剧透历史:从世界大战开始 第1091节
【当地人说:“有猴面包树的地方,就有活下去的希望。”】
【对非洲人来说,猴面包树就是全能百宝箱。】
【嫩叶富含维生素C和钙质,水煮后可作蔬菜,晒干研磨还能当调料;】
【果实像橄榄球大小,果肉酸甜多汁,维生素C含量是橙子的10倍。】
【既能直接食用,也能制成果酱、果汁甚至啤酒。】
【种子含油量高达15%,榨出的淡黄色油脂是上等食用油,还能用于制作化妆品。】
【树皮纤维坚韧,可编织成绳索、席子,甚至造纸。】
【掏空的树干能当天然冷藏室、储水箱。】
【当地人甚至可以在一棵树里,存上120吨水。】
……
天幕外。
郑和回忆起了自己见过的猴面包树,忍不住微笑着惊道:
“原来这就是猴面包树?”
“之前我在非洲航行的时候,远远的看到过,当时就觉得挺奇特的。”
“没想到,竟然是如此的宝树。”
“下次再去非洲,看看能不能带猴面包树的种子回去。”
“全身都是宝的树!”
“在我大明的南部,应该也有机会种猴面包树吧?”
而天幕继续介绍。
【有的猴面包树还被改造成树屋。】
【南非著名的“太阳地酒吧”就是由一棵千年猴面包树改造而成,能容纳15人开派对。】
【其实猴面包树的名字,背后藏着一段跨文化的误会。】
【16世纪欧洲殖民者来到非洲,看到猴子抱着果实大快朵颐,便随口称其为“猴面包树”。】
【而在非洲本土,它有更诗意的称呼。】
【塞内加尔的“波巴布”意为“多籽的水果”。】
【马达加斯加的“仁希礼”则与古老传说相连。】
【相传天神将其倒插在地上,让根系朝天吸收日月精华。】
【许多部落将猴面包树视为圣树,认为树洞里住着祖先的灵魂,禁止随意砍伐。】
【在津巴布韦的贝特桥,传统领袖至今仍会惩处破坏猴面包树的人。】
【因为它不仅是生存资源,更是文化认同的象征。】
【但这样一个全能选手,却在中国遭遇了“水土不服”。】
【我国曾尝试在云南、福建等地引种,结果发现:猴面包树虽耐旱,却怕冷,气温低于0℃就可能冻死。】
【在湿润环境下容易烂根。】
【树干也远不如非洲粗壮。】
【科学家解释,这是基因和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
【可如今,猴面包树正面临生存危机。】
【全球气候变暖导致非洲雨季缩短,猴面包树的储水效率大幅下降。】
【研究显示,过去30年里,90%的成年猴面包树出现衰老迹象。】
【部分区域甚至整棵枯死。】
【人类过度砍伐用于建材和农业扩张,更让它们的生存雪上加霜。】
【联合国已将它列入保护名录,呼吁既要利用更要敬畏。】
【毕竟,这种见证了人类文明兴衰的树木。】
【教会我们的不仅是生存智慧,更是与自然共处的哲学。】
视频结束,弹幕纷纷的飞出。
《小时候有个漫画书里有这树。》
《我一直以为是小王子书里虚构出来的,原来是真的?》
《第一次听说猴面包树,还是在重装机兵里……》
《我大南宁也有猴面包树,好像在南湖。》
《这么高怎么摘下来的?》
《可能是猴子摘的。》
《小时候真以为树上,挂着的是面包,哈哈。》
《真是老天爷赏饭吃啊,这就是非洲人不发展农业的原因吗?》
《成熟的猴面包树底座可以跟教室一样大。》
《那弄成树屋得有多爽?》
《猴面包树里储存的水,看着好脏啊,就这样直接喝?》
《为何不饮矿泉水?》
《树里的水已经是高配了,许多非洲人都是直接趴下喝。》
《话说这些树里面的水,会不会有树皮的味道?》
《可能是有的。》
《被掏空的树咋活啊?》
《木质部本来就没那么重要,重要是树皮。》
《很多百年古树,里面早就被蛀空了,全靠树皮活着。》
《这树寿命长得很,马达加斯加的猴面包树,可能见过郑和。》
《镜头里这么大的猴面包树,保守估计上千岁了,如果这就死了,太可惜了。》
……
而在网友们讨论的同时。
明末。
李自成看着天幕上,猴面包树里那么多的水,也是忍不住说道:
“这树是真好。”
“猴面包树仿佛就像巨人一样,守护当地的百姓。”
“怪不得叫生命之树。”
“眼下河南大地赤地千里。”
“如果河南也有猴面包树的话,之前雨水充足的时候,就可以把水存在树干里。”
“等到像今年这样的大旱之年。”
“百姓们也应该会过的好很多吧?”
第870章 为何古代欧洲用马耕地?
新的天幕画面出现。
薄雾笼罩的中世纪欧洲田野上,健壮的骏马肌肉紧绷。
脖颈处的胸带挽具随着步伐起伏,身后拖着沉重的木犁破开湿润的泥土,翻起层层黑浪。
声音也同步响起。
【各位观众朋友们好!】
【今天我们要聊一个很有意思的话题。】
【大家可能都知道,中国古代主要用牛耕地。】
【但在同时期的古代欧洲,却有不少地方用马来耕地。】
【矫健的马匹套着农具,在土地上奋力前行。】
【这和我们印象中牛拉犁耕地的场景大不相同。】
【为什么古代欧洲会出现用马来耕地的情况?】
【马耕地到底有什么优势。】
【又为什么最终大部分地区还是选择了牛耕呢?】
【在欧洲中世纪早期,农民们其实主要还是用牛来耕地。】
【牛力气大、耐力好,而且饲养成本低,是农耕的主力。】
【可传统的牛耕虽然稳定,但速度慢、灵活性差。】
【尤其是中世纪之后,随着人口增长,开垦更多土地成了刚需,对耕种效率的要求越来越高。】
【而马,作为一种速度快、耐力强的家畜,自然进入了人们的视野。】
天幕讲到这里的时候。
也给出了不少马匹耕田的实际画面。
其中还包括庞大无比的夏尔马。
看到这些马匹耕田的画面。
汉朝。
上一篇:大明第一国舅
下一篇:三国:季汉兵仙从奇袭襄阳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