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第一国舅 第4节
说话间一个昂扬青年走进小庙,直接叩头,“外孙沐英,叩拜外祖父!”
马寻低头看过去,这就是沐英了、大名鼎鼎的沐王爷。
不过现在的沐英还只是指挥使,封候拜将还早着。
“小弟,这就是沐英,俺义子。”马秀英拉着马寻的手说道,“文英,见过你舅舅。”
沐英立刻起身上前,但是朱标抢先一步,“外甥朱标,拜见舅舅。”
马寻吓了一大跳,这可是大明太子啊,怎么能拜他呢?
马寻刚要动,马秀英直接拉着他的胳膊,“标儿是你外甥,你就受着礼。”
朱元璋非常欣慰,他的好大儿就是孝顺、方方面面的都无比优秀。
礼数等方面的事情自然重要,他可是规定了在正式场合行君臣礼,私下里要行家人礼的。
也就是说以后就算朱标当了皇帝,在朝堂是皇帝,私下里该怎么论辈分就怎么论辈分。
朱樉、朱棡、朱棣、朱橚以及朱静茹、朱静娴立刻跟着上前跟着跪下。
“外甥朱樉(朱棡.)等,拜见舅舅。”
这一众儿女之中,现在就只有朱标有正式的身份,那就是皇太子。
而朱樉等人,现在只是皇子、皇女,还没有封王、封公主。
马寻非常尴尬,非常不习惯这样的大礼,“都起来、都起来,太客气了。”
上下摸着荷包、袖笼,攥在手里的也就是几个铜板,见了外甥、外甥女连点见面礼都没有,这就更加尴尬了。
看到马寻尴尬、手足无措的样子,朱元璋和马秀英就是心疼,小弟实在是太苦了。
而朱标立刻上前,主动开口,“多谢舅舅赏的礼钱,爹娘一向不给我钱财。一会儿我带着弟弟妹妹们去买果子吃。”
马寻尴尬的将几枚铜钱递给朱标,“让你们见笑了,这两个钱买个果子都难。”
“舅舅见外了。”朱标就笑着说道,“外甥见了舅舅就欢喜,舅舅身无旁物,仅有的钱财都给了外甥买果子,还不是喜欢外甥!”
朱元璋立刻就开心说道,“小弟,你外甥说的多好!礼轻情意重,你就这么点东西都舍得给你外甥,这才是真情意!”
马秀英瞪了一眼朱元璋,安慰马寻说道,“俺们现在什么都不缺,你安心就是。”
随即马秀英说道,“重八,让标儿留在这,你们先回去歇歇。”
“哎。”朱元璋立刻扭头就走,“你们几个,快走!”
朱樉几个也都没脾气,从小到大都是这样,父皇的眼里只有大哥。母后稍微好一点,但是重要的场合等等,也只重视大哥。
轻轻抚摸着棺椁,马秀英问道,“小弟,这些年你们跑哪去了?”
“四处乱跑呗,他好像是从定远逃出来之后才有的我。”马寻就说道,“我该是在浙江那边生的,结果那边乱了,就带着我跑去福建。”
马秀英抹着泪问道,“就没听说濠州那边聚义了?”
“我隐约记得点,那时候都说郭家败了。”马寻就尴尬的说道,“那都是好久之后的事情了,老头也从未说过这些,只是让我回来。”
朱标安静的跪在一边,在默默的烧着纸钱,有些话题他不会参与。
马秀英扭头看向马寻问道,“你这些年是如何过的?”
马寻就笑着回答,“一人吃饱全家不饿的,怎么都好活。今天抓个鱼、明天打个兔,前些年又是战乱没人管,我走到哪算哪,过的可自在了。”
“真要是过的那么自在,怎么就当了和尚?”马秀英直接说道,“和尚都当不明白,听你姐夫说,你也讨过饭?”
马寻立刻不乐意的说道,“他就是瞎说,我给人干活换口饭吃,怎么就是讨饭了?我是给人打工,我一壮劳力能去讨饭?”
马秀英心疼的看着马寻问道,“不是说你这两年,是前些年。爹走的时候你才十岁吧?十岁的孩子,你怎么熬过来的?”
马寻毫不在意的说道,“就这么顺风顺水的过来了呗。殿下,老头停在这里也不是个事。我这里倒是有个簪子,不知道算不算信物。”
看着马寻掏出来的发簪,马秀英看了一眼说道,“这是爹的信物,他留给你也是念想。你要么留着,要么随爹下葬。”
不要说马寻了,就算是朱标都看得出来这不算什么信物。
马秀英拉着马寻的手,语重心长的说道,“小弟,你是俺弟弟。外甥都给你磕了头,你就不认你外甥了?”
朱标也立刻附和说道,“舅舅,虽说这才第一次见着。只是外甥见到舅舅的时候心里头就觉得亲,外甥可是哪里做的不好,惹舅舅生气了?”
马寻顿时更加尴尬,只能解释,“不敢,真的不敢!殿下是皇后,皇亲国戚的哪敢攀附。再说了,认亲这事情得慎重些才好,出了差错可不得了!”
马秀英自然也能够理解,说到底就是她现在的身份不一样,马寻生怕出了差错。
别人都是巴不得和皇帝、皇后沾亲带故,可是自家小弟好似一个劲的不愿意认亲。
还真的是像重八说的那样,小弟肯定是小时候吃了不少苦、胆子小,总是想着如何保住自己,不敢承担什么风险。
马寻仔细斟酌一下才说道,“殿下,那草民斗胆了,老头的棺椁停着也不叫个事。”
马秀英明白马寻的意思,笑着安慰,“这个俺和你姐夫心里有数,爹现在被追为徐王。本就是打算给他老人家立茔建庙,现在老人家回来了,也该隆重些操办。”
马寻点了点头,又不知道该说些什么才好。在马皇后面前,他还是非常局促。
一连三天,马秀英都是带着马寻在守灵,朱标基本上也都是全程陪着。至于老朱,每天按时来上香祭拜,其他的几个皇子皇女也都是如此。
不过很多的事情也都在紧张有序的推进,比如说新的棺椁、祭品等,都在筹办。包括不少官员也都纷纷赶到了宿州,帝后在祭拜徐王呢,听说还有了一个国舅爷。
回到驿站的马秀英忧心忡忡,“重八,你说小弟怎么就和俺们不亲?”
“还不是怕呗,他胆子小。”朱元璋翻了个身说道,“日久见人心,现在俺们也别急,要不然他更怕。”
马秀英点头,随即说道,“你还不回应天府?政事都不管了?”
朱元璋立刻揽着马秀英的肩膀,“还是妹子知晓俺心思,本来以为带着标儿来就行。现在全都给带过来了,俺倒是要看看帝后不在京、监国太子不在京,李善长、刘伯温这些人要闹成什么样!”
马秀英白了一眼朱元璋,她这个丈夫天生的权谋高手,哪怕忽然出现了一些变故,也可以借题发挥安排很多事情。
第6章
“朕惟古者创业之君,必得贤后以为内助,共定大业。朕既追封外舅为徐王,外姑为王夫人。”
“又念人生其土,魂魄必游故乡,故即茔所立庙,俾有司春秋奉祀。兹择吉辰,遣王子寻奉安神主于新庙,灵其昭格,尚鉴在兹。”
太子朱标高声在宣读着圣旨,大明开国后的第一个正式追封的王爷就是徐王马太公。而与此同时,昭告天下的就是皇后还有一个弟弟——马寻。
在圣旨宣读完毕之后,马秀英捧着神主牌,马寻紧紧跟在身边,正式完成了马太公的安葬仪式。
这时候的朱元璋就没有戴孝了,这样的场合他是皇帝。
在安葬完马太公之后,驿站里十分热闹。
十五岁的太子朱标、十四岁的朱樉、十二岁的朱棡、十岁的朱棣,以及九岁的朱橚,这都非常活泼。还有一个八岁的朱静茹、七岁的朱静娴。
朱元璋和马皇后这也是比较能生,基本上是一个接一个的。
还有一个二十五岁的沐英,这个虽然是义子,但是朱元璋和马秀英对他视如己出。
看着孩子们那一桌十分热闹,朱元璋非常欣慰。当年他家里也十分热闹,只可惜元末乱世后死的死、散的散,一大家子人剩下的没几个了。
朱标主动起身,给马寻倒了杯酒,“舅舅,动筷啊。”
朱标是坐主桌的,和朱元璋、马秀英、马寻一桌。
沐英坐在孩子那一桌管着弟弟妹妹们,别以为这就是看不上沐英,能有这样的待遇,那才是一家人,没有将他当外人。
朱元璋主动给马寻夹个块鱼肉,“小弟,吃。这是鱼腹,好吃。”
马寻下意识的反胃,刚准备强忍着动筷。
朱元璋立刻将鱼肉夹回去,“好东西俺不舍得给你,俺吃。”
朱标也连忙起身端起菜碟,“爹也真是的,知道儿子喜欢吃鱼肉,偏偏放的这么远。这个放我跟前,我岁数小、都让着我一些。”
马秀英也赶紧说道,“小弟,吃些烧鹅。这是俺亲手烤的烧鹅,你姐夫最是喜欢吃。你也尝尝味道,看看好不好吃。”
孩子那桌的朱橚小声问道,“大哥不是不喜欢吃鱼吗?”
朱棡立刻小声说道,“你懂什么?舅舅以前多半是疍民,那些鱼吃多了。没油没盐的,你吃十几年看看会不会吃的习惯!”
作为‘小儿子’的朱橚就说道,“我就喜欢吃鱼吃虾,味道可好了。疍民好啊,天天能吃肉。比我们都强,我都不能天天吃肉。”
朱樉立刻骂道,“你懂个屁!都说了没油没盐,那还怎么吃!疍民,你知道那是什么?一辈子住在船上,就是贫民都比他们强,岸上的人都看不上疍民!”
对于子女的教育等,朱元璋和马秀英非常重视,他们的这几个儿子还是有着不俗的见识。
沐英就帮忙解释,“都说疍民是闽越时的遗民,历朝历代都陆上没有室庐,不事耕凿,男女都住在船上,以捕鱼为生。在蒙元时更受排挤,不准上岸居住,不准读书识字,不准与岸上人家通婚,不准科举。官府也不把流动渔民入册,是没户籍的。”
朱橚吓了一大跳,“那还是人吗?”
“闭嘴!”朱樉立刻骂道,“吃你的饭,别在这时候惹得父皇母后打你!”
孩子那一桌的动静,主桌这边也听的到。
朱标小心的看了看马寻的脸色,而朱元璋握紧筷子,随时都要暴怒动手教育孩子。
马寻就赶紧对马秀英说道,“我没在海上漂太久,混个肚子饱。我就是在河里偶尔抓点鱼虾,我还喜欢吃螺。”
朱元璋决定回头再收拾儿子们,再想想小弟十来岁就要去摸田螺这些才能果腹,更是心疼。所以羊肉、鸭肉等,一个劲的往马寻碗里倒。
“小弟,你到现在没有家眷,这也不好。”马秀英就说道,“你跟着俺们回京城,俺给你寻个媳妇。”
马寻立刻说道,“用不着,给我赏点地,要是能给个屋子就更好了。我就在宿州,我守着家才行。”
朱元璋不高兴的说道,“小弟还是不认俺这个姐夫是吧?”
马寻连忙解释,“这话说的,哪能呢!姐认了我,我不知多高兴。这也是有了亲人,心里高兴。高兴归高兴,祖地这边总是要有人才对。”
马秀英就说道,“等你以后开枝散叶了,再让子女回来。现在你一个人,俺这个当姐姐的就该照顾你。”
朱元璋也跟着说道,“长姐如母,将你一毛头小子扔老家,岳丈不得怪俺和你姐?”
朱标也连忙劝道,“舅舅去过浙江、福建?还真是见识颇多,我最远也就是回过老家凤阳、到了宿州。舅舅,回头可得给外甥说说外头到底什么样!”
这一家三口无比亲热,是发自内心的亲近马寻。不只是佐以大义,还顾着马寻的心情,说的如果不跟着去应天府,那就是马寻的不是了!
吃饱喝足的马寻回到了房间休息,他觉得自己现在算是安全了,荣华富贵应该少不了。
而回到屋里的马秀英担心说道,“重八,你也看到了小弟的样子。他还是和咱们见外,生怕咱们嫌弃他。你说这孩子,俺是他姐姐,能不管他!”
“俺现在倒是羡慕老常了,他那舅子就好。”朱元璋也感慨说道,“你说蓝玉那小子,给老常当儿子在养,什么时候见过外!”
马秀英一想也笑了起来,“那倒也是,只是那边情况不同。蓝玉一直跟着,自然不见外。别的不说,就是你跟姐夫也亲近。”
提到自家姐夫,朱元璋来劲了,“妹子,俺姐夫好吧?俺现在也是当姐夫的人了,说什么也不能比俺姐夫、比老常差吧?”
马秀英就说道,“姐夫是没得说,俺就敬重姐夫。只是小弟和咱们见外,你怎么办?看他样子是连京城都不愿意去,你要给他封官赏爵的,他能答应?”
上一篇:操控祖宗,从东汉开始创不朽世家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