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我的谍战日记

我的谍战日记 第243节

  于是,井田再次用沉默应对。

  “动刑!”张义挥了挥手,钱小三嘿嘿一笑,让便衣将井田体面的衣服拔了,拿着烧的通红的烙铁走了上来。

  眼看烙铁就要落在他白白胖胖的肚子上,井田浑身一颤,顾不得颜面,忙道:“你到底想让我说什么?”

  “很简单,你们的伪币是怎么制造的?”

  井田叹了口气道:“为了侦破你们的法币防伪技术,山本先生特意向上级申请,从日本大藏造币局秘密征调了两位大师级雕刻技师.他们用放大镜,将法币的花纹和人像,丝毫不差地雕刻在了钢制的印版上”

  这话和张义在戴老板办公室听专家说的一致,他点了点头,继续问:“这两个技师现在在哪里?”

  “在日本国内。”

  张义想要击杀这二人的愿望落空,冷哼一声,“现在说说这个所谓的诚达公司在中国的所有秘密据点。”

  “这”井田面露苦涩,“分公司负责人的任命和据点的安排都是山本宪藏亲自安排的,我只知道满洲总部机关和金陵分公司所在,其他的真不知道.”

  “是吗?组织结构、联络方式、资金武器的来源、伪币的运输途径,这些你都没有交待,你觉得你还可以完好的出去吗?”

  听说可以出去,井田不禁有些愕然,他身体前倾,连忙说道:“我可以供出山本派遣给我的其他人,一共四人,他们扮成商人坐火车来的,估计已经到了武汉”

  “除了这些,就没有别的了?”

  井田又想了想,说道:“山本这个人非常好色,这算不算.至于其他的,我真的不知道,知道的我都说了。”

  张义意味深长地看了他几眼,将桌上的水杯递给他,看着他一饮而尽,对猴子招手道:“带他去拍照,然后写一封认罪的申明。”

  井田瞪大了眼睛,心里一阵砰砰直跳,他以为张义又要故伎重演,让自己拍照后像野贞一样刊登到报纸上,连忙叫道:“张桑,你不能这样.”

  然而他的叫嚣不起丝毫作用,两名便衣直接将他架了出去。

  几分钟后,拍完照的井田一脸黯然地回到了审讯室。

  张义开门见山道:“恭喜井田君,识时务者为俊杰,你既然愿意合作,我自然言而有信。从现在开始,你的代号叫‘鹰眼’,你出去后,就当什么都没有发生过,继续和山本联系,让他运送更多的伪币过来。”

  这是要干嘛?潜伏回去?井田呆了片刻,才稳住心绪,问:“张桑,我的属下要是见不到伪钞.”

  “这个简单,将他们全部除去替换上我们的人就好了。”张义毫不在乎地道,“以后你的直接上级是郑呼和,他就是那个叫肖茂良的账房,你见过的。”

  “这松机关的特工被你们破获的事情上前迟早会知道,另外河原他们被捕,不能正常返回,特高课一定会怀疑.一旦他们启动调查,我根本无法自圆其说。”

  看着面如死灰的井田,张义笑了笑,道:“能瞒一时是一时,这就看井田君你的演技了。”

  井田浑身一颤,觉得全身冷飕飕的,脸色越来越难看,这么漏洞百出的卧底计划,不是让他去送死吗?

  已经叛变,他宁可在特务处苟延残喘地活着,也不想再落到自己人手中。

  “行了,你可以离开了。”见井田缄默不言,张义挥手让人给他套上头套带他出去。

  “派人24小时监视他,如果发现他敢于逃跑,直接击毙。”

  让井田回去只不过是张义随手布下的闲棋冷子,能发挥作用更好,要是不能,无非是浪费一枚子弹罢了。

第237章 特级调查程序

  山本宪藏在上海的府邸是一幢豪华的法式别墅,房子的四周都有日本宪兵和便衣看守,戒备森严。

  从大门进入第一层,是一间宽敞的大厅,大厅后面被改造成了日式的密室。

  上首墙上的木架上放着两把武士刀,墙上挂着的膏药旗上写着“武运长久”的字样,几名军官围着山本宪藏席地而坐。

  依次是坂田诚盛,杉机关在上海的大本营的负责人,日军总部又称“坂田机关”,他曾在关东军参谋部工作过,是日本参谋本部成员,作为山本的重要助手,负责上海的工作。

  然后是一个四十出头身材瘦小的男子,一脸阴鸷,三角眼上戴着一副平光眼镜,充满狡诈,正是上海特高课课长山本贤太郎。

  右手盘坐的是上海宪兵司令部负责情报工作的加藤寿一。

  此刻山本贤太郎端起酒水,说道:“我首先代表特高课欢迎山本君来到上海,预祝杉机关的工作旗开得胜。”

  山本宪藏笑道:“山本课长不必客气,你我都是为帝国效劳,以后要多多交流才是。”

  加藤寿一举杯接话道:“不错,彬工作实在是一项伟大的计划,东条长官实在是居功至伟,自计划实施以来,已经为军队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军费和物资,我在这里敬山本君一杯。”

  “干杯。”

  几杯酒水下肚,气氛更加融洽了。

  坂田诚盛此刻也举起酒杯起身,他身体肥胖,留着一撮仁丹胡子,看起来极为狡黠,此刻他对着山本点点头,说道:

  “诸位,我杉机关下属秘密机构诚达公司第54家分公司已在武汉建立,相信随着帝国占领支那的脚步,诚达公司也可以遍地开花,在山本大佐的带领下一举摧毁支那的金融体系,为天皇,为大东亚共荣圈的伟业建立不可磨灭的功绩,我提议再敬山本大佐一杯,一为彬工作取得的辉煌战果,二位山本先生晋升为大佐祝贺。”

  “大佐?!”加藤寿一和山本贤太郎对视一眼,眼中都有些不可思议。

  据他们所知,山本宪藏此人不过是毕业于陆军会计学校第十五期的后进之辈,先是加入关东军,然后在参谋本部第七课兵要地志班工作,军衔不过中佐,现在竟然靠着杉工作的实施成功晋升大佐,实在是太出人意料了。

  一个日本人12岁进入陆军幼年学校,学习3年后进入陆军士官学校预备班服役2年,然后进入军队服役8个月,才有可能进入陆军士官学校学习,再经过1年8个月的学习,才可以成为见习军官,最快在20岁或者21岁成为陆军少尉。

  而陆军少尉一般会在25岁到30岁之间晋升为中尉。

  在军队服役满两年的少尉和中尉在主管的保举下可以进入陆军大学学习,这個资格极为严厉,一般只有10%的人才能成功入学。

  而陆大毕业生被称为天报钱组,没有进入陆大的被称为无天组。

  这不仅是履历,更是资历和背景,进入陆大的中尉通常毕业三面就可以晋升大尉,而那些无天组的人大尉基本上就是他们晋升的顶点了。

  陆军大佐在33岁到36岁晋升为少佐,天保钱组和无天组从少佐开始彻底拉开距离。

  天保钱组在38岁和40岁晋升为陆军中佐,而无天组需要45岁才能晋升。

  加藤寿一和山本贤太郎都是走了陆大的捷径,才在四十出头晋升为大佐,而从大佐晋升为少将又是一道坎。

  他们实在想不通一个会计学校毕业的后辈走了什么狗屎运,竟然可以这么快晋升为大佐,而山本宪藏现在才38岁,莫非40岁之前还能成为将官?

  这让加藤寿一和山本贤太郎看山本宪藏的眼神充满了艳羡和嫉妒。

  “不错,任命刚下达不久,感谢东条长官和参谋本部的认可。”山本宪藏说的轻描淡写,但眉宇间的得意怎么也掩饰不住,此刻他就可以和加藤寿一和山本贤太郎这两个自以为是的高傲家伙平起平坐,说不定以后他们见了自己还要低头哈腰敬礼呢。

  山本贤太郎嘴角抽了抽,放下酒杯,思索道:“诚达公司第54家分公司已在武汉建立,但据我所知,负责护送的金陵特高课小组并没有第一时间返回,还和组织失去了联系,山本君,你知道这件事吗?”

  “哦,武汉的负责人井田已经向我汇报了这个情况。”山本宪藏漫不经心道,“据松机关的特工打探,应该是他们在返回的过程中不小心暴露了身份,我已经知会了金陵特高课。”

  “松机关?”山本贤太郎嗤之以鼻,连他们机关长冈田芳正都被特务处逮捕了,可见这个所谓的松机关无能到了什么地步。

  “这件事情,特高课会派出专人去核实调查,还希望彬机关在武汉的负责人能够配合。”山本贤太郎对山本宪藏的说辞并不相信,在他看来,训练有素的特高课特工都被逮捕了,那个什么井田怎么会顺利完成任务,不会同样被特务处逮捕了吧,说不定此人已经投诚。

  但这个猜测,他并没有说出来,看着洋洋得意的山本宪藏,他心说现在你爬的有多高,到时候就会摔的有多惨。

  几人又不咸不淡地互相吹嘘了几句,加藤寿一和山本贤太郎起身告辞。

  从山本宪藏的别墅出来,加藤寿一和山本贤太郎二人对视一眼,眼中都透出一丝兴奋和憧憬。

  造价的事业前途这么辉煌,凭什么就彬机关可以做,他们为何不能做呢?

  武汉郊外。

  原本废弃的一处小型造纸厂附近突然砌起了房屋,外面用篱笆筑成外围墙,里面用泥土筑成了一道内围墙。

  而在内围墙之后,又用青砖水泥筑了一道厚实的高墙,只留下一道进出的小门。

  这就是建设中的假币制造厂。

  外面看起来普普通通,也不设任何标志,但场内却是戒备森严,三步一岗,五步一哨。

  除了一个荷枪实弹的特务连负责保卫,还有牵着狼狗定时巡逻的便衣。

  而工作间除了戴春风和工作人员外,任何人不得入内。

  此刻一辆卡车停下,从车上下来八名战战兢兢的工人,他们都是从中国银行临时抽调的制币工。

  戴春风双手叉腰,看着几人被押进工厂,不带丝毫感情地说道:“从现在开始他们不许离开,日常工作要严密监视起来。”

  “是。”张义点了点头,又问:“处座,设备和模板什么时候可以到?”

  “宋部长已经派他的理财能手、中国银行的代理经理贝书宋从香港转夏威夷飞美国,预计半个月时间,伪币就可以运送到武汉,你这边要做好伪币的二次做旧。”

  而做旧后的伪币将交给武装特工人员押送到沦陷区去使用。

  邓保光接话道:“处座,这样搞,所得好处要和财政部分成不说,美国人仿造伪币,收取的设计伪造费用高昂,而且仿造的周期长、数量有限,运输的安保任务繁重,如此反复折磨,扣除成本后,得利估计很少,我们为何不自己造?”

  戴春风点了点头,道:“能自己造最好,技术也掌握在我们自己手中.但最先进的铜版印钞机和特制印币纸并不便宜,我们也没有那个技术.”

  他沉吟了一会说道:“这样,先这样搞一段时间,等我们有了资本再说.我会下令让美国站站长肖波打听,看看能不能请美国专家来华工作。”

  肖波是驻美使馆副武官,真实身份是特务处美国站站长。

  几人说着话,就见一辆轿车从泥泞中驶了过来,下车的毛齐五小跑步过来,递给戴春风一份电报。

  戴老板看后,直接将电报销毁,从怀中掏出几张日币,说道:“根据情报,日币中添加的特殊纤维叫三桠树皮,正是添加了这种树皮浆,日币纸张才更加坚韧、有特护光泽,呈浅黄色,面额越大,颜色越深。”

  说着他冷笑一声,道:“我不信这种东西就只有小日本国内有,立刻给各省区站下达命令,全力寻找这种植物。”

  “是。”

  武汉办事处。

  刘启天警惕地观察了下身后,对着门卫点了点头,然后闪身进了办事处,直奔茶公的办公室。

  二人对视一眼,很快就走出屋子来到外面的院子。

  “主任,刚才我见了武汉城工部的负责人,他们有一名在中国银行工作的同志突然失联了。”

  茶公面露凝重,吩咐警卫员给刘启天倒了一杯水,说:“喝点水,慢慢说,到底怎么回事?”

  刘启天顾不上喝水,说道:“这名同志是中国银行支部的负责人,负责一个小组,本来今天要给城工部办理秘密账户,但他失约了,据交通员说,他是直接被从办公室带走的,根本没有时间向同志们发出警示,我们现在也不知道他到底是怎么暴露的,被什么人抓了,现在中国银行内部的其他同志很被动,不知道要不要撤离”

  茶公沉吟了一会问:“去过他家里吗?”

  “地下组织的同志去了,他家周围并没有监视的。”

  “这就奇怪了,如果他真的因为什么原因暴露,特务肯定会搜查他的家,现在最重要的就是打听清楚他被什么人抓了,到底出了什么事。”茶公思忖了一会,冷静道:

  “让银行的同志做好撤退的准备,如果24小时内还没有这位同志的消息,立刻安排他们撤离,另外和这位同志相关的一切人员全部撤离。”

  刘启天叹了口气,道:“我这边马上准备新的证件。”

  斗争就是残酷,很多因为暴露的同志不得不隐姓埋名背井离乡,即便有的人可以留下来,那也要和从前的生活一刀两断。

  “如果能够联系上那位同志就好了。”刘启天喃喃自语。

  茶公自然知道他说的是谁,几天前此人击毙了叛逃的李春巷,还将办事处的经费全部送还,但没有留下任何联系方式。

  昨晚此人再次出手,又送来了关于长安办事处的重要情报。

  他们分析此人可能是潜伏在特务处的“美人鱼”,也可能是一只断了线的风筝。

  “是风筝,总有一天会回家的。”

首节 上一节 243/648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寒霜千年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