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剧透历史:从世界大战开始

剧透历史:从世界大战开始 第1037节

  “食泥垢粪水都能活.若在蝗灾区水塘放养,纵是味苦,总比观音土强些。”

  “我大明……要不要主动引进清道夫呢?”

  “若能成,纵是粪水里捞出来的,也得让百姓咽下。”

  “总比饿死强。”

  “这样一来,也算是朕为了百姓而做出的努力吧?”

第830章 魔鬼航路!世界上最危险的海域!

  新的天幕画面,在一阵撕裂苍穹的狂风暴雨中骤然显现。

  拍摄者蜷缩在钢铁巨轮的船舱内。

  胸前的运动相机,随着剧烈的颠簸不断晃动。

  透过被水雾模糊的舷窗,一望无际的海面仿佛沸腾的银色熔岩。

  墨色云团低垂与翻涌的浪尖几乎相接。

  拍摄者死死攥住窗框,看着比船体还高的巨浪如发狂的巨兽袭来。

  玻璃在撞击下发出濒临破碎的哀鸣。

  当镜头冒险探出窗外的瞬间,狂风更是几乎要将相机从拍摄者手中。

  即使是对大海并不熟悉的古人,也能够看出这一通狂风暴雨绝对不是好惹的。

  而在明朝。

  航海家郑和更是心存敬畏的看着天幕上的狂风暴雨。

  然后十分认真的说道:“真是一片狂暴的海域!令人敬畏!”

  “不知道像这种规模的海浪。”

  “是那片海域的偶然情况,还是日常情况?”

  “如果是平时也像这样凶险的话,那简直就是世界上最凶险最狂暴的海域!”

  “但无论如何,假如让我率领船队的话,我是绝对不会走这样危险的水域的。”

  “那跟自杀没什么区别。”

  “话说这是哪里?”

  “是否处于我大明舰队的前行路线上呢?”

  “如果是的话,那可得注意绕开才行。”

  而在郑和的敬畏与感慨中。

  天幕也开始正式的播放。

  【如果你问任何一个资深远洋水手,世界上最危险的海域是哪里?】

  【十有八九会听到同一个答案。】

  【德雷克海峡。】

  【这片位于南美洲最南端和南极洲之间的狭长水域,是联接太平洋和大西洋的咽喉要道。】

  【也是全球航海史上最令人闻风丧胆的“海上坟场”。】

  【被称为“魔鬼航道”】

  【多年以来,无数巨轮在此与狂风巨浪搏斗。】

  【而有些则永远沉没在冰冷的深海中。】

  【对于普通人来说,德雷克海峡或许只是一个遥远的地理名词,但对于那些真正经历过它怒吼的人来说。】

  【这里永远是航海史上最令人敬畏的死亡走廊。】

  【那么,德雷克海峡这片地处偏远的海峡,为何能让经验最丰富的船长都心生畏惧?】

  【德雷克海峡的凶名并非空穴来风,它的危险来自于一系列近乎“变态”的自然条件组合。】

  【首先,这里是地球上最宽阔的深海通道之一。】

  【德雷克海峡是世界上最宽且最深的海峡。】

  【东西长度达300千米,南北宽度在900-950千米之间,平均水深3400米,最深处更是达到了惊人的5248米!】

  【如此辽阔的海域,这意味着没有任何陆地阻挡。】

  【西风带的气流可以肆无忌惮地横扫整个海域。】

  【科学家将这里的风称为“咆哮西风带”。】

  【这里全年风力平均4-5级,可别小瞧这个风力等级,在开阔的海面上,这样的风力足以掀起层层巨浪。】

  【更可怕的是,这里的风时不时就会突然增强,能达到8级以上。】

  【甚至风速经常超过每小时100公里,相当于陆地上的台风级别。】

  【更可怕的是,这些狂风会掀起高达15米甚至20米的巨浪!】

  【相当于一栋五六层楼高的水墙砸向船只。】

  【船只在这样的风浪面前,就如同一片飘零的落叶,毫无招架之力。】

  【即便是万吨级的现代货轮也可能像玩具一样被抛来抛去,稍有不慎就会失控甚至倾覆。】

  【除了风和浪,德雷克海峡的洋流也是致命的帮凶。】

  【由于南极环流和南大洋的冷水在此交汇,海流速度极快,且方向变幻莫测。】

  【船只一旦被卷入强流,很可能被推向暗礁或冰山。】

  【而这里的海水温度常年接近冰点。】

  【在这样寒冷的环境下,海水温度极低,船只的金属部件极易因低温而变脆,韧性大大降低。】

  【这意味着在遇到风浪冲击时,船体的结构更容易受损破裂。】

  【然后落水者往往在几分钟内就会因低温症失去意识,生存几率几乎为零。】

  【此外,德雷克海峡还以突如其来的极端天气闻名。】

  【上一秒可能还是晴空万里,下一秒就变成暴风雪或浓雾,能见度瞬间降至零】

  【这种瞬息万变的恶劣环境,使得德雷克海峡成为全球航海者的终极试炼场。】

  【历史上,德雷克海峡吞噬的船只数不胜数,根据不完全统计就已经超过800艘船只。】

  【死难者超过两万人。】

  【许多海难甚至没有留下任何幸存者的记录。】

  【其中最著名的悲剧之一发生在1978年。】

  【当时智利海军的一艘补给船,在穿越德雷克海峡时遭遇了一场罕见的超级风暴。】

  【据后来打捞的残骸显示,该船在巨浪的连续冲击下船体断裂,短短几分钟内便沉入海底,船上40名船员全部遇难。】

  【事后调查发现,这场风暴的风速达到了惊人的每小时150公里。】

  【浪高最高超过25米,远超许多船只的设计抗浪能力。】

  【其实,类似的事故在20世纪屡见不鲜。】

  【例如1918年德国的高斯号科考船,就在这里被巨浪砸裂,20分钟就沉船了。】

  【1947年的英国货轮“南方之星”号,因浓雾中撞上冰山。】

  【船体被撕开一道巨大的裂口。】

  【最终带着满载的货物和30名船员沉入深渊。】

  【进入21世纪后,尽管航海技术突飞猛进,德雷克海峡的威胁依然存在。】

  【2007年,一艘名为“探索者”号的豪华探险邮轮,在穿越海峡时被冰山撞击,船身迅速进水。】

  【虽然船上所有乘客和船员最终获救,但该船在几小时后沉没。】

  【更近的例子是2022年,一艘探险邮轮在此遭遇极端天气,船头被巨浪震裂。】

  【这些例子说明了,德雷克海峡,在现代化航海时代仍具杀伤力。】

  【所以,在巴拿马运河开通之后,许多商船就不再冒险走德雷克海峡了。】

  【甚至连美国的航母舰队,在东西海岸换防的时候,也宁愿走印度洋大西洋绕行地球一圈,也不冒风险走德雷克海峡。】

  【为什么现代科技如此发达,人类却依然无法征服德雷克海峡?】

  【答案很简单——大自然的力量远超人类的掌控范围。】

  【即便今天的船只配备了卫星导航、气象预警和自动稳定系统,德雷克海峡的极端环境仍能在瞬间让这些技术失效。】

  【例如,该海域的磁场异常经常干扰电子设备,使得GPS信号丢失。】

  【而巨浪的冲击力足以损坏船体的关键结构,导致机械故障。】

  【在加上南极冰山在融化季节,会大量漂入德雷克海峡。】

  【这些冰山的水下部分往往比可见部分大得多,雷达难以完全探测。】

  【一旦撞上,后果不堪设想。】

  【但尽管危险重重,德雷克海峡仍是全球航运的重要通道。】

  【尤其是对于前往南极科考船只来说,更是必经之路。】

  【而它们的船员。】

  【只能祈祷自己不会成为下一个牺牲品。】

  天幕视频到此结束。

  弹幕:

  《这里属于是真正的百慕大三角。》

  《海盗王——德雷克是吧?》

首节 上一节 1037/1180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大明第一国舅

下一篇:三国:季汉兵仙从奇袭襄阳开始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