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季汉上公,替关羽守荆州开始

季汉上公,替关羽守荆州开始 第353节

  “于人情而言,则是舍一己而成全天下……如此器量,可谓贤人矣!”

  “说句诛心的话,若先帝在时,本不该让丞相来承受天下非议的!”

  言下之意,就是这种替将军们转移上下矛盾的高端操作,应该由皇帝亲自来做的。

  不过很显然,小刘远没有老刘的威望。

  只能由诸葛亮来顶梁。

  麋威摇头道:“揠苗助长便不美了。况且,陛下能配合丞相谋划,选用先生来主理此案,便算不负丞相的牺牲了。”

  “也是……”

  潘濬轻轻一叹,肃容道:

  “丞相不惜自己的名声,那我又何惜晚节呢?后续尽量将此事兜住便是。”

  “将来事,终归要以兵争的胜负来定论。”

  “若能胜,廖立的诬言不攻自破。”

  又指着麋威案上特意卷起的地图道:

  “具体是哪位将军出征,又如何征战,这些细节我就不过问了。”

  言罢,起身告辞。

  麋威亲自送出。

  两人走到门外,潘濬望着虽然残旧,但依旧称得上雄伟的长安城,停步道:

  “丞相此法虽能解燃眉之急,但时间一长,物议终究还是要转向出兵的问题。”

  “朝廷若要安抚关内,怕是要有所让利吧?”

  “当然。”麋威颔首道。

  “我今晨上表陛下,言及三事。”

  “其一,若战事顺利,后续可减免数年关内田租、户调,以增加民间积蓄。”

  “其二,宫中可仿照前例重立虎贲、羽林二郎职,以充实宫禁。”

  “今年这一批,优先照顾关内子弟。”

  这些都算题中应有之义,潘濬并未意外。

  “其三,我家大人以老病上书乞骸骨,朝廷已经准允。”

  “如此一来,司空的位置便空了出来,正好征辟关内大贤以充任。”

  潘濬闻得此言,再次露出意外的表情。

  良久才叹道:

  “说句冒昧的话,为师这辈子真正服气的人没几个。”

  “先帝算一个,丞相算一个。”

  “自今起,司空公也算一个。”

  送走潘濬后,麋威转回府内。

  仆人正在收拾桌案上的物什,唯独那卷帛布材质的地图,无人触碰。

  麋威上前轻轻打开。

  随着布面展开,河东二字赫然入目。

  ……

  “果然还是选择出兵河东了。”

  姜维望着渭桥上逶迤北上的辎重车队,又看了看身上精美的甲胄,下意识捏紧了剑柄。

  一旬前,朝廷采纳卫将军麋威的建议,正式重立虎贲、羽林二郎职。

  其中虎贲郎以功勋子弟和关内士族子弟充任,由原驸马都尉关兴转任虎贲中郎将,统领一应虎贲郎职。

  而羽林郎则继续沿袭旧例,以六郡良家子中善于骑射者充任。

  因麋威举荐,姜维出任羽林中郎将。

  后者因此晋身比二千石之列。

  姜维当然是对麋威感恩的。

  毕竟这禁中显赫要职,多少人求不来,望眼欲穿?

  但另一方面,正因羽林中郎将职在宫围内,除非天子亲征,或有特殊任命。

  否则几乎不存在沙场杀敌建功的可能性。

  而当朝这位年轻天子,怎么看都不是个马上皇帝的形状啊……

  心情不禁有些复杂。

  “伯约!”

  一阵马蹄声自后而来,打断了姜维思绪。

  回头一看,正是外出射猎归来的邓艾。

  身后马背上还绑着几只野雉野兔,收获颇丰。

  值得一提的是,麋威顾虑到将要丁忧,为了不耽误大家的前程,实际上是同时举荐了门下所有有才能的佐吏。

  便是才能不足,只要品行端正,也会为对方谋一份能过活的差事。

  这里面自然少不了邓艾。

  麋威举荐他担任冯翊郡太守一职。

  但不同于姜维的举荐直接被采纳。

  冯翊太守的位置竞争极为激烈,最终台阁选用了资历更深的射援。

  姜维本以为邓艾要为此消沉好些时日。

  但此时看对方这般闲适的模样,竟是丝毫不受影响吗?

  于是好奇打马上前。

  邓艾随手递来几只野兔当礼物,目光便转向姜维身后。

  众羽林骑士自然认得卫将军麾下的邓艾邓士载,个个挺胸抬头,姿态昂扬。

  邓艾不由赞叹道:

  “六,六郡子弟多善骑,名,名不虚传。”

  “伯,伯约有此雄兵在手,说不定能再,再建功业!”

  姜维闻得此言,不禁神色一暗。

第293章 挑拨

  “伯,伯约有心事?”

  邓艾注意到姜维神色。

  姜维轻吐浊气,道:

  “我的志向,士载是了解的。”

  “原本朝廷打算闭关息民数年,倒也没感觉有什么。”

  “但今日看到别人将要建功立业,而自己却在宫中等闲度日,难免心气不平。”

  “哈!”邓艾抚掌一笑。

  姜维面色顿时不爽:

  “你的冯翊太守不也给射援夺了么,何必取笑我?”

  “非,非也!”邓艾连忙摆手。

  “射府君,先,先帝老臣,才德我所不及,何,何言夺?”

  但见姜维似笑非笑,邓艾干脆从布囊取出一片木炭和纸,就着马鞍快速书写起来。

  姜维并马上前,看到纸上赫然写着“扶风”二字,愣了愣,忽有明悟。

  这位射援射文雄,祖籍扶风郡,乃是早年三辅士人流入蜀中代表人物之一。

  其人少年时期便在关中颇有名声德行,因此被当时的太尉兼名将皇甫嵩一眼相中,嫁女与他。

  有了这个前提,再去思考朝廷选用射援为冯翊太守,便不难理解了。

  借助射氏在关内的名望,平息众议嘛!

  只是……朝廷为何万般优待关中士民呢?

  姜维本以为自己已经想明白了这个问题。

  但现在看来……

  “总之,早备粮秣,整修军械。”邓艾抬头道。

  “我料不出半年,你我或也要出河东的。”

  看着口条突然流利的邓艾,姜维面上再无半分颓丧之色。

  ……

  汉军趁着入夏丰水时节集兵于临晋城的消息,很快就被隔河相对的河东魏军发现。

  而后者直接以快马加急的方式往南传递。

  不过三四日后,自潼关至洛阳便全线惊动了。

  之所以如此效率。

  不单单是因为关洛之间的驿道体系本就是天下首屈一指的。

  更因当下驻守潼关的左将军张郃,有着知耻而后勇的决心。

首节 上一节 353/359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大乔尚在,夫人请自重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