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季汉上公,替关羽守荆州开始

季汉上公,替关羽守荆州开始 第53节

  并在节点上建立临时仓库,让关平的骑兵分批驻守。

  这样有两个好处。

  其一是有了临时驻地,骑兵就不用日日奔波在上百里长的道路上。

  又苦又累,还不一定能及时支援。

  只需要分头守住其中一小段路线就够了。

  真遇到敌军或贼人骚扰,也能有工事据守,足以支撑到援军到来。

  其二则是,正如骑兵可以分段巡逻,役夫同样可以分段运输。

  须知。

  上百里路途,地形复杂。

  有的适合车马,有的适合船撬。

  上千个役夫,才能各异。

  有人擅长赶马,有人擅长划船。

  若不分青红皂白,统统都拉去跑完全程。

  难免会遇到不擅长应付的场景,降低效率。

  而分段之后,以临时仓库作为运输节点。

  让擅长赶马的去赶马,让擅长划船的去划船。

  每个人都在能力范围内做自己擅长的事。

  效率自然提高。

  而麋威听到潘秘这个提议之后,大喜过望之余,第一时间想到“水次仓”这个概念。

  这是来自后世南北大运河漕运的一个创造性发明。

  虽然大运河的水文情况更为复杂,但基本原理是一样的。

  正是“因地制宜,分段运输,各施所长”。

  “果然,每个时代都不缺聪明人。”

  “无非是能够借鉴的历史经验多与少。”

  麋威感叹之余,感觉自己这次真的捡到宝了。

第45章 另有所谋

  按照潘秘的建议,麋威重新调整了漕运。

  如此施行小半月。

  总算在隆冬时节到来前,将先前大军遗落归路的物资回收个七七八八。

  顺利完成关羽交给他的第一个军务。

  关羽很慷慨地赏赐了他财物,以作表彰。

  麋威转头就分一半给潘秘,以褒奖对方献策的功劳。

  他知道自己有几斤几两。

  该是别人的功劳,他不贪。

  然而。

  “下吏区区小计,怎及中郎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

  “中郎以此嘉奖于我,实在让我无地自容!”

  麋威已经好一段时间没听到有人用这话盲目吹捧自己了。

  这潘秘看上去家教挺好的。

  怎么也跟关兴一个德行啊?

  “这些话,你都听谁说呢?”

  “城中诸公都这么说的。”潘秘道。

  “下吏听闻有人上书汉中王,提议中郎接任南郡太守,以侄代父。”

  城中诸公……

  南郡太守……

  麋威眉头一皱,意识到事情不简单。

  老登们好端端的,怎么突然集体吹起了自己的牛皮?

  还要推荐自己接任南郡太守?

  莫非……因为关羽?

  对了,关羽!

  麋威突然明白了。

  眼下两军对峙的格局,正如自己先前忽悠老登们的说辞。

  不管孙权还是关羽,都没有去动本地士族。

  孙权那边估计是优宠有加。

  而关羽虽然一直不进城接见各家头面人物,却也没有动手处置。

  显然是不想在这种时候多树敌的。

  所以,老登们就据此以为他麋威真的“运筹帷幄”,并大肆宣扬!

  说不定,还存了跟麋威绑定更深的想法。

  以求这位颇得关羽赏识的“青年才俊”今后能够关照一二。

  就像潘濬将潘秘送到麋威身边一样。

  而潘秘虽然聪慧,但毕竟年轻阅历不足,没有老登们那么多花花肠子。

  竟被这套说辞给忽悠瘸了!

  潘濬怎么也不提点一下自己儿子!

  呃……慢着!

  他也是个老登,不会他也有份参与吹牛皮吧!

  肯定是了!

  他的身份立场、利益诉求跟其他老登别无二致。

  而且由他这个当爹领头吹牛皮,当儿子的才能更信服嘛!

  更别说吹的还是他自己教出来的徒弟。

  对他自己名声也有好处啊!

  麋威一时哭笑不得。

  但很快,他又意识到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

  刘备不同于关羽,还挺在意士人群体中的声望。

  万一老登们呼声太高,刘备顺水推舟同意了这个请求,真让他麋威越级当南郡太守怎么办?

  毕竟荆州与益州隔着千山万水,总需要留些制衡手段嘛!

  麋威和麋芳,不都姓麋?

  麋威倒不是瞧不起两千石。

  但正如他那日在关羽面前说的那样,有关羽在这里,什么两千石都不如关羽的一个军令顶用。

  而当时自己可是口口声声宣称要跟关羽同甘共苦的,拒绝了“假太守”。

  结果转头就默许老登们举荐自己当“真太守”?

  那关羽肯定会怀疑自己的居心吧?

  制衡什么的不要啊!

  我只想抱关羽大腿!

  不行不行,必须赶紧处理。

  麋威左思右想,感觉众口悠悠,捂嘴是捂不住的。

  自辩也只会显得虚伪。

  思来想去,唯一办法还是继续接受关羽军令,用实际行动展现自己绝无二心。

  可军令这种事,关羽不下达,自己也无法生造出来啊……

  思忖间,他目光落到一幅简陋却足够精确的行军地图上。

  正是最近梳理漕运时所绘制。

  很快,他目光落在江陵东边的一座城池。

  一些前世的记忆浮上心头。

  忽而一亮。

  “有了!”

  ……

  扬州,豫章郡,柴桑县。

  平南将军吕范夜半收到急信,披星出门。

  匆匆来到江边,一艘足足有五层楼高的巨大楼船,赫然系泊在距离渡口不远的深水处。

  因刻意遮掩明火,加上夜色朦胧,远远看上去,如一头游荡至岸边的水上巨兽。

首节 上一节 53/359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大乔尚在,夫人请自重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