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民国:王牌飞行员

民国:王牌飞行员 第776节

  方文走到液压泵控制器前,金属操作台边缘因为长期没有保养而有点点锈迹。

  几个黄铜旋钮上刻着压力刻度(0-400吨),旁边的压力表指针还在微微颤动。

  “左侧旋钮调压力,右侧控制滑块行程,踩下踏板启动,松开即停。”老工人用带着浓重本地口音的法语提醒,指节粗大的手在旋钮上虚按了两下,“这机器脾气怪,压力超过 300吨就容易‘喘气’。”

  方文点点头,暂时没有开启机械感知,而是按照冲压要求,拧动左侧旋钮至“200吨”刻度。

  他没有立刻踩踏板,而是盯着压力表观察——指针在 180-210吨之间小幅摇摆,正如勒梅尔所说,压力稳定性差。

  “要等指针稳住吗?”他问。

  勒梅尔在一旁摇头:“等不到的,液压油在管子里‘跑’,得凭感觉进行操作。”

  方文忽然笑了,这场景倒像他早年修飞机发动机时,对付那些老掉牙的节流阀,来自波音的机械师们说过同样的话:精密仪器靠数据,老伙计得靠“手感”。

  他深踩踏板,同时启动了机械感知。

  瞬间,他与这台设备连接。

  右侧的液压柱缓缓下行,当滑块距离工件还有 10厘米时,他敏锐地捕捉到压力表指针的一次微小上扬,几乎同时松开踏板。

  “咚——”一声闷响。

  工人们上前卸下冲压件——一块 3毫米厚的钢板被压出了炮弹弹体构件。

  老工人用卡尺量了量,眉头忽然皱起:“误差……不到 0.8毫米?”

  勒梅尔快步上前,亲自复核后瞳孔微缩。

  刚才工人们操作时,同样 200吨压力下的误差至少 1.5毫米,这已经是这台机器能达到的最好水平。

  “再试一次,300吨。”方文的声音里带着一丝兴奋,指尖在旋钮上转动的速度快了些。

  第二次冲压,他故意等指针晃到低谷时踩下踏板,在滑块接触工件的瞬间,突然将压力旋钮往回调了 5度。

  压力表指针像被一只无形的手按住,竟在 300吨刻度处稳住了半秒。这次的工件是弹体中段的弧形坯料,勒梅尔用塞尺量过缝隙后,突然对着方文竖起了大拇指:“你找到它的‘心跳’了!”

  方文没说话,依然在品味这种操作过程。

  正如勒梅尔说的,它的操作难度很大,有着自己的规律,必须掌握这种规律,才能控制好它。

  显然,制造出它的施耐德公司并没有发现其中的规律,从而将其放弃。

  一旁看着的杜邦也很是惊奇,原来这位东方富豪在机械上真的很有天赋。

  “最后来次 400吨?”他突然开口,语气里带着试探。

  方文看了眼那根最粗的主油管,管壁上有道几不可见的划痕,那是长期高压导致的疲劳纹,这台机器说是400吨压力上限,但真要达到那种压力,设备材质需要更换才行。

  他准备回去,自己亲自动手,制作替换件,将这台设备的性能提高。

  随即摇了摇头,拧回旋钮:“不用了。这台设备我要了。但价格需要降低,毕竟它的适用面并不大,以之前的价格,我会很吃亏。”

  杜邦笑着道:“我有一个更好的提议,交易总价值不变,你可以多买一些设备,你觉得怎么样?”

  方文点头:“也可以,那我们去看看其他的设备。”

  随即,他们边说边谈,离开了厂房。

  只留下那群工人在交谈,工人们在回味刚才方文的操作,那些看似普通的操作,为什么却能做到比他们好得多的效果呢?

  乐魁索工厂内,方文在杜邦的陪同下游览。

  这里虽然经过了很多事情,依然保持着良好的运作。

  法军的坦克装甲,还有其他飞机制造厂的蒙皮,以及各种武器弹药都是在这里进行生产。

  方文还看了Creusot800机械冲压机。

  那可是个大家伙,在巨大的厂房中,通过几十名工人操作,将坦克部件冲压成型。

  可惜这东西是这个时代的国之重器,根本就没法买到手。

  方文只能带着惋惜之情,对其他设备进行了大采购。

  处于危机状态的施耐德公司,对于出售空置产能设备,并不拒绝,倒是给方文带来了机会。

  为此,他决定动用部分美国财团贷款资金用于本次购买。

  带锯机(切割钢材、钢管),氧乙炔切割工具,校直机(矫正弯曲的钢管或钢板,保证加工精度),冲天炉(融化铸铁铸钢),箱式热处理炉(对铸造后的弹头壳体进行退火、淬火,增强硬度和韧性,避免发射时破裂)、钢管轧制机和蒸汽锤(管材/坯料加工设备)、攻丝机(加工弹体两端的内螺纹,与弹头、尾翼连接)等等

  这些设备,有的可以直接用于火箭弹生产,有的需要运回去后改造,多余的设备则是用于填补其他工厂的生产能力的。

  这么加起来,不但没有因为Creusot400而减少,总价反而提高到了相当于200万美元的价值。

  这个时代的200万美元,非常可观了。

  杜邦保持着满脸笑容,与方文达成了采购意向。

  当然这只是意向,具体采购是需要合同的,合同中的细节还需要泰山航空总部的人来进一步商谈。

  为此,方文电报通知仰光那边。

  仰光泰山航空总部,接到方文电报的高层紧急开会讨论。

  这次的交易非同小可,相当于泰山航空非军用业务大半年的收入。

  加上施耐德公司和泰山航空之前又没有业务往来,合同履行方面也需要做好措施保证能够让对方交货。

  为此,总部财务部的负责人刘掌柜亲自带了5名公司各部门人员组成的谈判队伍,乘坐自家公司的飞机抵达巴黎。

  到了巴黎后,他们立即展开。

  首先是带着巴黎分公司雇来的专业律师与施耐德公司那边一起讨论制定合同。

  最终将合同文本定下,拟定了履约时间与地点。

  按照要求,施耐德公司需要将货物运往马赛港装船,运往仰光交付,但必须交由泰山国际的货轮运输。

  泰山航空需要支付一成定金,用于前期装运拆卸等费用。

  并注明“逾期每日按合同金额 0.5%支付违约金”,且逾期超过 30天视为“根本违约”,买方有权解除合同并要求赔偿。

  以及“货款将分多期支付,如果期间发生设备问题,需要施耐德公司配合完成设备维修。”

  这个分期期限将是3年,施耐德公司觉得可以接受。

  最后一条是相应配套技术的转移。

  合同里要求法方需派遣技术人员赴亚洲协助安装和培训泰山军工的员工如何正确使用那些设备。

  派遣人员的期间工资和生活将由泰山航空负责。

  对此,施耐德公司依然同意了。

  主要是用一批旧设备换来200万美元,对他们来说是大赚的生意,他们非常急切的想要达成。

  4月21日。巴黎四季酒店会议室。

  签约仪式。

  长条会议桌两边,泰山航空的谈判团队在左边,施耐德公司的人在右边。

  而会议桌的前端,方文与杜邦先后在协议上签字,并盖上各自公司的公章。

  巴黎公证处的人,对合同进行了公证备案。

  做完这些,方文与杜邦握手,代表着合同签署成功。

  随后,两边人一同离开会议室,在四季酒店的餐厅聚餐,庆祝交易谈妥。

  在酒桌上,杜邦举起红酒杯与方文碰杯,意味深长的说:“我知道你采购这些设备是用来干什么的。”

  “哦,你知道什么?”方文平静问道。

  “火箭弹。你们准备大规模生产火箭弹。”杜邦回道。

  方文不禁心中一紧,表面上还是保持镇定:“我们研发火箭弹的事情,一直没有对外公布,你是怎么知道的?”

  杜邦微笑说明情况:“日本人那边传出来的。你可能不知道,就在昨天,在你们国家北部边境区域,一个叫做哈勒钦河的地方,苏联空军使用了航空火箭弹对日军战机射击,直接击落了2架战机。日本人由此对火箭弹产生了兴趣,他们通过外交渠道向我们公司打听了火箭弹技术的事情,并透露了你们正在研发生产火箭弹的事情。”

  原来是这样,火箭弹的事情,泰山军工已经进行一段时间了,被日军情报机构探查到部分信息也是情有可原。

  但昨天苏联空军竟然率先将航空火箭弹用于集群作战,方文不禁心中一热。

  他想电报联络苏联空气动力研究室,了解更多关于那场空战的事情。

第568章 火箭弹厂筹建,诺门罕事件

  4月25日,方文从欧洲返回,和他一同回来的,还有孙掌柜。

  其他的人,则留在法国,负责跟进施耐德公司发货的情况。

  飞机降落在仰光机场,龚修能去开舱门。

  孙掌柜起身,准备下机前,与方文交谈。

  “总经理,不去总部吗?”

  “军工项目需要我来主持,民航就全靠你们了。”方文回道。

  “嗯,我们会管理好公司的。对了,总经理,你说小鬼子会不会针对我们对施耐德公司采购的事情从中作梗?”

  “是有可能,但他们的军舰过不来,最多是派出特工进行破坏,或者在海上雇佣他国势力袭击我们的货轮。等货船从马赛港装货出发的时候,我会飞过去进行护航的。”

  “这样啊。总经理考虑周全,我就不用担心了。”

  孙掌柜说完,下机离去。

  而方文则因为孙掌柜的那些话语,在思考怎么个护航法。

  虽然水上飞机可以在海面降落,但长时间护航,也需要各种物资准备。

  这就需要美国那边的林水旺安排好货轮的飞机用补给物资。

  或者,在货轮上搭建一个货物和供给降落飞机的两用平台。

  那艘被击沉的凤翔号航母,不就是这么做的吗?

  随后,他却又否定了这个诱人的想法。

  一艘货轮改造的航母,也需要大量的钢铁,以及庞大的工程量。

  更别说配套航母需要进行的训练,这可不是目前泰山航空可以做到的。

  还是踏踏实实发展航空产业,顺带做些陆军准备更现实。

首节 上一节 776/791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谍战:我当恶霸能爆奖励!

下一篇:寒霜千年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