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大秦:儿子对比,嬴政酸了

大秦:儿子对比,嬴政酸了 第468节

  “秦灭六国,就是为了消除这些隔阂。”】

  “没有国界的划分,没有语言的误解,人们才可以融洽的生活在一起,这样的国家,才有资格真正被称之为乐土,百姓也才可以安居乐业。”】

  【听到这里,好半响都哑口无言的张良终于挤出了一句话:“这天下只是你们大秦的天下,没有六国,也没有我们的家!”】

  【太子扶苏笑了,笑的很是轻蔑:“国?”】

  “诸侯割据,何以为国!”】

  “家?”】

  “百年征战,何以为家!”】

  “是秦,令四方臣服,天地开阔!”】

  “是秦,让百姓朝有食,暮有所!”】

  “是秦,缔造了真正的国与家!”】

  【话至最后,声如雷霆,天震地骇。】。

第480章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求订阅,求全订】

  【看着张开双臂,仿佛拥抱整个天下,气魄恢弘浩荡的太子扶苏,张良不禁楞了楞。】

  【不知过了多久,张良方才回过神来,努力地摇了摇头,仿佛想要将太子扶苏刚刚说的那些蛊惑人心的话语,全部甩出脑海一般。】

  【而后,张良方才看着太子扶苏仿佛在说服自己道:“不论你说什么,秦国灭了六国,使得我等六国贵族公卿士人家破人亡,这不争的事实。”】

  【太子扶苏闻言再次转身,略带嘲讽地反问道:“真是秦国灭了六国吗?”】

  【听到太子扶苏如此反问,张良也是气极反笑道:“不是秦国灭了我等六国,难道还能是我等六国覆灭了自己不成?”】

  【太子扶苏也是微微昂首,哂然一笑道:“昔缪公求士,西取由余于戎,东得百里奚于宛,迎蹇叔于宋,来丕豹、公孙支于晋。”】

  “此五子者,不产于秦,而穆公用之,并国二十,遂霸西戎。”】

  “孝公用商鞅之法,移风易俗,民以殷盛,国以富强,百姓乐用,09诸侯亲服,获楚、魏之师,举地千里,至今治强。”】

  “惠王用张仪之计,拔三川之地,西并巴、蜀,北收上郡,南取汉中,包九夷,制鄢、郢,东据成皋之险,割膏腴之壤,遂散六国之从,使之西面事秦,功施到今。”】

  “昭王得范雎,废穰侯,逐华阳,强公室,杜私门,蚕食诸侯,使秦成帝业。”】

  “还有甘茂、蒙骜、吕不韦、蔡泽、李斯等等诸卿,皆为秦国立下不世之功。”】

  “甚至孤可以直言,若是无有他们,秦国决计不可能完成天下大一统之霸业!”】

  “那么现在张卿又可否告诉孤,他们之中又有哪位一开始便是秦国人?”】

  “而又真的是秦国灭了六国吗?”】

  【这话一出,张良的脸色顿时一阵青、一阵白。】

  【刚刚太子扶苏说的那些人才,有哪位一开始便是秦国人吗?】

  【没有!】

  【一个都没有!】

  【像百里奚一开始其实是虞国人,蹇叔一开始则是宋国人,丕豹、由余、公孙支一开始也是晋国人,都是后来才投靠、归附的秦国。】

  【而曾任秦国丞相的商鞅,一开始则是卫国人,接着投靠到魏国,但是并没有得到魏王的重用,最后才又投靠至秦国。】

  【同样曾任秦国丞相的张仪,一开始则是魏国人,后曾游历于楚国、赵国,皆不被重用,最后愤而入秦。】

  【还有曾任秦国丞相的甘茂,一开始则是楚国人,后来通过张仪、樗里子的引荐,方才归附的秦国。】

  【另外同样曾任秦国丞相的范雎,一开始也是魏国人,曾从魏人须贾使齐,但是被诬以通齐卖魏,归国后,魏相魏齐命人鞭笞范雎,几乎将之打死,侥幸方才逃得一命,最后入秦自荐。】

  【还有同样曾任秦国丞相的吕不韦,一开始则是卫国人,后来结识秦庄襄王之后才跟着归附的秦国。】

  【另外同样曾任秦国丞相的蔡泽,一开始则是燕国人,在点破范雎狡兔死、走狗烹而使其功成身退后,被范雎推荐,方才归附的秦国。】

  【还有现在的廷尉李斯,一开始则是楚国人,也是后来才投奔到的秦国。】

  【另外历仕秦昭襄王、秦孝文王、秦庄襄王、秦王嬴政四朝,深得秦王信任的蒙骜,一开始也是齐国人,后来才归附的秦国。】

  【可以这么说,秦国大部分有名有姓的贤才,几乎一开始都是其他诸侯国的人,只不过后来入仕的秦国。】

  【所以在这样的情况下,真的能够说是秦国灭了六国吗?】

  【恐怕准确地说应该是来自于六国的贤才辅佐秦国灭了六国,才更加合适一点吧。】

  【若是没有这些来自于六国的贤才辅佐的话,那么秦国别说扫平六国,统一天下了,能够保持不被其他诸侯国吞并、覆灭就已经不错了。】(看暴爽小说,就上飞卢小说网!)

  【而秦国那些来自于六国的贤才,又为何会入仕秦国呢?】

  【他们为何不在各自的母国发光发热,辅佐各自母国的国君扫平其他诸侯国,完成一统天下的霸业呢?】

  【是他们不愿呢?】

  【还是他们所在的母国国君昏庸无道,没有识人之明,又或者是母国大臣嫉妒贤能、排除异己,导致他们不能一展所长,最后只能被迫入秦呢?】

  【总不能是他们所在的母国国君英明神武,拥有识人之明,母国大臣也不嫉妒贤能、排除异己。】

  【但是他们却偏偏放着母国国君的重用不要,如同傻子一样选择入仕秦国吧?】

  【这其中的原因,到底是什么呢?】

  【真的好难猜呀,张良你说呢!】

  【张良说什么呢?】

  【张良脸色被气的涨红,什么辩驳之语都说不了。】岄.亿令(二)亻尔仪衫淋紦亻尔

  【毕竟总不能真的昧着良心,并且不要脸皮地说六国国君曾有重用那些贤才,但是那些贤才却偏偏辜负了六367国国君的“厚待”,从而选择仕秦吧?】

  【这种厚颜无耻的话语,张良还说不出来。】

  【看着无话可说的张良,太子扶苏进一步说道:“你说是秦国灭了六国,那么孤也想问一下。”】

  “在这个列国伐交频频,强则强,弱则亡的大争之世。”】

  “当秦王夙兴夜寐,以衡石量书,日夜有呈,不中呈,不得休息的时候,其他诸侯国君又在干什么?”】

  “当孤与六部诸卿前后耗费十年时间,研制发明出耧车、曲辕犁、脚踏式纺织机、龙骨水车等等新式耕种、纺织、灌溉器具,以提高黔首百姓耕种效率的时候。”】

  “其他诸侯国的太子、臣属,他们又在干什么?”】

  “当秦国上至中央朝廷的文武百官,下至地方的郡县官吏,皆努力推广代田法、各种肥料的制作与使用方法等等,以提高黔首百姓收获的亩产量的时候。”】

  “其他诸侯国的文武百官、地方官吏,他们又在干什么?”】

  PS:没写完,查资料比较费时间,正在补后续两千字,可以明天早上再看更新。。

第481章秦国合该扫平六国、统一天下,转移仇恨【求订阅,求全订】

  天幕下,当再一次听到太子扶苏说:

  “。。。。。。是秦,令四方臣服,天地开阔!”

  “是秦,让百姓朝有食,暮有所!”

  “是秦,缔造了真正的国与家!”

  这番话的时候,秦皇嬴政都忍不住感到神清气爽,全身舒畅。

  没错!

  这就秦!

  大秦就是如此威赫!

  大秦就是如此仁义!

  大秦就是如此伟大!

  秦皇嬴政决定命人将这番话语抄录下来,然后传之天下,好让世人与后人皆知晓他与秦国创造的丰功伟绩。

  而当太子扶苏提及“昔缪公求士,西取由余于戎。。。。。。”的时候,站在始皇帝身后不远处的廷尉李斯,也是忽然眼前一亮道:

  “这是,老夫的《逐谏客书》!”

  当年韩国派水工郑国入秦游说当时的秦王嬴政,倡言凿渠溉田,企图耗费秦国人力而不能攻韩,以实施“疲秦计划”。

  此事被发觉之后,当时的秦王嬴政听信宗室大臣的进言,认为来秦国的客卿大抵都想游间于秦,于是就下令要驱逐在秦国的客卿。

  而当时李斯也是由楚国来秦的客卿之一,也在被驱逐之列。

  在听闻这件事之后,李斯当即便写下了《谏逐客书》以呈当时的秦王嬴政。

  此文先叙述秦国自秦穆公以来皆以客致强的历史,说明秦国若无客助则未必强大的道理。

  然后列举各种女乐珠玉虽非秦地所产,却被喜爱的事实作比,说明秦王嬴政不应重物而轻人。

  文章立意高远,始终围绕“大一统”的目标,从秦王统一天下的高度立论,正反论证,利害并举,说明用客卿强国的重要性。

  全文理足词胜,雄辩滔滔,最终打动了当时的秦王嬴政,使他收回了逐客的成命,恢复了李斯的官职。

  同时,李斯也因为这一篇《谏逐客书》得到了当时秦王嬴政的青睐以及重用。

  再加上李斯自身出色的才华能力,在那之后便堪称仕途亨通,一路从当时的客卿,干到了现在的秦国九卿之一的廷尉之职。

  甚至以目前的情况来看,等到左丞相隗状、右丞相王绾致仕之后,李斯多半会任左右丞相之一。

  可以说,《谏逐客书》对于李斯本人而言,绝对是意义重大。

  甚至说《谏逐客书》是李斯人生中最重大的转折点之一,也并不为过。

  所以在看到天幕上的太子扶苏念出他昔年写下的《谏逐客书》的时候,李斯也是不禁捋了捋自己下颔的胡子,微微笑道:

  “看来天幕上的老夫也同样写下了这篇《谏逐客书》,并且太子扶苏殿下也诵读过呀。”

  尤其是想到经过天幕的传播之后,往后全天下人都会知晓他李斯写了这么一篇《谏逐客书》,李斯脸上的笑意就更加难以掩饰得住了。

  这一幕,让另一旁的左丞相隗状、右丞相王绾、御史大夫冯劫等文武百官,以及淳于越等诸子百家博士看到,皆是面露羡慕、嫉妒之色。

  毕竟人生在世,绝大部分人,不是为名,就是为利。

  而哪怕是到了他们这个身份地位,想要真正名传天下一次,也绝对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毕竟在道路交通与信息传播极度缓慢、落后的这个时代,如果不是如同扫平六国,统一天下这种堪称划时代的大事的话。

  那么其他人想要真正做到通传天下,使得黔首百姓皆悉听闻,几乎堪称是不可能的事情。

  也就只有天幕出现之后,凡是出现在天幕上的人和事,才能够迅速通传天下,使得天下的黔首百姓皆悉听闻。

  而李斯很显然又通过天幕上的太子扶苏念诵《谏逐客书》一事,从而得以再次名传天下。

首节 上一节 468/585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操控祖宗:从楚汉争霸创千年世家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