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从太子李承乾到诸天圣皇 第245节
20岁就被册封为太子妃,青春之年,贵盛无比,与母仪天下的皇后之位近在咫尺的她,比之长孙皇后一点都不差,对嫡、庶子女一视同仁,以贤德著称。
正因如此,李世民敢纳齐王李元吉王妃入宫,却不敢对她有丁点的亵渎之心,荥阳郑氏可是五姓七望之一,天下高门显贵,谁又敢欺辱郑观音呢?
此时此刻,宗室、郑观音将李世民逼到了无路可走的地步,如若他不同意为李建成、李元吉承嗣,传至天下人耳中,无疑是把他多年塑造的仁孝之名摧毁。
为了昭显自己并非谋反,而是顺位继承的法理性,这些年他勤于政事、兢兢业业,如今已退位居大明宫,在乎的恰恰是身后名。
“呼!!!”
深吸了一口气,李世民的眼神分外阴鸷,沉声道:“皇嫂之言,发自肺腑,朕自是不忍见大兄、元吉无人奉祀。”
“呵呵!”
听到这话,包括李承乾在内的所有人心中无不冷笑一声。
“太上皇圣明。”
李道宗随之高声大喝。
“太上皇圣明!”
在场所有人齐声附和。
“朕已退位,大唐之事悉数交由皇帝处理。”
“今日宴会着实让人疲乏,不胜酒力,这里就交给皇帝了。”
深深地看了李承乾一眼,李世民转身离开了甘露殿,脚步阑珊,他哪里会不明白自己这是又一次被李承乾拉出来当了一回背景板,在生气和窝囊之间,他选择了生窝囊气。
“恭送太上皇!”
一众宗室吩咐行礼,目送着这位曾经的九五之尊消失在夜色下。
“十三弟、十四弟何在?”
“臣弟在。”
年仅7岁的李福和6岁的李明有些懵懂,分别被小杨妃、杨嫔牵着走来到了殿中央。
“拟诏,皇十三子李福承继息王爵位,奉祀堂前。”
“皇十四子李明承继巢王爵位,奉祀堂前。”
“大宗正院为其录入名籍,赐王府各一座,暂领食邑五千户。”
“息王妃郑氏加封息国王太后,小杨妃加封息国王太妃,杨嫔加封巢国王太后。”
“息王之女加封安邑郡主、闻喜郡主、汾阴郡主、永安郡主、东垣郡主、归德郡主。”
“巢王之女加封和静郡主、新野郡主、寿春郡主、文安郡主、成皋郡主、宛陵郡主。”
“户部员外郎刘承道调任息王傅,中书舍人裴重晖调任巢王傅,
李承乾居高临下的下达帝诏。
“谢陛下!”
一时间,郑观音、小杨妃、杨嫔等女全都叩谢圣恩。
“陛下英明!”
满殿宗室无不为李承乾之举而崇敬。
这一道诏书下发,天下人必然会知晓皇帝为李建成、李元吉正名的决心,李建成之女、李元吉之女全部被封为郡主,食邑一千户,位同正二品,这是何等的皇恩浩荡!
刘承道、裴重晖都是李建成、李元吉的女婿,让他们担任息王傅、巢王傅,无一不说明了皇帝的贤德。
“大宗正何在?”
“趁着今日中秋佳节,正好把宗室们的事定下。”
随即,李承乾的一句话勾动了在场大多数人的心思。
第一批分封的汉国、钟离国、殷国、商国如火如荼,汉王李恪中秋送礼的车队更是震惊了整个长安,足足三百多箱身毒珍宝,汉国典客陆敦信更是一度成为了长安城中炙手可热的人物。
江南士族从工部、军器寺一股脑买了数十艘五牙大舰、黄龙船,从岭南行省、江南行省、江淮行省购得海船上千艘,从造船大匠到普通学徒,连人带家眷一并打包带走。
汉国、虞国的第二批移民足有百万之数,分水、陆前往身毒,声势浩大,无以复加。
同时就封的钟离国、中山国、孤竹国完全没有可比性,分封在身毒的其它六个公国更是无人问津。
唯一能与之媲美的只有殷国、商国,两国分封的殷商大陆距离大唐本土,隔着数万里汪洋大海,消息往来并不方便,反倒是增添了几分神秘感。
大唐关于宗室的定制早已完善,宗室必须对外开拓,除非放弃一切,成为庶民,大多数宗室都不是草包,谁又不愿意在外立国,称孤道寡呢。
“是!”
大宗正李道宗取出了一份帛书,双手打开,大声宣读:“大唐皇帝令。”
“殷洲置蒋国、荆国、卫国、蔡国、徐国、曹国、彭国、章国、霍国。”
“商洲置纪国、虢国、焦国、邓国、舒国、祝国、江国、庸国、滕国。”
“昆仑洲置夏国、越国,另有5个公国、3个侯国、7个伯国、4个子国一并就封。”
“谢陛下!”
一众亲王、郡王、公爵、伯爵、侯爵、子爵眼神各异,连忙行礼。
这样一来,大唐宗室在册之人已经全部分封完毕,身毒有2个亲王国、3个郡王国、5个公国;殷洲有2个亲王国、8个郡王国;商洲有2个亲王国、8个郡王国,旗鼓相当。
昆仑洲看似封国最多,实则,真正能够起到引领作用的只有2个亲王国,其它公国、侯国也许都上不了台面,这主要是考虑到了昆仑洲在陆地上同大唐接壤,须得彻底解决大食才能大肆分封。
所以,这些封国之中,前往殷洲、商洲的宗室必然是最快就封的。
“你们的亲军护卫使司早就搭建好了,一应亲卫都已经准备就绪。”
“依制,宗室携护卫开国,铸传送阵台,而后,一应物资、人口会通过传送阵前往所在封国。”
“中秋之后,100艘巨鲸灵舟会送你们前往各洲就封,你们且下去准备吧。”
大手一挥,李承乾安排道。
“是。”
一个个宗室满怀希望的离开了甘露殿。
到最后,只剩下皇后苏子衿、太子李厥及郑观音等人。
“厥儿。”
“你和两个皇叔先去玩。”
摸了摸太子的脑袋,李承乾和煦道。
“是,阿耶。”
李厥朝李福、李明招了招手,三小只奔跑着出了殿,身后还有一干翊卫、内侍、宫女随行。
直到他们消失在视线范围内后,李承乾这才将目光投向了郑观音等人:“为何要册立息王、巢王,朕可以直接告诉你们原因,其一,朕是为太上皇挽回皇室声誉,不致大伯、四叔绝嗣。”
“第二,息王、巢王份属亲王,自然需要为国开疆拓土。”
“五姓七望之中,陇西李氏已经选择了支持以钟离国为首的宗室之国,宗卫大多从陇西李氏中遴选,赵郡李氏押注了多个亲王国,范阳卢氏、清河崔氏、博陵崔氏被夷族。”
“太原王氏两脉,晋阳王氏被夷族,祁县王氏连同河东裴氏、薛氏、渤海高氏支持了商王。”
“只剩下荥阳郑氏还没有下注。”
提及此,李承乾的视线在郑观音身上停留了好一会儿。
“陛下请放心。”
“妾身会亲自回族地一趟,说服族老支持息王。”
郑观音恬淡回道。
“嗯。”
接着,李承乾看向了小杨妃、杨嫔:“弘农杨氏还未有安排。”
“朕希望它能成为巢王的助力。”
“巢王、息王可以不必着急就封,由王傅统御五千亲卫前往开疆拓土。”
“待二者十四岁之后再行接管封国。”
“是。”
两女同样心知肚明,这不是皇帝的嘱咐,而是皇帝的命令。
现如今,随着诸王就封,算得上郡望高门的只有荥阳郑氏、弘农杨氏没有安排了,这是绝对不被允许的事情,如若两家门阀不愿意,那等待他们的只有灭亡。
PS:亚洲面积:44579000平方公里
第207章 利益趋同,大唐藩国瓜分玛雅!
夜色渐深,太极宫,甘露殿中。
“陛下。”
“您打算把息王、巢王分封前往欧洲?”
锦衣卫指挥使李君羡眼神闪烁的问道。
殷洲、商洲、昆仑洲、身毒都已经分封了诸王,亚洲是大唐的自留地,澳洲渺无人烟,暂不必理会,唯一拥有众多人口和先进的文化、技术的地方只有欧洲。
目前而言,欧洲地区主要的国家有伦巴德王国、西哥特王国、法兰克王国、东罗马帝国,剩下就是阿瓦尔汗国(中欧)及斯拉夫人分布的东欧、维京人占据的北欧。
如若是以大唐之军兵伐欧洲,这些国家、族群都没有可抵挡之力,但很可惜,唐军现在被大食人牵制住了,至少需要一个月才能完全平定大食领土。
欧洲不单单是古希腊文明的发源地,更是全球人口第三大密集的地区,仅次于东亚、南亚,这可不是一块软骨头,亲王开国的压力非常之大。
“咚!咚!”
清脆的叩击声在殿内回荡,李承乾的手指放在了欧洲地图上的两个单独地块。
“嘶!!!”
看清楚地图上的位置时,李君羡都不禁为荥阳郑氏和弘农杨氏捏了一把汗。
欧洲仅次于拜占庭帝国(东罗马)的三大国家之二,伦巴德王国、西哥特王国,人口至少数百万,拥有完备的军队、政治体系,对付起来,难度绝对要超过身毒列国。
“朕要是没记错的话,锦衣卫在伦巴德王国、西哥特王国设立了百户所。”
“是。”
上一篇:三国:我,真皇叔,三兴大汉
下一篇:红楼:从做黛玉师父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