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我妻武则天 第84节
这时,太阳已完全落下,只能看到一些余晖。
刘氏锤了锤肩膀,命雨珠收了画,走到亭子里喝茶。
“充嫒娘子,听说今年的科举重新揭榜了,您可知道状元是谁?”一名宫人朝她笑嘻嘻的问。
刘氏微笑道:“谁知道呢,反正一定是一位有才之人。”
那宫人笑道:“只可惜娘子生的是一位皇子,若是位公主,那就好了,能把状元招为驸马。”
这时雨珠收拾好画架,走了过来,听到众人打趣刘充嫒,顿时开启护主模式。
“哼,这种荤话也敢说,我看你们又想挨皇后殿下的棍子了!”
众宫人听到她搬出皇后,不敢吭声了。
一名宫人忽然飞奔过来,脸上像涂了金粉一样,灿灿发光,远远便喊道:“娘子,圣人来了……圣人来了……”
众宫人都露出惊喜之色,只有刘氏露出几分惊慌,喃喃道:“不会忠儿又闯什么祸了吧。”
雨珠忙道:“娘子别担心,陈王殿下聪慧过人,前阵子还得到圣人夸奖,不会有事的。”
刘氏定了定神,快步回到承香殿。
李治已坐在殿内等候,正欣赏着桌上的画卷,见她回来,笑道:“充嫒,这桌上的画,都是你作的吗?”
刘氏先先郑重见过了礼,这才上前,小声道:“都是翰林院拿过来的画作,只有一小部分,是妾身的劣作。”
李治道:“哪些是你画的,指给朕瞧瞧。”
刘氏伸手指向其中三幅画,全都是山水画,取的也都是皇宫之景。
她画画的水平确实不高,不过她非常耐心仔细,每一幅画都经过精雕细琢,画了十多天完成。
故而在李治看来,她作画的水平倒也并不差。
李治抬头凝望着她,一言不发。
刘氏面色羞红,低着头道:“大家,妾身脸上有脏东西吗?”
李治笑了笑,道:“没什么,只是突然发现,朕的充嫒似乎变美了。”
其实刘氏容貌底子不错,不然当年也不会被唐高宗看上。
只因长期干活,顾不上梳妆保养,所以李治初次见面时,才将她归类到相貌一般的行列。
此次再见,或许是李治初见她时的印象还在脑海中,两相对比,突然觉得她也没那么差。
刘充嫒听完后,心中惊喜无限,一时间,竟不知该说什么。
李治笑道:“充嫒,传膳吧,朕今晚歇在你这里。”
刘氏更加惊喜,慌忙离开内殿,命人传膳,因走的太急,差点摔倒。
膳后,李治陪刘氏画了一会画,又秀了一把素描的本领,刘氏望着他的目光,竟多了几分崇拜。
入夜,殿中灯火熄灭,纱幔放下,李治脱了衣服,上了绣床,却见刘充嫒躺在床上,微微发抖。
李治愣道:“充嫒,你怎么了?”
刘氏脸色苍白,想要说什么,嘴唇嗫嚅了几下,却没能发出声音。
李治盯着她看了一会,忽然想到什么,微笑道:“你是太过紧张了,对吗?”
刘氏用力点了点头。
李治把她抱在怀里,微笑道:“那朕先陪你说说话……”
两人交谈一阵后,刘氏冷静下来,不再颤抖,轻语声很快消失,罗帐内只剩下阵阵娇喘声。
第93章 司宫台
夜已深,明月如盘,悬于天际。
承香殿内的烛火都已熄灭,罗帐内再无声息。
王伏胜悄悄退出殿内,命几名心腹内侍好好伺候着,自己则离开了承香殿。
他经常要替皇帝办机密之事,所以拥有叫开宫门的权力。
他用皇帝下赐的令牌,叫开长乐门,乘坐一辆马车,沿着承天门大街出了皇城。
马车在宣阳坊一座宅院附近停下。
这是宣阳坊最偏僻的一条街,宅院连牌匾都没有,仿佛已经废弃。
谁也不会想到,这里是王伏胜手下情报机构“司宫台”的宫外总署。
王伏胜穿着一身黑斗篷,进入宅院,黑暗中走出一个提着灯笼的人,朝他行了一礼后,默默在前方引路。
不一会,来到后宅一间书房,引路人在壁灯上扭了一下。
“喀嗤”一声,书架倏地转动,露出一个向下的密道。
王伏胜沿着石阶向下,很快来到一间石室,室内有一张铺着雪白狐皮的宽大椅子。
王伏胜脱下披风,走到椅子上坐下,闭着眼睛,双手按膝,默默等候着。
没过多久,只听脚步声响,三个穿着黑斗篷的男子来到石室,朝王伏胜下拜。
“卑职拜见大监。”
这三人原本都是内侍监的内常侍,被王伏胜挑选出来,在宫外建立司宫台,负责替皇帝收集天下情报。
王伏胜目光在三人身上扫过,轻声细语的道:“出宫三年,一个个都丰腴不少,宫外的日子,过的挺滋润吧?”
三人都听出王伏胜语气不善。
一名微胖内侍急忙道:“我等只知替大监和圣人办差,绝不敢有丝毫懈怠。”
王伏胜冷笑道:“不敢懈怠,说的可真好听。你们继续懈怠也无妨,反正圣人已打算裁撤司宫台,这也挺好,你们轻松,本监也省得操心了。”
三人脸色大变。
“大监,无缘无故,圣人为何要裁撤司宫台?”另一名内侍急问。
王伏胜淡淡道:“内侍监每年拨给你们多少计费,可每次你们探到的消息,既不如长秋台迅捷,也不如长秋台准确,圣人养你们还有什么用?”
长秋台便是武媚娘手下的情报机构,由张多海负责。
这是唐高宗当年授意武媚娘组建,与王伏胜的司宫台相互制衡,以免一方独大。
微胖内侍急道:“话虽如此,可若没有我们,圣人岂不是很容易被张多海蒙蔽?大监,您也不希望看到这种情况吧?”
王伏胜道:“我跟你们不同,只要伺候好圣人,我就别无所求啦。”
他哼了一声,又道:“至于圣人被蒙蔽,你们也不必操心,圣人已经下令组建内领卫,替代你们。那些内领卫可比你们能干多啦,圣人对他们非常满意。”
三名内侍脸如死灰,这才明白王伏胜并非开玩笑。
宫中的内常侍名额,早已被新晋的内侍挤占,他们已无法回宫,除非重新从小内侍做起。
每一个内常侍都是苦熬多年,好不容易熬出头来的,谁也不愿再重新经历一遍那种苦日子。
想到此处,三人齐齐叩首,直叩的额头见血。
“求大监救救我们!”
王伏胜漠然望着他们,直等他们满脸都是鲜血,这才抬了抬手。
“行了,看在你们跟我多年,我可以帮你们一次。不过你们只剩这最后一次机会了。”
三人欣喜道:“多谢大监。”
王伏胜道:“我会替你们美言。不过内领卫已建,内领卫首领名叫王及善,是个狠辣角色,你们若不能证明自身价值,我也无可奈何。”
三人脸上都露出狠厉之色。
微胖内侍咬牙道:“大监,先前确系我们懈怠了,不过我们经营多年的情报网,绝不会比不上一个新建的卫署!”
王伏胜道:“狠话谁都会说,说得出做得到,才是大健儿。”起身离开了石室。
废宅附近,有一条乌黑浑浊的臭水沟,因久不治理,恶臭袭人,住在附近的百姓早已搬走。
王伏胜站在臭水沟旁,仿佛闻不到恶臭一般,抬头望着清冷的明月。
没过多久,一个黑影悄悄来到他身后。
“卑职见过大监。”
那人脸上蒙着面,看不清模样,只不过声音很年轻,应该不超过三十岁。
王伏胜摆摆手,道:“你我关系,何必说这些客套话。让你办的两件事,都办的怎么样了?”
蒙面人压低声音,道:“长秋台的把柄,已掌握一些,但还缺少关键罪证。武氏那边的就更少了,她做事从不经过自己手。”
王伏胜沉默半晌,叹道:“罢了,我早就知道,想对付她不会那么容易,我有的是耐心。”
蒙面人道:“王皇后那边,属下已经关照好了,也派出德高望重的道士,去开导过她。”
王伏胜皱眉道:“知道她为何忽然性情大变吗?”
蒙面人迟疑了一下,道:“根据卑职猜测,她是想通过这种方式,吸引圣人的注意。”
王伏胜叹道:“看来她还是不死心。”
蒙面人低声道:“根据卑职观察,她对圣人眷恋太深,只怕宁愿被圣人处死,也不愿被圣人遗忘。”
王伏胜沉默半晌,道:“先稳住她情绪,让她不要再做出过激的事。圣心难测,连刘充嫒都能重获恩宠,殿下未必没有重回宫门的一天。”
蒙面人低声道:“卑职记住了。”
王伏胜又道:“你的身份依然要小心,我怀疑司宫台有张多海的人,千万不能让他知道,你在调查武氏。”
蒙面人笑道:“卑职一向谨慎,谁也不会知道卑职身份。”
王伏胜道:“圣人最近清闲不少,我必须一直跟随伺候,以后出宫的次数,会越来越少。”
蒙面人忽然道:“大监,圣人真的准备裁撤司宫台吗?”
王伏胜沉声道:“虽未明言,但已有迹象,我若再不吓唬他们一下,他们懈怠公务,那迟早会被裁撤!”
蒙面人叹道:“也怨不得他们,无论谁在宫中压抑久了,调到司宫台后,都会放纵自己。”
王伏胜道:“我知道,所以才没有撤换他们。”
蒙面人拱手道:“那卑职回去了,否则要惹人怀疑了。”
上一篇:祖宗们,求你们别再爬出来了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