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明末,从西北再造天下

明末,从西北再造天下 第152节

  王承恩离开后,朱纯臣长叹一口气,说道:“以后大家都注意一点,不要去招惹那个贺疯子。不就是几两银子的事情,怎么就弄到用暗杀的手段了,也难怪天子如此生气。”

  定国公徐允祯气愤不已,大声说道:“这哪里是我们要去招惹那个贺疯子,明明是他断了我们的财路啊!西山的煤矿本来是我们的,现在没了;长芦盐场也是我们的,现在也没了,我们每家都损失了几万两。现在反倒成了我们的不是了。”

  朱纯臣无奈地又叹了口气,说道:“谁让现在贺涵深受皇恩呢,我们暂且避他一头就是了,当年魏忠贤也权势滔天,但他现在在何处,贺涵如此嚣张跋扈,肆无忌惮得罪人,他的权势长不了,到时候我等再把自己的钱财拿回来就是了。”

  这些勋贵也只能无奈的点头,他们才是真正的与国同休,那些所谓的权臣不过是过眼云烟,他们当年能忍魏忠贤,自然也可以忍贺涵,反正也就这几年时间而已,就当是被疯狗咬了。

  话分两头,大明的各路勤王主力,开始陆续分散回到自己的驻地。经过贺涵在天津卫的反腐行动,崇祯终于有了一些钱。他派遣自己的心腹太监到各军各营进行赏赐,以安抚军心。

  经过这两年的诸多变故,崇祯终于认识到,没有镇守太监在身边,自己就像一个聋子和瞎子,对地方的事物根本看不清、查不透。

  那些臣子总是想方设法地欺瞒他,在这个复杂的朝廷中,他能相信的也只有身边的太监了。于是,被他废除的镇守太监制度,又重新拿出来了。

  在勤王大军之中,主力部队由孙承宗带领,浩浩荡荡地来到天津卫驻扎。这二十余万大军,军旗猎猎,马蹄声声,仿佛一道钢铁洪流。

  贺涵命令伍绍招募天津卫的百姓,帮助大军修筑营房,供应勤王大军休整。

  6月25日,孙承宗的大军整齐有序地进驻天津卫大营。贺涵得知消息后,立刻带领亲卫前来拜见孙承宗。

  在大营的议事厅内,孙承宗看到贺涵前来,眼神中既有欣赏又有痛惜。

  他缓缓站起身来,责怪地看着贺涵说道:“为何做事要如此急躁呢?你不过三旬,便已经做到一品总督的高位,你还需要追求什么军功和政绩吗?

  朝廷政务并非战场上的打打杀杀,你这样毫无顾忌地大抓官员,把整个官场搅得鸡犬不宁,只会将自己置于绝境啊。”

  孙承宗一直很看好贺涵,甚至曾设想让他去督师辽东,抵挡女真人的侵扰。然而,贺涵在天津卫的一系列举动,已经引起了整个大明官场的轰动。无论是文臣还是武将,都对他心怀畏惧,不敢轻易接近。如今的贺涵就像一座孤立的山峰,被大明官场孤立在外。

  贺涵面无表情道:“太傅,您可知道,大明此时也正处于绝境之中。关中已经沦陷,中原的安稳又能维持几日呢?”

  他说着,手指向营帐外的大军,继续说道:“太傅觉得,这些连野战都不敢的军队,能打得过大同贼寇吗?”

  孙承宗听后,不禁愕然。他虽然一直在前线指挥大军对抗女真人,但也听闻了关中被大同贼寇攻占,三边13万军队全军覆没的消息。

  只是当时他一心想着如何驱赶女真人,无暇顾及此事。如今被贺涵一提,他才深刻地感受到,大明朝廷的局势已经极其危险。

  大同贼寇虽然他没有亲身经历过,但这些贼寇攻必克,战必胜,短短几年时间就席卷了整个关中,其强悍的战斗力远远超出了朝廷的军队,比起辽东的女真人只高不低,毕竟女真人到现在都缺乏攻坚能力。

  而大同贼寇,哪怕是长安这样的坚城也是一击而破,现在贼寇占据了整个关中,朝廷不但是山西行省危险,连中原腹地都岌岌可危了,要是大同贼寇倾巢而出,占据中原,截断了朝廷对江南的控制,那大明朝就真要亡国了。

  想到这里孙承宗冷汗直流,辽东的女真人,西北的大同贼寇,都是极其强悍的敌人,大明朝廷应对其中一个就已经极为困难,如今要同时面对两个强敌,一时间他竟也不知该如何是好。

  贺涵没有停顿,继续说道:“此次勤王,朝廷不但国库空虚,还欠下了500多万两的债务。因为赏赐的问题,朝廷议论了半个月,也未能找到妥善的解决办法。若不是有这次惩戒贪官所获的钱财,朝廷连赏赐大军的银子都拿不出来。太傅试想,如果朝廷这次连赏银都不给,下次勤王大军还会有战斗意志去应对贼寇吗?”

  孙承宗默然无语。他是明末比较优秀的人才,在督师辽东时也尽心尽力,但却难以阻止女真人一步步壮大。这也说明,他的才能不足以解决大明所面临的诸多问题,他就是大明的李鸿章,这几十年来只能帮助大明这所破房子做个糊表匠,维持着表面的光鲜,但根本不能解决大明最根本的矛盾。

  贺涵继续诛心地说道:“我大明很穷,百姓们整日劳作不休,却依然难以摆脱饿死的命运;朝廷连军饷都发不下去,士兵们穷得如同乞丐;甚至天子都没钱制作常服。但我大明也很富,一个总兵就拥有百万的家产,参将、游击将军也有几十上百万的财富,更不用说江南之地的富裕了。即便我未曾去过江南,也知晓‘上有天堂,下有苏杭’的谚语。太傅觉得,这种富者阡陌纵横,穷者无立锥之地的情况,还能继续下去吗?

  这次若不是晚辈想办法搞到钱,朝廷又要加税了。一亩地加10文钱,太傅觉得我大明的百姓真的只会增加这10文钱的负担吗?”

  面对贺涵这一连串尖锐的提问,孙承宗感到羞愧不已。是啊,眼前这个年轻人一直在努力想办法解决大明所遇到的问题,而自己却只能像个修补匠一样,做些表面功夫,根本无法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过了许久,孙承宗缓缓说道:“老夫老矣,已经无力应对这天下的局势了。你打算如何解决女真人和大同贼的问题呢?”

  贺涵神色凝重地说道:“女真人采用八旗制度,每个女真兵丁至少能得到30亩的土地;大同贼寇则沿用太祖的军户制,一户农户最少能分得30亩土地,多则可达百亩。如今,大同社已经在整个陕西行省大范围地进行齐民编户。当大同贼寇完成这项任务后,朝廷就要面对几十万拥有土地的军户了。

  孟子说过‘有恒产者有恒心’,我大明的局势也表明,家丁组成的军队打不过有土地的女真人,也打不过拥有土地的大同贼寇,以现在的将门家丁制度,已经无法应对天下的局面。

  朝廷唯有复兴太祖年间的军户制度,才有一战之力。晚辈打算在天津卫编练新军,让这些士兵拥有土地,成为像太祖时期一样的士兵。天津卫只是一个开端,等天津卫的土地分完了,晚辈打算前往营州建立军户。”

  孙承宗惊愕地问道:“你想复兴军户制度?”

  贺涵从怀中拿出一份《大同报》,递给孙承宗。孙承宗接过报纸,看到头版头条的报道,上面赫然写着:大同社已经在陕西清理出50万顷土地,并将这些土地均分给了100万农户,最多两年时间关中将会实现耕者有其田。

  他不禁大为吃惊,强行均田这种事情,哪怕是在太祖时期也难以做到,而大同社却有如此强大的执行能力。

  贺涵接着说道:“这100万户农户就是100万户军户,下一次大同社发动进攻,可能就不是10万人,而是百万大军。朝廷已经到了不得不改变的时候。”

  听到这个数字,孙承宗内心沉甸甸的,甚至涌起一种面对末日的惶恐。他知道有田地的军户战斗力更强,他在辽东也想过恢复军田制度,只可惜了辽东将门,已经适应了家庭的制度,袁崇焕所谓的以辽土养辽兵,现实不过是养出来一个个大地主一般的辽东将门,辽东大军大部分还是靠着朝廷的财政支持,孙承宗一个人改变不了整个辽中的大势,他的想法也只能无疾而终了。

  孙承宗看着贺函担忧道:“如今拥有大块土地的人,大多都在朝堂之上,围绕在天子身边。想要推行均田制,就如同蚍蜉撼树,又好似那移山的愚公,困难重重。”

  贺涵严肃地说道:“此事再难,朝廷也要做,因为我们不做,辽东的女真人就会做,西北的大同贼寇也会做。等大同贼寇均田完成,就是朝廷覆灭之时。

第227章 ,暗潮涌动的大明与矫枉过正

  崇祯三年(公元 1630年)7月 2日。

  新官上任的直隶总督异常忙碌,一方面他要招募自己的幕僚,组成新的总督府,另一方面他让顺天府拿出田籍给他,他要清查顺天府的田地,只要没有记录在田籍之上的土地,他一律认为这是无主之地,然后准备收归朝廷所有。

  这消息一传开引起整个大明朝廷的哗然,对大明朝的贵族官员来说,隐匿土地那是常规操作,他们给朝廷留了一半的土地,让朝廷有税可收,已经是忠心耿耿了。

  这已经是大明运行了上百年的潜规则了,谁知道会有人敢打破这样的潜规则。

  杨鹤施政如此激进,这对师徒是疯了吗?

  于是接下来几天,杨鹤的好友们都纷纷来劝说他,治大国如烹小鲜,朝廷施政要以无为为主,要和光同尘等等,总之就是劝说他不要这么疯了,一个贺函已经让朝廷受不了了,他这样再乱搞下去要出大事的。

  但杨鹤满不在意道:“除非本官死了,否则直隶的清田一定会推进下去,想保住土地,给你们一个机会,三日内把田契上报给总督府,再补30年的田赋就可以。”

  杨鹤的话要把大明的士绅贵族给气炸了,这补的税都比他们土地的价值还高,那他们补税还有什么意义?

  既然你想斗,那我们就各凭手段了。

  于是从7月4日开始,弹劾杨鹤的奏折纷纷涌向乾清宫,崇祯对这些奏折的态度就是看都不看,直接命人烧了。

  不过杨嗣昌也看不过去了,他找到自己父亲着急道:“父亲,您这是想让我杨家彻底消亡吗?”

  忠君爱国也不是这样忠的,这是要把杨家都给赔上,历来清理田地的有几个有好下场。

  最近一个做这样事情的人就是张居正,他清出来了近300万顷的土地,为大明朝开创了一个盛世。而后就被天子和文武百官一起打压,张居正几个儿子,不是被锦衣卫拷打而死,就是被发配边疆,偌大一个张家差点烟消云散。

  杨鹤看着大兴县的田籍淡然道:“某就是不想让杨家消亡才如此激进的。”

  关中大族舍不得钱财土地,认为这只是一般的改朝换代,大同社也会要他们治理天下。

  但现在他们为自己的愚蠢付出了代价了,土地没了,家产没了,家族还被贬到了哈密,河套地区,整个关中大族已经烟消云散了。

  朝廷如果扛不住大同社的进攻,不但朝廷会灭亡,我杨家也会烟消云散。

  大同社的徐晨已经公然宣称,地主士绅对天下有害无益,要像战国时期的贵族,两汉隋唐时期的门阀一样扫进历史的垃圾堆当中,他是这样宣告的,也是一步步这样做的。”

  杨鹤看着杨嗣昌道:“徐晨已经公然向天下的地主士绅宣战了,大家却依旧这样浑浑噩噩,假装看不见,这已经不是一场改朝换代之战了,而是一场彻底改变天下纲常法纪之战,比当年元朝亡天下都要剧烈的变革。

  而且变革的时间就在这两三年,大明原本的秩序已经维持不下去了,朝廷想要维持下去,就要比贼寇还要激进。

  文弱你如果不想救天下,就不要在大明官场上待了,干脆辞官回乡吧,把家中的土地给卖了,弄个作坊,雇佣一下工匠,大同贼寇把商贾看成是他的盟友,这样受到的牵连还少一点。”

  杨嗣昌这才明白是徐晨给自己父亲带来巨大压力,逼着自己父亲这么激进,他甚至能从自己父亲的口吻当中听出来,他很不看好大明的未来。

  杨嗣昌是个孝子,他能怎么办,只能上书天子,愿为顺天府尹,辅助自己父亲清田。

  崇祯也没丝毫犹豫,看到这道奏折就下旨任命杨嗣昌为顺天府尹。

  这下大明的文武百官也清楚,天子就是清田的幕后主使,他们不能把矛头对准天子,那么只能想办法攻击杨鹤父子,贺函等人。

  崇祯三年(公元 1630年)7月 5日。

  孙承宗带着立功的军官回到了京师。大明王朝靠着贺涵清洗了整个天津卫的豪强军官,勉强给每个勤王的士兵发放了一笔赏银,能让士兵觉得走这几千里路不亏,崇祯对各级官员的赏赐也毫不吝啬,该升官的升官,该封爵的封爵,更是封赏了几十人世袭锦衣卫千户百户。

  而孙承宗的命运也得到了改变,在原本历史上他会再一次督师蓟辽,而后因崇祯4年大凌河之败,再次免官养老。

  但这次他刚回到朝廷,崇祯又马不停蹄任命他为五省总督,命令他围剿在中原造反的活曹操,闯王等贼寇,当然这只是其中的一个小任务,孙承宗最大的任务就是,整合中原五省卫所的兵力,防备大同贼寇冲出关中,杀入中原。

  而大明朝内部更是暗潮涌动,天津卫的将门这次被贺涵连根拔除,让大明所有将门都胆寒。

  他们在前线为朝廷拼死拼杀,朝廷抄他们的家,夺他们的土地,用他们的财产填补朝廷的亏空,再把他们的土地分给士兵。然后朝廷令还像施舍一样的,给了他们几百两上千两银子,再给他们一个世袭锦衣卫千户,百户的爵位。

  这已经不是打一棒子给他们一颗甜子,而是直接杀他们当中的人,再割一块肉片分给他们,这哪里会让他们惊喜,而是让他们感到恐惧。

  大明所有的将门心都凉完了,这贺涵果然不是自己人,他就是一个混在武将堆里的读书人,就是专门来害他们的。

  尤其是朝堂上还流传着,贺函想要练出10万有土地的军户。

  做个最简单的算术题,一户军户得50亩土地,10万军户就是500万亩,但大明朝哪来的无主土地呀?要清田不就是想割他们的肉。

  贺涵想动大明将门的土地,就是动了他们最根本的利益,没有土地他们如何赚钱?如何养家丁,没有家丁,他们又如何保障自己的权利?

  难道还指望着朝廷看在他们立下汗马功劳的份上,不会苛待自己。

  这种天真的将门根本活不到现在,大明朝最擅长的就是卸磨杀驴了,只要你没有价值,朝廷丢弃你就会像丢弃没有价值的垃圾一样。

  于是在这次封赏完成之后,大明各处的总兵们,开始暗中联系,想找个方法把贺涵弄死,或者是直接把他赶出军中。

  在大同社和辽东女真人的压力下,大明内部的斗争变得越发激烈了。

  崇祯三年(公元 1630年)7月 15日,关中,耀州。

  耀州有关中最大的铁矿,制铁行业也是整个关中最兴盛的,其生产的铁制品能满足整个西安府的需求。

  不过当大同社攻克耀州,刘宗敏清洗耀州的所有大族,耀州的钢铁制造业也不可避免的受到了影响,毕竟在这个封建时代,任何一个赚钱的产业,都有这样豪强大族的身影,虽然徐晨说了商贾是大同社的盟友,不允许社员影响他们的经营。

  但矫枉必然是过正的,如果光经营店铺,作坊的家族还好,他们一般逃过了这波的清洗,但这样的家族基本上都是小家族。

  而炼铁行业从古到今都是一个重资产的行业,尤其是炼铁少不得要开矿,一般的豪强家族都没有资格霸占铁矿,煤矿。基本上都是要在当地最顶级的地头蛇家族才有这个资格。但这样的家族也往往是当地最大的地主家族。

  大同社员面对这样的家族,一般也只能自己做抉择了,有的社员直接把他们打入地主之列,整个家族抄家,发配到哈密种草。

  有的社员让这种家族做了一定的切割,分了他们的田地和家产,但把店铺和作坊留给他们继续经营。

  而刘宗敏在投靠徐晨之前,就是个打铁匠学徒,他做学徒的那几年,受尽了师傅的欺凌。

  当他看到耀州这些霸占钢铁行业的家族,那自然是毫不客气的有仇报仇,有怨抱怨。

  几乎整个耀州大一点的钢铁作坊都没逃过刘宗敏这波清洗,以至于整个耀州的钢铁行业罢停,只有一些小的打铁铺才逃过了一劫。

  但耀州的钢铁作坊在大同社也是有人的,大铁锤的师兄就在耀州经营一家钢铁作坊,这次也受到了波及,他就求到大铁锤身上,而后大铁锤又找到徐晨来求情,徐晨这才知道耀州发生的事情。

  当即叫停了刘宗敏这波清洗,重新审核流放的人员,把那些有技术,懂管理的人重新请回来了。

  为了安抚他们的情绪,徐晨专门在耀州府衙邀请耀州所有的作坊主,开了一个座谈会。

  “各位放心,我大同社针对的是那些不事生产却又霸占土地的地主豪强,他们是趴在天下人身上的吸血虫,这种害虫我大同社除之而后快。”

  “但各位却是经验技术大匠和作坊主,为天下创造财富,是财富的生产者,是我大同社的盟友,我大同社会保障各位安全生产。”

  “是是是!俺们不是地主!”现场的人惶恐说道,他们很多人已经走到了凤翔府了,再走个一两日就直接到甘肃镇了,差点回不到关中,现在他们已经有应急恐惧症了,基本上徐晨说什么他们就应什么。

  徐晨能理解他们的惶恐,但不会同情他们,这个时代有比他们下场更悲惨的人,大家都在努力挣扎的活着。

  徐晨继续道:“为了支持各位的经营,我大同社将会在耀州定下5000万斤的铁制品,就由各位的炼铁厂来制造,各位能在12月内交付完成,我们大同社再订购1亿斤。”

  徐晨的这个大订单终于让这些人恢复了几分清醒,开始计算如何赚这笔钱,5000万斤的铁制品值100万两,分一下,每家能得到几万两的订单。

  “都督,俺们的炼铁炉熄灭,重启就要花不少钱,而且现在铁矿,煤矿都不在我们手中,这些要花钱购买,但俺们现在没钱。”

  订单虽然有了,但想完成这么大的订单却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当即就有人把他们遇到的问题说出来。

首节 上一节 152/252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最强合成旅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