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儿子对比,嬴政酸了 第411节
这两个治国之道的提出,也是顿时便让陈相、陈辛等农家博士,以及相里季等墨家博士重新振奋起来。
果然,他们就说自家学派那么有用,又怎么可能会随随便便就泯然众人矣呢!
礼法并重的“霸王道杂之”可以治国的话,那么农法并重,以及墨法并重又如何不可以治国呢!
秦国的主流思想之中,依然有他们农家、墨家的一席之地!
他们农家、墨家同样也可以成为秦国的主要治国思想之一!
有他们农家、墨家在,儒家休想后来者居上!
想到这里,不管是陈相、陈辛等农家博士,还是相里季等墨家博士,皆是面带笑意且斗志昂扬。
至于其他没有被太子扶苏提到的诸子百家博士,此刻也是在琢磨着如何将自家的学说与法家相结合起来。
毕竟不管是礼法并重的“霸王道杂之”,还是所谓的“农法并重”,又或者是“墨法并重”等。
本质上都不过是以法治国治民,以仁德抚国抚民,最终实现宽严相济的治国效果罢了。
而仁德爱民思想,又不是儒家、农家、墨家的专属思想,他们各自所属的诸子百家学派同样也是可以仁德爱民的。
比如说,道家里面的黄老之言,同样也有“省苛事,薄赋敛,毋夺民时”、“贵清静而民自定”的仁德爱民的思想。
所以他们道家也是可以和法家相结合,来一个“道法并重”的!
又比如说,阴阳家思想之言里面,同样也有“止乎仁义节俭,君臣上下六亲之施”的仁德爱民的观点。
所以他们阴阳家也是可以和法家相结合,来一个“阴阳法并重”的!
再比如说,医家思想之言里面全是各种治病救人,为黔首百姓解病除痛,这本身就是仁德爱民最好的体现。
所以他们医家又如何不可与法家相结合,来一个“医法并重”呢!
可以说,为了让自家的学说能够在秦国未来的主流思想之中占据一席之地,乃至于是成为秦国的主要治国思想之一。
其他诸子百家博士也是纷纷回顾起自家的思想学说,看看里面有没有“仁德爱民”这个思想观点。
如果有的话,便以其为核心,然后再尝试与法家相结合起来。
如果没有的话,那么便新添进去,然后再尝试与法家相结合起来。(看暴爽小说,就上飞卢小说网!)
总之就是一定要让自家学派在秦国未来的主流思想之中,能够占据一席之地,好让自家学派学说能够延续长存下去。
正当诸子百家博士如此想着的时候,却是听到天幕上的太子扶苏借用《易》经上的话语说:
“天下(学问)的途径虽然不一样,但是归趋是相同的,思虑虽然很冗杂,但是目标是一致的。”
“现在各家的学者,各自推崇他们学说的长处,用尽了智慧和思虑,来阐明他们学说的要旨。”
“虽然各自有偏见短处,但是综合他们主要的道理目的,发现他们也都是从六经分支出来的。”
“假使让他们遭遇到圣明的君王,能够折中采用他们的主张,他们都可以成为辅佐的人才啊。”
所以不管是礼法并重的“霸王道杂之”的治国之道,还是农法并重或者墨法并重的治国之道,都不是太子扶苏心中最好的治国之道。
太子扶苏心中最好的治国之道是:取儒家之德,教化百姓;取法家之制,督责臣民;取道家之本,顺应民心;取墨家之长,便民天。。。。
最终,以道表、儒身、法骨意林艺琦务司诌、墨行、兵搏、纵横言、阴阳谋。。。。。。而成煌煌治国之大道!
听到这番话语,一众诸子百家博士先是一静。
而后过了片刻,先是出身阴阳家的博士朝着天幕上的太子扶苏郑重大礼拜下道:
“太子扶苏殿下圣明!”
紧接着,出身纵横家的博士亦是朝着天幕上的太子扶苏庄重施礼而拜道:
“太子扶苏殿下圣明!”.
随后,出身兵家的博士、出身墨家的博士、出身农家的博士、出身法家的博士、出身儒家的博士、出身道家的博士等等,皆是齐齐朝着太子扶苏拜下,高声赞颂道:
“太子扶苏殿下圣明!”
诸子百家博士的话语,浩浩荡荡,声合一处,直冲云霄!
而站在最前面的秦皇嬴政,听到身后一众诸子百家的话语,嘴角亦是不禁露出了一抹淡淡的微笑。
原本,他是觉得礼法并重的“霸王道杂之”是对扫平六国、统一天下之后的秦国最好的治国之道。
若用此道而治国的话,那么当可使得天下长治久安,大秦江山社稷固若金汤,无有倾覆之危。
但是,既然可取两家之精华而治国的话,那么为什么不可以取诸子百家之精华而治国呢?
儒家之德可教化百姓,法家之制可督责臣民,道家之本可顺应民心,墨家之长可便民制天。。。。。。。。。
若是以道表、儒身、法骨、墨行、兵搏、纵横言、阴阳谋。。。。。。而为大秦未来的治国之道的话,那么未来的大秦又会变成怎么样呢?
秦皇嬴政不知道,但是他很想试一试这样的治国之道,看一看那样的大秦乙。。
第429章天幕过后的各项安排事宜【求订阅,求全订】
看着第六次浮现的【大秦秦太宗扶苏】天幕也是如同以往那般渐渐暗淡、隐没下去,而后消失于天穹之中后。
秦皇嬴政也是知道这一次的天幕播放到此便结束了。
之后秦皇嬴政也是惯例赐宴文武百官,以及诸子百家博士。
吃饱喝足之后,一众中低层的文武百官、诸子百家博士自觉离去。
然后九卿之类的重臣,以及始皇帝的心腹大臣也是在赵高的引领下,去到偏殿休息片刻。
直到秦皇嬴政重新沐浴更衣完之后,方才再度召见一众九卿重臣与其他心腹大臣。
秦皇嬴政扫过面前的武成侯王翦、左丞相隗状、右丞相王绾、廷尉李斯、上卿蒙毅等一众心腹大臣,微微沉吟半响。
这次天幕透露出来的,值得他们吸收的消息内容还是挺多的。
在沉吟半响过后,秦皇嬴政看向一旁的治粟内史安排道:
“此次天幕上透露出来的,涉及到民生买卖之事,一共有三,分别是制取蜂窝炭、制盐,以及制油。”
“其中制油,主要是通过大豆制油,此事朝廷暂不必插手,民间黔首百姓如若需要食用大豆油的话。”
“那么民间黔首百姓可以自行榨取大豆油使用,朝廷将记录下来的详细榨取大豆油的方法、过程,公布、推广到各个郡县乡镇,任由黔首百姓自行学习之。”
油、盐、蜂窝炭都是民生之重,如果可以的话,那么秦皇嬴政自然也是想要官方垄断大豆油的制作、售卖的。
然后很可惜,榨“七九零”取大豆油的原料就是黔首百姓几乎家家户户都种植有的大豆。
秦国根本无法从原材料上限制黔首百姓去榨取大豆油使用。
当然,如果说榨取大豆油的详细方法、过程并没有被天幕公开,而是只被秦国朝廷掌握的话。
那么朝廷倒也还可以通过严格管控榨取大豆油方法的方式,使得黔首百姓即便有榨取大豆油的原材料大豆,也难以自行榨取大豆油使用。
然而也很可惜的是,榨取大豆油的详细方法、过程已经被天幕彻底公布于众了。
所以至此,秦国基本是不可能做到限制民间黔首百姓自行榨取大豆油使用的。
而如果不能限制的话,那么秦皇嬴政也只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选择放开,任由民间黔首百姓自行榨取大豆油使用了。
如此一来,说不定还能够让民间黔首百姓对秦国与他多两分好感。
治粟内史也是明白始皇帝如此安排的原因,当即点了点头道:
“是,陛下!”
“回头臣便将记录下来的大豆油的制取方法,迅速刻印成册,并且通传天下各地郡县、乡镇。”
简单安排完大豆油之后,秦皇嬴政也是接着说道:
“接着是蜂窝炭,天幕上已经曝光出来的石涅矿地点,当地郡县官员应当已经做出管控。”
“过后你便立刻安排人员赶赴当地,建立相关的蜂窝炭制造厂,生产制作蜂窝炭,以售天下黔首百姓。”
“然后,等阴阳家的博士拟定矿藏部诸司的人员名单,并且交由你审核通过之后,再呈递于朕确认。”
“最后,再安排他们去勘探、寻找天下其他蕴藏有石涅矿藏的地方。”
大豆油因为原材料人人都有的原因,所以秦国与他无法对大豆油做出限制与垄断。
但是石涅,又或者说蜂窝炭那就不一样了。
用来制作蜂窝炭的石涅矿脉,自然不是黔首百姓家家户户都有的。
而不是黔首百姓家家户户都有的话,那么秦国自然便可以通过派兵驻守产出石涅的矿脉,进而限制、垄断制作蜂窝炭的石涅。
然后在限制、垄断了石涅之后,再将之制作成蜂窝炭,最后再将之如同盐等必需品一般,售卖给黔首百姓,以增加国库税收。
治粟内史同样神情兴奋地点头应道:
“是,陛下!”
“回头臣便立刻安排人手去天幕上暴露出来的石涅矿脉点建立蜂窝炭生产、制作厂。”
榨取大豆油这么大的利润,他作为秦国的治粟内史暂时无法从中获取到钱财税收也就罢了。
但是像制作、售卖蜂窝炭这么大的利润,那是坚决不能够放过的。
如果放过了的话,那么他作为秦国的治粟内史,大晩上睡着、睡着都能够气的起来给自己抽一巴掌。
“最后是太子扶苏改进之后的制盐术,同样天下各地负责监督、生产盐的官吏。”
“如果不傻的话,那么现在便应该已经在思索着要如何改良、应用太子扶苏所研究出来的那套新式制盐术了。”
“过后你同样将记录下来的详细榨取新盐的方法、过程,及时公布、推广到大秦的各个地方盐生产厂,让他们采用太子扶苏所教导的那种方式,去大量生产盐,然后大量卖给黔首百姓。”
“最后再用从中赚取到的钱财,补充到国库里面,充实国库。”
秦皇嬴政看着治粟内史,语气淡淡道。
一旁的治粟内史再三点头应道:
“是,陛下!”
“过后,臣便逐一吩咐、安排下去。”
未来秦国正是需要用到诸多钱财的时候,现在有了制蜂窝炭与制盐售卖所带来的巨大收益。
原本受限于钱财不足而无法快速推进的项目,现在也可以进一步推进了。
这不管是对于秦国来说,还是对于黔首百姓来说,都是一件大好事。
安排完治粟内史之后,秦皇嬴政的目光也是转到一旁的夏无且身上,接着吩咐道:
“过后,夏卿便按照此前太子扶苏所说的那般,去组织天下医师进行编撰医书。”
“同时,拟一个组织医师定期下到地方郡、县、乡、镇村巡诊的章程呈递于朕,”
上一篇:操控祖宗:从楚汉争霸创千年世家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