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科幻竞技 > 人在弘光,全战伐清

人在弘光,全战伐清 第13节

  “大哥,为何要将十万石粮草拱手相让,我担心他们不会履行约定,与我们共进退。”

  苏言语气平淡,道:“不过是十万石而已,能够换取黄蜚的友谊是最好不过的,正如他们所说的唇亡齿寒,这个道理他们也懂,是不会袖手旁观的。”

  “不过,赵安倒是提醒了我,我们对南京方面的动向两眼一抹黑,什么都不知道,如果不是赵安来了,还不知道清廷调派八旗来对付我们。”

  “所以,我们也要在南京安插眼线……不。”苏言话锋一顿,接着道:“不仅仅是南京,江南各地都要有我们的眼线,才能做到知己知彼。”

  “文质,我记得你家以行商起家,在外地应该也有人脉吧?”

  听苏言突然提起自己的名字,陈彬一愣,连忙应道:“是的,都督可是要命我负责此事?”

  “你愿意接受这个任务吗?”苏言盯着他,反问道。

  “在下愿为都督分忧。”陈彬面色坚定,说道。

第29章 分兵二县

  除了让陈彬在南京安插眼线外,苏言也有了新的计划。

  虽然清廷派八旗兵前来攻打自己,但八旗兵短时间内肯定是打不过来的,而李成栋这个人素来欺软怕硬,听说土国宝大败的消息后,也不一定会忠诚的遵从多铎的命令向苏州杀来。

  所以,在八旗兵赶到苏州的这段时间内,苏言有至少半个月的安全发育期。

  在这半个月内,苏言不可能一直待在苏州坐以待毙,这就是在浪费宝贵的时间,他准备借着这个机会四面出击,拿下苏州周边县城。

  现在想要增加系统兵的征兵上限,在部队营房建造完成之前就只能通过增加控制地区这个方法。

  虽然苏言麾下兵马战斗力还未成型,但江南各地百姓还心怀明朝,各县守兵不足,拿下倒是不难。

  只是想要守住,可能就有些难度了。

  苏言没有纠结能不能守住,现在还没打下来没必要纠结那么多。

  他便将手下众人都召集了起来,准备宣布出兵计划。

  说起来,苏言麾下还是以偏文官为主,文承、蔡玄皆为官绅,弟弟苏辅也是读书人,陈彬文武都沾了点,武官就只有卓文义一人。

  如果真想成大事,这个班底多少有些薄弱了。

  苏言看着被召集起来的手下们,心里这样想着,还是提起了正事,他先是将赵安提供的情报说了出来,随后说道:

  “嘉定民众举事,伪总兵李成栋疲于奔命,定会先围攻嘉定,再前来对付我等,我欲出兵常熟、昆山二县,进可驰援嘉定,退可以昆山固守。

  以苏州一府三县之民力钱粮,也可拉起一支精锐大军,有镇南伯相助,即便是八旗兵亲至,又有何惧哉?”

  苏言话落,陈彬就马上出声附和:“我赞同出兵之举,仅靠苏州一府定然无法抵挡鞑子重重围剿,常熟、昆山等县也都富庶,人口稠密,若能团结各县,别说是李成栋,统一苏松二府也非难事。”

  卓文义也跟着附和,作为统兵将领的他只需全身心投入到战场中,听命行事,奋力杀敌就可以,可是统筹全局的苏言要考虑到的事情就很多了。

  他主动请缨,道:“末将愿为都督分忧,率军收复常熟。”

  常熟?

  苏言似笑非笑地看了他一眼,直接看穿了对方的意图,常熟和昆山虽然都守备空虚,但打下昆山后还要直面李成栋的兵锋,卓文义肯定是不愿意的。

  不过他没有戳穿,点了点头,道:“既然你主动请缨,那就由你率军收复常熟吧,我会将威武镇交由你调遣,再从城头拆下两门行营炮给你,十天之内必须拿下常熟,否则军法行事。”

  “至于昆山,我会亲自率忠武镇与惩戒营前往,义武镇就留守苏州吧,由蔡知府和文先生负责。”

  苏言说罢,就见卓文义面露为难,眼巴巴道:“都督,能不要行营炮吗?上次那门炸膛的行营炮着实让人有些担心。”

  “我看你就是在杞人忧天!”苏言笑骂道:“总不可能每门炮都炸膛吧。”

  “说不准呢……”

  卓文义皱着脸嘟囔着,苏言没有再理会他,而是看向蔡、文二人,沉吟道:

  “虽然我们与镇南伯达成了合作,但防人之心不可无,在我出征的这段时间,蔡知府和文先生也要提高戒备。”

  两人也清楚此事的重要性,连忙齐声应下。

  陈彬要负责情报网的构建工作,再加上本身伤势还未痊愈,没有给他新任务也是正常。

  不过苏辅见兄长没有提到自己,就有些按捺不住了,连忙问道:“大哥,那我呢?”

  “你就跟在我身边学习御兵之道,想要上战场的话,以后有的是机会呢。”苏言笑着说道。

  ……

  没等五万石粮草交接完毕,苏言就亲点兵马,与卓文义先后率军开拔,分别往昆山与常熟而去。

  威武镇的兵员都是苏州百姓,在苏言占领苏州后,他们就都会受到系统的影响,只要城邑的治安度没有掉到叛乱,他们对于苏言的忠诚度就会在潜移默化之下逐渐提高。

  再加上他们的家人都在苏州,苏言也不会担心他们在跟随卓文义外出作战后会叛变投敌,所以他连所谓的监军都没有派,将威武镇的战时指挥权全部放给了卓文义。

  这落在卓文义眼里,反而是苏言信任他的举动,不禁让卓文义心中感动至极。

  再想想之前苏言表现出来的慷慨,卓文义几乎要彻底被苏言给折服了。

  率军前往常熟的路上,卓文义回首眺望苏州府城,心中暗自打定主意,一定要完成苏言下达的任务,将常熟攻打下来。

  苏言并不清楚卓文义的心中所想,他率军自城东娄门而出,沿娄江一路向东行军,从苏州府到昆山之间只有六十多里的距离,地势平坦,只需不到两天便能抵达。

  从苏州到昆山之间同样是人口稠密的地带,几乎每走数里就能看见一个村庄,十余里就有一个集镇,人口都分布在娄江两岸,江面上也时不时能够看见渔舟、货船航行。

  这里还没有遭到清军的大规模破坏,百姓们看见这支从苏州来的打着明军旗号的兵马,都主动朝着士兵们喝彩欢呼。

  一些村民甚至主动从家中拿来一些粮食,想要犒劳这支为了将他们从清廷魔爪解救出来的义师。

  苏言看着沿途百姓们的热情,心中不说感动是假的,他传令全军,允许士兵收下百姓给予的粮食,但要求他们按照市价给予钱财,并要求全军对沿途村庄集镇秋毫无犯,扰民者斩。

  很快,娄江沿岸百姓就惊奇的发现,这支军队的作风和以往遇到的完全是天壤之别,他们在收下粮食后会主动给予钱财,在路过村庄集镇时也不会骚扰百姓。

  消息迅速传开,也传入了昆山县城内,顿时引起昆山清军的高度戒备,清廷委任的知县连忙派人前往嘉定,向李成栋汇报明军动向,并试图征召壮丁坚守城池,抵抗明军。

  -----------------

  今天非常重要,大家麻烦点到最后一页留个追读,谢谢大家了

第30章 顾炎武

  然而,那位清朝的知县没有意识到城中百姓都心向明朝,不愿和他一起负隅顽抗。

  在明军兵临城下的前一个晚上,原郧阳巡抚王永祚、翰林院编修朱天麟、昆山知县杨永言等倡议反清,城中百姓云集响应,闯入县衙内将知县处死,随后命人前去与苏言联络,表明昆山民众反清之志。

  这名被派到苏言军中联络的人可不简单,他名为顾炎武,字宁人,后世大名鼎鼎的清初三先生之一。

  顾炎武骑马来到苏言军中时,苏言已经准备睡下了,但在从通报的于国栋口中得知来人是顾炎武后,苏言“垂死病中惊坐起”,顿时来了精神。

  他连忙让于国栋去将顾炎武带到帐内,一边从床上爬了起来,正准备外出迎接,走出几步后想到了什么,将头发披散,又踹飞一只靴子,身着单衣走出帐外。

  正好与跟着于国栋进来的顾炎武撞上,顾炎武见他这般打扮,面露惊讶,在他前面的于国栋也吃了一惊,心想刚刚见面的时候还打扮整齐,怎么现在成了这个样子。

  还未等顾炎武开口,苏言就主动上前,握住他的双手,激动道:“可是亭林先生?我闻先生贤名久矣,吾盼先生如星星盼月亮,今日终于如愿相见。”

  顾炎武受宠若惊,没想到这位从未见过的都督居然会如此热情,而且看他这副模样,想必是刚起床就急着出来迎接自己。

  想到这,顾炎武对苏言的好感更深,但还是轻轻从苏言手中抽出,郑重行了一礼,道:“炎武不过一介书生,未立寸功,如何能受都督如此重视。”

  “亭林先生何必自谦,先生文武兼备,才气过人,还请上座,国栋快去备好茶水,好生招待先生。”

  苏言说着,热情地拉着顾炎武的衣袖,与他一起进入帐内,在进入帐内后,苏言招呼着顾炎武坐下,自己则是捡起了被踢飞的靴子,不好意思道:

  “听闻先生到来,一时激动,倒是连靴子都踢飞了,仪容不整,让先生见笑了。”

  此时三国演义早已流行,顾炎武博览群书,自然是知道曹操赤足迎许攸的故事,今日倒是叫他碰上了。

  他也没有点破,微笑道:“都督白日行伍劳累,炎武深夜来访打扰都督休息,反而是炎武需要给都督道个不是。”

  说着,他就要起身给苏言行礼,苏言抬手拦下了他,开玩笑道:“先生,我真是求贤若渴,若先生果真心中有愧,不如前来助我,为我军出谋划策,抗击清军。”

  见苏言如此重视自己,顾炎武不说感动是假的,不过他没有因此就决定拜入苏言帐下,他毕竟对苏言的了解还是太少了,暂时的合作倒还可以。

  “都督盛情相邀,炎武不敢不从。”顾炎武笑着说道,随后他话锋一转,将话题引上了自己的来意:

  “炎武深夜前来,是有要事想向都督通禀,昆山县民已于今夜反正,杀知县起事,只等都督明日率军,便可开城迎大军入城。”

  昆山反正对苏言来说早在意料之中,或者说历史就已经告诉了他昆山百姓的忠烈,在没有外援的情况下他们都敢杀官造反,更何况是有自己这个外援在呢。

  苏言点了点头,称赞了几句,随后说道:“伪总兵李成栋听闻昆山反正的消息后,定会紧张万分,我认为他不会继续围攻嘉定,要么北上固守太仓州,要么退入松江。”

  “依炎武之见,李成栋极有可能北上太仓州,进而转战常熟。”顾炎武沉吟片刻,说道。

  “何以见得?”

  “都督以苏州举事,南京方面应该早已知晓,鞑子豫亲王定会调兵遣将前来攻打,转战常熟即可避免与都督交战,也可等鞑子到来时与其汇合,合兵一处攻打苏州。”

  “那为何不是退守松江呢?”苏言有心考验他,又问道。

  顾炎武微微一笑,道:“我推断李成栋应该也有收到攻打苏州的命令,若是他因为畏惧都督而退守松江,定会被清廷治罪。

  更何况李成栋本就是降将,也不会放过这个向清廷表忠心的机会,又怎么可能给清廷治罪的机会呢?”

  “嗯……说的有些道理。”苏言点了点头,道:“那么依先生之见,若想阻止李成栋与鞑子汇合,我军需要采取什么举措?”

  顾炎武思忖片刻,才说道:“我有两策克供都督选择。”

  “请讲。”

  “其一,都督可联络吴淞总兵吴志葵图谋太仓,切断李成栋北上道路,迫使其退守松江,但李成栋随时都可能反扑,都督如此一来必须时刻分兵防备。”

  “其二,联络吴志葵合力攻打李成栋,李成栋大军围攻嘉定,都督若能与嘉定义师里应外合,三方夹攻,即便李成栋有近万大军,也未尝不可将其大败!”

  苏言听完,一时陷入了沉默,他其实是偏向第二个的,但撑死能调动到这里参战的也就忠武镇和定武镇,至于那些友军……

  吴淞总兵吴志葵他并不清楚底细,只知道此人是与黄蜚一起在江南活动的明军将领,麾下兵力和战斗力都一无所知。

  嘉定义师他是相信他们的抵抗决心,但他们的战斗力就不敢恭维了,还记得网上的一些记载称嘉定云集十万乡兵围攻李成栋,却被后者的五百骑兵杀得溃败。

  虽然肯定不可能有十万乡兵那么夸张,但由此也能看出嘉定乡兵的战斗力孱弱,不可靠。

  苏言思索一番后,还是决定将定武镇调到这里,就算不能与李成栋展开决战,小规模的小打小闹,让他无法集中兵力围攻嘉定,也是可以的。

  还有那吴志葵也的确应该联络一下,试探一下他的态度和抗清意志,顺便打探底细。

  ……

  次日,苏言率军进入昆山县,王永祚、朱天麟、杨永言等人率众欢迎,满城百姓于城门后夹道欢迎,为这支援军而欢呼雀跃。

  王永祚等人于县衙内设宴款待苏言,并打探起苏言的来历和底细,在得知苏言起事前只是一名小小生员后,王永祚虽然还保持着热情,但态度却变得有些倨傲起来。

  言语之间,也对苏言的资历浅薄多有看轻,语气也连带着多了几分说教的意味。

首节 上一节 13/358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LOL:我觉醒了三国杀系统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