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大秦:儿子对比,嬴政酸了

大秦:儿子对比,嬴政酸了 第366节

第377章渐渐拉开差距的两个秦国,相互推卸责任的六国贵族【求订阅,求全订】

  天幕下,看着天幕上同样在秦王政十九年这个时间点覆灭了“赵国”的“秦国”,秦皇嬴政也是微微点头。

  虽说天幕上与天幕下的“秦国”都在秦王政十九年这个时间点覆灭了“赵国”,但是很显然天幕上的“秦国”覆灭“赵国”所付出的人员伤亡等I龄尹洽斯覇代价更小。

  同时,覆灭“赵国”的结果,也是更加的完美。

  毕竟他们这个世界的秦军当初是硬生生打下邯郸的,所以为此也是死伤了不少的将士。

  并且之后秦军虽然俘虏了赵王迁,但是却让公子嘉,以及不少的赵国公卿贵族大夫们都趁机逃掉了。

  甚至后面逃掉的公子嘉还被那些同样逃亡出去的赵国公卿贵族大夫们拥立为新的赵国代王,又称赵代王嘉。

  之后代王嘉在代地继续率领赵国军民抵抗秦军,前后长达六年,方才被王翦再次率军攻灭。

  最终,代王嘉被虏,全族被迁至咸阳。

  可以说,当年逃亡出去的代王嘉后面也的确给秦国造成了一些小麻烦。

  而天幕上的“秦国”,因为是招降邯郸的原因,所以在攻克邯郸过程中,秦国将士们几乎都没有多少死伤。

  毕竟他们最主要的事情,就是将邯郸给团团围困住,不让里面的人逃出去而已。

  同样也因为将邯郸给团团围困住的原因,所以不管是公子嘉,还是其他什么赵国公卿贵族大夫们一个都没能逃出去。

  最后全部被秦军将士给一网打尽了,所以像什么公子嘉变成了代王嘉,然后继续率领赵国军民抵抗秦军这样的事情,大概不会在天幕上的“秦国”出现了。

  至于说后续对赵地的安排处理,其中在救荒这方面。

  天幕上与天幕下的“秦国”都是一样以太原郡作为后援根基,然后对赵地进行紧急性救荒。

  只不过,因为天幕上的“秦国”粮食物资等资源储备要远远多过天幕下的秦国,所以在对赵地进行紧急性救荒的时候。

  天幕上的“秦国”很显然要比天幕下的秦国能够调集得了更多的粮食等物资,以及可以更大360范围的救助赵地的黔首百姓。

  然后在对赵地设郡县,置官吏这方面。

  很显然,天幕上的“秦国”同样做的比天幕下的秦国要更好。

  毕竟当年秦国因为自身官吏数量严重不足,以及为了降低赵地黔首百姓对秦国的抵触、反抗情绪的原因,所以是任用了很多当地原本的贵族公卿官员为官吏的。

  至于真正秦国出身的赵地郡县官员数量,则并不多。

  而这也导致了秦国对赵地的掌控力度,一直都不强。

  但是,天幕上的“秦国”,则是通过全部任用出身自秦国的官吏、学子去担任赵地郡县官吏的方式,大大加强了“秦国”对于赵地的掌控力度。

  最后在对待赵国的宗室、贵族公卿这方面,也因为太子扶苏此前针对韩国宗室、贵族公卿所提的建议。

  所以在赵国覆灭之后,“秦国”也是同样强硬地将赵国相关宗室、贵族公卿、官员、豪商等家族人员,全部都迁移至咸阳的。

  日后赵国的一众宗室、贵族公卿、官员、豪商,想要在咸阳的眼皮底下搞事,可谓是难之又难了。

  而他们则是最近方才开始将昔日的六国宗室、贵族公卿、官员、豪商迁移至咸阳,但就算这样,也依然还有少部分的六国宗室、贵族公卿、官员、豪商逃亡在外。

  估计未来秦国如果一个不注意的话,那么那些逃亡在外的六国宗室、贵族公卿、官员、豪商说不定还会给秦国给整出一些小麻烦。

  最后,等天幕上的“秦国”,在救灾救荒结束,然后再向赵地的黔首百姓推广代田法,以及各种肥料的制作与使用方法,还有各种高产的粮食庄稼作物之后。

  那么估计要不了两、三年,赵地的黔首百姓便会渐渐忘记原来的六国国君与诸卿,从而真正归心于天幕上的“秦国”,归心于天幕上的“秦王嬴政”!

  届时,吞并了赵地,并且又获得了赵地黔首百姓真心归附的“秦国”,在综合国力这方面,毫无疑问又会大大提高一截。

  可以说,在覆灭韩国之时,天幕上与天幕下的两个“秦国”之间的综合国力,看起来差距还不算太大。

  但是在更进一步覆灭赵国之后,天幕上的“秦国”的综合国力便越发的雄厚了。

  同时,与天幕下的秦国之间的综合国力差距也是越来越大。

  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估计未来天幕上的“秦国”的综合国力还会越来越强,直到最后将他们这个世界的秦国给远远甩在身后,甚至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

  不过这也很正常,毕竟天幕上的“秦国”因为有太子扶苏相助的缘故,所以在很多事情方面都起步比他们这个世界的秦国要早很多。

  而在一步快,步步快,不断超前积累优势的情况下,最后天幕上的“秦国”在同时间段,远比他们强盛也是很正常的事情。

  只不过秦皇嬴政自己对此,有些不太能接受而已。

  哪怕天幕上的“秦王嬴政”从某种角度上来说和他是同一个人,但是他也依然不想要输给另一个“自己”。

  而且,他也只是现在落后了而已,后面他未必不能将他治下的秦国治理的比天幕上的“秦国”更好!

  毕竟天幕上的“秦王嬴政”有太子扶苏相助,而他同样也是有天幕相助的!

  太子扶苏与天幕对他们彼此之间,哪一个的帮助更大,那可不好说。

  借助天幕,他可以快速获得太子扶苏,乃至于是天幕上整个“秦国”一年,甚至是历时数年的各种研究成果,以此来节省他治下秦国大量的研究时间。

  然后在最短的时间之内,消化、吸收天幕上的太子扶苏与“秦国”的各种研究成果,从而让他治下的秦国变得和天幕上的“秦国”一样强盛。

  甚至是在天幕上的“秦国”的强盛基础上,变得比天幕上的“秦国”更加强盛也不是不可能!

  所以秦皇嬴政对于自己治下的秦国不如天幕上的“秦国”这件事,虽然有些不太能接受,但是他也并不算太过于着急。

  他此前可以花费十年时间来扫平六国,统一天下。

  那么现在他同样也可以再花费十年时间来追上天幕上的“秦国”,然后再变得比天幕上的“秦国”更加强盛。

  另一边,被流放在发配到房陵深山中的赵王迁,在看到天幕上的“李牧”居然真的听从秦王的安排命令,去到邯郸城门口劝降。

  同时,邯郸城中又有大量的黔首百姓听从“李牧”的劝降,不断在城中掀起小型叛乱,欲要打开邯郸城门,与外面围困的秦国里应外合。

  并且他以前的宠臣郭开也在不断向他陈述投降的种种“好处”时。

  赵王迁也是气的双目通红,不断指天咒骂道:

  “贼子!”

  “乱臣贼子!”

  “李牧果然是乱臣贼子!”

  “那些贱民也是乱臣贼子!”

  “还有郭开也是乱臣贼子!”

  “你们全部都是乱臣贼子!”

  最后,在看到天幕上的“他”再一次主动打开城门投降秦军,而“赵国”也再覆灭一次的时候。

  赵王迁也是终于被气的仰天喷出一口鲜血,然后直接向后栽倒了下去,整个人昏迷不醒,死活不知。

  另一边,当年被王翦率军攻破代地,然后被俘虏,最后全族被迁至了咸阳的代王嘉,在看到天幕上的“赵国”再一次覆灭的时候,也是忍不住捂脸悲泣:

  “赵国,又亡了!”

  “为何天要亡寡人赵国?”

  “为何天要降始皇帝于秦国?”

  “为何天要降麒麟子扶苏于秦国?”

  如果上天能够降下一个如同始皇帝那般的赵王于赵国的话,那么现在说不定亡国的就是秦国,而不是他们赵国了。

  甚至现在扫平傘罒溜起e亻尔咝.把;$丝-月椅六国,统一天下的也不一定是秦国,而有可能是他们赵国。

  如果上天能够降下一个如同太子扶苏那般的麒麟子相助赵国的话,那么赵国就算不能反攻秦国。

  但是至少也能够扛得住秦国的入侵,不会使得赵国亡于秦国之手。

  甚至如果当年他父王不担忧大将军李牧功高震主,从而中了秦国的离间计,被秦国借他父王之手,除去了李牧的话。

  那么现在赵国,也不一定会亡。

  然而,一切都没有如果。

  天幕下的李牧死了,赵国亡了。

  天幕上的“李牧”虽然没有死,但是也“叛变”了,反而去劝降赵国,从而使得赵国再次亡了。

  一连见证了赵国覆灭两次的代王嘉,整个人也是变成失魂落魄,死气沉沉的样子。(看暴爽小说,就上飞卢小说网!)

  毕竟亡国这种事情,单单是见证一次就足够让人精神崩溃的了,更加别说代王嘉前后见证了两次。

  从这个角度讲,当年因为韩国复叛,从而被始皇帝下令诛杀了的韩王安,可能运气比其他诸侯国的国君要稍好一点。

  毕竟死的早的话,那就不用亲眼见证两次故国的覆灭了。

  另一边,因为第六次天幕播出,从而暂时停顿下来修整观看天幕的,被迁移至咸阳途中的六国宗室、贵族公卿等人。

  在看到天幕上剩下的几个诸侯国,在赵国覆灭之后都没有什么动作的样子,一个个也是一边痛斥其他诸侯国,一边推卸自己的责任。

  比如说,被迁移至咸阳途中的楚国宗室、贵族公卿,在看到天幕上的“魏国君臣”畏畏缩缩的样子,当即低声痛骂道:

  “愚蠢!”

  “简直就是朽木不可雕也!”

  “既想要组建抗秦联军,又不敢站出来倡议,简直就是无胆匪类!”

  “难道你们不站出来倡议组建抗秦联军,秦国就不会第一个攻打你们吗?”

  “赵国覆灭之后,就属你们魏国国力最弱,距离秦国最近,秦国不第一个攻打你们,难不成还能第一个来攻打我们楚国不成?”

  “要是你们主动站出来倡议组建抗秦联军,然后再派遣使臣去劝说我等,那么我等不就答应了吗?”

  “又如何还会被秦国各个击破!”

  而在楚国宗室、贵族公卿痛斥魏国的同时,同样在被迁移至咸阳途中的魏国宗室、贵族公卿,看到天幕上的“楚国”内部分裂成好几派,彼此争论不休的时候。.

  一个个魏国宗室、贵族公卿也是同样低声鄙夷、不屑道:

  “秦国都要马上打过来了,他们居然连内部的意见都统一不了,真是白瞎了楚国的国力!”

  “要是楚国能够早早确定下来,不管是组建诸侯国联军,还是单独抗秦。”

  “起码都能够再多做一些准备,然后多抵抗秦国一段时间,又怎会那么快便被秦国覆灭!”

  “要是我们魏国当年有楚国那样的国力,又哪里需要畏惧秦国?”

  “在秦国覆灭赵国之后,便直接趁着秦国刚刚与赵国打完一场灭国之战,元气大伤的时候就直接伐秦!”

  “届时,秦国能够覆灭得了一个赵国,难道还能够有足够的余力再来抗衡第二个楚国?”

  “就算不能够趁火打劫,大赚一笔,最起码也能够趁机损耗秦国更多的元气,让秦国无法在短时间内攻伐其他诸侯国。”

  “从而给予其刘壹琦翼鸸爸师覇他诸侯国更多的喘息,以及准备时间。”

  “结果这么好的时机都浪费,楚国当真该亡!”

首节 上一节 366/585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操控祖宗:从楚汉争霸创千年世家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