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大唐:从太子李承乾到诸天圣皇

大唐:从太子李承乾到诸天圣皇 第212节

  崔珵神情警惕,死死地盯着来人。

  “呵呵。”

  东厂河南道大档头卯兔发出清冷的笑声,讥讽道:“你是在找那些看门狗?”

  “不好意思,他们对付普通人还行,想要在东厂面前放肆,还差得远。”

  ‘东厂!’

  这一词汇瞬间让在场所有人为之色变。

  长安的消息传遍了天下,太子手下那支间作力量更是毫不掩饰的摆在了明面上,不就是东厂。

  “你是太子的人?”

  崔明兮看着身形婀娜,却像蛇蝎一样透着危险气机的卯兔,手不由自主的摸向了另一侧。

  “咻!”

  一枚银针破空而去,径直穿透了他的左手,重重的扎在了桌案上。

  “啊?!”

  剧烈的疼痛让这位博陵崔氏二房主事发出了痛苦的嘶吼,面容狰狞扭曲。

  “这世间总是有那么些人不长记性。”

  “你们是怎么觉得自己配和殿下掰手腕的?”

  月兔面具下的美眸淡漠如斯,卯兔再度嘲讽了声。

  “呼!”

  崔珵深吸了一口气,强行平复内心的恐慌,沉声问道:“所以,从始至终,我们的一切都被东厂看在眼里,我要是没猜错的话,太子不是现在才下令,早就盯上了我们。”

  “或者说,同时被盯上的还有关陇八大家这等存世已久的士族。”

  “对吗?”

  ‘啊这?’

  其它人有些不相信,继续看向卯兔。

  “你还是有点脑子的。”

  卯兔淡淡道:“不只是你们,京兆韦氏、晋阳王氏、清河崔氏、范阳卢氏现在也都被一网打尽了。”

  “想要翻桌子,你们有这个资格吗?”

  轰!!!

  宛如晴天霹雳般的话语在每个人脑海中炸响。

  崔珵等人无不心如死灰,原来他们自以为的一切都在别人的算计之中。

  “哒哒哒!哒哒哒!”

  此时,从外面传来了一阵沉闷的马蹄声,他们心中再度升起了一丝希望,以为是救兵到来。

  “踏踏.”

  一行穿着甲胄的府兵簇拥着一个中年将领出现在了崔氏宗祠中。

  “卯兔?”

  李世勣看着眼前带着月兔面具的婀娜身影,有些不太确定。

  “英国公。”

  “陛下有旨,凡意图谋逆者,格杀勿论。”

  “博陵崔氏方才这些人正在蓄谋造反,依陛下之令,斩草不除根,春风吹又生。”

  迎着李世勣的审视目光,卯兔不卑不亢的说道。

  “大胆!”

  李世勣脸色一沉,这些人竟然还想要起兵谋反,这不是在给他增进难度吗?

  崔珵等人见后,一个个悬着的心沉了下去,就连最后一丝希望都消失了。

  “这里就交给英国公了,我还要去处理崔氏杂务,不便久留。”

  说话间,卯兔的身影已经消失在了宗祠外,东厂接到的诏书是协助平叛,而非主动平叛,他们要做的最重要的事情就是清除那些潜在的威胁,将士族的狡兔三窟完全挖出来。

  “来人!”

  目送着卯兔离去,李世勣右手高高扬起,面无表情道:“博陵崔氏六房主脉族人,除女眷外,车轮放平,杀!!!”

  “是。”

  紧随其后的河南道府兵如狼似虎般冲进了周遭的博陵崔氏族人居所,刀光猎猎,所过之处,人头落地。

  “不!!!”

  听到这话的崔珵等人发出了不甘的咆哮,只能眼睁睁看着主脉族人被屠戮。

  上万精锐府兵只用了几个时辰就把数千名崔氏主脉男丁杀了个干干净净,襁褓中的婴儿也不曾放过,这个盘踞在河北道、河南道交界处的门阀世家宣告覆灭。

  其余旁支大约四十万人有一个算一个,统统被缉拿,所有的府宅、田地都被分发给了崔氏门下的奴仆、佃户,惠及沿大河周遭十余州数百万人,而这还只是一个博陵崔氏。

  河北道同样被查抄的还有清河崔氏、范阳卢氏,东厂河北道大档头巳蛇为先一步率东厂番子控制了清河崔氏,东胡都督贺兰楚石领五千东胡精骑长驱直入,南下幽州,粉碎了范阳卢氏想要举兵谋反的野心。

  等到李世勣抵达邢州、幽州时,清河崔氏、范阳卢氏的主脉已经被屠戮殆尽,支脉族人近百万,全部被缉拿,河北道的百姓无不欢欣鼓舞,毕竟,他们可是得到了田亩、府宅。

  同一时间,卫尉寺丞、上护军李义表领淮南道府兵,在东厂的指引下,剿灭了丹阳萧氏,南方士族无不讳莫如深,一个个收敛了爪牙,生怕被牵连。

  从关中到晋阳、河北、江南,李承乾以六家天下闻名的世家门阀开刀,让无数人看见了这位大唐新帝的狠辣,那可是从尸山血海中走出的太子,又怎会有妇人之仁?

  三月十日,太极宫,两仪殿。

  由于还未举行登基仪式,大唐皇帝名义上还是李世民,依旧住在甘露殿,太子李承乾则依旧居东宫。

  太极宫和东宫之间隔着一道日华门,每日,太子李承乾领着人从日华门经过,直入太极宫,于两仪殿召群臣议政,持续了十日,朝堂已经习惯了这样的模式。

  “陛下。”

  尚书令岑文本手握白玉笏板,高声道:“兵部尚书、卫尉寺丞、京兆府尹已陆续上报。”

  “博陵崔氏、清河崔氏、范阳卢氏、晋阳王氏欲起兵谋反,诛其主脉男丁,仍有支脉族人计一百五十余万人,抄没田亩一百二十万顷,府宅十五万处,奴仆、佃户几三、四百万。”

  “由东厂并地方刺史府共同核准,释放奴仆、佃户,将田亩一并分发予他们及无主地百姓。”

  “嘶!!!”

  群臣听到这个数字,无不为之咂舌。

  一百二十万顷田地,那可是一亿两千万亩,整个大唐如今还不到六百万顷,五分之一呀。

  这还只是四家士族,这要是关陇八大家全都抄没了,该有多少财富?

  ‘蛀虫!’

  坐在龙椅上的李承乾眼中满是冷厉之色,四家士族藏匿起来的人口多达四百万,全天下的士族藏匿了多少人口显而易见,贞观十三年统计的300万户,1200万人,最起码要翻三倍。

  “臣请陛下示下,对四族该作何处置?”

  接着,岑文本说道。

  “还有两家呢?”

  然而,李承乾并未直接回答,询问起了京兆韦氏、丹阳萧氏的情况。

  “回陛下。”

  中书令岑文本补充道:“京兆韦氏、丹阳萧氏尽皆束手就擒,约三十万余人。”

  “抄没田亩三十万顷,府宅三万余处,奴仆、佃户百五十万。”

  ‘.’

  群臣嘴角微微一抽搐。

  京兆韦氏大本营就在关中,他们升不起反抗之意,情有可原。

  丹阳萧氏远在江南,这就束手待毙了?难怪昔日衣冠东渡,原是骨头都被打断了,到现在还没痊愈。

  “嗯。”

  微微颌首,李承乾心中有数,吩咐道:“户部尚书何在?”

  “陛下!”

  户部尚书虞昶不假思索的出身待命。

  “国库不丰,朕决议将此次抄没罪族家产纳入国库。”

  “户部择人清点交接,除金银、铜钱、丝绸绢布之外,一应古玩字画、首饰等物尽数变卖与民间。”

  “东厂会协同户部处理,押运钱财至关中入库。”

  “陛下圣明!”

  虞昶脸上止不住的笑意,在场朝臣同样喜气洋洋。

  这些查抄的士族可都是天下排名前列的大世家,任何一家的家产都不只是数百万贯,全部纳入国库,国库至少会增加五千万贯,接下来,三省六部九寺五监可就好过了。

  正所谓士族跌倒,朝廷吃饱,不外如是。

  “刑部尚书,大理寺卿何在?”

  “陛下。”

  刑部尚书刘德威、大理寺卿孙伏伽随之出身。

  “博陵崔氏、清河崔氏、范阳卢氏、晋阳王氏犯上作乱,图谋不轨,罪大恶极。”

  “主脉女子一并发往西海充军,支脉族人一百五十余万发往北庭大都护府、燕然都督府,录入罪籍,五代后转为民籍,若有功勋,可提前免去罪籍。”

  “京兆韦氏、丹阳萧氏族人一并发往西海大都护府,循前例。”

  摆了摆手,李承乾直接下了一道诏书。

  漠北草原有了这一百五十余万汉人,大唐的统治将会无比稳固,因为铁勒八旗、外铁勒五州人口合在一起还不到百二十万。

  至于这些人会不会串连,他根本不担心,茫茫大漠,只会让人绝望。

  “臣遵旨!”

首节 上一节 212/333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三国:我,真皇叔,三兴大汉

下一篇:红楼:从做黛玉师父开始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