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明末,从西北再造天下

明末,从西北再造天下 第183节

  姜家在宁夏镇、延安府、太原镇都拥有大量土地,一直以来都是收取5成租子。可从来没有人认真想过,用天下的土地总量乘以这笔地租,会得到一个如此庞大的数字。

  姜瑄如今已经不再以地主士绅的身份自居,他的主要赚钱途径是行商和经营作坊。当他的屁股离开了地主的位置,再去看待这篇文章,他的想法发生了巨大的转变。

  他觉得天下的地主们真的是该死,每年坐拥七八亿石粮食的财富,却连维持天下最基本的稳定都做不到,说他们是废物都算是客气的了。

  再联想到大明历代天子,表面上富有四海,实际上连这笔财富的九牛一毛都占不到。哪怕是号称最贪婪的万历天子,一年往自己小金库中搜刮的也不过上百万两银子而已。而大明朝廷每年2000万上下的税收,竟然就把天下逼得民怨沸腾、纷纷造反。想到这里,他终于理解了徐晨一直鄙视地主士绅的原因,他们确实太过无能,愚蠢了。

  他们居然认为这天下的是朱家的,保护这个天下是朱家的责任。和他们一点关系都没有。但这篇文章就明白的告诉了所有人,天下九成九的利益都被地主士绅占据了,他们才是这个天下真正的主人。而这些人居然愚蠢到不愿意维护天下的稳定,现在连姜瑄都看不起大明的地主士绅。

  姜瑄皱着眉头说道:“都督不怕影响军队战斗力吗?自古以来,打天下的人哪个不是用高官厚禄来收买军官。咱们这位都督倒好,不仅不用高官厚禄,还在大战之前说要消除功臣思想,这不是断了将士们的希望吗?有这样打天下的吗?当年太祖打天下,苛待的也是文官,武将的待遇可是给得足足的。”

  姜让苦笑着摇摇头:“某也不知道都督是如何想的。”

  姜父长叹一口气,语重心长地说:“都督是非常之人,他的想法自然不同于常人。或许他认为这种方法更加能提升军队的战斗力吧。”

  而后他又缓缓说道:“你兄长从太原传来消息,太原镇的士兵在大同社的宣传蛊惑下,军心士气全无。他要是投降得慢一点,说不定都会被手下的人绑了送去大同社。朝廷如此无能,又怎么会是都督的对手呢?”

  姜瑄听着父亲的话,陷入了沉思。

  姜父道:“我们不必在意大明的情况,多为女婿建功立业才是正途。”

  两人点点头。

  长安城,政务学院。

  黑板上写着消除打天下,坐天下的功臣思想。

  赵叔在课堂上滔滔不绝的上课。

  但下面的高级军官每个人的脸色都很难看,显然他们没几个人认可上课的内容。只是他们不敢说出来。

  但刘宗敏不服气道:“某不同意,什么叫消除功臣思想,这关中难道不是我等打下来的,我等这功臣的身份难道是自封的,不是一枪一炮打出来的。”

  说完刘宗敏解开自己的上衣,露出自己身上的刀剑伤痕道:“这就是打天下弄出来的,我等这样为打天下出了力的人不帮着都督看住天下,难道交给那些白面书生不成?”

  鹿信拉着刘宗敏,想让他不要胡言乱语,但其他人却趁机起哄道:“刘宗敏说的没错,这功臣本来就是我们打出来的身份,都督都说权责要对等,我等把天下打下来了再坐天下,这不是应该的吗。”

  赵叔严肃道:“权责对等能用在这上面,都督的意思是我等不能像大明的军官一样。”

  张献忠道:“都是打仗能有什么不一样。”

  而后他马上道:“倒是有不一样,就是我们一直在打胜仗,明军一直在打败仗。”

  其他将领都哈哈大笑道:“老张说的没错。”

  但这个时候王二呵斥道:“闭嘴,胡言乱语什么,忘了我们当初为什么要加入大同社,就是要灭掉大明这个吃人的世道。”

  “当初都督建立大同社的宗旨已经说的很明白了。要建立一个公天下,让所有人都能吃饱饭,工匠有差事可以做,小孩有读书可以读,老人也可以养活自己。”

  “这些在你们加入大同社的时候难道没告诉过你们,现在倒好了,你们一个个想和那些明军军官对比了,你们是不是也想置庄园,养家丁!把当初为什么加入大同社忘得一干二净了!”

第266章 ,功臣年金

  军官学堂发生的事情如同一阵疾风,迅速传到了都督府。

  李文兵听闻后,脸上带着愠怒,语气中带着一丝无奈说道:“又是这个刘宗敏,虽然打仗是一把好手,但惹事也是一等一的。都督说要给他们上课还真是太对了,这要是打到了中原,还不知道他们会狂妄成什么样子。”

  徐晨笑道:“这也正常,人很难想象没有看过的东西。我们说要建设工业化世界、大同世界,但这个世界究竟是什么样子,谁也没见过。大家见得最多的世界就是大明的世界,所以他们能模仿的也只是大明的地主、军官。教育一番就好了,同时我们也要了解这些军官和战士们内心的诉求。”

  徐晨知道这是社会激烈变革必然会遇到的事情。就像现在的大明,已经有了资本主义的萌芽,可朝廷还是沿用封建制度的那一套。东林党的那些人,想用资本制度为自己敛财,却又把封建的义务强加在底层百姓的身上,把天下人都当成傻子,最后自己成了傻子,在青史上留下了不光彩的一笔。

  社会在激烈变化当中,内部的组织力是最不稳定的,这点不管是英格兰还是法兰西都是一样的。刚登上历史舞台的作坊主,只想要权利,不想要义务,这才会引发一系列的矛盾和冲突,他们用几百万上千万人命交学费才学会了权责对等这个道理。

  所以这天下的人都差不多,都是只想要权利,不想要义务,然后再被现实教训,而后再吸取教训,忘记,再教训,属于是轮回了。

  现在想一想农户工匠上台交的学费居然是最低,人都没死几个,还是底层人民太善良。

  姜家。

  刘宗敏知道姜瑄回来之后,带着妻子去姜家参加家宴。

  姜家准备了一顿丰富的宴,各种加了牛肉的硬菜,吃的刘宗敏胃口大开,他在军中粮食的定额虽然是最高的,但他这人高马大的身躯消耗的能量可不是普通人能比的。

  姜瑄笑道:“妹夫走的时候再带个20斤牛肉回去。”

  刘宗敏道:“二哥有门道,能弄到这么多牛肉?”

  姜瑄道:“某这次弄了三百头高原牦牛,基本上都卖给都督府了,但某留了一头。”

  这段时间也算是关整个关中的百姓最高兴的一段时间,秋收之后,大同社从高原,西域,大漠购买了大量的牛羊,这些肉食虽然还不能敞开的供应,但每个月增加了三斤的供应量。

  现在关中的百姓虽然穷,但他们还是有一定的积蓄的,尤其是长安城的百姓,只要有一份差事都有不少的积蓄。

  所以增加了这些牛羊供应,这段时间长安的百姓都开始购买牛肉羊肉,家家户户也算是吃了几顿肉食。

  刘宗敏喜道:“那某就不和二哥客气了。”

  酒足饭饱之后几人在大厅闲聊。

  姜父就说道:“今日听说你和夫子起冲突了?”

  刘宗敏惊讶道:“您老也知道了?”

  姜让苦笑道:“哪能不知道,就这么点功夫已经传遍长安城了,妹夫,你当这出头鸟,太莽撞了。”

  刘宗敏不以为然道:“某也只是把自己内心的想法说出来而已。”

  姜瑄也跟着劝说道:“官场不是这样混的,要和光同尘,要少言慎行,这要是在大明官场上,妹夫你最容易被人利用了。”

  看着担忧自己的大舅哥他淡然道:“我们大同社没有那么大明那么多弯弯绕绕,大明官场搞这一套,不过是有功的时候想争功,无功的时候想退过,欺上瞒下糊弄的那人而已。整个大明就是大大小小的糊裱匠,都在那里糊弄,但这种骗人的把戏没有用的外力一打击就夸了。”

  “都督一直教导我们要说实话,办实事,内心的想法直接说出来,这样才好解决问题,我大同事也是一直这样做的,有问题就解决问题,有矛盾就处理矛盾,说话是用来沟通的解决问题,不是用来糊弄的。”

  这下连姜父都有点惊讶这个莽夫一般的女婿,还能说出这样的道理。不过大同社地区和大明不同,他们是真敢想敢干,哪怕是到现在都跟莽撞的青年人一样,但就是这些青年人几年时间做出了大明,上百年都做不出来的功业。

  而在大明哪怕是贵为天子也不想承担责任,嘉靖帝更是这一方面的好手,执掌朝政几十年,动不动对臣子用帝王术,大明朝帝王术的普及这么快,嘉靖的功劳很大。

  关键最后他还是玩崩了,他以为自己玩什么帝王术会在后世留个好名声,结果他那层皮被海瑞扒的干干净净,成了昏君的典型代表。

  翌日,徐晨来到了课堂。刘宗敏、张献忠他们原本还带着一股不羁,但此刻却忐忑不安起来。他们的眼神不时地瞟向徐晨,双手也不自觉地捏紧了衣角。

  徐晨微笑着开口说道:“今天由我来给你们上上课。”他的声音洪亮而沉稳,在课堂上回荡。

  而后,徐晨指着刘宗敏,半开玩笑地说道:“要不要把你的上衣脱了,给我也看看你的功勋章?”

  刘宗敏自然不敢真的脱衣服,不过他还是满脸不满地说道:“都督,俺不是不满您,俺加入大同军以来也算是出生入死了,怎么打了几年的仗反而连个功臣都算不上?那俺打的那些仗算什么?身上的这些伤又算什么?”他越说越激动,声音也提高了几分。

  其他人显然也非常认可刘宗敏说的话,纷纷点头,眼神中透露出同样的疑惑和不满。

  徐晨严肃起来,目光扫视着众人,说道:“你们自然是大同社的功臣,更是整个关中百姓的功臣。没有你们的出生入死,关中的百姓就不可能获得土地。这点整个关中 700万百姓都要认可你们的功劳。但我们要警惕的是大明的那种功臣思想。”

  他顿了顿,继续说道:“你刘宗敏说这天下是你们打下来的,你们要为我守住这个天下。

  这里有两个错误。第一,这个天下不是我的,而是这片土地上所有人的。从炎黄开始,这片土地上有多少王公贵族,但他们终究都消散了。大明王朝在我们的打击之下,也在逐渐瓦解,他们所谓的王朝终究会消失,但这片土地上的人却不会消失,天下人才是天下的主人,帝王将相不过是天下这座戏台上的戏子而已。”

  “第二,关中也不光是你们打下来的,这其中包括了十几万大同军的战士、几万在后方的大同社员的努力,以及几百万延安府、关中的百姓都是出了力的。光你刘宗敏一个人可打不赢大明十几万军队。”

  而后他严厉道:“你刘宗敏留下了一身的伤,但好歹还活了下来,我大同社上万战死的战士是不是比你们的功劳更大,上万残疾的士兵是不是比你们功劳更大,你们炫耀自己功劳的时候,有没有想过他们?”

  刘宗敏无言以对了。

  徐晨继续道:“说完打天下,我们再说说坐天下,这坐天下到底是什么意思,是你们想当官?

  前年我可是任命你为耀州知州,当初你不做这个知州的时候还是兴高采烈的。”

  刘宗敏听了,有点尴尬地挠了挠脑袋。他内心当中坐天下肯定不是这个意思,但他又不知道该怎么说出口,只能低着头,脸上露出一丝窘迫。

  徐晨接着说道:“还是你们想要和大明勋贵一样,想要有土地,想要有爵位。”

  课堂上大家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他们内心就是这样的想法。

  但他们也清楚,都督要建立公天下,连天子都没了,哪来的勋贵呢?

  就是因为他们了解徐晨没有称帝的想法,要不然张献忠他们弄件黄袍也不是多难的事情。只是都督不称帝,搞得他们在后面就没办法当勋贵了。

  他们出生入死的打天下,结果却什么都没得到,他们又觉得不公平,偏偏这话又不知道该怎么说出口。一时间,所有人都无言以对,现场陷入了沉默。

  “想要更多的土地,更高的地位,这也是人之常情,但这两样都督府都不能给你们。先说为什么不能给你们土地。”徐晨目光扫视着众人,语气平和却又带着不容置疑的坚定。

  “现场这里有当过佃户、工匠的,也有军官,大家不妨说说,觉得大明的百姓一年下来有几份收成能落到自己手中?不清楚的可以把自己的收成情况说出来。”徐晨鼓励大家发言,试图让大家从自身经历出发,去理解土地分配的问题。

  张献忠率先站了起来,皱着眉头,陷入回忆:“俺以前在河鱼堡也有十几亩地,交完卫所、千户、百户的各种苛捐杂税,能留在自己手中的也就不到四成。一年到头累死累活,就剩下这么点收成,日子过得紧巴巴的。”他的声音中充满了无奈和愤懑。

  王二也站起来,满脸苦涩地说:“你比我好啊。俺要给官府交税,给地主交租,族里面还要交一笔粮食,还要帮地主免费做事,还欠他的高利贷。一年忙活下来,落到手里能有三成都算是万幸的事了,勉强饿不死也活不好。每天起早贪黑,最后收获的却少得可怜。”他边说边眼红,显然当佃户的日子并不好过。

  刘宗敏也红着眼眶,声音低沉地说道:“俺家以前也是这样,爹娘一年到头忙碌不停歇,朝廷的税收、徭役,地主的高利贷,压得他们喘不过气来。一年忙到头也吃不饱饭,俺爹俺娘就是活活累死的。后来俺去打铁,打了好几年的铁,师傅也从不给钱,只是给俺一口饭吃。俺那时候就想着,这日子什么时候是个头啊。”回忆那段痛苦的过往,他不由自主的握紧了拳头。

  接下来又有几个人发言,他们纷纷诉说着自己受到官府、地主、宗族的剥削,甚至还有人提到了宗教寺庙的土地盘剥。

  “那些秃驴最恶毒,租他们的地不但地租高,老婆还要给他们睡,俺造反之后狠狠杀了一批秃驴。”张存孟恶狠狠地说道,脸上满是仇恨。

  而后,徐晨在黑板上画了一个圆,接着把圆圈分成大小不等的几块,上面分别写着官府、地主、宗族、寺庙,只留下一块约三分之一大小的地方。他指着这里,语重心长地说道:“农户全年劳作不休,虽然创造出这一大块的财富,却只有这一点点是属于他们的。”

  “看看这张图,真正做事的人只得到了三成,那些什么事都不干的人却得到了七成,这就是大明拥有亿万百姓却积贫积弱的原因。利益都被那些地主拿走了,农户为什么要保护地主的国家?”徐晨看向众人,目光中带着询问。

  王二当即大声说道:“俺就不愿意保护那些老爷们的天下。”

  高大壮也跟着说道:“俺也不愿意。”

  张献忠马上表态:“俺也不愿意。”

  大同社的高层大部分都是底层出身,他们还保留着对佃户的同理之心,所以纷纷表示:“不愿意。”

  徐晨满意地点点头,擦掉图画当中的线条,说道:“公天下,农户只交三成税,这一大块都是属于他们的。但没有了地主士绅这些食利阶级,农户多得了三倍的收入,都督府多得了十几倍的收入。只有这样,都督有钱,可以发展军事保卫国家,修筑水利设施,反哺农户,还可以修基础设施发展作坊,增加天下的财富,这就是我们大同社现在在做的事情。”

  他指着现在极其简单明了的三七分画图,继续说道:“看,现在农户富裕了,朝廷强大了,这才是一个对天下皆有利的局面。”

  “如果今天给你们几百上千亩的土地,你们一个人肯定是种不过来,那就必定要签佃户,那么地主士绅、寺庙这些人又会出现,农户又要受压迫,朝廷再次会没有钱,和现在的大明一样,连个几十万人的小族都打不过。”

  王二激动地站起来,大声说道:“俺不会当地主,想当地主的都不是好人。”

  其他人也马上附和:“对,地主都不是好人。”

  这一点是他们几十年生活经历最真实的写照,他们知道地主各种很辣的手段和不讲道理,只是官府都是他们的人,他们根本没办法反抗。

  徐晨接着说道:“田地不能分给大家,爵位也是一样。大明的勋贵靠着自己的权利吞并农户的土地。所以只要有封建的等级制度,土地兼并就不可避免,这是相辅相成的事情。”

  张献忠想了想,咬牙说道:“都督,俺不怕你说俺思想落后,俺从小饿怕了。那些卫所的千户、百户,个个有几百上千亩土地,吃的饱,穿的暖,俺从小就发誓一定要过上这样的日子。但都督你不允许大同社有地主,俺就不当地主。但俺们出生入死,总不至于在都督府一点优待都没有,土地没有,爵位没有,俺们老了该怎么办?”他的眼神中透露出一丝担忧。

  徐晨明白张献忠的意思,他知道张献忠肯定不是想过个普通百姓的生活,大同社内可是有不少富裕的作坊主,他要比的是这些了。

  徐晨想了想,说道:“有功要赏,这是天经地义的事情。”

  徐晨这话让所有人都露出了笑脸。但很快徐晨又说道:“但像大明朝这样世袭罔替的赏赐,大家就不用想,从大明的勋贵就能看出,这种制度只能养出一批蛀虫。”

  “不过都督府会按照你们的功劳、参军的年限、职务,进行俸禄和其他补贴,弄一个功臣年金的制度。不过具体多少都督府要商议一番。”

首节 上一节 183/252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最强合成旅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