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大秦:儿子对比,嬴政酸了

大秦:儿子对比,嬴政酸了 第117节

  【听到太子扶苏这么说,相里季随即也不推迟。】

  【毕竟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小物件发明的命名而已,不管是他,还是太子扶苏都不会缺这样的命名机会。】

  【所以太子扶苏既然说不为其命名,那么他便为之命名就是了。】

  【略微沉吟思考一会后,相里季随即说道:“既然通过脚的踩踏来舂米,那就叫它‘踏碓’吧。”】

  【踏碓两个字一出,众人纷纷念叨了几遍,而后齐齐夸赞道:“好名字,确实物如其名!”】

  【“踏碓、踏碓,可不就是脚踏碓米嘛!”】

  【“以后有了踏碓,舂米对于黔首百姓而言就不再是一件辛劳之事了。”】

  【“感谢太子殿下与相里尚书大人,为天下黔首百姓改良发明的踏碓!”】.

第一百三十五章:平放过来的石碾子,磨盘?【求订阅,求全订】

  原本为了制作面食,而纷纷开始舂米,并且舂的手臂酸痛的天下各地黔首百姓。

  在看到天幕上的相里季发明了更加方便好用的踏碓之后,一个个皆是大喜赞叹:

  “嘿嘿嘿,这个踏碓可真是个好东西!”

  “有了这个踏碓,日后就不用那么辛苦的用手舂米了。”

  “用手舂米不仅费时费力,舂多一会就容易手臂发酸。”

  “现在可以改成用脚舂米,可就方便太多了。”

  “而且最重要的是什么?”

  “最重要的是这个踏碓不像耧车、曲辕犁、还有脚踏式纺织机那样,我等就算是看了也看不懂,更加制作不出来,得要去找木工等工匠才能够制作出来。”

  “像踏碓,我自己在家就能够制作~~出来!”

  “感谢太子扶苏殿下,感--谢相里季大人!”

  ......

  天下各地的黔首百姓,一边感谢太子扶苏与相里季,一边纷纷放下自--己手中的杵头。

  然后去找各种各样的长木板,又或者是长木棍,准备自行制作一个踏碓。

  毕竟踏碓的制作是真的没有什么技术难度可言,说白了,就是利用了和跷跷板一样的杠杆原理的一个东西。

  整体的结构,也就是一个杠杆与支点而已。

  最多就是这个杠杆的支点选在杠杆的哪一个位置最为省力,需要黔首百姓自己去多试验几遍罢了。

  甚至有些动作比较快的黔首百姓,不过片刻时间,便已经仿造出来了一个与天幕上的踏碓相类似的踏碓了。

  咸阳城,其他一众诸子百家博士看着再度得意洋洋的相里季,也是纷纷忍不住在心中唾弃相里季这个运气好的狗东西。

  严格来说,他们这个世界之前是没有踏碓的。

  并且未来在他们这个世界发明踏碓的人,又会不会还是相里季,那也说不定。

  说不准未来是其他人忽然灵光一闪,然后发明了踏碓这件器物,那也是很有可能的。

  但是在天幕上的那个“相里季”发明了踏碓之后,那么哪怕他们这个世界的相里季此前并没有发明出踏碓。

  在这之后,也都变成了是他们这个世界的相里季“发明”的踏碓了。

  这种什么都不用做,直接蹭天幕上的另一个“自己”的光,然后就能够和天幕上的另一个“自己”共享荣耀的行为,实在是太不要脸了!

  但是,也实在是太令人羡慕嫉妒恨了!

  为什么天幕上的另一个“自己”还不赶紧跳出来,然后做出一系列震惊始皇帝、有益于天下黔首百姓的功绩,最后让他们也共享一下另一个“自己”的荣耀。

  他们也真的好想体验一下被另一个“自己”带飞的感觉!

  今天,又是其他诸子博士想念天幕上的另一个“自己”的一天。

  而一旁的相里季,仿佛也感受到了其他一众诸子百家博士心中的怨言一般,嘿嘿笑道:

  “羡慕吗?”

  “可以先不用羡慕,因为我觉得待会‘我’可能还会再发明一个物件。”

  “等‘我’再发明一个物件之后,你们再羡慕我也不迟!”

  相里季之所以会这么说,是因为天幕上的太子扶苏等人刚刚只是对舂米去壳这一步所需要用到的舂米工具进行了改进。

  还有将小麦研磨成面粉这一步,尚未改进。

  而太子扶苏等人肯定不会仅仅只是满足于改进舂米去壳这一步,后面如何将小麦研磨成面粉的这一步,也肯定会有所改进。

  而有能力在太子扶苏的提点下进行改进的人,相里季估摸着十有八九还是天幕上的另一个“自己”。

  这也是相里季为什么说待会“自己”可能还会再发明一个物件的原因。

  听到相里季这番完全不要脸面的话,其他一众百家博士纷纷对其怒目而视,然而相里季却是笑的越发得意。

  见此,其他一众不包括儒家在内的百家博士再一次坚定了等天幕结束之后,要联合围殴墨家子弟,尤其是围殴相里季一顿的事情。

  同时,其他一众百家博士也是抬头看着天幕,各自在心中不断祈祷下一个发明改进的人,千万不要继续是相里季这个狗东西。

  为此,他们愿意拿相里季这个狗东西的十年寿命来换取这个心愿的实现!

  【在解决了舂米容易手臂酸累的问题之后,众人的目光皆是齐齐集中到了石碾子上,想着要如何才能够用脚来带动石碾子的来回碾压转动。】

  【然而与舂米不同,舂米是上下的循环捣砸运动,而石碾子则是前后来回的碾压运动。】

  【想要用脚来带动石碾子的前后来回的碾压运动,虽然不是做不到,但是在相里季等墨家子弟想到的实现方式中,会比较麻烦。】

  【简单来说,就是需要通过多个传动链接装置来实现。】

  【但是这样复杂的传动链接装置,不利于民间的推广与使用。】

  【太子扶苏看着面前的石碾子,随即便上手去试了试。】

  【不过因为不太熟悉石碾子的来回碾压运动,一个没控制好,当即便失去了重心,整个人向前栽倒,就连手中的扁平碾子也脱手飞出去。】

  【看到太子扶苏栽倒的众人,也是响起一片惊呼声,连忙围到太子扶苏身边。】

  【太子扶苏摇了摇头,温声道:“孤没事,只是一时不小心罢了。”】

  【随即太子扶苏的视线再度看向刚刚脱手而出的扁平碾子,却看到那个扁平碾子以握手木杆为支点,在地面上来回循环转动了好几圈方才停下。】

  【而太子扶苏看到这一幕,眼睛也是越来越亮,忽然笑道:“我想到了!”】

  【“我想到如何改进石碾子了!”】

  【随即太子扶苏便将自己的想法说了出来:“将石碾子以握手木杆为支点,由竖放改成平放。”】

  【“然后在石碾子上加一个长把手,接着在石碾子下面放上麦子,最后由人或者牲畜,推着石碾子把手,带动石碾子循环转动,便可将小麦渐渐研磨成面粉。”】

  【“若是将这个平放的石碾子造的更大一点的话,那么一次便可以研磨更多的小麦。”】

  【随即太子扶苏便用手指沾了沾水,在地面上画出一个新石碾子的草图。】

  【随后神情激动的相里季等墨家子弟,便开始按照太子扶苏所画出的草图去制作新石碾子。】

  【很快一个约莫一尺大小的,平放的,由人来推动的新石碾子便初步制作完成了。】

  【随即众人便将一部分小麦放到新石碾子上进行碾压,然而试验的结果,只能说有效,确实可以将麦子碾压成面粉。】

  【同时手也不怎么劳累,毕竟推动新石碾子的动力来源于脚,哪怕你不用手扶着碾子把手,只用身体拉着碾子把手前进转动也可以。】

  【唯一的问题,就是新碾子的碾压效率并不如众人所想的那么高,碾压的麦子时不时就会从边缘跑出去。】

  【而后,相里季又与太子扶苏讨论了一番,然后又对该新石碾子做了一定的改进。】

  【先是给新石碾子刻上一定数量的斜槽通道,用以加强碾压摩擦力。】

  【然后又在新石碾子中心开了一个口子,方便随时投放麦子等作物。】

  【接着又将新石碾子从一个变成上下两个,并且重叠在了一起等等。】

  【最终多次改进之后的新石碾子,便变成了上下碾子里边都有规则的沟槽,而且中间深外边浅,中间还留有一定的间隙。】

  【麦子在下到里边时,就会先按照刻好的斜槽通道进入中间部分的间隙里。】

  【然后随着上扇碾子的旋转,麦子得到的间隙越来越小,最后就会被迅速研磨成粉末。】

  【看着比原来的石碾子,研磨效率提高了数十上百倍的新石碾子,太子扶苏也是满意地点了点头,这才是他想要的新石碾子。】

  【“好!太好了!新石碾子的研磨速度比原来的石碾子快多了。”】

  【“而且新石碾子也不需要劳累到手,只要人力拉动即可。”】

  【“甚至若是家里有牛、驴等牲畜的话,还可以用牲畜来代替拉动。”】

  【许子亲自拉了一会新石碾子之后,看着新石碾子口中满是赞叹。】

  【有了新石碾子,以及之前的踏碓,日后天下黔首百姓想要吃上一顿面食就再也不是难事了。】

  【随即许子仿佛想到了什么,看向太子扶苏道:“此物与旧石碾子相差甚远,若是以新石碾子称呼,恐怕容易让人搅混。”】

  ·········求鲜花···········

  【“还请殿下为其新起一名,好与原来的石碾子做区分。”】

  ·········求鲜花···········

  【太子扶苏再次看向相里季道:“此物主要由相里尚书与其他墨家子弟制作而出,还是由相里尚书继续为之起名吧。”】

  【只不过这次相里季却是摇了摇头道:“此物虽是由我等制作而出,但是如果没有太子殿下提供的想法,我等也无法将之制作出来。”】

  【“太子殿下才是真正对发明此物起到至关重要作用的人,所以由太子殿下为之起名最为合适。”】

  【见相里季等墨家子弟,执意要将这次的命名机会给自己,太子扶苏推脱不掉也就选择了接受。】

  【看着面前的新石碾子,太子扶苏想了想后道:“上下两块碾子形状如盘,主要起研磨之作用,它便名磨盘吧。”】

  【许子、相里季等人默默念叨了几遍太子扶苏起的新名字,皆是点了点头,磨盘这个名字也很符合,一听就大致知道它的作用与形象。】

  【待到太子扶苏与相里季等人对舂米去壳,以及研磨成面粉的工具都完成了改进之后,秦王嬴政也是再度对相里季等一众参与了改进的农家子弟、墨家子弟,进行了嘉奖。】

  【虽说秦王嬴政也觉得自从来了农部六司之后,就一直在对农家子弟、墨家子弟不断地进行赏赐。】

  【但是,秦国的原则向来是有功必赏,有过必罚,且一众农家子弟与墨家子弟做出来的功绩又是实打实地有利于秦国,有利于黔首百姓。】

  ...................

  ...................

首节 上一节 117/585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操控祖宗:从楚汉争霸创千年世家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