等自然全力配合,只是我松江振武军疏于训练,军械匮乏,与北虏野战恐怕无法提供多少帮助。”
“此战主要看镇南伯与吴总兵的水师,只要能够在水战中重创清军船队,岸上清军也就会自行败退。”苏言说道。
沈犹龙听言,沉吟片刻,道:“吴志葵麾下舟师军纪涣散,苏都督最好不要抱太大希望才是。”
苏言默默记下,嘴上却道:“只有镇南伯与吴总兵二人兵马为水师出身,更何况即便吴总兵所部不可靠,还有镇南伯麾下两万大军。”
沈犹龙默然,他不谙军事,此番前来只是代表松江义师,具体的作战计划还是要看作为监军的陈子龙。
一旁的陈子龙又询问了苏言太仓李成栋该怎么处置,现在清廷增派兵马,苏言一时间也无法分出精力对付李成栋,他只能选择继续围城,先将来犯清军击退,再集中兵力对付李成栋了。
陈子龙对此并不感到意外,他也非常理解,因此没有继续询问关于李成栋的事情,又问了几个细节后,脸上露出满意的神情,道:
“苏都督果然是将帅之才,若是此战能成,都督之名必将闻名天下,上达天听。”
虽然此时他们还不知道逃往南方的朝廷大臣们有没有推举新的皇帝,但陈子龙心底非常清楚,一旦有新皇登基,以苏言这一个多月以来的战功,定会得到重任。
……
两天后七月十四日,松江义师终于抵达苏州城下,从镇江送来的情报几乎与义师一起到来。
七月十三日,经过长达半个多月的征调船只以及镇压民乱,清军终于收集到了足够的船只,他们留下镇江的一地鸡毛,迫不及待就扬帆往苏州而来。
苏言得到消息后,清楚时不待我的道理,但还是在都督府设宴接待了一众义军将领,并在宴会上宣布了清军开拔的消息。
将军们听到清军动身的消息后,顿时议论纷纷,他们在宴会上表现的反应不一,有的人跃跃欲试,有的人面露忧愁,还有的人只坐在那里喝着闷酒,让人看不出他的内心所想。
苏言格外留意了被沈犹龙提到的吴志葵,说起来,吴志葵和黄蜚的名号在江南并不算小,在普通民众看来,他们二人就是江南仅存的还在反抗的明朝官军。
不过他们都无法挑起大任,一个只能虎踞太湖西山岛,一个在吴淞活跃,被李成栋撵着打。
想当初苏言刚刚拿下苏州的时候,还想着向这两人求援,现在自己却成了这临时联军的实际统帅,黄蜚和吴志葵都要听从他的调遣。
次日,苏松联军于苏州城外集结,沈犹龙因为年事已高,不便随军作战,暂时留在苏州,而陈子龙继续担任监军,与苏言一同出征。
陈子龙在军前升起明太祖朱元璋画像,与苏言一同誓师西征,在誓师过程中,苏言被当众推举为江南恢剿讨虏大将军,陈子龙则任讨虏副将兼监军给事中。
随即,在苏言一声令下,各部缓缓开拔,为了增加火力,苏言也将苏州城头的剩余火炮尽数拆洗,并将周边县城能够算作重火力的火器搜刮一空。
因此,苏言军中除了三十四门大炮外,还有上百门小炮,那些小炮磅数极低,一个人都能勉强搬动,发射的也都是一些小石子铁砂,几乎就是个大号火铳,称之为大筒更为合适。
此次出征,苏松两军合计有两万三千多人,若是加上黄蜚所部,便有足足四万大军!
虽然这四万大军里水分颇多,真正的可战之兵可能不到三分之二,但这却是苏言第一次能够指挥的大规模部队。
除了战兵外,苏言也在苏州城中征发民夫协助运输军需辎重,得利于京杭运河的便利,无需大量民夫从陆地运输,只需征用一些舟船就能通过水路快速将辎重送往前线了。
这一刻,苏言不禁感慨起京杭运河真是一个利国利民的工程。
第44章 大战前夕
隆武元年七月十七日,经过两天的行军,明军很快抵达望虞河东岸,大军还未靠近,就有枪骑兵兼任的斥候来报,称望虞河东岸的一座土城上悬挂着明军旗帜。
没过多久,从那座土城方向就策马奔来数骑,等他们靠近后,苏言一眼就认出了为首之人,赫然就是从常熟而来的卓文义。
前面的士兵也认出了卓文义一行人,因此他们没有被阻拦就成功来到苏言面前。
卓文义翻身下马,抱拳行礼道:“都督,末将奉命拿下月城,并打造了三十五艘火船,提前埋伏在南北两岸。”
苏言微笑着点了点头,关切道:“拿下月城可有遭到抵抗,伤亡如何?”
卓文义本来下意识想要夸大其词,称自己多么多么勇敢,率军拿下了月城,但实际上月城守兵早在他来之前就已经作鸟兽散跑了。
他要是谎报的话很容易就被苏言识破,为了避免在苏言眼底留下不好的印象,卓文义还是老老实实地说道:“启禀将军,此地汛兵已提前逃跑,我军兵不血刃占领月城。”
听见汛兵提前跑了,苏言却不显得开心,还未等他开口,一旁的顾炎武就询问道:“汛兵可是前往无锡通风报信了?”
卓文义摇了摇头,道:“汛兵早在都督占领苏州后就自行溃散了,我军到来时城中空无一人,且没有生活痕迹。”
听他这么说,顾炎武松了口气,没再说话,苏言则大手一挥,道:“入城吧,在月城周边安营扎寨,命吴志葵总兵在后方十里外处停留安营,避免被清军斥候提前发觉。”
众人齐声应下,随即以月城为核心,在方圆数里内安营扎寨。
明军安营后不久,黄蜚也得到消息赶来,参与了当晚苏言召开的一场临时军事会议。
他决定率领三镇兵马继续屯兵月城,竖起旗帜,让清军以为明军主力就在月城,而陈子龙、侯承祖二人率领松江义师与金山卫兵携带大量火器等明日清晨提前渡河,在两岸设伏。
考虑到两处战场相距甚远,苏言只能与黄蜚约定以烽火为号——他们会提前在太湖部署数条装满柴火的渔舟,每条渔舟的距离刚好能够看见燃起的烽火,一直到黄蜚的水师藏身之处。
等黄蜚看见烽火点燃,就立即从梁溪河杀出,与清军厮杀。
另一边,清军还不清楚明军已经主动迎击,清军自镇江启程,一路顺着运河东进,很快就与最先派出的一千五百余八旗兵汇合。
双方汇合后,继续前进,沿途有许多八旗兵忍受不了颠簸的船运,选择走陆地策马行军,他们所到之处百姓皆鸡犬不宁,一座皆一座村庄被焚毁,哀嚎遍野,好似人间地狱。
虽然走运河大大缩短了行军时间,但因为常有乱民到运河袭击船队,不得不分兵驱赶,清军还是用了五天时间才到达无锡地界。
而到这时,贝子屯济才获知明军屯兵于月城的消息,他对此嗤之以鼻,面露不屑,对着左右将佐们说道:
“南蛮非但不投降,还胆敢主动迎战,实在是不把我大清铁骑放在眼底,难道真以为我们和土国宝、李成栋那两个废物一样吗?”
屯济的话顿时得到众满人将佐的附和,他们嬉笑着说道:
“老子的大刀已经饥渴难耐了,直接冲杀过去,那帮软弱的南蛮肯定不敢抵抗。”
“就是就是,南蛮之所以能够蛮横到现在,都是因为土国宝、李成栋那些汉人太过软弱,遇到我们八旗勇士,他们就只有跪在地上哭泣这一种选择。”
“哈哈哈——”
在一阵欢声笑语中,屯济摸了摸下巴的胡须,道:“让拜图喇带着他的甲喇,再拨给他三千汉兵,先去将那支南蛮灭了,船队暂缓前进,防止南蛮使诈。”
屯济的命令很快就被传递下去,船上的三千汉军提前上岸,与岸上的一千五百八旗兵汇合,在甲喇章京拜图喇的率领下向月城前进。
清军的动作很快被苏言的耳目发觉,并汇报给苏言,苏言沉思片刻,没有马上下令点燃烽火,而是下令率军横渡望虞河,决定背靠望虞河列阵,与清军交战。
上一篇:LOL:我觉醒了三国杀系统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