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魂穿刘关张,诸侯们被整麻了

魂穿刘关张,诸侯们被整麻了 第146节

老伯摆摆手:“哎,此言差矣,琅琊太守虽然是好官,但琅琊太守是玄德公的部下,要感谢还是得感谢玄德公啊。”

“咱们手上这农具,还有那些建房子的材料,都是玄德公出钱出人资助的。”

太史氏又和老伯聊了一会儿,发现这个玄德公真是个神奇的人物。

怪不得这里的农具都奇奇怪怪的,原来也是经过玄德公改良的啊,而且使用起来效率高了不少。

太史氏上了马车,心中感慨,看来儿子找了个好主公啊。

....

好巧不巧,徐母和太史氏的队伍在郯县附近相汇了。

太史氏比较自来熟,干脆坐到了徐母的马车上聊了起来,互相分享一路上的见闻。

两人都不禁感慨刘玄德的神奇。

按说这么厉害的人物,怎么会看得上她们资质平平的儿子呢?

徐母道:“我儿子以前不学无术,身上也没有绝技,才读了两年书,就被玄德公拜为军师了。”

太史氏有些意外:“那你儿子一定很聪明吧?”

徐母叹息道:“倒是有些机灵劲,也不知道他游学两年都学到什么程度了。”

太史氏道:“我儿子倒读过几年书,武艺尚可,也有绝技。”

徐母道:“那你儿子一定是当将军的吧?”

太史氏道:“据说玄德公还给他配了两千兵马。”

“可他绝技平平,他就只会变出一支箭射出去。”

“在北海当值的时候,也就只混了个抓贼的官差而已。”

“据说玄德公手下有好几个绝技武将,厉害的甚至能一刀破城。”

“我儿子那绝技根本排不上号。”

“玄德公怎么会给他一个将军当呢?”

徐母笑道:“真是越来越猜不透玄德公了。”

....

太史慈大概算了算时间,估计母亲快到了。

于是放下手上的手工活,骑着骏马出门相迎。

“母亲!”

甘宁和牛二骑在马上行礼道:“太史将军。”

太史慈感激地拱拱手:“辛苦各位了!”

太史氏一听这些精壮的护卫喊太史将军,顿时乐开了花。

毕竟真切地感受到儿子出息了。

她掀起门帘高兴道:“儿啊,你怎么来了?”

太史慈笑道:“母亲前来,儿子怎能不出门相迎?”

徐母眺望远处,没看到徐庶的影子,眼上浮现出一抹失落。

太史氏察觉到了徐母的失落,连忙安慰道:

“元直能力大,在泰山整编数万溃兵呢,日理万机,来不了很正常。”

太史慈行礼道:“这位是徐老夫人吗?徐军师正好住我家隔壁,我们可以一同前往。”

太史氏握着徐母的手:“太好了,咱们还是邻居。”

徐母笑了笑:“好,总算有个伴。”

徐母觉得太史氏虽然活泼了点,但一路聊下来,觉得她人品还不错。

一行人到了高官的住宅区,徐母在仆人的带领下进了徐府。

太史氏则跟着太史慈进了太史府。

太史氏很高兴:“儿啊,你这府邸也太大了吧?”

太史慈笑道:“多亏了玄德公看重。”

太史氏好奇道:“你住这么大的宅子,平时工作不忙吗?怎么会有空到城门口接我?有没有耽误你工作?”

太史慈挠挠头道:“其实说忙也不忙,说简单也不简单。”

太史氏看见院子里堆满了箭矢,笑道:“儿子不愧是当将军的,连院子里到处是兵器。”

太史慈扯了扯嘴角:“其实这些都是我变出来的。”

太史氏皱眉,不满道:“你就这么无聊?”

“怪不得你这么闲,原来做这么无聊的事!”

“玄德公给了你这么大的官,给你住这么大的宅子,就让你干这么无聊的事!?”

“看看隔壁徐元直,同样都是住这么大的宅子,人家忙得都没空接自己母亲。”

“你倒好,蹲在家里玩弓箭!?”

“玄德公的恩情你就是这样报答的!?”

“知不知道琅琊多么缺铁!?”

“农具都要轮流着用!?”

“你与其在这里玩弓箭,你倒不如把箭头掰掉给玄德公融了做农具算了!”

太史慈:“......”

第116章 徐庶来借人

这时,从门外走进几个人。

“太史将军,我们来搬箭了。”

太史慈挥了挥手:“搬去吧。”

太史氏看着几个人把地上的箭矢收拾好,然后一摞摞地搬上外面的马车。

疑惑道:“这是要干什么?”

太史慈挠了挠头,笑道:“这不正好琅琊缺铁吗?所以就把箭头融了去做农具。”

太史氏大脑嗡嗡的。

不是!?

真拿去融了啊?

我儿子的绝技原来还真能这样用啊!?

不过...这么说来....

我儿子好像还挺有用?

太史氏眨了眨眼睛:

“这么说琅琊那边的农具还有你的一份功劳咯?”

太史慈扯了扯嘴角道:“算...算是吧....”

太史氏轻哼了一声道:

“这还差不多。”

“玄德公是仁德之人,又救了孔公,是咱们家的贵人,更是咱们家的恩人。”

“你要好好报答才是,切不可怠惰。”

太史慈扶着母亲进入大厅,笑道:

“知道了,母亲。”

待二人坐下,便有仆人奉上绿茶。

太史慈道:“母亲,喝茶。”

太史氏好奇道:“这杯子是什么做的?透明如水,倒是稀奇。”

太史慈笑道:“这是琉璃盏,在外面可是要上百万钱呢。”

太史氏手抖了一下:“怎么会用这么贵的琉璃盏喝茶?”

太史慈看了一眼掉落桌上的茶水:“母亲,你洒了这一滴茶水,几百钱没了。”

太史氏连忙把这茶水放下:“这茶水也这么值钱!?”

太史慈笑道:“那当然,这茶叶在外面卖百万钱一斤,那些王爷侯爷想买都买不到。”

太史氏放下茶杯,摆摆手道:“那我不喝了,不喝了...”

太史慈把茶杯端回到太史氏面前,得意道:

“母亲,放心吧,这些东西在主公这里不值钱,都是主公自家生产的。”

“因为这些东西是主公独有,所以他想喊价多少都行。”

“王侯们想买买不到,咱们家却可以喝个够。”

太史氏也是读过书的人,独自经营着太史家的产业多年。

她很快就明白了太史慈的意思。

这不就是独市生意吗?

她又问道:

“可这些东西光是成本都很贵吧?”

太史慈笑道:“母亲放心,这些成本和主公赚到的钱比起来,实是九牛一毛。”

首节 上一节 146/267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明末,从西北再造天下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