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在弘光,全战伐清 第10节
士兵们高声怒吼,紧跟着一股脑向陷入混乱的清军冲了过去,战场上一时喊杀震天,血腥肉搏即将拉开序幕!
第22章 环秀湖之战(中)
“杀!”
眼见明军如狼似虎一般冲来,那些被“霰弹”近距离轰得损失惨重的清军顿时阵脚大乱,军心涣散,一时居然丧失了与明军作战的勇气。
但明军可不会因为他们不想接战就如他们的愿,在震天喊杀声中,明军纷纷越过盾车、挡箭板,大步冲向清军,短短不过五十步的距离很快便被拉近。
在那些没有倒在炮击下的清兵回过神来想要转身逃跑之前,明军就已经冲到了他们面前,冲在最前面的百户挥舞着腰刀,迎面便将一个面露恐惧的清兵砍翻倒地,随后用肩膀重重撞在另外一个清兵身上,将他抵抗的动作打断,反手又将刀尖攮进他的咽喉,直接捅了个对穿。
砰!
紧接着,两军战兵撞在一起,盔甲与盔甲,盾牌对盾牌,碰撞在一起发出震耳欲聋的响声,许多没有反应过来的清兵被撞翻倒地,还未等他们挣扎着爬起来,就被长矛插死在地上,再也爬不起来。
“跑!快跑!”
“风紧扯呼!风紧扯呼!”
两军接战后,清兵们终于回过神来,他们清楚自己肯定不是眼前的明军的对手,因此毫不犹豫选择了逃跑,在他们的尖叫声中,整条战线瞬间分崩离析。
看着自己的部下居然这么快就溃败,土国宝目瞪口呆,惊讶得几乎合不上嘴巴,但他很快反应过来,骂道:“奶奶的,连一帮刁民都打不过,真是废物,给老子擂响战鼓,擅退者斩!”
而同时,从侧翼杀出的清军骑兵看着战场上溃败的友军,一时也陷入了迟疑,进退两难,骑兵把总不禁询问起副将:“将军,我们还要再进攻吗?”
杨栋没有回答,他听着本阵变幻的鼓点,心中思索片刻,当即喝道:“随我冲锋,明军主动追击,阵线不稳,此刻冲锋,定能大败明军,扭转局势,反败为胜!”
“弟兄们,建功立业就在今朝,杀了这帮贼人,苏州财富唾手可得,都给我杀!”
在杨栋的激励下,五百骑兵气势大振,策马朝着还在追击清军的明军杀去,苏言也发现了正在往己方冲来的骑兵,神色大变,连忙下令停止追击,原地列阵迎敌。
但他还是高估了这些兵丁的纪律性,虽然大部分士兵听到号声后,在百户们的命令下停止追击,重新列阵,但还是有许多上头的士兵还在追击。
等他们回过神的时候,清军骑兵就已经踏着隆隆马蹄声冲了过来,将他们冲散后斩于马下。
杨栋本来还想趁机冲击明军军阵,扩大战果,但见明军反应迅速,就清楚这支贼军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好对付,只能放弃了这个意图。
好在他率领骑兵及时赶到,遏制了明军的追击行动,让溃败的清军步卒有了重整旗鼓的机会——在土国宝的严令下,数名兵卒被推出斩首,杀鸡儆猴。
随后,他又宣布,此战凡杀敌一人,赏银三两,擅退者斩,家人也无法拿到抚恤金。
在这一套恩威并施之下,清军士气与战意都迅速回升,他们贪婪地看着对面的明军,就好似在看一个个会行走的银锭一般,随即又在军鼓声中发起进攻。
第一轮交锋下来,明军占据了火炮的优势,给予清军大量杀伤,而己方只有少数因为脱离阵型而被清军骑兵杀死所产生的伤亡。
眼见清军再度杀来,苏言也决定转守为攻,吹响号角,挺进接敌,两军旗号一阵晃动,各级把总旗官皆高声激励部下,在阵阵鼓声之中,两军之间的距离不断拉近,并最终发起冲锋!
“挺矛冲锋!”
“杀贼!”
两军兵卒皆发出高声战吼,阵线再度迎面相撞,明军长矛手将盾牌护于身前,挺起长矛奋力向前刺去,清军兵卒也呐喊着挥舞腰刀砍向敌人,盾牌与盾牌相互碰撞,力量不足者被撞倒在地,再也没能爬起。
绿营刀盾手挥刀格开了朝自己刺来的长矛,反手砍向对方的胳膊,对面的明军反应不及,被一刀砍中,顿时血流如注,发出一道哀嚎,防御也露出破绽,刀盾手抓住机会趁势越过盾牌将其一刀枭首。
眼见那明军喷血倒下,刀盾手得意大笑,三两白银就这样到手了,但还没等他得意太久,从斜前方刺来一杆长矛,他虽然及时反应过来试图躲闪,但还是被刺中肋下,惨叫一声单膝跪倒在地,又被另外一个明军挺矛捅进胸膛。
“放箭!”
而就在这时,一直没有投入战斗的清军弓箭手终于发威,在把总们的怒吼声中,数百箭矢从战线后方腾空而起,越过交战中的步卒落入后方的人群之中。
明军猝不及防之下顿时被射杀数十人,但好在各个百户也一直在观察战场,在看见箭雨起飞后便及时下令举盾格挡,所造成的伤亡还在可接受范围内。
不仅仅是清军弓手投入战斗,那些游离在战场外的清军骑兵也按照原计划冲向侧翼,试图向明军侧翼发起冲锋,以此为突破口,一举击溃明军。
苏言在发现清军骑兵的意图后,神色微变,当即决定亲自率领身边最后的作为预备队的兵马支援侧翼,于国栋听言连忙劝阻:“都督怎能亲自犯险?还请坐镇中军,标下愿代为出战。”
“若是不能击退清军骑兵,就算是中军也不安全,我意已决,随我持将旗驰援!”
苏言一锤定音,随即率领预备队向侧翼驰援而去,清军骑兵进攻的是陈彬坐镇的右翼,他也发现了清军骑兵的动作,登时神色大变,意识到危险将至。
但他同时也注意到苏言正率军前来支援,心中稍定,拔剑喝道:“都督已率军驰援,驻盾挺矛,坚守阵地,我军必胜!”
话落,他亲自策马进入阵线之内,以身作则,右翼兵卒见状皆士气一振,组成更加紧密的盾阵防御清军冲锋,杨栋见明军已做出迎战准备,面露不屑,高声喝道:“螳臂当车,自寻死路,随我冲破敌阵,斩将夺旗!”
“杀!”
清军骑兵狂呼酣战,跟随杨栋向明军右翼发起最为猛烈的冲锋,前排明军眼见骑兵越来越近,皆面露恐惧,心中动摇,但见百户身先士卒,亲自站在第一线,也只能硬着头皮坚守阵地。
“敌军骑兵来袭,架矛接战!”
在百户的怒吼声中,五百清军骑兵以势不可挡的架势迎面撞上明军盾阵,在震耳欲聋的撞击声中,前面两排明军皆盾毁人亡,后面数排明军也被巨大的冲击力撞得连连后退,几乎站立不稳,整个右翼军阵为之撼动。
清军骑兵也同样损失惨重,冲在最前面的骑兵人仰马翻,或是被明军临死前绝望刺出的长矛所杀,或是被巨大的冲击力撞飞坠马。
陈彬顾不得为前两排士兵的死感到悲伤,他在站稳脚跟后,连忙高声喝令部下反攻,并亲临一线,身先士卒,但右翼明军遭受如此惨重的伤亡后,已经军心浮动,许多人的脸上都露出了恐惧的神情,迟疑不前。
陈彬看着他们的表现,心中无奈,只能不断激励部下随自己进攻,在他的鼓舞和幸存军官们的喝令下,剩下的明军终于还是鼓起勇气,挺起长矛向几乎要将他们冲散的清军骑兵发起反冲锋。
但右翼明军需要面对的可不仅仅是清军骑兵,还有清军步卒,在他们的双重夹击之下,尽管陈彬身先士卒,配合身边的士兵奋力斩杀两名敌人,却仍然无法阻止阵线摇摇欲坠,几近崩溃。
更致命的是,巨大的伤亡让右翼明军中也出现了逃兵,他们本就不是战斗意志坚定的人,能够坚持到现在已经算是超常发挥了,陈彬心中也清楚这一点,他苦苦支撑,勉力格开向自己砍来的腰刀,心中只希望苏言的预备队能及时赶来。
好在,援军终于赶来了。
-----------------
看在这两天都日更5000的份上,投票留言追读吧(哭唧唧)
第23章 环秀湖之战(下)
最先加入战场的是于叙功率领的枪骑兵,他们将骑枪夹在腋下,向右翼的清军骑兵发起最为猛烈的冲锋。
“贼人的骑兵!随我迎战!”
杨栋迅速反应过来,但他并没有将那只有六十人的骑兵放在眼底,只带了一半的部下拍马迎战,虽然只是一半的骑兵,可仍然是明军的一两倍之多。
“杀!”
双方骑兵呐喊着,或是将骑枪夹在腋下挺起向前做出冲锋姿态,或是挥舞着马刀,在隆隆马蹄声中冲向对方,于叙功一马当先,挺起骑枪挑开砍向自己的马刀,手腕发力,用力刺入对方的胸膛。
在他身后,枪骑兵们也都与绿营骑兵迎面搏杀,他们怒吼着挺起骑枪,奋力朝绿营骑兵刺去,双方擦身而过,伴随着接连不断的惨叫声,顿时有数十名绿营骑兵被骑枪挑落马下。
紧接着,部分枪骑兵们矮身顺势拔出马刀,呼啸着冲入敌阵,与剩下的绿营骑兵搏杀,经过枪骑兵们刚刚的冲锋,绿营骑兵损失惨重,兵力优势也大打折扣。
双方接战,绿营骑兵又被砍翻数十人,军心大乱,杨栋顿时意识到自己犯了一个巨大的错误——他不应该轻视敌人,可现在后悔已经晚了,他只能尝试带队突围回去,与友军汇合。
但于叙功已经盯上了他,这位骑兵总旗一枪挑死一人后,拍马冲向了试图向后突围的杨栋,杨栋听到了来自身后的喊杀声,慌忙回头看去,见明军骑兵杀气腾腾地向自己出来,连忙回身抵挡。
然而,一寸长一寸强,使用长杆武器的于叙功的攻击先一步来到,直指杨栋面门,杨栋连忙闪身躲避,马刀反手砍向骑枪,试图将骑枪劈开。
可于叙功的动作更快,一击落空后狠狠向旁一扫,枪杆用力击打在杨栋的头盔上,只听砰的一声,杨栋就觉得脑袋嗡嗡的,一时恍惚,等他回过神时,于叙功已经舍弃了骑枪,拔出马刀冲到了面前,那锋利刀刃迎面砍在他脆弱的咽喉上,一下便将头颅斩断,鲜血喷涌而出。
杨栋连临死前的惨叫都发不出来,失去头颅的身体摇晃了一下,便从马背栽落下来,他的一只脚还被卡在马镫上,被失去控制的战马拖拽着向战场外跑去。
周围的绿营骑兵见副将都被击杀,皆战意全无,尖叫着四散而逃,于叙功没有理会那些逃跑的敌人,跳下马捡起副将死不瞑目的头颅,插在骑枪上,收拢部下往右翼杀去。
一边跑,他一边将杨栋的首级高高举起,高声喊道:“尔等将军已死,还不快速速投降!”
右翼的清军听到他的喊声,纷纷循声看去,就看见被插在枪尖上的头颅,顿时阵脚大乱,身上已多处伤口的陈彬见状,一鼓作气率领还在坚守的士兵发起反攻,配合赶来的援军一举将清军击退。
坐镇清军后方的土国宝也看见了杨栋那颗被串起来的脑袋,他神色大变,骇然道:“杨栋已死,我军败矣!”
说罢,他一时也没了继续战斗下去的想法,慌忙下令鸣金收兵,想要收拢兵马撤离战场。
另一边,将右翼清军击退后,苏言看见了浑身伤痕累累的陈彬,连忙命人将他送到后方去,语气里也不免带上几分责备:“文质为何如此拼命,若是你有了什么三长两短,与我而言可是失去了一条臂膀!”
陈彬对苏言的这番话十分感动,他强忍着身上的疼痛,抱拳说道:“都督信任于我,命我坐镇右翼,若右翼有失,我也无颜面见都督了,既然都督及时赶到,在下也能安心去疗伤了。”
随后,他便被人带到后方去,苏言将目光重新投向战场,右翼清军在生力军加入后便被杀得节节败退,绿营骑兵遭受了接连损失,又目睹杨栋被杀,已经战意全无,自行败退。
而在这时,清军本阵鼓声忽变,战场上还在作战的清军听见这阵鼓声,都纷纷停止战斗,缓步后撤,苏言见状哪里还不清楚土国宝这是想跑,他当即喊道:
“吹号,反攻!”
在苏言一声令下后,右翼明军便呐喊着向清军发起猛烈攻势,两队线列步兵不顾被卷入近战的风险,贴脸向敌人打出两轮齐射,这就好似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将本就军心浮动的清军彻底击溃。
随即,明军在欢呼声中追杀着溃逃的清军,在将右翼清军赶跑后,他们调转方向,转而进攻正面战场上的清军,但苏言并没有继续坐镇军中,他的目光投向了远处那高高挂起的清军战旗,眼中闪烁着危险的光芒。
“于叙功,带着你的部下跟上我,随我夺旗斩将!”
苏言高声呐喊,率领家丁卫队与枪骑兵越过溃逃的兵卒,朝着清军本阵杀去,此时土国宝身边只有数十名家丁护卫,见明军居然朝自己冲来,大惊失色,也顾不上等待还在撤退的部下,下意识就要在家丁的护卫下先行逃离战场。
可苏言哪里会给他这个机会,不断扬鞭催动战马,将双方的距离逐渐拉近,在双方距离拉近后,苏言身边的卫队纷纷取弓在马背上搭弓引箭,朝着土国宝一行人攒射而去。
一轮箭雨俯冲而去,顿时便射杀数人,连土国宝的后背也插了一支箭矢,他顾不得后背的隐隐作痛,压低身子疯狂逃窜,卫队再度搭箭射去,其中一支箭矢如闪电般射向土国宝,接着只听一道惨叫响起,土国宝应声坠马。
苏言侧目看去,就见于国栋放下了弓弦还在微微颤抖的稍弓,微微颔首。
……
土国宝被擒,剩下的清军也都没有了抵抗意志,在“投降免死”的呼喊声中纷纷缴械跪地,向明军投降。
看着那些跪倒一片的清兵,苏言长舒一口气,这一仗终于赢了,但付出的代价也有些大,光是部署在右翼的那个营队就损失惨重,只剩下不到两百人还在坚守阵地,其余要么战死,还有少数人因为承受不住伤亡先行逃离战场。
通过这一仗他也注意到一个问题,那些火炮的质量真的不敢恭维,现在只是打了三炮就炸膛,等李成栋率大军杀来,守城中火炮的使用频率肯定会更高,是不是炸膛的概率也就更高了?
想到这点,苏言心底不免产生浓浓的担忧。
第24章 战果
“跪下!”
砰的一声闷响,土国宝只觉得膝盖一阵剧痛,疼得他是龇牙咧嘴,几乎要叫出声来,但他还是强忍着疼痛,咬着牙愤恨地盯着站在前面的那个年轻人。
“他就是土国宝了?”
苏言看着被押着跪倒在地的将领,对身旁的卓文义问道,卓文义恭敬地点了点头,道:“如假包换,都督,这老贼就是土国宝。”
“哦~”
苏言淡淡应了一声,又好奇地对土国宝打量了一圈,这土国宝或许是风吹日晒惯了,皮肤黝黑,身材倒是强壮,后背插着两根箭矢都还能绷着一张脸跪在地上,不发出一点声音。
说起来,这还是他见过的第一个清军高官,虽然土国宝在历史上不怎么出名,但好歹也是一个江宁巡抚,将他活捉了,也能振奋江南地区抗清势力的军心。
“将他带下去好生看押,日后说不定能派上用场。”苏言想了想,三言两语间便定下了土国宝的结局。
等土国宝被带走后没多久,此战的战报也很快得到汇总,汇报到了苏言面前。
此战一共俘虏清兵九百八十二人,缴获战马两百三十匹,击毙数量倒是还未清点出来,主要是死于火炮近距离轰击的清兵都被轰成了稀巴烂,看着恶心也就算了,也不好清点。
不过可以确定的是,清军并没有全部沦为俘虏,至少有数百人逃了出去,那些失去约束的逃兵十有八九会沦为混迹在乡间的乱兵,靠抢劫为生,危害一方。
上一篇:LOL:我觉醒了三国杀系统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