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季汉上公,替关羽守荆州开始

季汉上公,替关羽守荆州开始 第303节

  这到底是曹丕的心意?

  还是他近臣们的心思?

  徐庶一时间琢磨不透。

  但他很清楚一点。

  自己虽然是近来炙手可热的御前红人。

  可说到底,对于陈群司马懿这些“太子党”来说,到底只是个新人。

  亲疏有别。

  不该插足的事,千万不要强为。

  除非能为主公谋到切实的利益。

  心念一落,徐庶肃然以对:

  “陛下厚爱,臣夙兴夜寐,无不思及回报天恩。”

  “但这正因如此,臣更不能肆意妄为,以至于败坏朝纲,损害了陛下的仁名。”

  “如郑称者,或有御前失仪之罪,但纠察失仪是侍御史的职责,非臣所该越俎代庖。”

  此言一出,陈、司马二人瞬间转头看向曹丕,一脸不敢置信的模样。

  其中后者的姿态比前者更加自然。

  而曹丕的脸色则随之阴转晴,对二人得意自夸道:

  “朕早就说了吧,徐卿乃忠直之臣,足以托付大事。”

  “那些指责他为了升官而构陷别人的说法,纯属无稽之谈!”

  二人听罢,纷纷称赞陛下烛照万里,明辨忠奸,臣等所不及也。

  又回头双双对徐庶致歉,称赞他乃当世一流纯臣。

  而徐庶见此情状,暗松一口气之余,心头愈发凝重起来。

  曹丕今日特地来小平津关,看来是真有要紧事了。

  如此又闲聊片刻,渡口方向,忽然来了一队骑士。

  那些骑士外表颇为奇特,全都短衣大袴,又剃发结辫,状似绳索。

  胯下战马匹匹精悍,一看就是北地来的胡马。

  随后骑士中领头一人登台拜见曹丕,满嘴带着胡音的洛阳雅言,直接证实了徐庶猜想。

  对方竟是鲜卑头人步度根的使者!

第248章 毒士遗计,饮鸩止渴

  步度根是谁?

  鲜卑的单于。

  前代塞外霸主、弹汗山王庭之主檀石槐的孙子。

  如今并州雁门、太原一带为魏国戍边的胡人猛将。

  相应的情报一瞬间掠过徐庶的脑海。

  而这些头衔里面。

  “单于”之号虽能说明步度根的身份,却不足以证明他的实力。

  首先,汉末三国时代的“单于”跟西汉立国之初的那些单于,什么冒顿单于、军臣单于完全不是一回事。

  自汉武帝对匈奴犁庭扫穴之后,汉朝经历两三百年的强势,漠南的那些匈奴、鲜卑等游牧部族的头人,往往要获得汉家天子的准允,才能被承认为“单于”。

  否则就是不知礼仪的蛮夷,是人人得而诛之的寇类。

  那个四十万胡骑围困汉天子,对汉太后公然开黄腔的年代,早就一去不复返了。

  自那以后的单于,贤王,与其说是草原的王者,不如说是汉家天子的草原总督。

  步度根这位鲜卑头人,当下就差不多是这个情况。

  但与此同时,获得曹丕承认的草原头人却远不止他一个。

  而是至少三个。

  分别是步度根、轲比能、素利。

  这当中又以活跃于幽州代郡、上谷一带的轲比能实力最强。

  是的。

  步度根作为檀石槐的亲孙,名义上弹汗山王庭的正统继承人。

  实力居然比不过小部落出身的轲比能。

  以至于要通过内附曹魏来寻求自保。

  可谓尴尬至极。

  由此也可见“单于”的名号已经贬值到跟汉末三国的各种杂号将军一样。

  听上去好听,实际上权力大小全看朝廷差遣和麾下兵力。

  后世的鲜卑诸胡情愿另造一个“可汗”来称呼他们的王者,大概也与此有关。

  那么回到眼下。

  步度根的使者这次奉命入使,首先当然是来请求大魏皇帝主持公道的。

  因为在这年早些时候,轲比能趁着曹魏向南用兵之际,再次入侵步度根和素利的地盘。

  二人与轲比能交战多年,损兵折将,早就不是他的对手。

  不过,就在步度根使者请求魏国帮忙“讨逆”的时候,曹丕突然开声了:

  “故太尉、肃侯、贾公去年的提议,步度根考虑得如何了?”

  此言一出,徐庶心中蓦地一咯噔。

  他想起了去年与贾诩殿前对质的那一幕。

  那日,是他仕途扶摇直上的开始。

  却也是贾诩生前最后一次入朝。

  徐庶很清楚记得,贾诩当堂给曹丕献计,但事后曹丕却这件事讳莫如深。

  自己私下多番打听,都无从获悉。

  本来快要忘记了此事。

  没想到竟在今日这个特殊的场合,又听曹丕旧事重提。

  便见那使者怔然片刻,神情忐忑道:

  “肃侯的提议自然是极好的。朝廷的信誉我们单于也深信不疑。”

  “唯独是一事,却不得不先求教于陛下。”

  曹丕:“说来。”

  “我们单于说,他坐镇于雁门时,轲比能尚且屡屡来犯。”

  “若按照肃侯的提议,我部悉数南下,那将来功成归来,二郡还归我部所有吗?”

  曹丕闻言看了一下陈群。

  后者当即会意,厉声道:

  “雁门、太原,自古以来便属中原王土。不管你部是否南下,都不归你们所有!”

  那使者闻言身体微微一颤,脸色明显有些涨红。

  但见台下左右都是精甲武士,到底不敢放肆。

  只能冷声道:

  “却不知陈令君对上轲比能,是否仍这般硬气?”

  陈群:“幽州亦是王土,便是檀石槐死而复生,我还是这般言语。”

  使者顿时噎得满脸通红。

  这时司马懿呵呵一笑,缓缓开口道:

  “若步度根只是顾虑轲比能趁势南下侵占他的地盘,我看大可不必。”

  “一则陛下早就对幽、并边郡有所布置。”

  “如幽州刺史王雄王元伯,并州刺史梁习梁子虞,护乌丸校尉田豫田国让、护鲜卑校尉牵招、解俊等,皆能臣猛将,足以震慑轲比能,使之不能肆意南侵。”

  “早些时候轲比能攻击素利,不就全靠田国让解围的吗?”

  “而你部的就食之地,较之素利,更靠近中原腹心,一旦轲比能南侵,朝廷岂能不救?”

  “更别说持节持节督幽、并诸军事的吴质吴季重乃洛中公认的智囊。”

  “有他在,你们何须担心什么轲比能啊?”

  “他轲比能有几颗脑袋敢与吴季重较量智谋啊?”

  听到司马懿虽然还是一副上国君臣的鄙视口吻,但到底算好言相劝,使者脸色顿时好转不少。

  司马懿紧接着道:

  “二则,此番让诸位头人南下,轲比能同样在受邀之列。”

  “到时各方部众一同南下,同受朝廷节度。粮秣军需都是朝廷统一供应,他轲比能若不想饿死人,便要受制于朝廷,岂敢染指你等在并州的利益?”

  “要我说,此番事若成,那按照肃侯的提议,你等将来获得的关中土地,将十倍百倍富饶于塞外,便是幽并边郡亦不能与之媲美。”

  “既如此,何必顾念眼前的敝帚,而舍弃前方的美玉呢?”

  使者听到这里,半是惊喜,半是求证:“轲比能也要南下?”

  “服从王化塞外头人,皆在受邀之列。”这次回答的是曹丕。

首节 上一节 303/359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大乔尚在,夫人请自重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