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季汉上公,替关羽守荆州开始

季汉上公,替关羽守荆州开始 第104节

  麋威:“那张公说的这位名士是谁呢?”

  张裔:“远在天边,近在眼前。”

  麋威心中一动:

  “莫不是江夏郡丞,杨仪杨威公?”

  “正是此公!”

  张裔抚掌道。

  “杨威公曾为荆州刺史傅群的主簿,后转投关将军,任襄阳郡功曹,再后则加入大王彼时的左将军府为掾史。”

  “其人入蜀之前,在荆州的名位并不下于如今的潘别驾。”

  “若他肯帮腔,加上潘别驾和我,那试问,江陵诸公,谁敢不听不从?”

  麋威一想还真是。

  而且杨仪那一嘴连刘备都受不了的阴阳怪气,一旦开了尊口。

  除了邓芝这种君子和潘濬那种老登。

  估计江陵真没几个“名士”能招架得住。

  算是另一种意义上的一力降十会。

  麋威:“然则杨公亦非常人也,我如何能说动他帮腔呢?”

  张裔指着自己,似笑非笑道:

  “你方才怎么说服我的,回去就怎么说服杨威公。”

  又道:

  “杨威公此人,性情狷狭,不好相处。”

  “但其人嗜好做官,且是有所统领的‘实官’。”

  “若能投其所好,那他反而比谁都更好相处。”

  投其所好么……

  麋威微微颔首,心中渐渐有了想法。

  旋即辞别张裔。

  ……

  翌日,麋威返回石城。

  “都尉好大的胆子!”

  一入郡府,尚未开口,杨仪就已经呛声。

  “你不但违逆众议造坞囤船,甚至还想串联上下,颠倒黑白?”

  麋威已经熟悉杨仪性情,并未被吓到。

  不急不慢反问:

  “我不过在城北屯兵数日,杨公怎知我作何打算?”

  杨仪嗤道:“这不是一目了然吗?”

  “若筑城垒,必先征发大量力役,又要伐木采石,以备版筑所需,更需要囤积粮谷,与行军作战相差仿佛。”

  “若是修坞,则力役稍减,却必须额外囤积财货。因为造船或市船,需要与工匠商贾之流打交道。”

  “而你近日既无大量征发,也未从城中邸阁大量取粮,倒是绢帛一类财货取了不少。”

  “由此观之,你意在水利,不在山险!”

  麋威闻言不怒反喜:“都说杨公有规划调度之才,今日观之,名不虚传!”

  杨仪摆手道:“你再多溢美之辞,我也不会因你的臆想而违逆众议。”

  麋威:“若我能让杨公得偿所愿呢?”

第84章 得偿所愿

  杨仪嗤声不改:

  “难不成你能让大王回心转意,以我代法孝直为尚书令?”

  你还真敢说!

  麋威暗暗吐槽,但早有腹稿:

  “尚书台固然为天下枢要,但秩禄低,为令者不过千石。”

  “窃以为杨公大才,非二千石不足以相配!”

  杨仪闻言本欲继续嗤笑对方见识短浅。

  尚书令之清贵,岂能单看秩禄高低?

  然而看到麋威一脸笑眯眯,分明有备而来。

  心中蓦地一动:“襄阳太守?”

  “杨公慧眼如炬!”麋威道。

  “众所周知,关将军遥领襄阳,却志在宛、洛。”

  “将来襄阳的府君,多半要另则贤明。”

  “而杨公虽然胜任此职,但毕竟要回避原籍。”

  “倒是邓伯苗邓府君,并无此虑。”

  “而只要邓府君一动,江夏这边,杨公的机会不就来了吗?”

  杨仪在听到邓芝的时候,便已经恍然。

  但其人宦游多年,自然不会轻易被这种空头支票所迷惑。

  “二千石之位,我确实心动。”

  “然则襄樊之重,天下皆知。凭什么曹魏要弃守?”

  “就凭你先前的无端揣测?”

  然而麋威今日并不纠结这个话题。

  “那杨公就当是虚言妄语吧!”

  “可虚妄归虚妄,却未必不能为杨公讨些切实的好处!”

  杨仪目光微微一眯。

  又听麋威道:

  “自本朝以来,郡丞之职早已被郡府门下诸曹所侵吞。”

  “郡丞能否执掌实职,全看太守是否赏脸。”

  “而据我所知,邓府君早在蜀中便有两千石的历练,在地方号称清严有治绩。”

  “其人来江夏未满一月,已将上上下下梳理妥当。”

  “这对于江夏郡而言是好事。”

  “却也让杨公无法插足分毫。”

  杨仪闻言当场翻了个白眼。

  但麋威下一句,让他再次眯目。

  “但我能让杨公名正言顺地插足郡事!”

  “正如杨公方才所言,筑城如行军,需要大量征发力役,需要版筑,需要积粮。”

  “这些事郡府诸曹早已包圆,所谓一个萝卜一个坑,轮不到杨公置喙。”

  “可造坞囤船呢?”

  “因为江陵众议早就定下今明两年主守,所以近段时日,江夏郡府一直按照筑城来调度和准备的。”

  “如若此时,关将军突然改弦更张,郡府必定应接不暇……却不知杨公这位郡丞,会不会出手相助啊?”

  听到此处,杨仪双眼眯成了线。

  他固然没听过“新项目等于新预算”这种后现代职场暴论。

  但巧立名目以攫取权势和利益,却早已不是什么新鲜事。

  邓芝那种道德君子可能不屑一顾。

  可杨仪哪在乎这个?

  有自己前途重要吗?

  更何况。

  麋威不过是将两件本来都要做的事。

  调换一下先后顺序而已。

  甚至都称不上巧立名目。

  那何乐而不为?

  默然数息,杨仪轻吐一口浊气,道:

  “他日都尉功成名就,还望不要忘了你我今日之语!”

  成矣!

  麋威心下暗喜。

  他不怕杨仪有所求,就怕不能投其所好。

  而现在看来,张裔对杨仪性情把握十分精准。

  可谓一击即中。

首节 上一节 104/359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大乔尚在,夫人请自重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