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大明第一国舅

大明第一国舅 第88节

  刘姝宁不无认真的说道,“还是夫君的脾气太好了,我看就没有人去找常大哥的麻烦。”

  马寻仔细想了想说道,“这倒也是,常大哥虽然豪爽,和军中很多人关系好,他的威望也高,只是找他麻烦的人真少。”

  刘姝宁继续补刀说道,“徐大哥的脾气也非常好,他那么谦逊恭谨,李相等人也不会去找他的麻烦。就是保儿也是谦和有礼,也没听说有人去烦他。”

  现在的刘姝宁也习惯了身份的变化,对徐达、常遇春等淮西勋贵基本上的称呼都是‘大哥’。

  而三十岁的李文忠、接近三十岁的沐英,那都是‘保儿’、‘文英’了。

  岁数不是问题,辈分才是本质,而且还要根据关系的远近来称呼。

  马寻就笑着说道,“回头我就拿这些小崽子们立威,让人见识一下国舅的威风。正好这两天陛下也要赐我打王鞭,说不定什么时候能用上。”

  刘姝宁好奇起来了,“打王鞭?怎么听着像戏剧?”

  元朝的杂剧厉害,很多后世比较耳熟能详的故事有很多都是源自于元杂剧。

  什么《窦娥冤》》、《西厢记》、《倩女幽魂》,基本上都是元朝的戏剧。

  而罗贯中、施耐庵,这时候估计也都是在不断完善着《三国演义》和《水浒传》,而这些也是在前人的一些基础上不断丰富、拓展。

  马寻就笑着解释,“还不是那些小崽子难以管教,姐夫就赐我教鞭。正好我用着趁手,能管教一下那些王孙贵族。”

  刘姝宁出谋划策说道,“夫君,这般岁数的孩子就是调皮。虽然有陛下赐下的戒尺,只是不能轻易打。打多了,他们就不怕了。”

  马寻不能更认可了,“我也是这么想的,就该让这些孩子们知道怕。打多了,也就打皮了。”

  人家是下雨天打孩子,闲着也是闲着。

  而马寻两口子是在琢磨着怎么样打别人家的孩子才更加的有威慑力,怎么样打孩子才更加的有效果。

  这些也都是正经事啊,毕竟朱樉、常茂这些小子虽然出身很好,一个个的都是锦衣玉食不假,几乎也很少在外面受气。

  可是他们也都习惯舞刀弄枪,一个个的也没少在军中行走,所以难免会有些磕碰等等。

  说他们皮糙肉厚有些夸张,可是绝对不是破了点皮就要哭爹喊娘。

  历史上明初的这批开国勋贵子弟,战死沙场的不在少数。哪怕是国公、侯爵的嫡长子,随军出征在他们看来都是理所应当的事情。

  明初的勋贵力量,和土木堡之变后的勋贵,那是两个概念。

  养尊处优是不可能养尊处优的,这些勋贵子弟或许纨绔,但是基础的一些军事训练等等也都没有放下。

  两口子聊着天,度过了开开心心的一天。

  新的一天开始,就是常茂等人自觉的到徐王府门口‘站岗’。

  朱樉下马了,幸灾乐祸的问道,“小弟,怎么还站着?不就是骑个马么,站几天了?”

  邓镇连忙使眼色,他和朱樉比较熟悉的。原因也非常简单,朱樉有事没事就跑去找他姐,能不熟吗?

  朱樉看了一眼站在旁边的何大,心领神会后拍着胸口保证,“我这就去你求情,舅舅肯定能宽恕你!”

  朱棡等人都听不下去了,别看二哥在邓镇面前吹嘘的厉害,到了舅舅面前别提多老实了。

  邓镇有些期待他的准姐夫能帮忙求情,好歹是秦王啊,国舅爷肯定给面子。

  现在每天罚站,这不只是站着而已。

  要站得笔直、双手紧贴大腿,肩膀打开等等,舅舅称之为‘站军姿’,军中哪有这么站军姿的!

  这一天站下来都像散了架一样,浑身酸痛,舅舅折磨人是真厉害!

  常茂就不看好秦王殿下能求情成功,真的要是有用,早就求情了。

  甚至他怀疑用不了多久,这几位皇子也要成为难兄难弟,到时候大家一起罚站就可乐了!

  仔细想想也不用怀疑,以舅舅的性格、以皇子们的性格,站军姿是逃不掉的!

第127章 军纪要严

  朱樉带着弟弟们进了国舅府,一个个神采飞扬、脚步轻快。

  至于说这几位皇子能够为常茂、邓镇等人说情,这就不用多想了。

  没看到这几位皇子来了,国舅府的中门都来不及打开,这几位皇子也根本不在意,直接从侧门跑进去。

  这就是来串门的,这不是皇子们莅临、让国舅府蓬荜生辉。

  “舅舅!”

  “舅舅!”

  还在喂驴的马寻吓了一跳,连忙问道,“这么早就来了?”

  朱樉笑嘻嘻的说道,“当然急着来,我们去不愿学堂读书。”

  朱棡也连忙说道,“早食之后我就想来,皇兄非说舅舅肯定还没起来,这才拖到现在。”

  马寻一点都不尴尬,他贪睡的事情自家人也比较清楚。

  可是他也不认为有问题,又不是一觉睡到中午。只要没正事,他一年四季基本上就是早上八点左右起床。

  不是他起的晚,而是很多人起的实在太早。

  马寻忽然觉得不对劲,“老六和老七来做什么?老五,带着他们回去。”

  朱橚满脸讨好的说道,“舅舅,我也该练兵了。”

  虚岁才十一,练什么兵!

  而朱桢、朱榑虽然受封楚王和齐王,可是现在才七岁。甚至就算是朱棣,这也才十二岁。

  马寻对亲外甥可以粗暴点,但是对朱桢等人就要温和点,“老六、老七,你们岁数太小了,跟你们五哥回宫,先好好读书。”

  朱桢也是一脸讨好,“舅舅,外甥虽然年少,不过也是去过军中。”

  “这不一样,现在你这几个兄长要像普通士卒操练,你们太小撑不住。”马寻就安抚说道,“过几年我再带你们练兵,现在岁数小就是不行。”

  随即马寻冲着门外喊道,“何大,送吴王、楚王、齐王回宫。蛾子,你也跟着过去一趟,向皇后禀明。皇子岁数太小,不能操练。”

  朱橚还是有些不服气,“舅舅,那为何常森就能跟着操练?”

  马寻直接问道,“谁说的?他先前是罚站,没看到我让他回去了吗?岁数小,那就是不行。”

  朱橚更加不服气了,“那怎么就让徐允恭来操练,他比我还小!”

  马寻直接不理解了,“徐允恭?徐允恭在哪里?谁说他要跟着我练兵了?”

  “前两天父皇和母后赐宴,他们可是答应了徐大将军。”朱橚直接说道,“徐大将军也说了,等舅舅练兵就将徐允恭送来。”

  这姐夫、姐姐做的是什么事情啊,这都替我收学生了,还是没打算收的小萝卜头。

  话说回来,朱橚这小子也是个嘴上没把门的,什么事情都往外说。

  “我不收,徐允恭来了也要给赶回去。”马寻就说道,“最小十二才能练兵,你还差一年,快些回去!”

  看似差一岁,但是这还真的不是专门给朱棣开了个方便之门。

  在如今这个年代,十岁基本上不能单纯的看做儿童。在普通百姓家,不要说十岁了,三四岁都要帮忙做点力所能及的活。

  不过现在到底是在军中,岁数太小不合适。如果不是因为朱樉等人身份特殊,马寻恨不得就是‘招兵’的标准定在至少十五。

  真要是那样的话,就朱樉合格了,总不能只教这位秦王吧?

  朱橚等人虽然哭丧着脸,可是也只能被礼送回宫。

  在罚站的邓镇瞬间绝望,他听说国舅最偏心太子殿下,最宠吴王。可是现在吴王都给赶回宫了,秦王求情就别指望了。

  眼看差不多了,马寻就说道,“让常茂几个进来,该给你们好好立立规矩了。”

  有一定军伍基础的好处就是即使是在国舅府,这些少年也都站的笔直,没有嘻嘻哈哈。

  “个头从高到低,现在别给我算着身份。”马寻看着参差不齐的队列直接说道,“常茂,你站最后头。”

  这些少年们立刻行动起来,在军中自然也讲上下尊卑,但是现在显然不会提起这些。

  看着这些少年们,马寻表情严肃,“我没怎么打过仗,带兵的本事也不如你们家中长辈。”

  虽说眼前的都是一些十来岁的少年,不过马寻也没打算打肿脸充胖子,该说的实话还是要说。

  最重要的是有些时候不能将这些少年单纯的看做是孩子,不能只是居高临下的去说大道理,那样未必有什么效果。

  马寻继续严肃说道,“只是你们现在到了我跟前,别的我教不教另说,规矩、纪律,你们务必要给我记牢!”

  看着朱樉,马寻严肃说道,“尤其是你,你是宗室诸王之长,你若是不能以身作则,我必罚你。若是你的弟弟们不学好,我还是要罚你!”

  朱樉表情更加严肃,这个时候只能点头,也不敢有任何不满。

  舅舅说的这些道理他也明白,一直以来都是如此,兄长就应该是起到榜样的作用,也该管教好弟弟。

  至于说自己是秦王,听着就非常威风的王爵封号。

  这是威风不假,作为皇帝的次子,朱樉走到哪也都是威风凛凛。可是这样的威风,有些时候也没有用。

  姑父也好、舅舅也罢,对他也非常尊重。可是该罚的时候、该骂的时候,也不会过多的去在意身份。

  这是真正的自家长辈,朱樉敢冲着长辈瞪眼,父皇和母后会不会放过他先不说,皇兄肯定是撸起袖子狠狠打一顿,然后再押着向长辈请罪、求情。

  对于朱樉,马寻觉得是需要重点关照的,少年时期心性还没有养成,得避免这小子误入歧途。

  没事割了俘获的番民少年的蛋蛋,将宫里人绑在树上冻死,闲着没事给自己造个五爪龙床、给侧妃邓氏穿戴皇后的服饰,将秦王妃关进冷宫用破碗装些不新鲜的水果。

  以至于最终被两名老宫女毒死,就连爱护子嗣的朱元璋也认为这是‘死有余辜、德行不良’,谥号也只是‘愍’。

  大道理讲完,马寻回到正题,“我虽少读兵书,只是也知强军得有纪律。”

  随即马寻看向邓愈问道,“你来说说,自古有哪些强军?”

  邓愈立刻说道,“魏武卒。”

  马寻点头,说道,“好!吴起率领魏武卒大战七十二,全胜六十四,其余均解。其战功无需多言,吴子练兵在治不在多。先不说招募,单说治军,那是令行禁止、军纪严明。”

  马寻随即看向常茂,“再说一支强军。”

  常茂想都不想的说道,“岳王爷。”

  马寻笑着点头,“撼山易,撼岳家军难。冻死不拆屋,饿死不掳掠。能做到如此,天下罕见!”

  虎豹骑、秦锐士等,这些少年也都算是耳熟能详,毕竟出身将门、从小接受军事训练,对于这些在历史上留下赫赫战功的军队可能津津乐道了。

  现在提起‘军民鱼水情’、‘不拿群众一针一线’,这可能有些朝前了。

  不过马寻还是严厉警告,“你们以后都是要领兵的,不管你们到时是亲王还是国公、侯爵,但凡我听到了匪过如梳、兵过如篦、官来如剃,我先惩治你们!”

  朱樉等人都在缩脖子,他们现在还是少年,经历的事情少所以相对容易被吓唬住。

首节 上一节 88/146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操控祖宗,从东汉开始创不朽世家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