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从西北再造天下 第158节
与此同时,徐晨带着徐乐和徐浩在客厅热情地招待来自老家的客人。徐晨穿着一身简单而整洁的中山装,脸上洋溢着亲切的笑容。他指着一位头发花白但精神矍铄的老人,对徐乐和徐浩笑道:“快叫爷爷。”
徐乐眨着水汪汪的大眼睛,甜甜地叫道:“爷爷!”那清脆的声音如同银铃般悦耳。
徐浩年纪有点小,一边笑着一边连带着吐了口口水,含糊地喊了一句:“爷爷!”
村长被徐浩的可爱模样逗得哈哈大笑,他激动地抱起徐浩,连声应道:“哎!”那声音中充满了喜悦和慈爱。
而后他拿出两个银项圈,分别戴在徐乐和徐浩脖子上。
徐晨道:“您来就来了,还准备什么礼物?”
村长道:“又不是给你的,是给娃的,现在高家寨的生活好了,这点银子,俺还是拿的出来。”
徐晨道:“还不说谢谢。”
“谢谢爷爷!”
徐晨又指着浑身漆黑的高俊道:“叫高伯伯。”
徐乐听话道:“高伯伯,好。”
高俊开心笑道:“好,好,好。”
而后他说道:“俺知道社里的规矩,没带什么贵重的礼物,社长你喜欢吃白面就带了农场产的面粉,再带了两只风干的鸡和两只风干的鸭,都是自家农场产的。”
徐晨笑问道:“农场今年的秋收如何,没受旱灾的影响。”
高俊笑道:“俺们修了三年的水利设施,不是白修的,今年的旱灾对农场一点影响都没有,他们夏收了2万石粮食,秋收了4万石,我们上交的粮食就超过了四万石。”
徐晨拍着高俊肩膀道:“干的好。”
高俊这一个农场就提供了二十分之一的口粮,要多几个张家滩这样的农场都督府可以直接出兵中原了。
随着时间的推移,晚饭即将做好。高大壮、他儿子高义、土根、高小四等一众高家寨的乡亲都陆续来到了徐晨家。大家一见面就和老村长热情地打招呼。
众人围坐在餐桌旁,桌上摆满了丰盛的菜肴,香气扑鼻。大家一边品尝着美味的饭菜,一边愉快地交谈着。
村长关心地询问土根的工作情况,土根放下手中的碗筷,挺直了腰板,自信地说道:“我现在是杜家农村场长,管着 3万亩地的大农场。俺不是要显摆什么,今年是没给俺机会,但到明年俺这个农场,肯定给晨哥儿提供三万石的粮草,定不耽搁晨哥儿征讨中原的战事。”
老村长语重心长道:“这是晨哥儿抬举你,俺也不期望立下什么大功劳了,不要坏了晨哥儿的大事就好。”
土根不服气道:“爹,您总是这样瞧不起俺。”
徐晨也笑道:“村长,老话说的好,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土根哥这段时间很努力学习,进步也很大,您不能用老眼光来看人了。”
高磊站在一旁,奇怪地问道:“爷爷,您老怎么来长安了?”
此时,除了土根是长安县抗旱会会长兼任着杜家庄农场的场长。他儿子高磊则是徐晨的警卫员,时刻守护着徐晨的安全。
村长笑着解释道:“俺被选成了公民议员,所以来长安开会,顺便来看你们父子。”
徐晨也感到奇怪,前两次公民员选举也有人提议让老村长担任,但村长都拒绝了。
察觉到现场的气氛微妙,高俊开口道:“其实俺们也是为延安府的乡亲来,这次都督您在整个关中免税,但就是延安府这些老地盘没有免,乡亲们难免心里不服气,就找到老村长,想让老村长请您也减免一点税负。”
老村长却淡然道:“晨哥儿,不要理会这些人,刚吃了几顿饱饭,连是非黑白都不分了,晨哥儿难道还亏待他们不成,这5年来米脂修了多少水利设施,他们又付出了什么,关中的农户都快饿死了,他们还在计较这些,一个个钻到钱眼里去了。”
徐晨笑道:“还是要讲道理,说服大家为主,我相信大部分的乡亲还是善良的,讲道理的。”
我写这个故事主要是告诉大家。西汉与军功贵族共天下,所以军功贵族有特权,宋朝与读书人共天下,所以读书人有特权。这才是做一个国家的主人该有的样子。
第235章 ,西域局势与战俘生活
崇祯三年(公元 1630年)10月 5日,长安城,总参谋部
张献忠、高大壮和王耀文三人神色匆匆地前来见徐晨。三人见到徐晨后,王耀文率先开口道:“都督,我想成立一个西域商社,一方面为镇西都护府提供后勤保障,另一方面,为重新攻占西域早做打算。”
徐晨微微皱起眉头,他坐在椅子上,身体微微前倾,认真地说道:“目前都督府下一步进攻的方向是中原,暂时还没有对西域动手的想法。中原地区局势复杂,各方势力盘根错节,都督府需要集中精力应对,都督府暂时没有精力去管西域的事情。”
王耀文早有准备,他向前迈了一步,语气诚恳且急切:“都督,如今西域的情况十分特殊。现在西域势力三分,叶尔羌汗国、准格尔汗国和哈萨克汗国相互征伐,整个地区混乱不堪,加上天灾不断,这三个汗国的力量都有极大的衰落,内部的冲突矛盾却急剧增加,现在是插手西域事物最好的时机。”
小冰河时期的影响是全球性的,旱灾蝗灾连连,天灾严重打击了西域本土势力,激化了他们之间的矛盾。历史上是准格尔成为这片土地的霸主,给大清都造成了不小的损失。
徐晨陷入了沉思,他知道小冰河时期对整个世界的影响巨大。大明的农业受到了极大的重创,百姓生活困苦,各地起义不断。
而大漠西域自然条件更差,他们的矛盾冲突更剧烈。在天灾的影响下各方汗国损失惨重,这些游牧民族为了争夺本就不多的资源,杀得昏天黑地
。一般情况下,中原的王朝也会被天灾折腾得痛苦不堪,忙着平定内乱都来不及,哪有时间去理会西域大漠。但王耀文所说的机遇,也确实让他心动。就像大唐初期,李世民抓住机遇,一战灭了突厥国,和当时突厥遭遇天灾有很大的关系。
王耀文见徐晨有所动摇,便继续详细地介绍西域的情况:“现在西域有三大汗国,其中靠近哈密的叶尔羌汗国,是由察合台后裔赛义德汗在 100多年前建立的,统治范围覆盖了天山南部大部分地区。不过,叶尔羌汗国内部教派斗争激烈,黑山派和白山派之间的矛盾不断激化,这严重削弱了汗国的统治基础。同时,他们还面临着北方准格尔部的入侵,这个国家随时都有可能彻底被准格尔吞并。这也是我们都督府要提前布局西域的原因。”
徐晨静静地听着,脑海中努力构建着西域的局势图。
王耀文接着说道:“准格尔汗国靠着强大的骑兵实力逐步壮大,大有吞并叶尔羌汗国的势头。而位于西域西北部的哈萨克汗国,其疆域辽阔,经济以游牧业为主,同时也与周边地区开展了一定的贸易往来。现在哈萨克汗国与叶尔羌汗国保持盟友关系,共同对抗准噶尔汗国。”
徐晨听后,眉头紧锁。叶尔羌汗国和哈萨克汗国,他在后世听都没听过。
倒是准格尔这个名字,他最初听到是在看《康熙大帝》这部电视剧里面,好像和康熙在大漠上打过一仗,被打得大败。
后来互联网兴起之后,很多人宣传说乾隆是最合格的封建帝王,准格尔汗国是在他手中彻底覆灭的,为了灭亡这个国家,他直接把这片地区的人都给屠杀干净了,让一个强盛的游牧国家只留下了一个地区的名字。也就是说差不多 100年时间,这个准格尔汗国都处于势力的上升时期,给清朝带来了极大的边疆隐患。
一个处于上升时期的游牧国家,不现在把它拍死,未来付出的代价只怕会更大。
他沉思良久,缓缓说道:“你想成立西域商社,都督府可以答应。但你最主要的任务还是看住西域,让西域不能统一起来。必要的时候,可以卖一些火枪、火炮给叶尔羌汗国,加强一下他们的军事力量。”
稍作停顿后,徐晨又补充道:“必要的时候可以军火换土地,真到了国家都快灭亡的时候,我想叶尔羌汗国会愿意的。”
徐晨对国际军火商的手段并不陌生,昂萨匪帮就是这方面的行家,几百年来,全球几个热点地区都深受其害。
但在封建时代玩这一套要谨慎,大宋就是完美的反面典范,联金抗辽把自己玩死,南宋联蒙抗金再次把自己玩死。好在现在已经进入了工业化前期,草原民族即将步入能歌善舞的时代,徐晨不怕自己玩塌了。现在削弱一下三方的势力,等到大同社腾出手来攻占西域就方便多了。
虽然徐晨也看不上这片穷地方,现在是大航海时代,大同社要真统一了天下,下一步就要造海船南下准备攻占南洋地区,把西班牙人、尼德兰人、葡萄牙人的势力赶出去。比起富裕的南洋,大漠真的是穷得只能吃草的地方,但谁让这片地区是华夏文明自古以来的地盘,不把西域彻底收服,他总觉得天下不完整。
徐晨离开之后,王耀文有些不确定地问道:“都督这算是答应了?”
张献忠爽朗地笑道:“当然算是答应了,让你见机行事,那到底要不要出兵,还不是你自己的决定。”
高大壮摸着下巴,认真地想了想道:“我等对西域了解的太少了,就这样贸然杀进去不好,最好找一些了解当地的人。”
王耀文迟疑道:“找一些熟悉西域的人,我等大部分都是延安府人,对西域了解的可真不多。”
张献忠自信地说道:“我倒知道几个有用的人,交给你也算是废物利用了,就是贺虎臣他们,这些将门都有商队,他们跑大漠、跑西域,肯定在西域有关系,我安排一下,把这些人交给你。”
王耀文听后,脸上露出了一丝希望的笑容。
崇祯三年(公元 1630年)10月 6日,长安城,战俘营地。
这里关押的基本上都是大明三边军官,他们曾经在战场上叱咤风云,如今却沦为阶下囚。
徐晨对这些人采取一种无视的态度,在他看来,这些人不过是腐化的军官。如果大明朝廷或者他们的家族,能拿出足够的粮食,徐晨自然愿意做个顺水人情,得到粮食后放了他们;但倘若拿不出粮食,那就只能老老实实接受劳动改造。
但贺虎臣他们这一批人就没那么幸运了。整个西北都已被大同社攻占,他们的家被抄了个底朝天,财产也被尽数没收。
虽说他们中有些人提前购买了一些北河套商社的股票,还有那么一点积蓄,但家族被打散后,这些将门如同树倒猢狲散。那些掌握股票的人死死抓牢手中的股份,生怕被别人抢走,甚至为了分家产闹了好多起官司。
李文兵负责处理这些官司,他秉持着公平分配的原则,一个家族不管男女老幼,每人均得一份。将门向来是大家族,即便家产再庞大,分到每个人手上也就所剩无几了。所以根本没有人有能力来救贺虎臣他们。
他们也曾想过求朝廷救他们。贺虎臣等人满怀希望地写了书信,大同社也帮他们把书信交给了大明朝廷。
然而,大明朝廷对待功臣都毫不留情地落井下石,更何况他们这些败兵之将。大明朝廷觉得他们有什么资格向朝廷求援,他们逃回朝廷还要处罚他们,自然不愿意浪费粮食来救他们。
于是,贺虎臣他们成了被遗忘的人。
每天,他们都要做着挖沟渠的工作。清晨,他们就被管教叫醒,拖着疲惫的身躯来到沟渠边。手中的锄头沉重无比,每一次挥动都仿佛用尽了全身的力气。烈日高悬,汗水湿透了他们的衣衫,灰尘沾满了他们的脸庞,弄得灰头土脸。
好在他们这些将门身子骨结实,加上大同社的伙食没有克扣他们,《工匠法令》也适用于他们,每天只劳作 4个时辰,上五休二。虽然辛苦,但也算不得把他们往死里逼。几个月劳作下来,他们原本凸起的将军肚消失了,身子骨反而变得更加结实。
这天是战俘营少有的休息日。按照规定,他们只要写一篇 800字的心得体会,就可以在战俘营里自由活动。贺虎臣他们围坐在宿舍里,眉头紧锁,绞尽脑汁地凑着字数。
“通过这几个月的劳作和与他人的交流,俺深刻地意识到,普通百姓的生活是何等不易,朝廷对百姓的压榨又是多么狠毒。俺对自己曾经吃着百姓的肉,喝着百姓的血的事情深感惭愧。”贺虎臣一边念叨着,一边在纸上艰难地写着。
就在这时,他们宿舍的门被轻轻敲了一下。“有人来探望你们了。”管教的声音从门外传来。
贺虎臣他们感到十分惊愕。要是前几个月,他们或许还抱着家人或同僚会来看望自己的希望,但现在 4个月都过去了,不要说同僚了,就是自己的家人都没来看过他们,他们对此早已绝望。现在,实在难以想象谁会来看他们这些囚徒。
“各位兄长,俺来迟了。”尤世辛带着大包小包的礼物,面带愧色地走了进来。
贺虎臣看到尤世辛,顿时咬牙切齿,愤怒地吼道:“你这个叛徒还有脸来,要不是你们投降,俺们怎么会败得这么快。”
尤世辛急忙解释道:“兄长,你这就误会俺了。最开始投降的可不是俺,是马俊豪。俺也是被他们拖累的,措手不及之下就被包围在耀州了。俺要是投降晚了,只怕要和兄长你们作伴了。”
张成拉着贺虎臣的胳膊,愤愤不平地说道:“要怪也怪洪承畴这个奸诈小人,他叫我们继续抵抗,自己却转身投靠了徐晨,还做了什么三司使,啊呸,简直不要脸。”
麻德玉长叹一口气,感慨道:“还是我等傻,见风使舵那么多年,对朝廷居然还有那么一分忠义之心。忠义害人啊,以至于我等没抓住投降的机会,成为了阶下之囚。”
其实,麻德玉这话算是为他们脸上贴金了。他们之所以选择顽抗到底,主要还是舍不得自己的土地。当然,现在不要说土地了,连财产都没保住。相对而言,尤世辛虽然土地没有保住,但财产却保住了,还能在关中自由自在地活着。
最让他们寒心的还是大明朝廷。他们好歹为朝廷拼到了最后一刻,区区几百上千石的粮食就能把他们赎回去,但朝廷却连这点都不愿意做。他们为朝廷忠心耿耿,守边疆几十年,没有功劳也有苦劳啊,朝廷居然连几百上千两的银子都不愿意出,怎能不让人寒心。
贺虎臣忽然用鼻子深吸了几口气,好奇地问道:“你这是带了什么东西,这么香?”
尤世辛笑着说:“俺知道几位兄长在战俘营吃的差,特意带了一些吃食。有高原上的酱牦牛肉,那牛肉肉质鲜嫩,酱香浓郁,现在是长安一绝,还有板鸭,皮酥肉嫩,咸香可口;白切鸡更是肥嫩鲜美。本来还带了一些果酒的,只可惜这里的管事说不允许喝酒。”
“快,给俺尝尝!”听到这话,几人再也忍不住了。他们虽然算不得锦衣玉食,但日常的伙食那也是各种酒肉不断。自从被俘虏之后,这样好的待遇自然是没有了。早上吃的是红薯粥和玉米棒子,中午有顿麦饭,晚上就是土豆泥,看不到一点油星。几个月下来,他们养的一身肥膘蹭蹭地掉了十几斤。
几人当即把里面的肉食打开,也不找碗筷了,直接用手抓起来就开吃。每个人都狼吞虎咽,贺虎臣甚至直接把骨头咬成渣子咽下去,把尤世辛看得一愣一愣:“几位兄长是真饿了。”
不过,这一幕却让尤世辛庆幸无比,好在他投降得快,要不然他也要成为这其中的一员了。
当所有的肉食都吃完之后,贺虎臣摸了摸自己的肚子,满足地说:“终于有点油水了。”
麻德玉看着尤世辛,说道:“看你还知道带着食物来看俺们,也算是有良心了。说吧,有什么事要俺们做的?”
尤世辛笑道:“几位兄长的苦日子要到头了。俺是受那都督府的命令,来邀请几位哥哥,你们愿不愿意去镇西都护府?”
萧朝贵迟疑地问道:“是甘肃镇?”
尤世辛点头道:“镇西将军王耀文想要重新夺西域,几位哥哥不是常年镇守在甘肃,就是在西域有商队,你们就是最了解西域的人,也是都督需要的人才。都督一向重视人才,只要是对都督府有利,哪怕是敌人都督也会重用,洪承畴就是最好的例子。”
麻德玉思索片刻,说道:“我等都是败兵之将,哪里还有其他选择?都督愿意重用我等,是我等三生的荣幸。”
贺虎臣和萧朝贵也纷纷说道:“我等愿意为徐都督效力。”
第236章 ,时代的遗弃者与疯狂的股票
崇祯三年(公元1630年)10月 6日。
长安城韦家宅院门口。阳光洒在地面上,带着一丝秋日的慵懒。一个身穿大同服、剃着短发的清秀青年站在那里,他的眼神中透露出忐忑不安,双脚在原地来回挪动,似乎在犹豫着该不该迈进这扇门。
这时,一个天真活泼的小孩从院子里跑了出来,看到门口这个奇怪的人,好奇地问道:“这位大叔,你在俺家院子门前做什么?”
青年回过神来,连忙问道:“这是你家?”
小孩昂起头,一脸自豪地说:“当然了。俺爹是都督府的工匠,都督府就把这宅子的一间房子分给俺家了。俺跟你说,这可是大户人家的宅院,以前一般的人家可没资格住在这种宅院当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