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从西北再造天下 第186节
钱谦益三人脸色难看起来,哪怕当年女真人攻克开封,也没有提出这么苛刻的条件,更不要说中原的地主士绅不可能答应这样的条件,显然这场大战不可避免。
崇祯四年(公元 1631年)10月 16日。河南行省,归德府。
太阳像一个巨大的火球,无情地炙烤着大地,明明已经是秋季,天气却依旧炎热,万里无云的天空呈现出一种刺眼的灰黄色,没有一丝云彩能为这片干涸的土地带来一丝水汽。
偶尔有几只乌鸦在空中盘旋,发出凄厉的叫声,更增添了几分凄凉的氛围。只有秋风带来一丝寒,能让人感觉到四季的变化。
道路两边的田地,干裂得如同被无数把利刃切割过一般。一道道又深又宽的裂缝张牙舞爪地蔓延开来,仿佛大地在痛苦地嘶吼,原本肥沃的田野,看不到一点绿色,就像一片荒芜的沙漠,甚至连杂草都是弥补枯败的景象,没有一丝生机,只有田地当中那些枯竭的庄稼,只在风中无力地摇曳,仿佛是告诉路过的行人,这里曾经是肥沃的土地。
“嘿呼,嘿呼,嘿呼。”孔有德带着三千士兵,推着上百门的火炮行进在中原广袤的大地上。他们是从登州支援到河南行省的明朝士兵,3000士兵对这场几十万人的大战自然不值一提,但孔有德带的上百门红衣大炮确实能改变战场形势的利器。
不过此时中原的情况却让人感觉到触目惊心,道路干的到处都是粉尘,一脚下去能踩出脚印,行军的队伍后面更是烟尘滚滚,两边的树木掉光了叶子,干瘪枯竭,也不知是死是活。
道路两旁更是有让人触目惊心的画面,几乎每隔几步就有一具枯骨,死状凄惨,有的枯骨甚至在黑火堆旁堆成一堆,光看到这幅场景就能让人联想到极其恐怖的画面,让人有一股毛骨悚然的感。
不过这一切对孔有德来说却也算不得什么,比这更恐怖10倍的场景他在辽东也见过,只是他还是不由得悲伤,连富裕的中原都乱成这样了,这天下还有太平的地方吗?
孔有德(约1602年出生)原籍山东,生于辽东盖州卫,其父为铁岭矿工,曾领导反建州政权起义,失败后流亡辽东,任广宁军游击最后战死在辽东战场,从这方面来说,孔有德是忠义之后。
天启元年(1621年),后金攻占辽阳,孔有德携兄孔有性及同乡耿仲明兄弟,经后金将领刘兴祚暗中遣送,渡海投奔东江总兵毛文龙。
当时毛文龙以皮岛为根据地,建立“东江镇”,联络辽东抗清义军,袭扰后金后方,成为明廷牵制清军的重要力量。
孔有德因对后金有国仇家恨,每战必临阵先登,加上其人长于弓马,作战勇猛,为诸将冠,参与镇江大捷等战役,累升至参将。毛文龙因其勇猛收其为养孙,赐名毛永诗。
但崇祯元年,袁崇焕以“通敌叛国”罪处死毛文龙。孔有德认为毛文龙“无罪横受屠酷”,对明廷深感寒心。
后毛文龙旧部由副将陈继盛接管,但参将刘兴治随即叛乱杀陈继盛,东江陷入内乱。
孔有德、耿仲明不服继任总兵黄龙管辖,率部投奔登莱巡抚孙元化,于是他转转从辽东战场来到了山东,只是连他都没想,连富硕的中原都破败成这样。
随着太阳越来越大,温度也越来越高,士兵们更是累的的汗流满面。
孔有德道:“停止行军,休息一会儿。”
士兵们把马车拉到道路两旁,然后纷纷坐在路边修。
孔有德招来自己的部将李九成道:“大军的粮草不多了,你去旁边的村落看看能不能找到粮食和水。”
明朝的军队就是这样,在驻地附近打仗还好一些,只要稍微远距离的调动,粮草辎重那只能看天意了。
运气好遇到好一点的大明官员,还能得到补给。运气差,遇到贪官污,一点粮食领不到不说,还会丢一堆烂账给你来平。明朝的将领不想被饿死,那就要学会自己找粮食。
孔有德虽然才30岁,但已经是战场厮杀10余年的百战老将,自然不会想把大军的后勤寄托在这虚无缥缈的大明官员身上了。
李九成当即带领上百士兵,前往一个距离大道不远的村落。
只是这次让李九成他们失望,这个村庄一片死寂,看不到任何一个活人,村口的大树房屋顶上更是停满了乌鸦,显得有一丝阴寒。
村内残垣断壁和破败不堪,这些房屋用黄泥堵住了门口,李九成他们捅开这些黄泥,进入房间当中,翻遍了房屋内所有的家具,除了灰尘他们什么都没看,甚至于村里的几口井都是干枯的,连想打水都做不到。
没多久,李九成一脸晦气汇报道:“大哥,村子里一个活人都没有,整个村子连只老鼠都找不到。”
听到这话孔有德脸色凝重,从进入河南行省开始,他已经探查十几个村子了,却是一粒粮食都没弄到,再这样下去要不了三天他的大军就会粮草断绝。
谁能想得到,人口稠密的中原,居然会看不到一个人影,中原的百姓完成了辽东都难以完成的坚壁清野,硬生生的让他的大军断了粮草。
孔有德严肃道:“我们要加快行军的速度,早日赶到永城县去。”
村镇里看不到人,但县城不可能没有人,有人的地方就有粮食了,他现在只能祈祷永城县县令,哪怕是贪赃枉法也稍微有点良心,给他留点粮草。
而后他站起来道:“休息时间结束,大军继续前进。”
10月17日,孔有德的大军来到考城县外。不出意外的不允许他们的大军入城,只能在城外驻扎。
唯一让他感到庆幸的是,考城县县令让人送了上百石的粮食过来,虽然都是陈粮,还要想办法把粮食当中的沙子给筛出来,但好歹有口吃食,以他遇到的大名官员来说,这个县令算是中等的吧。
孔有德一方面指挥大军安营扎寨,命令火夫生火造饭。
但孔有德的饭吃到一半,一个亲卫跑过来道:“将军,大事不好了,俺们兄弟出去打野,弄了两只鸡,被当地的大户给抓了,现在这大户压着咱的兄弟,来到营中闹事。”
孔有德,李九成两人快速的把碗中的饭扒进口中咽下去,而后走到前营门口。
就看到一个穿着锦衣华服的纨绔子弟,牵着一头狗,在十几个家丁的簇拥下,押着他军中的两个士兵跪在地上。
这一幕让孔有德李九成两人的脸色极其难看,但敢带人来军营当中,显然这公子哥的背景非常大。
二人也只能压下怒火,露出笑脸,走上前道:“这位公子,我等手下都是粗鄙的武夫,您大人不记小人过,这鸡钱我们赔了就是。”
公子冷哼道:“赔了了事,想得美,在这考城县只有某可以欺负人,还从没有人敢骑在某头上,这是两只鸡的事吗,你们这些丘八这是在打我刘家的脸。”
孔有德只能讨好道:“某是登州巡抚孙元化下属的参将,是来支援中原战场,还请公子看在我等要为河南父老拼命的情况,就给他二人一个戴罪立功的机会吧,公子两只鸡的恩情,他们会记得的,上了战场,他二人定会为朝廷多拼杀两个贼寇。”
“参将,你这是想用官职来压某不成,一个小小的参将,永定河里的王八都比你大,家父乃是京城兵部右侍郎,管的就是你们这些丘八。”
孔有德和李九成脸色大变,他们顶头上司的公子,这要给他们穿小鞋,他们还有命活?
公子看到他们脸色难看,得意指着这两个士兵道:“不要说本公子不给你们出路,这事情想了结也简单。”
孔有德马上道:“还请公子说,只要能保住他们两人的小命,哪怕公子要某去摘星星,摘月亮,某一帮公子办到。”
孔有德还以为这位公子如此胡搅蛮缠,是有一些见不得光的事情要他去做,这事他们也经常做,算不得什么。
公子冷笑道:“本公子给你两条路,一就是让你的兵给本公子的鸡偿命,你亲手把这两人给杀了,这事就算了结了。”
孔有德脸色越发难看。
“二就是本公子告到朝廷去,让我父亲把你这些无法无天的丘八一一弄死。”
孔有德沉重脸道:“公子真要如此咄咄逼人,为了两只鸡要本将手下两条人命?我等皆是为了支援中原战场而来的,公子就不怕寒了这些将士们的心吗?”
经过这样一闹腾,军营当中的士兵都围过来了,他们听到这前因后果,每个人脸色都极其难看,甚至带着仇恨的目光看着那位公子哥。
他们来支援中原战场,不给粮食也就算了,吃了两只鸡就要他们袍泽的命,所有人的内心都升起一股怒火,觉得自己为这样的人拼命太不值得了。
但这位公子哥仗着自己后台硬,并不害怕眼前这一幕,他冷哼道:“当兵吃皇粮,去战场是天经地义的事,你们有什么资格说寒心,本公子也不怕告诉你们,现在朝廷是我们东林党人说了算,本公子一封信去京城,就能让你们去填炮坑。”
“好好想想吧,为了这两个人,拉着这几千人去死,值得吗,吃了本公子的鸡,只要你们两条人命已经算是优待你们了。”
孔有德怒火终于冲破理智,他缓缓的起身,整个身形也变得高大起来,而后他拔出自己的战刀冷脸道:“我选第三条路。”
孔有德一刀剁下了那位公子的人头,鲜血喷了孔有德一脸。
这位公子在自己头颅掉在地上的时候都不敢相信,这个丘八居然真敢对自己动刀,他可是东林党人,他的父亲可是兵部右侍郎。
他带着这些疑问,最终意识消失在一片黑暗当中。
孔有德命令道:“把这些闯营的人全部剁成肉泥喂狗。”
四周的士兵怒火瞬间爆发,包围了这十几个家丁,把他们全部剁成了肉泥,而后喂给了那位公子带过来的猎狗。
但做完这一切之后孔有德却不知道该如何收场了。
被他杀的那位父亲位高权重不说,还是东林党人,现在朝廷主政的就是东林党,他小命只怕保不住了。
李九成道:“大哥,反了吧,我们给东林党人卖命,他们却想要我们的命。”
孔有德苦笑道:“现在中原有几十万大军,就我等这点士兵造反必死无疑。”
李九成道:“此处不留爷,自有留爷处,现在天下又不止朝廷这一处势力,我等还可以投靠大同社,朝廷和大同社即将开战,我等占据归德府,必定会引起大同社的重视,现在天下的局势是大同社强,朝廷弱,现在转换为门庭,我等未必不能出人头地。”
孔有德想了一会儿咬牙对着所有士兵道:“这朝廷不值得效忠,我等今日反了,大家跟着我攻陷永城县。”
“反了,反了!”所有士兵也欢呼道,他们对朝廷的不满此刻彻底爆发了。
李九成找到一面空白的旗子写上大同两个字,而后把大明的旗帜全部丢掉,这支军队瞬间转换了门庭。
而后孔有德命令士兵,把上百门火炮对准县城。
“轰轰轰!”一阵炮击之后,考城县城楼被炸塌,守城的兵丁四散逃离,大军不到半个时辰就攻占了县城。
每每看到这一段历史,人都会被气炸了,孔有德和女真人有杀父之仇,甚至有可能他全家都被女真人杀光了,他家乡的父老也被女真人屠杀的干干净净的。这样的不共戴天之仇,硬生生的被大明这些虫豸把他逼成了女真人的忠臣,他女儿孔四贞也是女真人的忠臣,大明到底有如何不做人,真的是很难想象,这些人连封建王朝笼络人心的手段都比不上女真蛮子。明朝的上层究竟蠢笨到了何等程度?难以想象。
第270章 ,大战爆发
崇祯四年(公元 1631年)10月 16日,关中,长安城。
大同都督府内弥漫着一股紧张而又振奋的战意,门前站岗的士兵身姿挺拔,枪杆在阳光下闪烁着冷冽的光。
都督府内大员齐聚一堂,刘永、李文兵、胡益堂、常五、蒋乡泉、郭铭、赵叔,李自成这些大员早已到场,他们围坐在大厅的一侧,低声交谈着。
不一会儿,王二、朱治、刘文熊、高大壮、陈子昂、郑心泉、张献忠、赵胜、吴亚军、赵云飞、刘亚雄、陈诚、艾玄、张存孟、艾进忠、刘祥等军方高层也陆续走进大厅。他们面带笑容,各自找位置坐下。
当徐晨来到之后,大家各自坐在自己的位置上神情严肃。
大同军副总参谋长张献忠。他清了清嗓子,声音洪亮地说道:“诸位,今日召集大家,是要详细说明中原大战的具体部署。”
张献忠拿起桌上的一份地图,展开后指着地图说道:“此次大战共分为南北两个战场。北方战场主要进攻的是山西行省,我们要面对太原镇和大同镇两镇明军。其中,太原镇有 5万大军,由总兵张鸿功指挥;大同镇只有两到三万士兵,由明军大同总兵满贵指挥。”他的手指在地图上轻轻划过,仿佛已经看到了战场上的硝烟。
“第二师师长贺六为北线总指挥,将指挥第二师、第六师进攻大同、太原两镇的明军。”
张献忠继续说道,“第六师孙可望部将从大漠陕西直逼大同镇,攻破大同镇之后,要防备宣大的明军增援。第二师则从吴宝县渡过黄河杀入山西行省,一路攻向太原城。他们要像一把利刃,直插敌人的心脏!”
台下的将领们听得聚精会神,不时点头表示明白。
“南线战场由都督指挥,分别率领第一师、第三师、第四师、第五师、第八师、第九师、第十师、炮兵师共 10万人进攻中原。”张献忠的声音更加激昂。
“在攻破陕州之后,第四师北上进攻平阳府,配合第二师,高迎祥部也会配合,到时三面夹击,定能攻陷山西行省。第三师则南下进攻南阳府,占据南阳之后,防备江南之兵北上,影响中原大战的局势,而后我军南线主力攻破洛阳,歼灭大明在中原的10万大军,沿着黄河一线占据整个河南行省。”
要是战事顺利,第五师则攻占凤阳府,趁机攻占整个江淮地区,常言道,欲攻江南,先夺江淮,只有江淮在手,我军进攻江南才能获得主动权。
第八师北上进攻山东行省,斩断北直隶左翼的援军。第一师、第九师、第十师、炮兵师等主力北上进攻京城,而后北路大军在京城汇合,彻底攻占大明北方!”张献忠用力一挥手臂,大同军南北两路主力齐聚京城,十几万大军把大明的都城团团包围。
台下顿时响起一阵热烈的掌声和议论声。将领们纷纷交头接耳,对此次战略部署表示认可和期待。
张献忠严肃地看着众人,说道:“此战我们最低要攻占山西行省和河南行省,要是战事顺利,则乘胜追击,一举攻陷整个北方,彻底覆灭大明!”他的话语中充满了豪情壮志,让所有人都激动不已。
徐晨却冷静地站了起来,他皱着眉头问道:“战略上虽然可以藐视敌人,但战术上还要重视,明军在山西和中原有什么举动?”
张献忠不屑笑道:“山西补全了军户,武器装备也有一定的更新换代,大部分军队火枪的数量已经占据一半以上。但今年山西先闹旱灾,又闹蝗灾,山西巡抚耿如杞也算是个能吏,想办法借贷了 300万两。
可这点钱他也只能让军户吃饱饭,他们的妻儿老小怎么办,父老乡亲怎么办?
太原镇士兵的装备虽然好了,但士气却非常低落。在我们山西大同社员的渗透下,大部分人并不想为腐朽的大明朝效力。”
“甚至那些大族都慌了,都督府的债券在山西是卖的最好,卖了300多万两银子,可见这些财主对大明都没有信心。”
众人听到这一消息哄堂大笑。
陈子昂笑道:“这些大族就喜欢玩这一套,哪怕到现在还想保住自己家族的富贵,只是我都没想到他们会买300多万两债券,可见这些财主的是何等的富裕。”
王二冷脸道:“但他们的钱财终究会还给天下的百姓,他们无能到近乎愚蠢又残暴,还想过富贵的日子,我大同社不答应,天下的百姓也不答应,现在轮到了天下百姓审判他们的时候了。”
“说的没错,我大同社代表天下的百姓来审判他们。”
张献忠继续说道:“五省总督孙承宗更是欺世盗名之徒,他在中原这两年,只知道深挖壕沟,修筑堡垒,钱粮都浪费在这上面了。结果今年中原一闹旱灾、蝗灾,税收大减,他的钱粮士兵都养不活,现在中原的士兵已经欠下三个月军饷了。这些士兵还想不想为大明皇帝效忠,我很怀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