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大唐,我妻武则天

大唐,我妻武则天 第76节

  跟长孙无忌作对的李勣被迫辞去宰相,吴王李恪被谋害而死。

  当长孙无忌来拉拢他对付李勣时,程知节为了给自己留条后路,没有断然拒绝。

  故而在废王立武上,他不敢表明态度。

  谁知这个小聪明,却成为一个巨大的错误,他也被逐出了长安。

  程知节原本还想,正好可以远离朝堂,不再牵涉到皇帝与长孙无忌的争斗中。

  只可惜,他毕竟不是裴行俭,他在军中影响力太大,怀璧其罪,皇帝怎能对他放心?

  当他发现王文度是皇帝派来监视自己的探子后,便已心灰意冷,萌生退意。

  然而他不敢现在回去,担心还是被卷入争斗,本想朝中争斗分出结果,再返回长安,闭门谢客,学尉迟恭一样。

  只可惜,局面比他想象的更糟糕。

  长孙无忌不仅败了,还一败涂地,本人都辞官致仕。

  眼下局面,他是否能安然致仕,心中毫无把握,想到此处,不由长叹一口气。

  “程公不必担忧。”一道声音忽然响起。

  程知节猛地抬头,却见裴行俭依然在帐中,瞪眼道:“不是让你们都退下吗?”

  裴行俭平静道:“在下知道程公有心病,特来献药。”

  程知节愣了一下,眯眼打量着裴行俭。

  “不会是长孙无忌派你来的吧?”

  裴行俭道:“不是。”

  程知节道:“那就是韩瑷和来济了?”

  “都不是,是苏将军让我来献药。”

  程知节又是一愣,默然半晌,苦笑道:“我以前对他并不厚道,临危之际,却是他不断帮我。”

  裴行俭道:“苏公一向尊敬程公。”

  程知节哈哈一笑,道:“好,这个人情老程记下了。裴将军,说吧,你有什么好药,能治老夫心病。”

  裴行俭道:“卑职这药,是一个人。”

  程知节愣道:“是谁?”

  裴行俭道:“尉迟老将军!”

  程知节皱眉道:“你让我学他?”

  裴行俭摇头道:“不,您必须请他帮忙才行,只不知您与尉迟老将军关系如何?”

  程知节哼道:“这老货人厌鬼憎,跟谁关系都不好,我与他只要见面,就是吵架。”

  裴行俭又道:“那尉迟老将军与长孙无忌等人关系如何?”

  程知节还是摇头:“那就更差了,那老货一向口无遮拦,别说那帮文官,先帝都受不了他性子。若非他得罪人太多,也不至于在府中一躲十几年。”

  裴行俭微笑道:“那就好极了,您只要能请动他出山,危急自解。”

  程知节愣了愣,很快就琢磨出味来了。

  皇帝忌惮自己,不就是因他军中影响力太大,担心凭李勣一人,制不住他吗?

  尉迟恭为人撇开不谈,他跟在太宗皇帝身边,立下大功数不胜数,在军中影响力并不低于他程知节。

  倘若尉迟恭也出山,他就没有威胁到皇帝的可能,皇帝自然不会对他赶尽杀绝!

  唯一的问题是,该怎样才能打动尉迟恭呢?

  裴行俭似乎瞧出他顾虑,微笑道:“程老将军不必担心,您且想想,苏公与您关系不好,尚且帮您,尉迟老将军与您多年同袍,怎会见死不救?”

  程知节暗暗冷哼,道:“那老货要是不帮我,我就把他装设弄鬼的事抖出来,哼,到时要死一起死!”

  想到开心处,哈哈一笑,举杯道:“裴行俭果然名不虚传,多谢!”

第85章 李治的头疾

  长安城外,兴隆邸店。

  唐朝各大城邑之间,设有驿站,驿站人来人往,旁边往往会有邸店。

  兴隆邸店便是潼关道上的一座邸店。

  入夜,夜很浓,风清月高。

  “喀嗤”一声,一柄细长的铁刃从窗户缝隙中伸了进来,向上挑开窗栓。

  “吱呀”,窗户被推开了。

  一道黑影悄无声息的潜入屋中,从腰间慢慢拔出一柄短刀,无声无息的走到床边。

  便在这时,屋中火光一闪,四周点燃了四枝蜡烛。

  黑影转头一看,只见屋角站着三名官差和一名小厮,他要刺杀的对象,狄仁杰,就坐在一张椅子上喝茶。

  狄仁杰朝他举杯笑道:“你来的可真够晚,害我等了大半夜。”

  黑影大骇,正要奔向窗户,头顶一张大网落下,将他捆得结结实实。

  两名大理寺衙役上前将他揪到狄仁杰跟前,喝道:“老实点!”

  那小厮正是狄顺,他笑嘻嘻的道:“阿郎真是神机妙算,他们果然派人来刺杀您了。”

  狄仁杰淡淡道:“我已掌握他们的罪证,他们再不刺杀,岂不是坐以待毙?”

  狄顺踢了黑衣人一脚,喝道:“还不老实交代,是谁派你来的?”

  黑衣人并不理他,只死死瞪着狄仁杰,笑道:“做我们这一行,绝不会出卖雇主,你死心吧。”

  狄仁杰道:“我知道你是猎金郎,收金子替人卖命,看得出,你身上已经沾了人命。”

  黑衣人狞笑道:“聪明,你是我第六个猎物,也是最值钱的一个猎物,只可惜我没能砍下你的脑袋。”

  狄顺一脚踹在他脸上,骂道:“我们阿郎是大理寺少卿,就凭你,也杀得了他吗?”

  黑衣人瞪了狄顺一眼,哼道:“难怪人头值两块金饼,可惜,当初应该多要点。”

  狄仁杰知道这种人不怕死,跟他废话毫无意义,挥了挥手,道:“把他带去关起来,明日交给万年县,这种人需要不良人来对付。”

  黑衣人听到“不良人”三个字,脸色微变。

  次日天明,狄仁杰继续上路。

  他知道这次差事危险,一共带了二十名衙役护身,身边只留三人,其他人都藏在暗处,就是为了引蛇出洞。

  回长安路上,再无波折。

  狄仁杰命几名衙役将猎金郎送走,带着其他人返回大理寺。

  按照规制,他需要先去向辛茂将汇报一声,再入宫面圣,不料,辛茂将却并不在大理寺,外出办案去了。

  狄仁杰十分好奇,到了辛茂将这个级别,除了皇帝指派,通常不会再办别案,怎会亲自出动?

  一问之下,不由吃了一惊。

  原来长安城发生巨大械斗案,死了三人,另有二十多人受伤。

  死的还都是世家大族子弟。

  如此大案,圣人也亲自过问,故而不仅长安县令、金吾卫中郎将,就连辛茂将和刑部尚书也都去了。

  狄仁杰急问:“到底是什么案子,怎会如此严重?金吾卫没有提前过去阻止吗?”

  “哎,案子发生在怀远坊马球社,原本还好好的打马球,结果突然就变成打人。两人是被马蹄踩死,一人被月杖敲中头部而死。当时球社一片混乱,不少看客,都是因踩踏而受伤。”

  回话的是一名姓源的四十多岁寺丞。

  狄仁杰又问:“打马球的两方人,都是谁?”

  源寺丞叹道:“还能是谁,一边是京兆杜氏,一边是洹水杜氏。”

  狄仁杰深吸一口气。

  他其实一直在担心,京兆杜氏被杜正伦开凿杜固,必定怀恨在心,加以报复。

  没想到报复竟这般猛烈。

  事到如今,狄仁杰知道自己过去也帮不到什么忙,更解决不了两家仇怨,便没有多说什么,朝皇宫而去。

  来到甘露殿,狄仁杰向李治见礼后,抬头看了李治一眼,见天子脸色苍白,眉宇间带着愁色,心中不由有些担心。

  李治问道:“狄卿,三门峡的案子可查清了?”

  狄仁杰拱手道:“回陛下,臣已全部查清,此事是江南世族所为,主使者名为桓道全,出身龙亢桓氏。”

  说着递上一份奏章。

  李治看完后,沉默了一会,道:“这个桓道全可是桓温后人?”

  狄仁杰道:“回陛下,桓道全正是桓温后人。”

  李治听完后,暗暗摇头。

  因为司马氏的无能,导致南北朝时期,江南世族轮流把持朝政,皇帝则成了摆设。

  说一句“王与马共天下”,其实都抬举了司马氏。

  东晋之后,南朝换了四次政权,却都没能摆脱世家大族的控制,江南世族也慢慢堕落,只知家族,不知国家。

  杨坚灭江南后,便非常鄙夷江南世族,据《尚书》五教之义,编著典籍,巡敕江南,广传儒家之道。

  然而江南世族依然故我,没多久就反叛。

  到了唐朝,江南世族已沦为朝堂边缘人物,唯一有点影响力的,也只剩下兰陵萧氏。

  想到此处,李治问道:“桓道全为何要破坏破礁大计?”

  狄仁杰道:“回陛下,原因很简单,是为了敛财。”

  李治愣道:“敛财?”

  狄仁杰道:“是的,从去年开始,他们就暗中抬高米价,想赚一笔。结果朝廷欲开凿三门峡的消息一出,米价骤然下跌,他们手中的米出不了手。”

  “他们想通过这种方式,散播流言,让百姓们以为三门峡不会凿通,米价自然重新冲高,他们就可以大赚一笔了。”

首节 上一节 76/443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祖宗们,求你们别再爬出来了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