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科幻竞技 > 人在弘光,全战伐清

人在弘光,全战伐清 第103节

  李元胤听罢,连忙转身离去,命人将洪承畴带上来。

  不多时,被五花大绑的洪承畴就被两名士兵推了进来,他看起来很是狼狈,一身官服沾着尘土,看着脏兮兮的,一颗锃亮的光头脑后垂着一条枯瘦的老鼠辫子,让他给人一种猥琐的气质。

  不管怎么看,都没办法将他和曾经威风凛凛的大明三边总督联系起来。

  “跪下!”

  两名士兵大声喝道,用力推搡着,将他狠狠摁倒在地,洪承畴垂头丧气地跪在那里,根本不敢抬头和苏言对视。

第208章 过江

  苏言见洪承畴跪倒在地,一言不发,突然心念一动,有心羞辱他一番。

  便故作恼怒,对着那两名士兵呵斥道:“怎敢对洪公如此粗暴无礼?”

  说着,他亲自上前,将洪承畴从地上扶了起来,洪承畴却是怎么都想不到苏言对他会是这种态度,满脸惊讶。

  还未等他开口,就听苏言温和问道:“可是洪承畴洪公当前?”

  “正是。”洪承畴以为苏言想要招揽自己,心中的死志顿时散去,点头应下。

  不料,苏言却突然脸色一变,勃然大怒,呵斥道:“我大明洪督师早已在松山、杏山与北虏勇战,血溅章渠,先皇帝闻之震悼,亲自作诗褒念。

  尔何样逆贼丑类,敢托忠烈先生大名,穿虏服虏帽冒允堂堂洪先生,真狗贼耳!”

  他话音落下,就见洪承畴面色已是青一阵白一阵,汗如雨下,嘴唇哆嗦,充满羞愧。

  洪承畴正欲为自己辩解,苏言却不给他机会,大手一挥,厉声道:“来啊,将这甘为汉奸之辈拖出去碟死,以告慰死于其手的忠良在天之灵!”

  苏言话落,两名士兵便合力将洪承畴架了起来,向外面拖去,他们还未走出总督部院,张煌言等官员才得到消息匆匆赶来,又是对着洪承畴一阵痛骂。

  这时,目睹全程的陈彬忍不住发出笑声,他对苏言拱了拱手,道:“督师刚刚一通言论,真是字字诛心,直通肺腑。”

  苏言微微一笑,道:“此等丑类,若直接将其处死,则难解我心头之恨。”

  陈彬对此深感赞同,他又想起了什么,问道:“督师,刚刚卑职一直想问,这天玑司取自哪篇典故?”

  “哪有什么典故。”苏言摇了摇头,“天玑乃北斗七星之一,素来被视为代表智慧、指引之意,取名天玑,便是希望汝等不失智慧与判断力,能够成为吾之臂膀。”

  陈彬了然,连忙说道:“卑职定不负督师之重望!”

  两人交谈几句,张煌言等人已经走了进来,他的脸上还带着几分怒意,苏言见状,不免疑惑道:

  “玄著,这是何人把你给气到了?”

  “督师!”张煌言强压怒意,规规矩矩的向苏言行了一礼,随后说道:“下官奉督师之命暂理南京府尹事,初上任不久,便有士绅及百姓前来状告军中兵卒抢劫勒索。”

  苏言听后,眉头微蹙,道:“本督自入城入城前后皆几次强调军纪,怎么还有人知法犯法,你可查明是何人部众?”

  他虽故作不知,但其实心底已经有了猜测,放眼这南京城内,能够不听从他的命令,还骚扰百姓的也就那几支部队。

  黄斌卿的舟山军、熊汝霖的义兵,鲁之屿的吴淞镇,吴胜兆的水兵,向小兵的义武镇也有可能,毕竟义武镇里面也充斥着大量后面招募的非系统兵。

  张煌言的回答也正如苏言料想的一般,他无奈道:“在城中巡察的骑兵上报,已斩杀数十名袭扰百姓之人,经讯问,皆来自熊、黄、吴三人麾下。”

  苏言露出果然如此的神情,他沉吟片刻,道:“请熊阁部、肃鲁伯与吴提督前来见我。”

  “遵命!”

  有一卫兵应下,转身快步离去,陈彬也很有眼力的告辞离去。

  接着,苏言重新看向张煌言,关心起攻克南京后缴获的钱粮数量。

  说到这件事,张煌言整个人肉眼可见的兴奋起来,他欣喜地说道:“督师,虽然还未完全清点,但根据缴获而来的钱粮账簿也可以初步判断我军缴获数量。

  清廷这数个月以来在江南等地征收、劫掠的钱粮大多都存放在南京城内,虽然有部分通过漕运运往北方,可仍有上百万石的粮秣存于府库。”

  “上百万石?”苏言听到这个数字,脸上不由得露出一抹笑容,道:“有这上百万石粮秣入库,且不论军需补给无需担心,也可开仓放粮,压低江南粮价了。”

  张煌言倒是一时间没想到这层,他不免恭维道:“督师心系黎庶,是煌言所不能及也。”

  苏言只是微微一笑,道:“接下来就麻烦玄著组织人手加班加点统计缴获物资了。”

  “这是煌言的分内之事。”

  没过多久,熊汝霖三人就匆匆赶到,他们在来之前就得到了手下人的禀报,毕竟胸甲骑兵是直接在街上当众将触犯军纪的兵卒斩杀的。

  这种闹出人命的事情要是一直被瞒着不知情,那他们对军队的控制力是有多么脆弱?

  三人进入衙门内,纷纷向苏言行礼,苏言和张煌言趁机观察起他们的表情,三人虽然都没有喜形于色,但还是能够揣摩出微妙的态度。

  还未等苏言开口,熊汝霖就咬牙道:“苏督臣,本阁驭下不严,以至于发生这等败坏军纪之事,此乃本阁之过也。”

  黄斌卿和吴胜兆没有主动开口,就是想看熊汝霖的态度,见他一上来就这么干脆的认错,也只好跟着低头认错。

  其中吴胜兆的态度是最为诚恳的,他深知自己是反正不久的降将,在苏言这里的信任度并不高,要是苏言执意想要以此为借口对他动手,那他并没有反抗的余地。

  苏言没有马上给出回应,他心底思索着能否借助这件事削弱打击熊汝霖三人的影响力。

  但他很快就意识到,仅凭这么一点小事,肯定是没办法直接对三人动手的,他也只好点了点头,道:

  “约束军纪一事,本督入城前后皆多有强调,这些人等知法犯法,被当场格杀也是活该。

  至于那些被骚扰的百姓,造成的损失必须原价赔偿,并且不可事后报复。”

  三人只能齐声应下,苏言又让他们回去加强管束,若再有事情发生,就要罪加一等,连他们一同处置了。

  随后,苏言又单独将吴胜兆留了下来,与他交谈了一番,询问其军中情况。

  吴胜兆部在攻打金川门的时候遭到八旗兵的反扑,死伤惨重,虽然有第二旅及时赶到,参与攻打金川门,但此后也一直因为伤亡而束手束脚,只能跟着喝汤。

  他们本来还想趁着城中混乱,在南京城内搜刮一番,趁机发财,可明军又强调各部约束军纪,不得骚扰百姓。

  吴胜兆只不过是刚刚反正的降将,怎么敢头铁的去触犯明军的规定,不过他虽然是下令约束军纪了,可军中也不缺少一些老油条,趁乱去抢劫勒索。

  说起来,这这吴胜兆在上一次水战惨败以后,虽然有扩招兵马,但手中也缺少足够的兵船,三千水兵只能靠那二十多条战船进行操练。

  他也有向洪承畴等高官提及此事,请求拨款打造战船,扩充水师规模,防止明军顺江而上,威胁江宁。

  然而勒克德浑因为他之前的惨败并不同意拨款,洪承畴倒是有心劝说,可勒克德浑没有将水师的威胁放在眼底,因此这件事最终还是没了下文。

  对此,苏言只想说,勒克德浑的决定真是便宜了他,可以拨给吴胜兆的那笔款项落入苏言手中,他能够将其用在刀刃上。

  若是勒克德浑真的给吴胜兆拨款让他扩充水师,对苏言来说反而有些吃亏,毕竟苏言是不准备扩充江河水师的,他更偏向系统的西式战船。

  在听完吴胜兆的介绍后,苏言只是勉励了他一番,表示会根据他在光复南京之战中的表现,如实向朝廷奏请嘉奖,随后便让他先行离去。

  ……

  南京光复的消息迅速传开,令大江南北为之震动,也大大激励了江南的反清士气。

  消息一出,江南各地心怀明室的缙绅百姓都为之欢呼雀跃,金坛县、溧水县、高淳县三县百姓最先有所动作。

  他们或是驱赶清廷官吏,或是在反正官员的率领下举城易帜,宣布重归大明。

  对岸的浦口县、六合县与仪真县也发生动乱,浦口百姓绞杀官吏,遣使渡河归附明军,六合知县亦主动反正。

  仪真百姓虽然成功起事并占领了县城,但很快被扬州兵马发觉,并发兵征讨,试图夺回仪真县城。

  而在南边,由苏松巡抚陈子龙与湖州总兵唐世荣率领的明军顺利攻占广德州,又兵临宁国府城下。

  城中守军兵力空虚,见明军势大,只抵抗了数日,府城便落入明军手中,宁国知府则在城破时自缢身亡。

  一直等到六月二十日明军占领南京后的第一天,陈子龙与唐世荣已经光复宁国府、宁国县、泾县、南陵县等地。

  也就是在占领南陵县后,陈子龙从缴获的清军塘报中得知了江西金声桓、王得仁反正的消息,连忙以快马加鞭的形式送往南京。

  次日,苏言便收到了这一消息,他闻讯也是吃了一惊。

  他倒是知道金声桓和王得仁在历史上会选择反正,不过金王二人的反正是有先提条件的。

  首先是二人立下赫赫战功,却没有得到清廷应有的嘉奖,其次便是江西巡抚与巡按二人的刁难与勒索,二人忍无可忍,只能愤而起兵。

  和历史上不同,现在的金声桓、王得仁二人的周边环境可是要更加优渥。

  往南,扼守闽粤赣三省交通要道的赣州重镇还在南明督师万元吉部的控制下。

  往东,虽然福建被清军占领,但浙江、江南都被苏言占领,无需担心江南清军会西征攻伐。

  往北又有长江天险作为天然屏障,阻挡住北方清军使其无法南下。

  唯一危险的恐怕就只有西边的豫亲王多铎了,多铎麾下算上原本的湖广清军,其兵力至少也有四万打底。

  至于湖广总督何腾蛟……这厮实在是烂泥扶不上墙,多铎主力还没南下,就害怕得龟缩长沙,不敢动弹。

  没有了历史上猛攻赣州不克的难题,苏言怎么想都想不明白金声桓会怎么输。

  金声桓反正对南明势力来说,无疑是一件天大的好事,但对苏言来说却不见得,毕竟江西反正后,南明朝廷和江南的阻碍将被彻底打通。

  这塘报内除了金声桓、王得仁的消息外,苏言居然也看见了刘良佐这个老熟人的名字。

  刘良佐在从湖州跑路后,一路向西,披着清军的皮打了张天禄一个措手不及,顺利穿过其辖区,进入江西地界。

  随后,他直接挥师骗开了广信府的城门,强占广信,以此作为临时根据地。

  当时的金声桓还陈兵吉安,无暇分兵攻打刘良佐,所以就只能让刘良佐一直待在广信那片山沟沟里了。

  在金声桓反正后,刘良佐也积极响应,趁势出兵占领了广信全府。

  这么长时间都没有刘良佐的消息,他一开始还以为对方很有可能已经被清廷剿灭了,却没想到对方居然还占领了一处根据地,看起来日子过得倒是有声有色。

  不过,刘良佐的地盘就在衢州府的隔壁,此人两面三刀,苏言也要小心他出兵攻打自己的地盘。

  因此,他当即命令镇守衢州的顾炎武加强对广信的戒备,防止遭到刘良佐的袭击。

  在苏言的使者派出去后,他没想到的是,桂王朱由榔的诏令却是终于送达。

  桂王的诏令从海路而来,先是抵达松江府,得知苏言正在围攻南京,使者便沿运河一路西进。

  等他们到达镇江境内,就听闻南京光复的喜讯,连忙加快赶路的速度,最终赶到南京。

  使者到达时,苏言正在仪凤门外的港埠,为李元胤及第二旅送行。

  李元胤与第二旅将作为渡江北伐的先头部队,先接管主动归降的浦口、六合二县,随后驰援正在被扬州绿营围攻的仪真县。

  接管这三县后,李元胤的任务便是继而攻略滁州、和州、扬州三地。

  这三地皆为南京门户,若想守住南京免遭北方敌军攻打,就必须要抢先占领,并巩固防御。

  清军在江北的兵力并不充足,刘泽清、刘良佐的兵马要么被调往江南参战,最终被苏言歼灭,要么是在去年跟随多铎返回京师。

  此时的江淮,只怕各地绿营守兵加起来都不会超过十万,这个数字虽然看起来很多,但其中的水分很大。

  各地绿营守兵都是以原明降兵改编的,其中有战斗力的都跟随南征,剩下的都是只能欺软怕硬的货色,以及被清廷统治后新募的兵丁。

  让他们进行守城或许还能胜任,可要是主动出城与明军野战,那就是明摆着找死了。

首节 上一节 103/358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LOL:我觉醒了三国杀系统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